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夫·克莱因在布伦海姆宫的蓝色革命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0   浏览数:1713   最后更新:2018/08/31 16:16:02 by 蜜蜂窝
[楼主] 蜜蜂窝 2018-08-31 16:16:02

来源:Frieze  作者:ANYA HARRISON


伊夫·克莱因,《纯色颜料》, 装置,展览现场,布伦海姆宫,2018年。鸣谢:布伦海姆艺术基金会;摄影: Tom Lin


说起上流社会人士的婚礼,我首先想到的就是1962年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为了与Rotraut Uecker喜结连理而精心策划的那一场。新郎身着圣塞巴斯蒂安骑士团盛装并佩戴徽章,新娘则穿着白色礼服, 白色头纱上一顶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 简称IKB)王冠格外显眼。一位曾经在巴黎蒙马特勉强度日的肖像画家Christo后来为这对夫妇的婚礼画了一幅肖像,这幅画堪称是一场雅俗文化共赏的视觉盛宴。


以上的种种都说明,克莱因1949年到1960年代初的这50件奇异作品为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里的厅堂房间增色不少,它们身处浮华奢靡的巴洛克风格内饰之中显得怡然自得。此次名为“伊夫·克莱因在布伦海姆宫”(Yves Klein at Blenheim Palace)的展览由布伦海姆艺术基金会和伊夫·克莱因艺术档案馆联合举办,宣称是英国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克莱因作品展,同时也为纪念这位艺术家的九十岁冥诞。实际上,该展览主要按时间顺序闪回了克莱因短短七年的高产艺术生涯,这一切随着他在34岁时因心脏病发作英年早逝戛然而止。在那段时间里,他创作了1500件艺术作品并写出了数量同样可观的文字著作。

伊夫·克莱因,《无题之蓝色》,单色画,1959年,展览现场,布伦海姆宫。鸣谢:布伦海姆艺术基金会;摄影: Tom Lin


不出意料,展览中蓝色主宰了一切。 蓝色出现在大厅廊的地板上,表现形式是一块剥落的巨大长方形国际克莱因蓝颜料色块《纯色颜料》(Pure Pigment),这是对一件1957年装置作品的再创作;蓝色从地球仪《蓝色地球》(Blue Globe, 1957)的表面夺目而来;蓝色在标志性的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微缩石膏像上《蓝色维纳斯》和《米开朗琪罗的奴隶》Blue Venus and L’Esclave de Michel-Ange, Michelangelo’s Slave, both 1962), 蓝色还浸透在克莱因偏爱的绘画工具海绵中。凭借令人瞠目的强烈视觉冲击力,这些作品放在布伦海姆宫的古董家具中一眼就能被人看到,而有这些家具的额外好处是,它们的存在让人无法接近这些作品一步。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作品放在那里看着有点离经叛道,但在历史与现代之间也偶有能够对话的时刻:挂满严肃肖像的客厅里,一幅来自克莱因《人体测量图》(Anthropometry)系列的巨大画作《约翰·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c1960)散发出来的疯狂能量打破了室内的沉闷,画布上呈现的是一组躁动的人类肉体印痕;一组涂有克莱因标志性蓝色、金色和玫瑰粉的陶瓷餐具被布伦海姆宫的精美瓷器藏品所环绕:日常食器就这样升华成了艺术,但伴随着颜料的恣肆飞溅与结块的,还有一根对世俗价值与品位概念竖起的中指。艺术家在1958年写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信中,表达了用一场“蓝色革命”来解决法国社会政治结构问题的决心,之后还想建议用国际克莱因蓝涂上从原子弹到海洋生物的一切。总的来说,这是一场令人沮丧的将审美置于体验之前的一厢情愿。

伊夫·克莱因,《Jonanthan Swift》, 约 1960年,展览现场。鸣谢:布伦海姆艺术基金会;摄影: Tom Lin


本次展览以克莱因艺术生涯的轨迹为顺序,从他最初的黄、粉、绿、红的单色画开始,一直到1960年代早期的“去物质化”系列作品《火焰之画》(Fire Painting,1961)和《非物质的形象敏感地带》(Zone de sensibilité picturale immatérielle, Zone of Immaterial Pictorial Sensibility, 1962),这是对艺术家作为一名追求崇高与精神的空想主义者作出本质解读的展览。虽然克莱因经常被贴上江湖骗子的标签,还招来了不少说他是“正宗坏品味”的负面评价(据1961年7月发表在德国期刊《Zero》上的一篇文章),但他也深谙夸大其词与媒体的力量。忘掉美丽与崇高,我更愿意将他看做是一个做原创赝品的人。为了表现艺术家如此美好的一面,此次展览剥离了他本人及其包含着一言难尽矛盾元素的作品,这些元素让克莱因的形象变得令人发指的复杂,以至于无法对他进行定义。


作者|ANYA  HARRISON


Anya Harrison是一位居住在英国伦敦的作家兼策展人,她是第十三届波罗的海三年展(Baltic Trennial 13)策展团队成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