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皮”札记 苏珊桑塔格
发起人:叮叮  回复数:1   浏览数:2645   最后更新:2009/10/14 10:44:23 by 叮叮
[楼主] 叮叮 2009-10-14 10:34:48
“侃皮”札记

苏珊‧桑塔格

世上的许多事物从未被赋予名称。许多有名称的事物又从未被详加描述。时髦语汇中的所谓“侃皮”(Camp ,见文末译者题解)情趣就是如此:它无可置疑地产生于当代。人们常用它来指称某种品味上的成熟,然而它却又与一般的所谓成熟品味不尽相同。

与观念不同,趣味是最难以讨论的事物之一。但是人们之所以对“侃皮”的趣味讳而不谈却又另有原因:“侃皮”决非一种自然而然的情趣(如果说有这种东西的话),相反,它在本质上就是对不自然事物的爱好 --- 对奇诡和夸张造作的事物,它格外欣赏。更有甚者,它具有秘教特征 --- 连都市小众相聚,也要以之为接头隐语和识别同仁的标识。除了衣修午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在他的小说《夜晚的世界》(The World in the Evening) 里曾以两页的篇幅略加叙述外, 很难在其他出版物中找到对“侃皮”的讨论。事实上,要谈论“侃皮”就不得不违反它的秘密特性 --- 只有当能有所教益,或能解决某些使人困惑的矛盾时,这么做才值得。我对自己撰写此文的辩词,首先是自我启蒙,其次还在于解决自己意识深处的尖锐矛盾:我深受侃皮之美吸引,却又同样强烈地对之感到厌恶。这就是为何我有谈论它的需要,也是为何我有谈论它的资格 --- 那些全心全意、全盘照收侃皮趣味的人不可能对之作出分析,而只能有意无意地在自己身上展示出它的影响。那些在感动之余,又深为侃皮之美冒犯的人,却可对它指手划脚,勾勒出它的来龙去脉。

尽管这里我要讲述的无非只是情趣问题 --- 而且还是一种常刻意以轻佻态度对待严肃事物的情趣 ---但 我必须指出,这些问题其实极为深刻重要。多数人认为各人情趣之不同全出主观爱好,理性与那种种神秘吸引力并无关系 (何况这种吸引力常是感官性的)。在待人接物时,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他们都表现出这种对趣味问题漫不经心的态度,却没想到这实际上很天真 --- 或更糟:看轻人的情趣就是看轻人自己,因为,除纯粹的机械反应外,人对周遭事物的所有自主反应都受他趣味的控制。可以说,没有什么比情趣问题更具决定性作用的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好恶取舍、我们对物品的视觉欣赏、我们对自己心态行止的感受和对善恶的判断,都受个人趣味影响。才智实际上是也是趣味 --- 对观念的趣味。(必须指出,趣味的发展往往不平衡:比如,艺术品味高尚而又擅长择友且思想深刻的人极为罕见)。

趣味问题没有理论体系和实证证据支持,但并不缺乏内在逻辑:它是某种固有感性的必然产物。感性问题难以付诸语言,如果勉强将它纳入某种理论体系,或生硬地用证据加以说明,感性就不再是感性,而僵化成了思想观念。

如果一个人不得不用语言来说明感性问题 --- 尤其是说明当代的一种生动有力的感性 --- 他就必须灵活而有所保留(见作者原注一) 。札记的写作形式因此较之线性论证的论说文,更能捕捉这种难以言传的内在意味。而且,长篇大论、有板有眼地谈论它只能让人感到脸红,而且弄不好作者本人就会亲手炮制一篇不甚高明的侃皮风格文章。

兹将下列札记献给奥斯卡•王尔德。



人成不了艺术品也该身穿艺术品。
--- 王尔德:《供年轻人参考的短语和哲学》


1. 总的说来,侃皮是唯美主义的一种:它把世界当作纯粹审美对象来看待,但它所关注的,并非美本身,而是创作者技巧的精妙和风格的独特。


2. 强调风格就必须忽略内容,或至少对之采取中立态度。很明显,唯美的侃皮具有超然性。它有意避回避政治问题 --- 或至少对政治意义摆出漠然的姿态。


3. 侃皮并不只是一种主观态度 --- 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 它同时还客观存在于艺术作品和人类行为本身之中,因此才有所谓“侃皮”的电影、服装、家具、流行歌曲、小说、人物和建筑。 上述区别很重要,因为尽管我们能“侃皮地”看待一些东西,但并非所有事物都可被视为侃皮,这还取决于事物本身有否相关特性。


4. 以下是信手拈来的一些经典侃皮艺术和工艺品:

