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的晚餐 (转)
发起人:11yio  回复数:4   浏览数:2222   最后更新:2006/03/10 11:28:41 by
[楼主] 11yio 2006-03-10 04:24:34
策展人的晚餐

作者:钟怡音   文章来源:《时代人物周报》   点击数:231   更新时间:2005-3-1


当代艺术发展至今,在历经官方体制排斥的大背景下,自身萌生“策展人制”,以此对抗长期将其排斥在外、以美术馆为基本单位的艺术官僚组织。



所谓“策展人”,套用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兼知名策展人罗伯特·普雷基的比喻“如同乐队的指挥”。策展人负责提出艺术主题,并围绕该主题组织作品进行展览。把美术馆体系中相对静态、仅以陈列作品为主的展览,变成组织者主观意识极其鲜明、目的明确的系列活动。策展人不仅是艺术展览的筹划者、组织者、宣传家,甚至还是艺术展的批评家、解构者。



九十年代,以威尼斯双年展为首的许多国际大型展览开始部分或全部改为由策展人提交提案、邀请艺术家参加的主题展形式。这意味着官方艺术展览体系向“策展人制”靠拢,以当代艺术为内容,以策展人为核心,以展览和收藏为基础的新局面正在国际范围内悄然形成。



九十年代末,中国开始产生和培养自己的艺术策展人。表面上,仿佛水到渠成,这批艺术制度先行者登堂入室,接过上海双年展、广州双年展等大型展览领导权。然而,由于艺术制度种种不完善,现实中,他们依然步履艰难。



1月28日,五十余名中国当代艺术家、策展人聚首深圳何香凝美术馆。这个命题为“‘策划人时代’的艺术家能否恢复艺术第一主体地位”的学术会议延续到第二天下午,演变成中国策展制度和策展人现状的激烈大讨论。参与发言者越来越多,许多闻讯从外地赶来的艺术工作者哗然而入,可容纳几百人的会议室一时座无虚席。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形成个人风格”的成熟策展人大概十余名。按组织者说法,此次会议囊括几乎所有具国际声誉的策展人。然而,私下里,这群具明星效应、掌握中国艺术圈臧否权力的“当红炸子鸡”却笑称,面对美协,他们仅仅是“边缘零余人”。



巫鸿

个人简介:

1987年获哈佛大学艺术史和考古专业博士学位。曾执教哈佛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特殊贡献讲座教授、东亚美术中心主任、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划人

曾策展:

“烟草计划”、“关于展览的展览”、“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第一届)等



可以说,巫鸿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进入美国的全过程。八十年代末,他就开始帮助一些中国艺术家组织小型个展。当时,初抵美国的艺术家们往往一无名气、二无资金、三无场地。哈佛校园里有个很著名的艺术HOUSE,实际上,就是个类似大宿舍的空间。巫鸿说动校方,在HOUSE里先后策划展览了陈丹青、罗中立等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多年以后,艺术圈将这股率先在美国举办个展的风潮命名为“第一波”。但其主要组织者巫鸿至今回忆起来,仅认为是“艺术同道在怎么进入社会、怎么联系展览渠道方面的互相帮助。”“第一波”在一、两年后迅速沉寂下来,巫鸿解释说,一方面是那批艺术家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是挂着“中国当代艺术”名头、风格趋向保守的写实绘画在美国打不开局面。



