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双年展带来一座“群岛”,探索未来水上居住新可能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012   最后更新:2018/11/01 10:13:27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8-11-01 10:13:27

来源:澎湃新闻 钱雪儿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COSMOPOLIS#1.5)将于11月2日在成都全城开幕。展览以成都东郊记忆音乐公园为主展场,在锦城湖以及乐山夹江县等地方同步展开。其中,建筑师昆勒·阿德耶米(Kunlé Adeyemi)设计的水上漂浮系统MFS将结合当地材料和历史,在锦城湖上向公众开放。展览开幕前夕,阿德耶米接受了“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的专访,分享了MFS的改进迭代以及利用水上资源来开拓人类空间的观点。

“全球都市”是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2016年创立的一个专注于全球展览及艺术研究实践的平台。不同于多数以举办地命名的艺术双年展,由蓬皮杜发起的“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打破了将展览固定于某个城市或地点的方式,以“世界主义”的观念来看待艺术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最初两年内,“全球都市”关注“合作与集体性”,第一届“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于2017年在巴黎举行,此次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COSMOPOLIS#1.5)是由该平台联合毛继鸿艺术基金会发起的第二个大型展览,也是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首次在中国城市进行“在地”策展实践。
作为一个“年轻”的双年展,“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对于中国而言相对陌生,如何与中国的语境相结合,是双年展所面对的挑战,或许也即将成为它的一大看点。在此次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上,除了将主展场设立在电子管厂改造而成的东郊记忆城市公园,以及艺术家在乐山夹江县的驻地项目之外,位于成都市内的锦城湖上将出现一座漂浮的“群岛”:由尼日利亚籍建筑师昆勒·阿德耶米(Kunlé Adeyemi)与NLÉ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岷江漂浮系统”(MFS IIIx3)。三座A字型的木质结构围绕中央的漂浮广场,分别构成信息中心、展览空间和音乐厅。

昆勒•阿德耶米 / NLÉ建筑事务所, “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统”,2018,效果图(东南),图片来源:艺术家,© NLÉ建筑事务所

昆勒·阿德耶米曾在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简称OMA)中工作过9年,跟随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参与一系列建筑项目的实践。2010年,阿德耶米在荷兰创办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NLÉ,这个词在非洲约鲁巴语中意为“在家”。阿德耶米关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现有体系的形态和问题,并创造新的解决方案。MFS就是他为城市设计的一种解决方案,这一水上漂浮系统的雏形为2013年在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建成的马可可漂浮学校(Makoko Floating School,简称即MFS)。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这一最初的设计是和当地社区共同完成的,他将那里的人们在水上的生活方式以及当地房屋的建造形式和材料与漂浮系统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一个水上的公共空间。2016年,改进后的MFS II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并获得当年的银狮奖。

马可可漂浮学校 © NLÉ建筑事务所

阿德耶米认为,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人们应该将更多的关注转移到水上资源,而不是局限于土地资源。当然,实现水上的人居空间是个漫长的过程,应对未来水上居住可能会产生的各种新问题也需要大量的努力,阿德耶米和他的事务所一直在探索和改进。“我们正在研发简便的水上自建系统,通过自行供水、供能以及处理废物,这种系统最终应该是自我维持和生态平衡的。”阿德耶米在采访说道。
此次出现在成都的“群岛”是从位于比利时布鲁日的MFS III发展而来,单体结构演变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体,材料则结合了当地丰富的竹材。

位于布鲁日的MFS III © NLÉ建筑事务所

“MFS IIIx3参与了一个已维持2200多年的、关于水利管理的历史动态之中——它起源于公元前256年始建于岷江之上的水利灌溉系统都江堰。”阿德耶米说道。这里的人和水之间古老而当代的关系给了他启发。在他看来,这个位于岷江锦城湖上的漂浮系统不只是一个临时的公共空间,还是同当地治水文化和历史的一种融合。这或许也是整个双年展和这位建筑师的共同之处:将具有世界属性的东西与当地语境结合,生出新的意义。
澎湃新闻:MFS最初是为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泻湖中心的水上贫民窟而建造的学校。能否谈一谈您当时的设计理念?这一项目是如何与当地社区融合的?
昆勒·阿德耶米:这一设计受到当地社区的启发,也是和当地的人们共同构思的,和他们在水上的生活方式、他们使用的建筑材料息息相关,这一项目体现了他们面对的挑战和机会。2011年,我的建筑事务所NLÉ Works正在研究保障性住房,那时我发现,贫穷但资源丰富的马可可社区在水上用那么少的材料建造了那么多东西,要知道他们几乎没有土地和现代基础设施,我觉得这样的社区对于应对快速城市化及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有启发性。MFS一代(即马可可漂浮学校)是和当地人共同完成的,为当地社区使用了三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空气,延伸了当地的一所学校,成为了那里的地标和社区的身份标识。