小说《朱莱卡.多卜生》(Zuleika Dobson);
第凡尼灯具(Tiffany lamps);
专为自动电影点播机拍摄的影片(Scopitone films);
洛杉矶日落大道上的布朗德比饭店(The Brown Derby restaurant);
《问询者报》(The Enquirer)的标题和内文;
比德斯利(Aubrey Beardsley)的素描;
《天鹅湖》(Swan Lake);
贝利尼(Bellini)的歌剧;
维斯康蒂 (Visconti)导演的《莎乐美》(Salome)和《惜为风尘女》('Tis Pity She's a Whore);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明信片;
舒得赛克导演的《金刚》( King Kong);
古巴流行歌手陆普(La Lupe);
林恩沃德(Lynn Ward)的木刻画小说《上帝的选民》(God's Man);
旧的戈登(Flash Gordon)漫画;
二十年代的女装(羽毛围领、垂边悬珠的裙子等等)
费班克(Ronald Firbank)和康顿-班内特(Ivy Compton-
tt)的小说;
不带淫欲观赏中的色情片;


5. 侃皮趣味在一些艺术形式中的表现特别突出。侃皮作品中的一大部分是服装、家具和室内装饰 --- 侃皮艺术常是装饰性艺术,它强调线条之悦目、外表之动人和风格之华丽,而对实质内容有所忽略。但是抽象的严肃音乐却又很难具备侃皮之风,因为艺术家无法把粗拙或过火的内容和意味丰富的形式加以对照。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形式天然具备侃皮风。古典芭蕾、歌剧、电影这几门艺术有此特点,已早为人所知。这两年来,流行音乐(后摇滚乐 ---法国人所谓的“耶耶”)亦入此道。影评(如“我看过的10部最佳电影”之类)则可能是传布侃皮趣味的最有力工具:人们毕竟还能毫不做作、兴致勃勃前往电影院看电影!


6. 所谓“那东西太上档次(或‘太重要’)了,不够边缘化,所以不可能真有‘侃皮’之风”的说法多少是有些道理的 --- 我将在后文中再加说明。不管怎样,科克多(Jean Cocteau )其人和他的不少作品都是地道侃皮,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的却不是;理查德斯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歌剧是,瓦格纳(Richard Wagner)的却不是;纽约叮当巷(Tin Pan Alley)和利物浦的杂烩音乐是,爵士乐就不是。许多可列举为侃皮艺术品的东西,从“严肃”的审美角度来看,只是不高明的艺术,或是附庸风雅的俗物...... 虽然,此事不可一概而论:一些艺术作品尽管具有侃风,或不妨用侃皮审美眼光来加以欣赏--- 如路易费雅德(Louis Feuillade)导演的影片,但它们同时值得最严肃的敬仰和研究。



“研究艺术愈是深入,对自然就愈不关心。”
- 王尔德:《谎言的衰退》


7. 侃皮物品和侃皮人物有精心修饰的痕迹。自然界的东西则不可能天生具有侃风...... 连所谓“乡村侃皮”也是人工巧艺的产物 --- 实际上,侃皮多产生于城市中。(可是它们又往往具有乡村的安详质朴气质,同所谓田园诗格调相当。许多侃皮物品都呼应燕卜荪(William Empson)所谓的“都市牧歌”。)


8. 侃皮从纯粹风格的角度观察世界。必须指出,侃皮看重的是一种特殊的风格,即对夸张、过火和角色客串的强调。最佳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新艺术”(Art Nouveau)。“新艺术”具有最为典型和成熟的侃皮风格。这种艺术往往把一件东西扮成另一件东西的样子。比如,装饰成鲜花怒放植株的灯饰和宛如岩洞的客厅,等等。一个出色的例子:埃克多吉玛(Hector Guimard)1890年将巴黎地铁入口处设计成铸铁兰枝形。


9. 以侃皮眼光品鉴人物,正常个性中某些因素的过火和不足,都会受到赏识。因此,半男半女的仪态是极具代表性的侃皮风格。比如:拉菲尔前派(pre-Raphaelite) 绘画和诗歌中那些体态苗条、矫揉造作、故作伤感的人物;“新艺术”灯饰和烟灰缸上凸刻的画片和海报中那些细瘦、飘摇、难辨男女的人体;嘉宝(Greta Garbo)那令人难忘的颇带阳刚之气的空洞美。这里,侃皮风充分利用了一种没有引起普遍重视的真理:最成熟最完美的性感(连同最成熟最完美的性快乐)源自与自身性别的悖反。 雄健男子性格中的女性气质令人感动,而娥娜多姿的美丽女子如带男子气,就更是美不胜收。乍看正好相反,实则如出一辙的侃皮作风,是将性别特征和造作个人风格夸张。此类案例,很明显,多数取自电影明星:如詹妮曼淑菲尔(Jayne Mansfield)、吉娜罗洛布里奇达(Gina Lollobrigida)、简罗素(Jane Russell)和弗吉妮亚马约(Virginia Mayo)用做作的华丽和伤感来凸显自己的女人味。史蒂夫里弗斯(Steve Reeves)和维克多马楚(Victor Mature)夸张的男子气等等。还有就是在性格表现和仪态举止方面风味与众不同的贝蒂戴维斯(Bette Davis)、芭芭拉斯坦维克( Barbara Stanwyck)、塔鲁拉班克海(Tallulah Bankhead)和爱德维奇费里埃(Edwige Feuilliere)等。


10.以侃皮眼光看待人生和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在扮演一种角色,所以一盏灯不仅是灯,而且是“灯”;一个女人不仅是女人,而且是“女人”......所有东西都被打上了引号。这是在意识深处对“以人生为戏台”这一隐喻的最宽泛延伸。


11. 侃皮是中性风格的胜利 --- 在这种美学观的审视下,“男”与“女”、“人”与“物”可彼此转换。其实“风格”必然为人工造作而成,因而归根结底也不能不是中性的。人生和自然本身则无“风格”可言。


12.该问的问题并非:“为何会有这种种矫情、造作和夸张?”该问的是:“为何这一切竟散发着侃皮之美?”为何莎士比亚的喜剧(《皆大欢喜》等)并无亦阴亦阳的气息,而《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 却有?