但很快,随着徐冰等艺术家来到美国,中国艺术向美国发起了“第二波”、名副其实的“中国当代艺术风潮”。其影响力很快得到彰显。



其时,巫鸿凭借其在哈佛大学多年资历,得到终身教授职位。芝加哥大学力邀其转校,开出许多优厚条件,答应通过与美术馆合作或校方支持等方式,帮助其推动亚洲当代艺术在美国的发展。在内外条件尽皆具备的情况下,1997年,巫鸿策划了他在美国的第一个公共展:《瞬间: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实验艺术》。在这个花费高达五十万美元的展览中,巫鸿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推出“实验艺术”这一名词。巫鸿认为,将“avant—garde art”翻译成“前卫艺术”引发了许多误解,根据其时代性和阐释性,他将其改译为“实验艺术”。这一译法立即被国内艺术家所接受,并沿用至今;第二,巫鸿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在国外老是被误解为规模浩大的集体现象,好象一场接一场的“运动”,真正被人记住的艺术家却寥寥无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围绕“瞬间”展,巫鸿对参展的二十一个中国艺术家逐一进行访谈,撰写二十一人个人传记,并辅之于图录集结出版。“瞬间”展与衍生出版物在美国造成很大反响,书籍重印到三次之多。而当日参展的艺术家:孙建国,尹秀珍等人也名噪一时。



在策展圈里,巫鸿风格突出。由于其考古学造诣和对美术史的全面研究,他的展览主题跨学科性很强。策展人冯博一评价他是“站在美术史角度考察当代艺术”,艺术家徐冰也认为他“兼备西方艺术和中国古典国学基础”。被评论为“最具巫鸿特色”的艺术展览是1999年,他做的一个极简展览《关于展览的展览》。当时,策展人冷林拟在北京太庙做一个关于当代艺术家身份、肖像的展览。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展览后来取消。巫鸿决定把这个展览“搬”一个地方。讨论的不再是展览的内容,而是取消展览这个事件本身。当时,中国当代艺术界正面临“寻找展览场所”的问题。围绕这个展览,巫鸿还访问了形形色色对当代艺术持各种态度的国内美术馆。在关键时刻探讨有时代意义的问题,小型展:《关于展览的展览》取得极大反响。



巫鸿个很高,戴着一副黑眼镜,是与会中鲜见的不留长发不剃光头、身着西装的“正统人士”。在会议中有人给他拨了个重要的长途电话,可他突然发现自己不大会使用手机,急忙请教身边的人。一转眼,好几个艺术家凑过来,对他的手机指指点点。这时他又着急了,说:“快开会,快开会,我的事不要紧。”



这样一个艺术活动组织者兼批评家,当被问及什么是策展人最必备素质时,人们给了他两个选项:其一,理论批评能力;其二,各种人脉关系。但巫鸿说,最重要的不是这两点,而是与艺术家的交流。他认为,策展人必须懂艺术家,必须和艺术家的思想融合为一。展览才具备深广涵义和无穷的可讨论性。





邱志杰

个人简历:

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字院版画系,现为职业艺术家。北京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艺术总监

曾策展:“后感性”、“家”、“报应”等



有人说,36岁的邱志杰是中国当代艺术圈内曝光度率最高的人。2004年,走进任何一家书店,在“当代艺术”书架的大部分空间,都陈列着他所著《重要的是现场》、《自由的有限性》、《给我一个面具》等当代艺术批评系列。



邱志杰具有多重身份,他是艺术家、批评理论家还是策展人。在比较自己的几种身份时,邱志杰说,“画画和写作才能给我带来乐趣。策展附加条件太多了。你必须花几个月时候和人沟通,和空间沟通,和钱沟通。”他还认为“纵观当今展览文化,美术馆制度、艺术市场不够发达,画廊操作不规范,这都给展览增加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往往留下许多遗憾。”



尽管对策展过程满怀怨气,但邱志杰依然是最活跃的策展人之一。究其原因,他说策展“在公众层面上提出和讨论了问题。是现实的需要。是可以影响他人的。”策展,在某一层面上,成了无可替代的艺术途径之一种。

邱志杰第一次做展览,是在1996年。当时美术界盲目推崇“观念艺术”,认为作品先得有“观念”,而“观念”要越机智越玄妙越好。事态发展到后来,有一个画家,在画展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里的所有作品都不是我的作品”——凡此事迹,不胜枚举。面对当代艺术“竞技场”,邱志杰策划的第一个展览,选择了录象展。当时,他认为,录象最具“现场感”,最无法被还原。他希望推进“现场”展览以抵制所谓的艺术智力竞赛。



