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代:苏格兰当代艺术展 | OCAT深圳馆5月22日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887   最后更新:2021/05/12 11:00:05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21-05-12 11:00:05

来源:OCAT深圳馆


同时代:苏格兰当代艺术展


CURRENT | Contemporary Art from Scotland Phase Four

纳沙希比/斯凯:“奇美拉”

科林·斯沃恩:“组装变奏曲”

Nashashibi/Skaer: Chimera

Corin Sworn: Variations of Assembly


策展人:郝亚冬

Curator: Sophia Yadong Hao


展期:2021年5月22日- 8月22日

地点:OCAT深圳馆A、B展厅


“同时代:苏格兰当代艺术展”将于5月22日对公众开放。


“Current/同时代”是一项由英国邓迪大学邓肯乔丹斯通艺术设计学院的库柏美术馆发起,旨在推动中英文化交流的展览项目,迄今已在中国举办三期展览。


第四期展览“同时代:苏格兰当代艺术展”即将在OCAT深圳馆举办,展览由策展人郝亚冬(Sophia Yadong Hao)策划,邀请艺术家罗莎琳德·纳沙希比(Rosalind Nashashibi)/露西·斯凯(Lucy Skaer)(组合)和科林·斯沃恩(Corin Sworn)参展,通过影像装置展示艺术家在苏格兰的生活背景下对日常与虚构、身体与技术、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的探索。


关于展览


“当代”从无句点。
“当代”拒绝停下脚步。它不拘章法,不做结论;无暇喘息,无暇顾及所谓“当下”可能是什么。“当代”是一曲联想的赋格,包罗万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代”的话语狂潮中,变形和转化被奉为原理和方法。“当代”语境中的混合、交换、替代和镜像,干预并颠覆了所见、所知和所想。在质疑探讨历史细节、文化资本和革命性管理技术的过程中,第四期“同时代:苏格兰当代艺术”展旨在捕捉“当代”与我们擦身而过时的最直接而迫切的种种面貌。
第四期“同时代”由科林·斯沃恩和纳沙希比/斯凯的两个展览组成,逐一解剖“当代”这一概念所囊括和传达的意义、真实和假象。通过历史与多元叙事的并置,这一系列展览批判性地打断了“当代”独特的话语系统,把关于“当下”汹涌的幻象带入沉思。该项目前三期展览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武汉举办,最后,第四期“同时代”来到深圳这个“未来之都”。“同时代”抵挡住那“未来”的诱惑,转而聚焦于“当代”固有的话语结构:一个由当下现实和激进的洞察所构成的不合时宜的此时此刻。

展览“奇美拉”中的作品穿梭于古希腊神话、自然、语言和阐释之间,呈现了罗莎琳德·纳沙希比和露西·斯凯(纳沙希比/斯凯)的共同创作。透过艺术家电影这一形式,纳沙希比/斯凯为观众带来了一种观看“当代”视觉结构的独特视角。“奇美拉”检视了“看”这一动作,探讨了电影的转化潜力:《羔羊》及其系列新作《熊》模糊了野生和驯养的界限。此外,《熊》还使用了与粤剧艺术家卓佩丽合作创作的音轨,阐明了真实的复杂多变的本质,与深圳艺术家徐志伟合作的全新版画也由此生发而来。
“奇美拉”中,纳沙希比/斯凯揭示了变形这一时刻所隐含的语境与意义的错位,从而形成了一种神话场域,其中充斥着有争议的文化史与不确定的原型。我们所处的“当代”势不可挡,“奇美拉”正是利用了“当代”所特有的联想性的视觉逻辑,迫使我们用视觉思索其内在真实之不确定性。

《熊》, 露西·斯凯(Lucy Skaer)/罗莎琳德·纳沙希比(Rosalind Nashashibi),英国/中国2021,5分钟,彩色单频录像,原始格式:16mm胶片


科林·斯沃恩的个展“组装变奏曲”,则聚焦于重要但未被充分表现的历史叙事。作品中的剧本、表演和散落的叙述都由艺术家捕捉到的文化碎片构建而成,真实和虚构的故事在其中互相渗透,编织出耳目一新的含义。展览以斯沃恩新创作的多媒体装置《组装的习惯Ⅱ》,以及艺术家诗集《折叠维苏威火山》为主,运用建筑结构、声音、影像和舞蹈等元素,探索了监控、行动、真诚和驱力等在“当代化”过程中暗涌的主题。《组装的习惯Ⅱ》脱胎于二十世纪早期的工时研究,展示了一部“绩效表现”批评史,强调了效率——这一工业化规则中长存的驱力——所要求的道德实际上是一种虚伪的主张,揭示了被指派任务的身体其实是和工厂类似的有层级的复杂组织,同时也是一种生物噪声的协奏。