13.十八世纪似乎是一个历史分界线。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纪的趣味中发现侃皮的雏形,如哥特式小说、“中国风”、讽刺画、仿造的名胜古迹等等。但我们必须留意,那个时代人和自然的关系与现在颇为不同。十八世纪的名士或者往就自然(如华尔浦尔(Horace Walpole)的草莓山庄),或将自然修修剪剪,令其人工化(如凡尔赛宫)。对古风,那时的人不遗余力、亦步亦趋。相形之下,当代的侃皮风格情形就十分不同:自然或被嗤之以鼻,不管不顾,或索性被露骨的不自然所代替。对已逝去的时光,侃皮名士则极易凭感情用事。


14. 当然,一部袖珍侃皮风格史大概可以从更早时代写起:例如,样式主义(面Mannerism)大师蓬托尔莫(Pontormo)、啰索(Rosso)和卡拉瓦乔(Caravaggio),或是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极具戏剧性的画作,或是文学中的尤弗伊斯体(Euphuism)(黎里等人是这种体裁文学的代表)。话虽这么说,可靠的做法是把侃皮史的起点定在十七世纪晚期至十八世纪早期。那个历史阶段的人们深受精工修饰、华美外表、对称美、悠远的田园风光和惊险刺激的吸引。而那时的文学艺术已经形成传统,即使在艺术或人生中表达情感冲动时,也要做到高雅而不失个性--- 比如说,短语警句和押韵对偶句式的谈吐,夸张矫柔的仪态和音乐等等。这一历史时期可谓侃皮之风的中盛期:蒲柏(Pope)、康格里夫(Congreve)、华尔浦尔(Walpole),但斯威夫特(Swift)不在其列;法国的矫饰文学(les precieux)、慕尼黑的罗可可风格教堂;佩尔戈莱西(Pergolesi)和稍后莫扎特(Mozart)的大部分作品。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原先在高雅艺术中通行的审美情趣成了一种特殊品味;它具备了某种孤僻、神秘乃至怪异的意味。只需就英格兰一处看,侃皮风在十九世纪只陷于唯美主义之一隅--- 如伯尔尼-琼斯(Burne -Jones)、佩特(Pater)、罗斯金(Ruskin)、丁尼生(Tennyson)--- 直到视觉和装饰艺术中“新艺术”运动兴起时,侃皮才在视觉和装饰艺术中大放光彩,随后在王尔德和费班克这样噱头十足的士人中找到理论家。


15. 当然,侃皮未必是上述所说艺术现象唯一具有的特性。以“新艺术运动”为例,一旦将之仔细分析,人们就不会把它和“侃皮”等量齐观。但我们在作这样的分析时,切不可忽视这一事实:即“新艺术运动”放任人们用“侃皮”美学来体验其艺术。一方面,“新艺术”风格作品的具体内容很充实,甚至富含政治和道德意味 --- 作为一次革命性的艺术运动,它受到一种介于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包豪斯团体(Bauhaus group)间的乌托邦理想的激励,期望实现政治和审美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它又具备超脱、游戏人生和唯美的特征。这种两重性在向我们揭示“新艺术”自身重要特性的同时,也揭示出“侃皮”--- 作为将作品具体内容“过滤”掉的审美手段 --- 的特点。


16. 故而,那些能挖掘出两重意义的事物,特别适合侃皮口味。然而这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从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对事物进行的双重体味,而是把事物作为有意义 --- 任何意义 --- 的对象和纯粹形式间的双重欣赏。


17. 这一点在人们口语中把侃皮用作一个动词时,显得格外明显。侃皮作为一种行为,意味著作出模棱两可、矫柔造作的夸张举止和诱惑人的姿态;侃皮手势总是十分暧昧,“圈内人”从中领会其含蓄意义,“圈外人”也能作出另一种较为泛泛的诠释。当这个从形容词而来的动词进一步变为名词(如说某人或某物是一个“侃皮”) 时,这种两重性不但有所保留,而且有所发展。在有板有眼的公开意义以外,有心人还能体会到被指称之物的特殊风趣。



“自然而然的姿态真是难以保持!”
-王尔德:《理想的丈夫》


18. 我们必须对不自觉的侃皮和刻意做作出的侃皮作出区分。纯侃皮风格总是在不经意中获得的,而那些自知侃皮而有意为之的(所谓“来侃皮一下!”),一般不那么令人畅意。