随着这场展览,DV很快成了一场盛大的青年运动,几乎每个城市艺术圈都开设“辅导站”,知名的DV艺术家如吴文光、欧宁等人被尊为“站长”。面对这样的局面,邱志杰就改策划比录象更有现场感的展览——声音展。



1999年,沿着“创造更有现场感的展览”这一思路,邱志杰在北京策划展览:《后感性:异形与妄想》。中国当代艺术展上展出尸体,就是从那次展览而始。邱志杰原意是采用一些“生猛材料”,以打破“非常优雅”的展览状态。但从此之后,当代艺术展从“斗智”转入“斗酷”,场场展览摆出好勇斗狠状。尸体,乃至比尸体更刺激的艺术材料更迭出现。



当邱志杰意识到此举矫枉过正时,2000年,他又开始策划命名为《家》的系列展,展览的地点选择在上海一个家具城里,现场气氛温馨和谐。他希望以此提醒艺术家:用血腥噱头吸引看客是低级做法,必须强调日常经验、世俗经验。



穿梭在一帮艺术大腕中,邱志杰显得青涩跳脱,极富行动力。会后,他四处拍人肩膀,问:“听到我在会上提出的改善策展状况的‘十八条’了吗?”但当第二天采访时,人们要他复述“十八条”,他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忘记了,”又说“不要紧,我可以说些更好的。”



他总是在创造,然后颠覆自己。



冯博一 

个人简历:

198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现任职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通讯》副编审、策展人、美术评论家

曾策展:

“生存痕迹--98中国当代艺术内部观摩展”

“知识就是力量”展

“左手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联展



2003年10月13日,在著名的北京当代艺术家“集散地”798工厂二万五千里工作室里,进行过一场后来也许会被写入当代艺术史册的小型会议。几十名策展人、艺术家把当时在策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和困惑“开诚布公”,彼此诘难、解释、讨论。那份会议记录在许多艺术网上广为流传,即为《批评与自我批评--2003北京策展人论坛纪实》。



在那次会议上,话锋最为凌厉、言语最坦率的要数冯博一。他拿艺术家张大力将自己的作品化整为零、同时参加两个展览为例,以策展人身份向艺术家们提出质疑:你们是仅为了参展?还是要把完整的作品呈现在一个展览中?——冯博一的问题开始打破边缘艺术展松散的、两可的状态,开始有意识地谋求“规则”。



九十年代末期,由于美术馆等官方艺术空间拒绝被使用,中国地下实验性展览无法正常展出。当时,冯博一就以长于利用不明确空间做展览而出名,比如:城乡结合部、书店、房地产开发商没有使用的空间等。在非展览空间进行展览,从另一个角度上也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在策展圈
[沙发:1楼] 国际策展人 2006-03-10 07:12:44
当日开幕酒会上,OCT当代艺术中心四墙上悬挂出张晓刚等几位知名艺术家的巨副绘画,高官道贺、艺术大腕云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时候,深圳本地艺术家们,却不约而同地群集在门口,郁闷地抽烟。面对这样的情形,一位知名艺术家笑着评点说:“可能是我们(指酒会中知名艺术家和策展人们)和墙上三幅大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吧。”
[板凳:2楼] 桃色饕餮 2006-03-10 11:11:28
我的目标就是做策展人~
心定一切 人定胜天
[地板:3楼] art娜娜 2006-03-10 11:16:47
我的目标是蹲在门口郁闷地抽烟~如果有人问我:"那个叫桃色饕餮的国际策展人,你应该知道吧?",我就摇摇头,说,"不熟。"
[4楼] 桃色饕餮 2006-03-10 11:28:41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很低调的回答记者"造就我的人也许现在正顿在某个门口抽烟,但是,他一定会知道我是谁."
心定一切 人定胜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