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大卫·史瑞格里中国首个展“乱了,乱了”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635   最后更新:2018/09/10 11:29:40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8-09-10 11:29:40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Orange Elephant


“乱了,乱了”展览现场


上海。大卫·史瑞格里(David Shrigley)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乱了,乱了”终于在被夏末的台风“捣乱”了两轮后,于昨晚正式登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这位土生土长在英国、又将英式幽默巧妙融合入创作中的艺术家被外界誉为为数不多能够同时玩转流行文化和艺术世界的人。2013年,史瑞格里获透纳奖提名;2016年,他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著名的第四基座上竖起了被拉长大拇指的雕塑《真赞》(REALLY GOOD)。


此次展览除了完整呈现艺术家过往十余年创作的近400幅《无题画作》之外,还为充气装置《真赞》以及史瑞格里其它跨越艺术、设计与大众文化等多领域的代表作找到了与空间气质相当搭配的陈列方式。

“观看陷阱”

擅长玩观念游戏的大卫·史瑞格里不出意外给展览设置了许多点题的“观看陷阱”。可以自由进出的《死亡之门》灵活开合,观众从一端走向另一端,仿佛进入另一种时空;但这扇门究竟通向何处,是个见人见智的问题。

艺术家在展览现场,摄影:蒋文毅


展厅墙面异常工整的作品双语名称由艺术家本人亲笔书写完成,末了告诉观众展览“允许拍照,请忽视告示”。如此提示与展厅内随处可见的《禁止拍摄》系列作品自相矛盾,类似出尔反尔的调皮相悖感,在《想象绿色是红色》中也清晰可见。

作品《死亡之门》


同样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还有悬挂在《死亡之门》上方的闪烁霓虹灯。这件在大卫·史瑞格里主题巡回展中反复出现的作品以错误的拼写打趣般地将访客带入一个充满疑问的世界。在看似不太合理并略显荒诞的“展览会”中,到底会发生些什么?

由乳胶和丙烯颜料混制而成的《新叶》很容易被忽略。叶片躲在墙边,仿佛刚刚飘落此处,暗喻着生活中的快乐源于我们总能翻“叶”重来。

作品《新叶》


史瑞格里自幼便对艺术产生了兴趣与热忱,他曾袒露:“在我念幼儿园的时候就觉得绘画很有趣,现在依然如此。” 喜欢用作品与陌生人对话的他,近年也在创作中将自己对绘画的热爱传递给了观众。通过运用双关语、文字游戏与反讽,史瑞格里独特的黑色幽默以及荒诞的超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作品中随处可见。2014年,在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的展览期间,史瑞格里把一件“幽灵”雕塑放到了上锁的房间,各形各色的参观者根据自己对它的印象进行了个性化的绘制。绘画完成之后雕塑随即被销毁。因此,“乱了,乱了”展览中,那些乍看有些令人困惑的画作其实是“幽灵”雕塑存在过的唯一痕迹。

“乱了,乱了”展览现场

“恐惧留白”

大卫·史瑞格里显然对“恐惧留白”这件事不陌生。事实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多数时候,他都在想办法填满空间,不管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恐惧留白”(Horror Vacui)的拉丁文本意指的是“渴望用信息或元素取代空白”,从风格上来看,正好与极简主义相反。不过,在大卫·史瑞格里眼中,这个概念似乎多了层观念式的解读。

作品《艺术家》

展览现场最引人注意的动态作品之一当属名为《艺术家》的电动机器人。在这件作品中,一颗戴着假发、鼻孔里插着两支彩色笔的人头随着底座机器的不停运转在白纸上持续作画,直至画面被填满。这个在大卫·史瑞格里眼中如同“煎饼”般的人头,完全自发地进行着毫无灵魂的创作,最后的效果却跟艾德·莱因哈德的作品很是相似。

艺术家与其作品《真赞》, 2016年9月29日, © Daniel Leal-Olivas.jpg


2016年,英国著名公共艺术项目——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的第四基座上竖立起了高达7米的铜像作品《真赞》。大卫·史瑞格里坦言,自己在初选阶段并没有想到作品会得到评审团的垂青,因此当年的创作理念文本,现在读起来,更像是勉强为填满表格而写就的“敷衍”。

《真赞》创作理念

目前似乎一切都在变坏:

经济、天气、社会等等。

这显然是一个需要扭转的局势。

我想这个作品成为自满的预言:

如果一件事被认为是好的,那么

它就是好的,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这件作品能让特拉法加广场,伦敦,英国和世界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

这样做,还挺划算的。

充气版《真赞》


跟大卫·史瑞格里许多作品类似的是,《真赞》创作过程中那些百无聊赖的东西事后看起来都像是“神来之笔”。目前,在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站了两年之久的加长点赞手势早已成为伦敦的城市记忆,但充气版的《真赞》却被原比例还原,传播着卡通式的“正能量”。

作品《开头,过程和结尾》


当提到粘土作品《开头,过程和结尾》时,大卫·史瑞格里说道:“这个作品是我很久之前做的,最初在德国完成,之后已被复制了很多次。设计的部分大同小异,但作品背后的理念是,展览每巡到一处,我们就重新做一个版本。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作品,因为每次都会有当地人来参与其中,一般我们会邀请许多艺术生。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直接影响着最后作品的样貌。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个集体雕塑练习。还有一点比较有趣的是,粘土来自当地,所以作品从物质层面来说也与这个城市有着紧密的关联。”

“乱了,乱了”展览现场


游走在艺术与设计中间地带的大卫·史瑞格里很乐于描述“那些似乎不需要被描述的东西”。他的作品就像是荒诞生活中突然出现的机智旁白,向我们揭示着每一个不伟大的想法和与之相关的日常生活。(采访、撰文/OrangeElephant)


除特别标注外,

本文图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乱了,乱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至11月14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