19. 最纯粹的侃皮艺术是那些最严肃的艺术家在无意间创作出来的。那用蛇把灯饰盘绕起来作为装点的“新艺术”派艺人并非在开玩笑,也并非故意要以此取悦他人。他想借此热诚表达的意思是:“看哪,这就是东方!”真正的侃皮不是刻意作出滑稽古怪的样子。比如说,三十年代初华纳公司歌舞片(如《第四十二街》、《淘金者》等等) 中巴士比伯克莱(Busby Berkeley)作的歌舞段落就是如此 而诺尔考沃德(Noel Coward)的剧本就正相反:它们故作侃皮。为什么歌剧的经典剧目往往具有如此令人满意的侃皮风格?因为挥笔按那些荒诞不经情节谱曲的作曲家们都把它们当真。我们毋须考察这些作曲家们具体的创作动机,作品本身就能说明一切。(把巴伯(Samuel Barber)的歌剧《凡妮莎》和一出十九世纪的经典歌剧加以比较,就可看出,前者的侃皮系刻意为之,炮制痕迹凸显,后者却不然)。


20. 炮制侃皮的企图也许总会对作品造成损害。《天堂之乱》(Trouble in Paradise )和《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之所以位居最完美的侃皮影片之列,和它们自始至终轻松自如的情调有关。而类似《夏娃逸事》(All About Eve )和《击退魔鬼》(Beat the Devil)这些稍后摄制的电影在侃皮之醇厚程度上就差了一截 --- 前者有些太自作聪明,后者则太疯疯颠颠 --- 它们太想作出侃皮之态,结果手忙脚乱、弄巧成拙。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机理还不全在是否有意为之,而更在于侃皮风味中极其微妙、难以把握的嘲讽和自嘲的界限。希区柯克的作品就是说明这一点的最好例证。他一些影片中的自嘲不具应有的忱挚感情,却不时流露出对自身主题和素材的轻视,其结果是,影片最终显得勉强笨拙而很少有侃皮氛围 --- 《捉贼》(To Catch a Thief)、《后窗》(Rear Window)、《西北以西》(North by Northwest)几片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加内(Carne)的《奇怪,真是奇怪!》(Drole de drame)、梅韦斯特(Mae West )和爱德华霍顿(Edward Everett Horton)在银幕上的表演和部分“愚公秀”(Goon Show),都有上佳侃皮风味,哪怕是他们作品和表演中的自嘲,也散发着深深的自爱。


21. 再强调一下:侃皮风味的高下有赖天真无邪的程度。这句话又可作以下理解:侃皮揭示出天真,同时,如果有可能的话,它还进一步要腐化天真。这主要就被认为侃皮的人而言 --- 因为物品,无论它们受到侃皮之眼青睐与否,其自身性质不会发生变化。身具侃皮风格的人就不同了,一旦意识到观众喜欢自己的侃风,他们就会招摇过市,开始“侃皮侃皮!”了。梅韦斯特、比莉莉(Bea Lillie)、陆普、《救生艇》( Lifeboat)中的塔鲁拉班克海(Tallulah Bankhead)、《夏娃逸事》中的贝蒂戴维斯等都属此例。(顺便说下,有些人还会懵懵懂懂被拉下水,变成侃皮典型。比如,费里尼(Fellini)在拍《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 时就对爱克柏(Anita Ekberg)做了手脚)。


22. 如果我们不采取那么严格的标准的话,可以说,上好侃皮要么彻头彻尾出自天然,要么完完全全是有自觉意识的(此时其人半真半假的“侃皮侃皮”)。王尔德的箴言就属此例。



“把人分作好人和坏人真是荒唐得很。人只分富有魅力和令人乏味两类。”
---王尔德:《温德米夫人的扇子》


23. 纯粹的侃皮(或说纯真的侃皮) 中最要紧的因素是它的严肃性--- 一种失败的严肃性。当然并非所有严肃而失败的东西都侃皮:只有那些把夸张、奇想、热情和天真恰到好处结合起来的才是。


24. 有些作品只能被视为差劲而非侃皮的原因在于,它们从一开始就不够野心勃勃,没有向真正异乎寻常境界迈进的勇气 (相形之下,“那可真是过分!”、“太妙了!”、“真不可思议!”等等,则是表达侃皮激情的标准用语)。


25. 华丽而夸张正是侃皮的标志 --- 比如说,一个女人身着由三百万根羽毛制成的华美衣服,或者卡罗克里维立(Carlo Crivelli)的油画--- 画中镶嵌着真正的珠宝 而且用错视法画出的昆虫和石缝极为逼真。又例如,史腾堡(Steinberg)在美国导演的六部玛琳迪特里希(Marlene Dietrich)主演的影片都极为唯美而侃皮,其中以《魔鬼是个女人》(The Devil Is a Woman)一片为甚。不仅侃皮作品风格,而且其表现出的创作雄心也十分突兀。高蒂(Gaudi)为巴塞罗讷设计的美丽奇诡的建筑不仅因其风格的不同凡响而可被视为侃皮,更重要的是,他在他的艺术中那种一夫当关、顶天立地的勇气 --- 这在他的圣家大教堂(Sagrada Familia)中最生动地体现出来。


