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日蚀:信息之兴起与评论危机
发起人:嘿鬼妹  回复数:0   浏览数:1820   最后更新:2011/01/07 13:28:22 by 嘿鬼妹
[楼主] 嘿鬼妹 2011-01-07 13:28:22
艺术的日蚀:信息之兴起与评论危机

"Total Eclipse of the Art: The Rise of Art News and the Crisis of Art Criticism"
来源:Artinfo.com
作者:Ben Davis

当2010年快结束的时候,Stephen Squibb在网站Artlog列出来今年评论最好的事件。我很欣赏这个名单(不光因为我也在里面)。这样列出来值得记得的内容比说“评论死了”更是一个英雄的做法。不过,我现在认为是这样:艺术评论是一个日蚀。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

如果你要提出2000年代的主要艺术写作事件,你肯定会指出来“艺术信息”的兴起,这些“艺术信息”也完全代替了“艺术评论”。这几年相关艺术平台的信息扩大了。Artforum.com 2004年开了 “Scene and Herd”栏目,Artinfo.com是2005年创立的。当然,也有艺术世界引起的兴奋 。



昨天,Lindsay Pollock,一个著名艺术记者,被提名成为艺术评论杂志“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的主编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解释这个“艺术信息”的增值:读者更关注艺术世界的报道而不那么关注关于艺术的评论。不管你用什么方式——网络、读者回报或者集体大脑的思路方式——大部分人还是更爱看某个机构的丑闻或相关艺术明星信息,而不会对那种什么是好作品的传统讨论感觉那么兴奋。

所以,有时候感觉艺术平台把艺术咽下去。画廊从来没有这样那么受欢迎,同时相关艺术的写作也好像没什么方向。就像一个日蚀一样,围着艺术的光环越来越亮也越来越清楚,但光源也慢慢地消失掉。

这个发展的其中一个解释跟科技有关的。2000年代,网络超越了印刷媒体,而且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媒介变成信息。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得更快。这样的效果是写文章的节奏也不一样。值得看的评论——而不是“我喜欢”或“太差”那种评论——是需要消化的时间和呼吸的空间来写。网络把艺术文章引导另一种风格、另一种话题上。

但是,算媒介变成信息,它最后也不一定是最强的。像我以前说过,认真的艺术评论——就是“理论性评论”像以前的Artforum——跟一个特殊的背静有关:在二战后大学系统扩大了,这个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能够接受抽象艺术理论的观众。

但“理论性评论”一直有一个内在缺点被Artnet编辑Walter Robinson总结成:如果你喜欢看Artforum的报道你不会知道提出的物品在一个真正空间是否存在过,包括是否有可卖出去的产品。

“艺术信息”的扩大市场也跟着2000年代艺术界的市场泡沫:艺博会的增值(巴塞尔迈阿密2002年开始,Frieze艺博会2003年开始),一个“自我”的上升,品牌对高档文化的兴趣(2003年,Louis Vuitton和村上龙的合作)艺术投资的胜利,以及“年轻艺术家”高潮:包括画廊跟一些刚学校毕业的年轻艺术家合作(19岁的Alex McQuilken’s 录像“Fucked”,关于她在纽约大学的时候的性关系,2002年在Armory Show被卖走)。

但“理论性评论”需要的是读者接受学术是建造品味最重要的方式。而商业泡沫造了一个相关市场、八卦、机构变化的空间,而且这些比“严肃”的评论会显得更恰当。

所以,跟美学没有太大关系的艺术回报来对付跟艺术背静没有太大关系的美学理论,
不是因为你在一个日蚀看不到太阳,所以说明它不在。

我觉得有一个对严肃艺术评论的重要需要——只要是跟艺术的当代现实有关的评论。其实,如果没有一个什么让视觉艺术那么特殊的有趣的看法,这样的理论,剩下来的是像一个波普文化垃圾武器的艺术世界或一个玩大的赌博。

同时,以上思考也提供一个“艺术信息”增值的乐观角度。反对“理论性的评论”(把艺术总结成纯洁理论),而对艺术平台的信息追求显得把艺术更实际一点。“艺术新闻”比较物质化。所以围着“艺术信息”的引诱也就把具体主题上(对艺术的真正投入)的光亮移掉。明天太阳会出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