马可可漂浮学校位于拉各斯泻湖中心 © NLÉ建筑事务所

澎湃新闻:MFS的结构是A字型的,这个结构有什么作用?
昆勒·阿德耶米:这个结构的目的在于为漂浮创造一种更加稳定的形式。A型或者说三角形结构的重心相对较低,能够为漂浮物提供很大的稳定性。
澎湃新闻:为什么选择木头的材料来建造预制建筑?
昆勒·阿德耶米:木头是一种自然、可再生、相对丰富的材料。处理和使用木头的技术从人类诞生起就存在。而且,木头很轻,如果合理运用的话,对于建造水上的建筑很理想。
澎湃新闻:MFS是临时建筑还是永久建筑?您怎么看待它的寿命?
昆勒·阿德耶米:两种都可以。因为它是完全可以拆卸的、扁平包装的系统。在NLÉ Works事务所位于比利时的MFS III中,我们对最初非正规、使用期限较短的版本进行了改进,将它变成了一个基于“欧洲规范”的标准化建筑体系——这是高质量建造和工程的一种标准,设计的使用寿命至少为25年。
澎湃新闻:从最初的雏形至今,MFS有了哪些改进?
昆勒·阿德耶米:我们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包括结构强度、浮力(flotation capacity)、锚定细节、模块化、标准化、组装的便捷性与拆装和迁移的可行度、使用期限以及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银狮奖的MFS II © NLÉ建筑事务所

澎湃新闻:从拉各斯到成都,MFS每到一处都需要适应当地情况。能否谈一谈MFS的在地性?MFS IIIx3——岷江漂浮系统是如何回应当地语境的?
昆勒·阿德耶米:MFS能够从功能、材料和形式上适应不同的当地环境。在马可可,第一代MFS是一个单体结构,用当地的木材建造,并且作为一个开放的社区聚集地和孩子的教室使用。而在成都,受到当地历史悠久的宝塔建筑形式的启发,我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来建造墙面覆层系统和内部元素。整个系统由围绕一个中央漂浮广场的三部分不同尺寸的结构组成。

昆勒•阿德耶米 / NLÉ建筑事务所,“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统”,2018,效果图(东南),图片来源:艺术家,© NLÉ建筑事务所

澎湃新闻:MFS IIIx3——岷江漂浮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昆勒·阿德耶米:MFS IIIx3是对于我们在布鲁日的第三代版本的扩展,单体结构变成小型、中型、大型的复合结构,分别用作信息中心、展示空间和音乐厅。包括中央广场在内的三个结构将举办各种活动——包括艺术展览、音乐、公共生活,反映出水上的文化、生活和生态。

昆勒•阿德耶米 / NLÉ建筑事务所,“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统”,2018,效果图(音乐厅内景),图片来源:艺术家,© NLÉ建筑事务所

澎湃新闻:为了给当地社区创造公共空间,您应该需要和当地人们进行沟通,您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这些项目,并且吸引人们走进这些空间的?
昆勒·阿德耶米:我的每个项目都始于与人建立联系。到那些地方去、几乎不带偏见和预设地接触那里的人和环境非常重要。通过学习、合作已经为需要的地方增加价值,我们的团队关注创造这样的空间——仿佛它们一直都存在于那里,但与此同时又非常独特,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
澎湃新闻:根据介绍,MFS不只是提供一种新的社区交流模式,还将利于环境的循环。能否谈一谈这一点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昆勒·阿德耶米:MFS是一个提供解决方法的过程,它一直在发展,用来创建人和环境之间的平衡。我们正在研发简便的水上自建系统,通过自行供水、供能以及处理废物,这种系统最终应该是自我维持和生态平衡的。

昆勒·阿德耶米 / NLÉ建筑事务所, “MFS IIIx3 — 岷江漂浮系统”,2018,实景图(倒影),摄影:李华照,图片提供:“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执行组

澎湃新闻:相比地上的公共空间,水上公共空间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会有哪些不一样的作用?为什么你们认为像成都这样的城市需要更多的水上公共空间?
昆勒·阿德耶米:从最早的文明开始,城市和人的关系就一直存在。世界上大约80%的主要城市和首都是围绕水而建成的。但是,由于对土地的过度关注,很少有地区合理地将水资源开发成适合生存的领地。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人口增长,我们将无可避免地和水建立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一样,成都有丰富的治水经验,能够运用集体智慧和历史智慧来使水变成自己的领地,为人和环境创造空间。
澎湃新闻:除了MFS以外,你们最近在进行什么项目?所有的这些项目有共同的出发点吗?
昆勒·阿德耶米:除了世界各地其他MFS的迭代之外,我们还在建造一个名为“黑犀牛学院”的学校,它位于卡拉图的一个小镇,与坦桑尼亚的一块自然保护区相邻。此外,我们还在与各种机构合作,继续我们“非洲水上城市”项目的研究。项目共同的出发点就在于我们想要促进多样化以及人和环境的共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