26. 侃皮是那种庄严自任却又并不可将之太当真的艺术,因为,毕竟它“太过火了”。《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和《奇妙的插曲》(Strange Interlude)近乎侃皮 (或不妨将二者视为侃皮);至于戴高乐在公开公众场合的举止和谈吐,一般就是再地道不过的侃皮了。


27. 与此同时,一件艺术作品却也会因为过火得恰到好处,而错失纯正侃皮的地位。爱森斯坦(Eisenstein)的影片之所以很少侃皮,正由于尽管它们十分夸张,但这种夸张又不多不少地实现预定的戏剧效果,而没有真的“过头”。其实只需再“多”那么一点儿,它们原可是了不起的侃皮艺术作品 --- 尤其是《伊凡雷帝》第一和第二部(Ivan the Terrible I & II)。布莱克(Blake)的素描和油画作品也属此类情形:它们稀奇古怪、矫揉造作,却称不上“侃”。另一方面,深受布莱克影响的“新艺术”(Art Nouveau)倒是侃风浓厚。

还有,那些华美夸张但缺乏热情和诚意的作品决非侃皮。侃皮也必然出自那些不可遏制的内心情感。没有真情实感,只能有伪侃皮。换言之,它们不过是一种四平八稳、只供点缀的的时髦玩意而已 --- 其中不少已经相当接近于“侃皮,而且十分诱人:如达利(Dali)新潮的幻想作品,还有艾伯塔科可(Albicocco)的影片《金眼女孩》(The Girl with the Golden Eyes)中那种做作的细腻氛围 --- 而造作和侃皮决不可混为一谈。


28. 再重复一遍,侃皮要义在于试图作出不同反响的事 --- 而这里所谓的“不同反响”,主要指外表之华美而言,并非指不同凡响的能力或付出超人的努力。所以,一个优雅或夸张的手势可以是侃皮,而李普利(Ripley)“信不信由你”节目中的那些东西就很少具有侃皮意味。它们要么是长得稀奇古怪的东西(长两个脑袋的公鸡、十字架形的茄子等),要么是那些要求付出巨大努力的劳动成果(一个人倒立着从这里走到中国、一个女人在针尖上刻下《新约全书》等)。它们缺乏直接了当的视觉美和戏剧性,而那才是展示出侃皮超绝意义的要紧之处。


29. 像《在海滩上》(On the Beach)这样的影片和《小城故事》(Winesburg, Ohio)、《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这些小说糟到可笑的程度,但没有糟到有享用价值的地步 --- 它们费力地摆出不凡的姿态,然而却缺少想象力。可是,影片《花花公子》(The Prodiga)、《参孙和大利拉》(Samson and Delilah)、主角为超级英雄马其斯特(Maciste)的一系列意大利彩色巨片和无数日本科幻片(《大怪兽》、《地球防卫军》、《H-Man》等),尽管粗俗不堪、毫无艺术品味,但相对而言,它们较不虚假、勉强,在展开幻想时也更奔放、更极端,所以竟颇为感人而且还有娱乐价值。


30. 当然,托时间之赐,侃皮经典也在不断变化中。前面我讲的那些“费力地摆出不凡的姿态,然而却缺少想象力”的作品,将来可能透露出它们的侃皮价值。由于它们的年代离我们不远,我们无法赏识其中与我们自己日常梦幻过于接近的想象成分,而通常那些不属于我们的幻想才更令我们感动。


31. 这就是为何那些深受侃皮审美家推崇的作品往往是些老式过时的东西。这并非因其旧而爱之,而是因为老化、消褪、悖时使得我们能够与它们保持必要距离,甚至油然产生同情心。一件艺术品在处理重大的当代主题时如果失败,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愤怒。但时间在流逝中改变了这种情况;它把艺术品从道德重压下解放出来,送交侃皮趣味处理...... 时间的另一效用是:去除艺术中陈腐因素的庸俗之气 ,使之显得奇幻有趣 --- 陈腐庸俗只能是对时新口味而言。那些现在津津有味听鲁迪瓦利(Rudy Vallee) --- 英国流行乐队The Temperance Seven 最近将他的老歌重新翻唱 --- 的人们在这位歌手全盛时绝对会被其歌曲的庸鄙触犯。

归根结底,是否侃皮并非不取决于事物是否老古董,而取决于我们与之的距离;保持一定距离使我们不致因为它在艺术上的失败而恼怒,相反,还会因此发现它格外令人赏心悦目。时间的功效不可预测。或许方法演技(Method acting) --- 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罗得史泰格(Rod Steiger)、瓦伦比蒂(Warren Beatty) 这些演员的法宝 --- 有朝一日也会成为侃皮审美物件,一如鲁比基勒(Ruby Keeler)和莎拉伯尔尼哈特(Sarah Bernhardt)现在享受的地位一般。但也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32. 侃皮是对所谓“个性性格”的抬高。只有那些有能力招摇自己个性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一点。成功的例子包括:路伊福勒(Loie Fuller)、德米尔(Cecil B. De Mille)、克里维立和戴高乐等。年事已高的马莎格拉汉(Martha Graham)举手投足间从不忘记时时提醒他人:她不是别人,而是马莎格拉汉 ...... 这一点在伟大的侃皮偶像嘉宝(Greta Garb)身上就再清楚不过了:嘉宝作为演员之拙劣(至少可以说,她的表演缺乏深度),竟使她的美更光彩夺目 --- 她因此永远是她本人。


