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與後現代之後?
发起人:娱记  回复数:0   浏览数:1751   最后更新:2009/04/06 11:25:33 by 娱记
[楼主] 娱记 2009-04-06 11:25:33

現代與後現代之後?

Beaux Arts magazine 2008年12月號


尼可拉.布希歐(Nicolas Bourriaud)視歐巴馬(Barack Obama)的當選和全球金融危機為徵兆,大膽預言後現代時期的終結以及新現代產生的可能性。

文 : 張君懿



若說七O年代後半發展出的後現代主義是石油危機的產物,2008年秋天的全球金融危機是否可能是新時代來臨的預兆?歷經三十餘年,與後現代時期和多元文化型態共生共存的當代藝術,是否躑躅於直線進步和反覆循環式的歷史處境之間,仍不自覺地安睡在規範式思想的襁褓裡,或無止境地沈湎於拜物式的懷舊情懷?在這期 Beaux-Arts雜誌專欄中,尼可拉.布希歐(Nicolas Bourriaud)視歐巴馬(Barack Obama)的當選和全球金融危機為徵兆,大膽預言後現代時期的終結以及新現代產生的可能性。

今日文化藝術的發展運作是否具備開創新時代的條件?布希歐以現代和後現代的發展為例說明此可能性。他認為現代主義時期的歷史角色無非是一種規範著思想和實踐的主流,在推動文化變遷、跨越國界藩籬之外,對於藝術的生產和創造還起了一種僵化的作用。不過1970年代以降的經濟和文化發展,逐漸脫離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的先天限制,自然資源不再與地理條件唇齒相依,文化的發展亦體現為一種運行中的力量,足能將尚未發展成熟的現代性連同“進步主義”一併攔下。因而面對藝術創造裡故步自封、統一規律或大規模量產等潛在危機,今日的藝術應避免因襲陳規,並且力圖自行創造。對此,布希歐自當下的藝術實踐領域中觀察到,某種跳躍性的轉變正在醞釀,此轉變在後殖民批評論述的推波助瀾之下,將促使新的現代性(nouvelle modernité)的成形,結束歷時三十餘年的後現代時期。

新的現代性將脫離後現代時期以及多元文化型態的影響,呈現出一介於現代性(modernité)與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e)之間的統合。布希歐將此統合稱之為 “衍異現代” (Altermoderne)。他堅信,如果一個屬於我們(當代人)的現代性的產生是可能的,其可能性絕非源於一昧地回歸舊有的傳統,而是在對當下處境的反思與提問中逐漸形成,其發展將有別於現代主義的直線演進,亦不屬於後現代時期的重複循環,而是彷若在失序渾沌狀態裡生發的一種積極效能;正如當下許多藝術實踐,面對時間儼然相互交織成一去中心的複雜網絡的現況,藉由不斷向四方延伸的觸角,對種種未知的時空維度所致力的探勘。新的現代性不同以往的是,它將是人類歷史上,首度以全球對話為基礎的現代性。於是,2008年秋天全球經濟蕭條的局面,雖凸顯了我們所處的封閉現狀,卻也不無可能成為迎接新紀元的時刻;而歐巴馬這位非裔美籍、成長於印尼雅加達、夏威夷的美國新總統的上任,不正意味著衍異現代時期第一位總統的誕生?(文:張君懿 / 圖:本刊資料室)

(原文刊載於典藏今藝術雜誌1月號)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