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波普的深刻与深刻无关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668   最后更新:2018/07/04 14:51:34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8-07-04 14:51:34

来源:南方周末 甲斐


梦露头像、黄色的大香蕉、坎贝尔汤罐头……这几年,优衣库的不少夏日T恤都融入波普教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元素,开售不久便被抢售一空。人们为这些色彩鲜艳的创意图案着迷。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或许并不知波普为何物,就已经把它穿在了身上。

各色艺术被应用于时尚场并不罕见,但如波普这般接地气,普罗大众随意穿搭也毫无违和感的艺术流派,却不常见。破土于二战后的消费主义时代,波普大大地拥抱当时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与新新世界荣辱与共,相得益彰,直白坦荡地诉说人们心中的欲望。这或许是六十多年来,波普始终魅力不减的原因之一。

工作人员在西班牙马略卡岛的一家博物馆布置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创作的玛丽莲•梦露画像。(新华社/图)


性感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制造业逐渐回温,开始向消费社会转型,汽车、机械等工业制品,以及电影、明星、漫画等流行文化符号,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开启繁荣的标志,商业文明与消费主义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1952年,由一群年轻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作家和评论家组成的独立集团(Independent Group)定期开会讨论大众文化在美术、创作对象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话题。他们对单调刻板的现代主义风格表示不满,希望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以表现自我。虽然对美国流行文化及消费主义仍一知半解,但他们仍充满热情,认定这是创新艺术的大好时机。

围墙上的波普艺术。(资料图/图)


艺术家们认为,艺术创作不应局限于绘画、雕刻与建筑,他们开始尝试更简单大胆的创作方式,使用油漆罐或油漆管泼洒大片色块、通过剪贴进行再创作、复制改造经典作品……各种海报、广告、小纸条,甚至废物站的垃圾都成为了他们的创作材料,重新拼凑摆放后即完成了一幅作品或一场装置艺术。解构、拼贴、复制,这种创作手法完全颠覆了传统艺术的价值观,波普艺术就此诞生。

波普一词源于英文单词“popular”的缩写“pop”。这个词首次出现于波普作品中,是在艺术家爱德华多·鲍里奇的一幅拼贴画里面。“pop”一词被写在一把左轮手枪喷出的烟雾上,后面跟着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象征子弹射出的声音。人们随之还联想到玻璃瓶可口可乐瓶盖被撬开时那一下“啵”的声响。

(资料图/图)


另一位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的拼贴画《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迷人》中,“pop”则被解读为棒棒糖(lollypop)的简化口语词(pop)。一位肌肉发达的男人手持一枚硕大无比的棒棒糖,包装上印有“POP”字样,一位半裸女人则盘踞在沙发上,姿势撩人。电视机、收音机、吸尘器等现代电器装饰着这个时髦的家,茶几上放着风靡当时的加工食品——“罗杰基斯特”牌火腿。各种小广告及海报图案剪贴与拼凑,成就了一幅战后摩登家庭图景。

无论是爆炸声或气泡声,还是棒棒糖,对于波普一词的各种解读,都与当时的新兴消费观念以及现代工业所环环相扣。棒棒糖当中蕴含的吮舔动作,还引发了人们对于性的想象,折射出人们进入现代社会后迅速膨胀的欲望。


庶民的艺术

扎根于消费主义,波普艺术家开始在身边寻找灵感,以日常物品作为创作的切入点。罐头、衣服、水果、马桶,种种庸常物品,都可以化身波普作品,与世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与相对传统的英国相比,战后美国的创作土壤更为宽松,消费主义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波普的温床。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霍莉·所罗门》在纽约举行的2010战后和当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上展出。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霍莉•所罗门》在纽约举行的2010战后和当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上展出。(资料图/图)


20世纪60年代,波普风潮从艺术学校和小画廊席卷至整个时尚界,进行波普实验的几位艺术家成为备受关注的风骚人物。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办安迪•沃霍尔作品展(新华社 亚力杭德拉•赫雷斯/图)


安迪·沃霍尔无疑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位。在安迪的创作下,波普可以与任何事物融合,唱片封面、摄影作品、电影等常规作品自不在话下,玛丽莲·梦露、约翰·列侬等明星符号以及各国政要的肖像也被应用到安迪的创作当中,辅以大胆热烈的颜色,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办安迪•沃霍尔作品展(新华社/图)


在《坎贝尔汤罐头》系列中,安迪将32张坎贝尔汤罐头绘画一字排开,更试过将200幅坎贝尔汤罐头绘画拼凑在一起,排山倒海。人们进入美术馆,却以为误入超市。米老鼠、香蕉、铁锤、镰刀,这些人们每天看到、触碰、使用的物品或符号,通过安迪机械化的大量复制拼凑,也成为了艺术。波普通过技术含量较低的创作手法,描绘着大众的现代生活。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感觉自己也能成为艺术家,人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艺术与自身的亲近。

工作人员在西班牙马略卡岛的一家博物馆布置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创作的《坎贝尔汤罐头》。(新华社/图)


1966年,波点女王草间弥生则把波普推向了更大众化的境地。那年6月,草间未受邀请自行参加了第33届“威尼斯双年展”。趁着夜深,她一个人将1500颗不锈钢球放在意大利馆外的草坪上。次日,草间身穿金色和服端坐其中,以每颗2美元的价格出售不锈钢球,引发瞩目,最终被赶离展览。

但草间弥生这一离经叛道的举动,却更加动摇艺术在人们心中的定义。艺术究竟只是置于特定位置以供仰望,还是能与欣赏者亲密接触?艺术品能不能像冰淇淋、热狗一样,放在小推车上被满大街叫卖?