《组装的习惯》柯林·斯沃恩,2019,视频静帧


艺术家书《折叠维苏威火山》中的诗文和图像都是专为本次展览所作,探索了内嵌于管理系统之中,却也时常逸出其外的评估模式。这本中英双语诗集(文字由陈东飚翻译)开辟了一个充斥隐喻和无限延展的知识系统的模糊领域,通过扭曲线性管理规则以减轻甚或解决困境,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以感性体验“当代性”的方式。


(文:郝亚冬)


关于艺术家

罗萨琳德·纳沙希比

Rosalind Nashashibi


Courtesy of the artist

       ©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露西·斯凯
  Lucy Skaer  

Photo by Emile Holba


罗萨琳德·纳沙希比和露西·斯凯皆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艺术家,她们同时以纳沙希比/斯凯的组合身份共同创作。纳沙希比/斯凯相识于格拉斯哥,自2005年起开始合作。她们的影片曾在第五届柏林双年展、泰特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卡内基艺术博物馆和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CA)等国际大型场馆展出并广受赞誉。她们作品的收藏机构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蓬皮杜中心、马赛当代艺术基金会(FRAC)和英国艺术委员会等。纳沙希比/斯凯的近期作品以艺术史上既存的作品为灵感来源,例如作品《你为何生气?》借用了高更眼中的南太平洋景象,该作品在第十四届卡塞尔文献展中首映,并被纳入2018年泰特圣艾夫斯馆的回顾展。2019年,纳沙希比/斯凯在比利时根特当代艺术美术馆举办了大型展览“未来的太阳”。这是她们首次将个人作品和二人合作作品同时展示,对双方来说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双向交流。由此诞生了她们首次与作曲家和音乐家合作的新作品《羔羊》。她们最新的影像作品、《羔羊》的续集《熊》,作为参展作品在OCAT深圳馆举办的“ 同时代:苏格兰当代艺术展”第四期中首映,该项目是邓迪大学库珀美术馆与中国专业的当代艺术机构间的重要国际合作项目。

科林·斯沃恩

Corin Swor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科林·斯沃恩的艺术创作通过讲故事、偶然的材料组合以及交互技术来探索物流学意义上的联系。斯沃恩对美术馆作为展示开放性技术的场域的同时、自身又作为交流工具的历史感兴趣。她近期的装置作品采用建筑增强、实况摄像和环绕声的技术手段创造临时空间,以期协同行动的发生。她先前的作品涉及:以化学反应创作色域绘画;相机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将认识与身体分离以满足工业物流分配的历史;以及借用任务列表和人造甜味剂来探索为流水线建立的评估技术如何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概念进入主体之中。

斯沃恩最近的个展包括2019年爱丁堡艺术节;2016年波兰阿森纳美术馆; 2016年多伦多电影节;2015年意大利马拉莫蒂收藏;2015年伦敦白教堂美术馆;2015年德国朗根基金会;2014年悉尼双年展;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以及2011年泰特美术馆的 Art Now展。斯沃恩曾荣获2014年的Max Mara女性艺术奖和2016年的Leverhulme基金奖。斯沃恩目前担任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的当代艺术教授。


关于策展人

郝亚冬

Sophia Yadong Hao


Courtesy of the curator


郝亚冬现任英国邓迪大学邓肯乔丹斯通艺术学院库珀美术馆馆长,首席策展人。郝亚冬的策展理念推崇实验性,整合性及跨学科性,强调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中批评话语的构建。


近年主要策展项目包括:2009年的“干涉重复”从历史社会学语境中重新阐释了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行为艺术并质疑了行为艺术可重复性及体制化后果;2011年的“切,刮, 割:滑稽歌剧三部曲”以英国观念行为艺术大师布鲁斯·麦克林(Bruce McLean)的为期一周的现场行为、雕塑、影像互动作品为切入点探询策展的多元化解读功能, 及其在知识构建、再生产和传播中的批判性功能;2014年的“工作室即兴事件:苏格兰当代艺术家组合回顾展”是英国近年以来首次对艺术家组合这一独特的草根创作形式的批判性梳理。2016至2017年策划推出了为期两期的大型展览及论坛项目“其他空间:何处姿态成为事件”,利用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显现空间”理论对20位国际知名女艺术家艺术实践“再语境化”,探讨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中的合作和社会性精神对多元化社会和文化的贡献。该项目被国际女性艺术大师玛丽凯利(Mary Kelly)誉为自80年代以来最为重要的女性艺术展。从2012年起郝亚冬和艺术家埃德加·施密茨合作策划推出了国际巡回论坛“中枢与虚构”。


