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景观-马永峰个展
发起人:黑店老板  回复数:1   浏览数:2606   最后更新:2006/10/22 13:44:52 by 策展人a
[楼主] 黑店老板 2006-10-22 11:05:11




生成景观



马永峰个展



策展人:邵大卫

展览时间:2006 /10 / 28 – 2006 / 12 / 9

开幕酒会:2006年10月28日下午3点

地点: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开放时间:11:00 - 18:00(周一休息)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319-1艺术东区A区内

TEL:0086 10 6432 0169 / 6432 0091

[url]www.platformchina.org



[attachment=31805]


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我创作了一系列和动物文化、人工环境和地理模型有关的录像装置和摄影作品,我的作品进行了跨学科、多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从自然史、动物文化、古生物考古学等方面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并通过对生物栖息地再造、考古现场模拟、地理模型和自然史博物馆陈列的长期观察,试图探讨人和动物“身份”之间的关系,动物文化如何影响人类自身?人类是否已经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推动物种演化的力量?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美学关系等。



在2005年的摄影系列作品《物种起源》中,我拍摄了北京动物园的一些画面并重新制作了这些场景,这些人工制造的生物栖息地背景是绘制的瀑布、河流和树林等,中间则是用枯树、石块、沙子、绳子和鸟粪等组成的环境,在灰暗的自然光照射下,它们散发出一种令人迷惑的颓废气息,一种悲剧般的美。在画面上,所有的动物都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冷清、悬置的场景和环境。这或许是所有物种起源之前的一个场景,也可能是所有生物灭绝之后的一个场景,因为所有的身份在这儿都消失了,包括人类自身。



在我的录像装置中,体现的则是完全不同的观念。2004年的《北京动物园》是一件三频道录像装置,它通过电影的语言再现了人类所制造的动物文化和中国宋代绘画的精神;最近的《风暴模式》则是自己制作一个洪水的模型装置,然后在工作室里面使用灯光的变化和人工的闪电效果拍摄下来,然后将录像投射到墙上作为录像装置展出,我把它称作“装置之后的装置”。



我试图把装置、绘画的概念注入到我的摄影作品中,从中寻找出一种“非现实主义”的和谐感,这些我所热衷表现的场景和环境是一种替代性的现实。通过人工的环境和场景弥漫出的虚假性来探讨到底什么是“真实”的概念?而在录像装置方面,则有一种“再媒介化”的倾向,即融合了电影语言和活动装置的理念,将其贯穿在我最近的录像创作之中。

[沙发:1楼] 策展人a 2006-10-22 13:44:52
女人漂亮的不下厨房,下厨房的不温柔,温柔的没主见,有主见的没女人味,有女人味的乱花钱,不乱花钱的不时尚,时尚的不放心,放心的没法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