33. 侃皮美学所欣赏的是所谓“瞬间个性”(这点的的确确很有十八世纪古风)。相应地,个性的发展则令其无动于衷。在侃皮人士看来,个性是连续不断的华彩表演,表演的主角必须始终让人感到新鲜有趣。这种态度,实际上是侃皮意识将人生经验戏剧化的关键。这也是为何歌剧和芭蕾是侃皮美之宝藏:这两种艺术形式都不着重发展人物形像的复杂性,而侃皮之美不致因这种发展而减色。而在歌剧剧目中,比如说,有人物个性发展的《茶花女》( La Traviata )就不如却完全没有人物发展的《游吟诗人》(Il Trovatore)“侃”。



“人生太过重要,所以不能严肃地谈论它。”
- 王尔德:《虚无主义者薇拉》


34. 侃皮美学不和一般审美观争论考察对象的优劣:它不声称对方所谓的美是丑,或丑其实是美。它提供一套完全不同的、有补充性的标准来探讨艺术和人生。


35. 我们通常以艺术作品的深度和庄严的艺术成就来判断它的价值。我们赞赏其艺术之精湛和创作动机之深刻。我们希望看到二者彼此相称。实际上,我们以此来衡量《伊利亚得》(The Iliad)、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的剧本、《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the Fugue)、《米德镇的春天》(Middlemarch)、伦勃朗(Rembrandt)的油画、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多恩(Donne)的诗歌、《神曲》(The Divine Comedy)、贝多芬(Beethoven)的四重奏...... 而在历史人物中,我们以上述标准衡量苏格拉底(Socrates)、耶稣(Jesus)、圣芳济(St. Francis)、拿破仑(Napoleon)、萨佛纳罗拉(Savonarola),等等。简言之,这是上层文化的万神殿,真、美和严肃在此得到供奉。


36. 但除了上层文化中或悲剧式或喜剧式的庄严格调和衡量历史人物所用的崇高准则外,还有其他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只对此类高雅文化表示尊重的态度其实是自欺欺人的,同人的真实经验和情感不相符合。

举例来说,有一类对生活和艺术的严肃态度表现为苦痛、残酷和疯狂。我们其时已经学会了欣赏这种受挫的人文精神。我这里所指的当然不仅是艺术风格,还包括人的个性风格,不过最好的例子还是来自艺术创作。博什(Bosch)、萨德(Sade)、兰波(Rimbaud)、雅理(Jarry)、卡夫卡(Kafka)、阿尔托(Artaud)和二十世纪多数重要艺术作品都是如此:对创作这些作品的艺术家而言,和谐不是艺术的目标。他们穷竭艺术手段,不断探索充满暴力和悖论的题材。连传统的作品完整性,对此类美学而言,也不再有存在可能。艺术作品和人生,都只能以片断形式存在。显然,一种不同于传统上层艺术的标准在这里起作用:一件艺术作品的成功不在于它成功解决主题矛盾,而在于它揭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处境和一种前所为有的经验。简言之,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世界的眼光。

侃皮继艺术史中上述两个阶段而起。它表达了失败了的严肃感和一种将自我人生经验的戏剧化。侃皮在拒绝传统严肃艺术对和谐的追求的同时也避开另一极端。


37. 上层艺术本质上是道德性的。当代先锋派艺术则从道德和审美激情的矛盾中获得力量。侃皮则是唯美的。


38. 在侃皮之眼看来,世界是一系列纯粹审美经验。它是风格战胜内容、审美战胜对道德伦理之考虑、冷嘲战胜悲剧感情的具体表现。


39. 侃皮和悲剧正相反。就侃皮艺术家之对待自己的艺术而言,侃皮并不缺乏严肃性,而且也有感人肺腑的力量。但其中的悲伤之情只是整体色调的组成部分。实际上,正是一种悲痛感使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的作品--- 如《欧洲人》( The Europeans)、《尴尬年代》( The Awkward Age)、《鸽翼》(,The Wings of the
Dove) --- 具备侃皮之美 ,但是其中并无悲剧可言。


40. 风格就是一切。比如说,热内(Genet)的思想观念符合侃皮真义。他说:“优雅与否是行为好坏的唯一标准”( 见作者原注二),正和王尔德所谓的“对要紧的事来说,最关键的不在于真诚性,而在于风格”几乎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但最终决定艺术作品是否侃皮的,还是艺术风格。《温德米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mere's Fan)和《芭巴拉少校》(Major Barbara)中尽管谈论的是道德和政治,但很侃皮,这不仅是因为这些观念新奇,也因为艺术家使用了俏皮风趣的手法。相形之下,热内在《百花夫人》(Our Lady of the Flowers )中表达的是侃皮思想,但表达方式太过一本正经、太崇高和太严肃,以至于这本书本身谈不上侃皮。