2008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斑点的困扰:无穷镜反射屋》在法国勒阿弗尔的当代艺术中心展出。(新华社/图)


波普让艺术走下神坛,艺术的价值在某个角度上变得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买到批量复制而成的波普作品,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

如安迪·沃霍尔所言,“美国的好处在于,富人与穷人开始享用基本相同的东西。你可以边看电视边喝可口可乐,你知道总统喝可口可乐,利兹·泰勒也喝可口可乐,同时发现,你自己也可以喝可口可乐。你和别人和的可乐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任何一笔钱可以让你获得比在街角的流浪汉正在喝的可乐所更好的可乐。所有的可乐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可乐都很好。 利兹·泰勒知道这一点,总统知道这一点,流浪汉知道这一点,你也知道这一点。”

波普亦如此。它是自由的,平等的,它属于所有人。


现实的记录者

2016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一位小观众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与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合影。(新华社/图)


尽管波普在平民中越发流行,但艺术界对它的批评之声却不绝于耳。其快捷的创作手法因缺乏原创精神而一直为人所诟病。不少批评家认为,波普创作肤浅至极,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艺术。随手可得的廉价创作原料,则使很多波普作品难以保存,成为“阅后即焚”的快速消耗品。

但在波普创作者眼中,这些质疑根本不是问题。波普创作并不追求所谓意义和深度,打造出可以流芳百世的艺术品从来不是他们的目标。可以说,不少波普作品以艺术品的标准去评价是毫无价值的,但大家还是在不停创作。

以虚无主义概括波普的精神内核,再合适不过。正如安迪·沃霍尔所言:“我的作品完全没有未来,这我很清楚。只需几年时间,我的一切将全无意义。” 面对狂欢和毁灭,安迪则说:“我喜欢洛杉矶,我喜欢好莱坞,它们非常漂亮,一切都是塑料的,但我喜欢塑料,我想塑料。”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波普就象征着战后的美国幻梦。一座郊外的大房子、一辆车、长途旅行、霓虹广告牌、汉堡和薯条、香艳女郎……新兴消费品给人带来的欢愉是刺激的,但也是稍纵即逝的。一切都在快速成型,一切又在快速崩坏。当很多人还沉浸在老派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当中时,波普艺术家,成为了最早接受新世界的那一批人。

街头的波普艺术(资料图/图)


虽然无意深究作品的意义,但是波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元素描绘现世,在无意中却成为社会的记录者。

1963年5月,人们在美国伯明翰地区进行反对南方隔离法律的和平抗争,忽然间,年轻的美国黑人男子、妇女和孩子竟遭到消防水枪和警犬的攻击,一直被忽略的民权问题引起了大众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在《种族暴动》系列作品中,安迪·沃霍尔通过丝网印的方式再现了这起事件的一张新闻图片,阿拉巴马的州警任由警犬撕裂一个黑人的裤子。四张复制品拼凑到一起,加以白色、蓝色、红色的大片色块,给予人更强的视觉冲击。

安迪的作品增加了世人对这起事件的关注度,戳穿了美国所谓“自由之地”的谎言泡泡。在这个拥有最发达的贸易和最先进的科技,倡议所有人都是公民的国家,不同种族受到的待遇却有着云泥之别,底层人民其实还默默承受着各种压迫和暴力。

除了《种族暴动》,帝国主义、宗教限制、阶级分化明显等诸多问题也被呈现于其它波普作品中。波普犹如一把利剑,将表面光鲜,内在腐烂的现代主义社会毒瘤狠狠刺穿。

与安迪·沃霍尔几乎同期出道的梅尔·拉莫斯钟情于女性裸体画,将不着寸缕的丰满女郎与巨型雪茄、糖果包装纸等剪贴在一起,把消费主义流于表面的诱惑和空洞无物的内里赤裸裸地呈现于大众眼前。

因追捧现实世界而崛起,大量波普作品却折射出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哪怕不聚焦任何社会话题,波普存在本身,就已经是对现代社会的反讽。“当你明确知道某张作品不存在任何深意时,这件事本身就变得令人难以忍受了——被空洞刺穿,这就是肤浅的力量。”

如今,波普风格的服装、设计、广告仍不时出现在人们眼前。当你穿上印有波普图案的T恤,不到几次后就将它遗忘,连上面印的图案属于波普风格都不知道的时候,波普艺术家们其实一点都不在乎。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但他们绝不会因此停止创作。这或许就是波普存在的最大意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