大叔你做艺术,做它有啥用啊?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022   最后更新:2018/06/29 21:13:16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开平方根 2018-06-29 21:13:16

来源:ARTYOO  文:汪单



如编者按所述,本期专题讨论当下艺术生态中的“自我组织与社会生成”现象。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邀请撰稿人汪单来论述她对于艺术家田中功起在明斯特雕塑展中的项目《临时研究:第7号工作坊如何共同居住并分享未知》的分析。生于1970年代中期的“艺术大叔”田中功起,擅长使用影像、摄影、特定场域的装置以及干预项目,来探索潜在于各种司空见惯的行为中的多种语境。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生作用?这位日本艺术家以公众参与性极强的方式给出了他的答案。


往期回顾

01:自我组织与社会生成 | ARTYOO专题预告

02:作为南方艺术家自组织的新形态 :日常相处与多元联结

03:胡建强:百姓幼儿园,艺术实践或社会生成?

04:“100公里”vs肆空间:成都 ,以独立项目的名义“自持”?


参与性艺术项目中的共同情感

文/汪单


让我们回到最初有关人类生存的问题:什么是好的生活?近年来,像难民潮,失业、经济危机、环境污染、国际关系等重大议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也引发各个领域学者、创作者对这类问题做出全新的构建。刚刚过去2017年是世界局势发生戏剧化变化的一年,也无疑是艺术界极为热闹的一年。五年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及各地区的展览都对这些年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做出回应。而笔者对第五届明斯特雕塑展中田中功起的项目《临时研究:第7号工作坊如何共同居住并分享未知》(Provisional Studies: Workshop #7 How toLive Together and Sharing the Unknown)印象深刻。它彰显了一份有关人类共同体命运的研究报告。


田中功起,《临时研究:第7号工作坊如何共同居住并分享未知》,明斯特雕塑展,工作坊及影像,2017 (图片来自网络)

田中功起邀请八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参与一个为期十天的工作坊。参与者们在一个封闭式环境下,同吃、同住并协作完成指定的任务和讨论。在一定的限制下,他们被要求分享自己的经历,同时学会倾听、理解他人。而在这个了解他人的过程中再次挖掘自己,从而实现某种“共同”的生活。作品有效地回应了欧洲难民、多元文化冲突、移民等问题,同时又回归于明斯特雕塑成立的初衷,即一种民主的启蒙教育项目。

田中功起,《5个陶艺工人同时制作陶器(静默尝试)》,行为及影像,2013 (图片来自网络)

田中功起,《临时研究:工作坊#1 (1946-52占领时期,和1970介于人与物质)》,行为,工作坊及影像,2014 (图片来自网络)


大多数人会关注田中功起2011年后的一系列参与性项目。艺术家通过这些集体协作的项目,以此来探讨个体经验如何传递和分享、以及临时性群体的研究。“参与”是艺术家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参与性艺术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这些艺术项目在90年代后,结合在地性的概念,延伸到各个领域所衍生的艺术形式,例如社区艺术、社会介入性艺术、跨界艺术等。

参与性艺术在过去几十余年实践过程中,其创作形式及核心要素也在不断地转变,从以艺术家主导,群众的参与组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并期待作品产生某种效果;再转为像《临时研究》那样,艺术家创造了一个项目的框架,放手让参与者自发地讨论和创作,艺术作品在这种无法控制且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完成。如今的“参与性”艺术实践者更为注重的是如何引入一种对话机制,以此激发某些特定的群体去参与讨论所关心的政治、社会议题,而公共性或社群概念也在这类艺术项目中有所呈现,更关键的是在于唤起我们对公共生活世界的共同拥有感。

田中功起,《五位诗人写一首诗》,影像记录, 201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图片来自网络)

田中功起,《5位钢琴家同时演奏钢琴曲(首次尝试)》 ,行为与影像,2012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一个效率、利益和价值占据主流话语的社会,共同情感起到什么样作用?当代思想家玛莎·努斯鲍姆在《正义的前沿》书中所引申的问题,我们必须去培养一种共同的情感,一种对社会秩序的情感以此来保障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1] 那我们如何以一种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来培育这种有益的情感?这依赖于每个个体的自主参与,以及对个体的尊重和承认,这也构成了公共参与性艺术的合理性基础。再次回看《临时研究》项目,大多数参与者是外来移民,以异乡者的身份生活于明斯特。他们在影像中讲述着自己如何努力去融入本土,生活不易、背井离乡所带来心灵上的伤痛。在相互讨论和倾诉的过程中,文化隔阂及语言障碍被逐渐地消解,而这种参与方式所造成的情感波动培育人们去想象他者、去除偏见的能力,培育人们同情他人的能力。这些情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正义的前沿》,玛莎·努斯鲍姆著 (图片来自网络)


情感是努斯鲍姆所归纳的十种“人类核心能力”之一。能力(Capabilities)被理解为人类生活品质中最重要的多样元素,它们不只是寄居于人类体内的能力(Abilities),还包括个人在政治、社会及经济环境中获得的自由和机会。它们具体指的是生命,身体健康、身体健全、感觉、想象和思考、情感、实践理性、归属、其他物种、娱乐和对外在环境的控制。在最低限度的意义上,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的核心能力,让公民有能力追求一种有尊严及丰富的生活。[2]

玛莎·努斯鲍姆 (图片来自网络)


能力首先归属于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其目标是要为每一个人、为所有的人培养能力。教育在能力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推动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实践。例如在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来增加就业的机会,政治参与机会以及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我们也可以在上述探讨的这类参与性项目中看到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教育不是一种单项的传送知识,它需要对语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环境的敏锐感受力。田中功起别有用心地选择了明斯特的Aegidii市场,它在冷战期间作为一个躲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防空洞,在紧急情况下可容纳三千人。艺术家设定了一种虚拟的“灾难”,而正是在这种特殊状况下,即一种人造的和外界的隔绝中,这八位参与者带有“游戏性质”集体的讨论方式下展开,人们的内在能力也在这些对话中不断地打开和提升。[3]


但是,这些参与性项目在公共空间执行实属不易,正如明斯特雕塑展里一个打趣的标语“公共空间中艺术是一种冒险”(Art in a public space is at risk)。在这类参与性项目中,公众往往面对一个陌生、临时组建的群体带有防备或害羞的心态,有时他们对身处的公共空间略感不适。这种共同参与、分享情感的能力缺失实则是一个社会变迁、发展所造成的问题。日益攀升的失业率与经济危机和拔剑弩弓的国际关系,迫使社会日渐趋向以利益为目的,昔日对公共生活的珍视也被重工具利益的态度所取代。人对人的态度趋向于无动于衷的冷眼旁观,人与人之间因不平等的阶级、缺乏沟通,更无法做到相互承认。德文“Anteilnehmend”一词被译为”共感且参与的,这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方面是同情共感,另一方面是参与其中。阿克塞尔·霍耐特用此词来表达“承认“的基本意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呼应。[4]那些让人称颂的参与性艺术项目是否能做到“共感且参与”,这值得我们尚待观察。

[1]《艺术、理论及社会正义——范昀与玛莎·努斯鲍姆访谈》,文艺理论研究,2014,第五期。

[2]玛莎·努斯鲍姆:《寻求有尊严的生活:正义的能力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第156页。

[3]同上。

[4]阿克塞尔·霍耐特:《物化——承认理论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第8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