41. 其实,侃皮的关键正在于将传统的艺术严肃性的主流地位取而代之。它反对一本正经,它充满戏谑。更准确地说,侃皮和“严肃性”有一种全新而复杂的关系:我们可以严肃看待轻佻事物,同时也不妨轻佻地看待严肃事物。


42. 我们之所以为侃皮所吸引,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人生与艺术光是“真诚”是远远不够的 --- 所谓真诚的人可能无非只是思想狭隘的庸人罢了。


43. 超越严肃的传统手段 --- 讽刺 --- 今天看来力道不足。今日各类文化渗透媒介,使受众变得成熟和挑剔。对他们而言,侃皮提供了新的标准:形式的巧妙和富于戏剧性。


44. 侃皮倡议以一种喜剧眼光看世界。但这不是那种刻薄的论辩性的喜剧。如果说悲剧是对人生最高度的介入,喜剧则是有意为之的低介入,是游离其外的手段。



“那种单纯的快乐真令人羡慕,只有它们之中才有复杂感情!”
---王尔德:《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


45. 超凡脱俗是精英阶层的特权。旧时贵族在文化领域中的说话权到十九世纪为所谓“哥儿”取代,而“侃皮”则是当代“哥儿文化”的具体表现。侃皮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如何在大众文化的时代作一个公子哥儿。


46. “哥儿”们往往娇生惯养。对周围事物,他们要么摆出不屑的姿态,要么满脸倦容。他寻求奇珍异宝,对大众所好之物则无动于衷。(比如:于斯曼(Huysmans)《背道》中的埃桑迪斯;佩特笔下的享乐主义者梅榴丝(Marius the Epicurean) ;瓦莱里(Valery)的“趣味先生”)。趣味的高尚对“哥儿”是件重要的大事。

侃皮高人的乐趣则更有创意。他不在拉丁诗歌或佳酿或天鹅绒外套中找寻快乐,却沈醉于最粗鄙、最寻常的大众文化中。对象自身的用途不妨碍他对它的享用,因为他自有一套办法。侃皮 --- 大众文化时代的公子哥儿审美趣味 --- 不考虑对象之珍稀与否。 侃皮口味不因其为批量复制品而受到影响。


47. 王尔德本人就是个过度型的人物。他刚到伦敦时头戴天鹅绒贝雷帽、身穿丝边衬衫和棉绒马裤,脚上还有一双黑丝袜,而且终其一生,其个人趣味也从未离老式公子哥儿的行头太远。他的保守主义充分体现在《道连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中...... 然而另一方面,他的许多作风又暗示了他性格中更现代的一面。侃皮审美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等同看待各种事物 --- 就是最早由王尔德将之确定的。证据包括:他宣称要让自己“配得上”他的青花瓷器;他表示门把手可以和油画一样令人赞赏,等等。当他煞有介事地宣布领带、“插花眼”(boutonniere)和椅子的重要性时,王尔德其实已经在预示民主的侃皮精神的即将到来。


48. 老式“哥儿”憎恶粗俗之物。新式“哥儿”--- 侃皮爱好者 --- 则正好相反。那些使前者恼怒或厌烦的东西,让后者欣喜和愉快不已。前者爱用洒过香水的手绢掩住鼻孔,而且动不动就会晕厥过去,后者却陶醉在熏天臭气中,还对自己坚强的神经感到自豪。


49. 无疑这是了不起的壮举。但是归根结底,这种壮举是由于哥儿们不耐烦闷的生活而作出的。侃皮趣味和烦闷二者间的深刻联系不可低估。侃皮只能存在于富裕社会,只能存在于富足的社会阶层中,因为只有那个阶层的人,才能体验到富裕带来的病态心理。



“生活中反常的事物正好和艺术有正常关联。事实上,这是生活中唯一与艺术有正常关联的东西。”
---王尔德:《给受到过度教育者的几条几条箴言》


50. 所谓贵族地位既是就权力而言,也是就文化而言。侃皮趣味其实是高雅趣味史的组成部分。但既然传统意义上的贵族不复存在,他们所特有的雅趣何所依存?答案是:社会上有一群人自发自命地形成趣味贵族,而他们多为同性恋者。


51. 我必须对侃皮趣味和同性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说侃皮趣味即是同性恋趣味并不正确,但无疑二者有密切关系且有共通之处。这好比并非所有自由主义者是犹太人,但犹太人确实普遍倾向于自由主义和社会改革。因此,尽管并非所有同性恋者有侃皮趣味,但大致而言,同性恋人群构成侃皮队伍之先锋和侃皮艺术的知音。我这里并非随意将犹太人和同性恋者相提并论:二者确实是当代城市文化中的杰出创造性团体,而且他们影响的,还是最深刻的一种创造力:感性 (sensibility)。现代感性的两种先锋力量,一是犹太人严肃的道德追求,一是同性恋者的唯美和超然。