郝亚冬频繁在国际艺术期刊论集发表艺术批评文章,同时是独立艺术期刊《&label》的创刊人及主编。出版的论著包括 《干涉重复》(2010),《切,刮, 割》(2015), 中枢与虚构:论当下艺术及进口的遥远》(与埃德加·施密茨合著,2016),以及《其他空间:何处姿态成为事件》(2019)由德国斯登伯格出版社出版。


郝亚冬现任英国艺术协会指导委员会成员(泰特美术馆和保罗·梅隆英国艺术中心),Art 360指导委员会成员,以及英国艺术委员会行为艺术评审指导委员会成员。在2020年郝亚冬担任了英国“Trinity Buoy Wharf绘画奖”评委,同年她也是爱丁堡当代艺术节“站台”项目评选人。郝亚冬在2014年获得亨利·莫尔研究院研究员荣誉称号,并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担任苏格兰当代艺术协会理事会理事。


关于主办方


库柏美术馆


库柏美术馆是一个公共美术馆,隶属于英国最知名的艺术学院之一,始建于1892年的邓迪大学邓肯乔丹斯通艺术设计学院(Duncan of Jordanstone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由于其在当代艺术与文化领域新锐的策展研究、国际取向与对批判话语的侧重,库柏美术馆被国际艺术界誉为苏格兰独特的实验性当代艺术平台。


库珀美术馆使用实验性和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策展,将展览作为知识交流和生产的协作过程。这一对话性工作的核心是在多重语境、实践和论述中的持续的批判性参与,从而导向平等、多元、包容这个必要的目的。库柏美术馆备受推崇的公共项目“12小时研讨会”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12 Hour Jamming Symposium (2014), 12 Hour Action Group(2016)以及12 Hour Non-State Parade (2019).


库柏美术馆固有的跨学科特性及整合性策展理念将展览转化为富有创造力和批判性的研究模式,为艺术创作和公众参与提供支持。库柏美术馆的策展实践涵盖委托创作、展览、场外项目、公众参与性活动、艺术家/作家驻留计划与出版项目,其基于话语、实验和参与性策略的策展方法为知名及新兴艺术家实现富于冒险精神与雄心的项目提供了持续发展的环境。


库柏美术馆通过将展览扩展到公共话语领域,探索了当代艺术实践在创新、社会和教育领域发挥的广泛影响。


库珀美术馆是Plus Tate的成员。Plus Tate 是一个由泰特美术馆主持并推动的全英领先当代艺术机构的联合组织。



OCAT深圳馆


OCAT深圳馆是OCAT成立最早的机构,也是馆群中的总馆。其前身为OCT当代艺术中心,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2005年开创至今,OCAT深圳馆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OCAT深圳馆的项目既包括了对艺术家个体实践的考察、研究、出版和展览,也包括对于艺术课题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展示。除了“OCAT展览”以外,OCAT深圳馆多样化的项目包括“OCAT工作室”“OCAT表演”和“OCAT放映”,分别呈现在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之间的有意义的对话,艺术、舞蹈和戏剧领域中的表演实践和讨论,以及纪录片、影像和电影的放映和讨论。OCAT深圳馆的公共项目根据OCAT展览、表演和放映,以及来访学者的各种情境,以在OCAT深圳馆的图书馆、工作室及展览现场为地点,不定期地组织演讲、对话等思想生产的实践活动,并将其中的部分发言进行编辑和出版,为不到场的观众提供阅读的文本和研究者提供研究的素材。在OCAT深圳馆,围绕展览项目所进行的出版往往成为与展览既互相交织,又彼此独立和平行的一个平台。出版物的构思、编辑和设计也可能成为围绕着展览而展开的一项创作。年轻的实践者和具有前沿性的思考和工作在OCAT深圳馆一如既往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OCAT青年计划”就是为此而开设的,邀请活跃的艺术家、策展人和批评家来呈现他们最近的工作、思考和想象。


关于合作机构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通过艺术、文化、教育和英语语言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人民间建立联系、理解和信任。我们帮助年轻人掌握技能,树立信心,建立联系,让他们发掘自身潜力、参与健全和包容性社会。我们助力年轻人学习英语,接受高质量教育,取得国际认可资质。我们推进艺术和文化工作,激发创意表达和交流,培育创新型企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