52. 同性恋者之自比贵族也与犹太人的例子有类似之处。一种意识形态总是服务于鼓吹它的特殊团体。犹太自由主义是自我认可的一种姿态,而侃皮趣味也有宣传功能。无庸赘述,上述二者的取向正好相反。犹太人寄望通过鼓吹道德良知来使他们自己融入现代社会,而同性恋者则通过鼓吹美学趣味来达到同一目的,只是他们所推销的侃皮趣味恰巧是消融传统道德的溶剂:它消除了人们胸襟中的道德义愤,还对游戏人生的态度推波助澜。


53. 无论如何,即便同性恋者恰好是侃皮风格的作俑者,侃皮趣味还是远比同性恋趣味范围要广。很明显,侃皮把人生视作戏台的隐喻特别适合同性恋者们阐释自身的一些特别情况,并为之辩解(侃皮主张切勿太过一本正经,也正好与同性恋者想永葆青春的欲望相符)。然而,即使侃皮没有被他们发明,也迟早会被另外一群人发明的,因为贵族化的文化态度不会消逝而只会用愈来愈顽强的态度---- 和愈来愈巧妙的手段,实现自身。侃皮对风格的讲究,是在风格问题自身已经过时的时候出现的(现代的社会每一新风格,如果不明显属于历史陈迹,总以反风格粉墨登场)。



“只有铁石心肠的人在读到小耐尔死去的时候,才能不放声大笑。”
---王尔德:谈话录


54. 侃皮生发于以下这个了不起的发现:高雅情趣并非为上层文化专有。侃皮提出:高尚品味并非仅是高尚品味,还包括对不高尚情调的高尚品味(热内在《百花夫人》中曾讨论过这一点)。学会高雅地体验低级趣味可以使人体验到解放的快感,而固执地把持“严肃文化”不放的人会失去许多享受快乐的机会,或不妨说,他会因要价过高而失去市场。侃皮给高雅品味带去大胆而机智的享乐主义色彩,它给本来就趣味高雅的人送来额外快乐,令他不致沈溺于恼怒不快中。它对人的消化系统有好处。


55. 最重要的是,侃皮趣味是一种享受和欣赏的方式,而非评判方法。侃皮宽宏大量,因为它开朗奔放。它只不过表面上有时有些恶毒、刻薄而已(即使它的刻薄也充满温情,不是毫不留情的那种)。更何况侃皮并不指摘严肃格调。对那些真正严肃艺术的成就,它绝不冷嘲热讽。只不过它还另外发现,在某些热诚的失败中也一样包含着崇高的艺术价值而已。


56. 侃皮趣味其实是一种爱的感情,一种对人性本身的爱。它沈醉于人性中那不尝的痛苦激情,而不对之作任何道德判断。任何东西只要能打动它,就会得到它的认同。如果人们对被他们称作“侃皮”的人或物抱以一笑,他们不是在嘲讽,而是在表示欣赏。侃皮是种温存的感情。

(这里不妨把侃皮和一般的波普艺术作比较:尽管二者有时相同,有时有关联,但依然十分不同--- 波普艺术较平易、较枯燥,也教严肃和冷漠。与侃皮相比,波普艺术归根结底是虚无主义的。)


57. 侃皮将对人性的爱移情于特定对象或个人风格。如果少了这种爱,则不会有侃皮,这就是为何《小城风雨》(Peyton Place)这本书和蒂许曼大厦(Tishman Building)只是冒充风雅的俗物,而非侃皮。


58. 侃皮美学的终极信条是:这太糟了,因此它也太棒了... 当然,这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是如此,而这些条件,我已经在上面的札记中大致加以勾勒。



注释:

(作者原注一) 时代的内在感性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最易消逝得无影无踪。我们可能通过研究智识的历史来认识时代的思想观念,或通过研究社会史来认识它的行为特征,与此同时,对这种内在感知力却全不触及。在历史研究中对此有所发掘 的情况 --- 如赫伊津哈(Huizinga)对中世纪的研究和费弗尔(Febvre)对十六世纪法国的研究 ----是极为罕见的。


(作者原注二) 萨特在《圣热内》(Saint Genet)中的说法是:“优雅是一种行为举止的特质。这种特质尽可能多地把存在转化为表像。”


译者题解

“Camp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已经渐渐进入日常英语,日显重要,但是不但其语源不详,其语义也不甚清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点给当时三十岁出头的桑塔格以充分的发挥余地。在日常口语中,此词常和西方城市同性恋亚文化联系在一起:人们常用它来表达对同性恋亚文化中那些夸张、诙谐、甚至显而易见有庸俗情调的事物的赞赏态度。但是正如桑塔格在这篇著名文章中指出的那样,“Camp”一词具有远远超越同性恋者圈子的文化价值。

我把“Camp ”译为“侃皮”有以下几个理由:(一)“皮”字取自同是六十年代重要文化现象的“嬉皮”(hippie) 之“皮”;(二) “侃”字除发音接近外,还取其“和乐”之义 (《汉书•韦贤传》:“我徒侃尔,乐亦在而。”)。西方同性恋者现在一般被称为“gay”。这个词原来也是“快乐”的意思。

张帆
零五年一月于多伦多

译者居住在加拿大,享受艺术和生活



[沙发:1楼] guest 2009-10-14 10:44:23
好东西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