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倒计时 2011国内展览及现场节选
发起人:picark  回复数:0   浏览数:2486   最后更新:2012/01/01 01:00:00 by picark
[楼主] picark 2012-01-01 01:00:00
艺舟点评特别企划,转载注明出处,访问原文:
艺术倒计时 2011国内展览及现场节选

对于艺术圈而言,年终盘点总少不了对展览的梳理,但这不是一份榜单。展览又是对艺术家作品的梳理,而现场让我们能看得更真切。随着我们一一记录的现场再来重现2011发生的那些展览。
“2011 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巡展
展览日期:2011年7月16日-7月26日
展览地点:上海美术馆
艺术家:隋建国,李松松,海波,伊内兹·冯·兰姆斯韦德,维努德·玛达丁
今 年,马爹利再度甄选出五位在各自艺术领域中享负声望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他们分别是:秉承观念主义的雕塑家隋建国;重绘历史记忆的油画家李松松;捕 捉历史变迁的摄影家海波,以及艺术、时尚与肖像摄影家组合伊内兹·冯·兰姆斯韦德和维努德·玛达丁。透过蕴含丰富审美体验的魅力佳作,获奖艺术家们为世人 呈现了一个内涵深远的艺术世界。




2011草场地摄影季
展览日期:2011年4月23日 – 2011年5月1日
展览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第 二届草场地摄影季将于2010年4月23日至5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周内,草场地每家合作画廊和机构将举办不同的活动,如展览开幕式、讲座、晚间音乐 会以及幻灯片、纪录片放映。本届草场地摄影季开幕周还将公布2011年三影堂摄影奖获奖者,展示2010年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发现奖”提名及获奖者作 品,召开国际专题研讨会,草场地二十多位艺术家向公众开放工作室,同时还将举办由国际专业摄影人士参加的专家见面会。




The Couple Show
展览时间:2011年3月12日 – 2011年5月12日
展览地点:外滩三号沪申画廊
艺术家:黄永砯-沈远,王功新-林天苗,宋冬-尹秀珍, 吴山专-英格,林明泓-海蒂,孙原-彭禹,王卫-何颖宜,仇晓飞-胡晓媛,欧阳春-杨帆,秦思源-梁伟,庄辉-旦儿
The Couple Show! 是由一群中国当代艺术界中重量级艺术家夫妻参与合作的群展,旨在透过一系列作品之间的对话,来探索一对同为艺术家的夫妻之间关系的各个层面,可能是合作协 力完成的独件,抑或是成对的艺术作品会涉及到诸如爱,家庭生活,性,育儿,共生,合作,权力等多个主题。也许部分作品没有直接谈论这些问题,而这种并置展 示所引发的作品之间的对话,所能呈现的不仅有人际关系间的互动,夫妻之间情感纽带的错综复杂更可从中窥见一斑。同时,此次展览旨在透过作品与作品,作品与 观众,以及作品与我们身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反映出关系的复杂性。




第三眼——伊朗当代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1年3月17日至2011年4月17日
展览地点:其他画廊
策展人:劳尔·扎穆迪奥
其他画廊的展览“第三眼”将展出伊朗艺术家的作品,其标题的灵感源于几个不同的概念。展览的整体框架基于电影摄影术语“第三只眼睛”,记忆地理学家爱德华·苏贾和文艺批评家,理论家霍米巴巴所阐述的“第三空间”的概念。
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将这些开放理论作为创作出发点,反思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传统和当代,宗教和世俗,以及正统和非正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他们生活在阿姆斯特丹,柏林,伦敦,纽约和得黑兰等地,创作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摄影,影像,纸上作品,绘画,行为和装置。本展览并不试图呈现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伊朗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全貌,而是强调当代艺术实践中涌现的多样性。




我的投影在集合——黄奎个展
展览地点:香格纳画廊H空间
展览日期:2011年3月17日 – 2011年5月7日
“我可能是无数个我的投影的集合:在多重宇宙、多历史中有无数个我的投影,真实的我其实从来都没有实际存在过。”–黄奎(关于新作品-我的投影在集合的自述)
此次展览将展出黄奎2009-2010年创作的一系列全新作品,艺术家用包括架上绘画,摄影,灯箱,装置,录像等多种创作手法来试图探讨这样一个主题:“如果每个自我都是一个绝对存在,那么经过任何一个具体时刻的自我再观测时,自我总是不存在的。”这个看似如此深奧的主题,或许会在艺术家的现场变得清晰可辨!




汪建伟个展《黄灯》
展览日期: 2011年4月1日 – 2011年6月26日
展览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大展厅
《黄灯》是先锋影像及多媒体艺术家汪建伟在UCCA举办的第一个个展。黄色交通信号灯既是一个信号,也是一种征兆,是介于红灯和绿灯、禁止与允许之间的合法中间状态。特别为UCCA大展厅打造的展览《黄灯》,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项目,一场进行中的叙述,将以四个连贯且独立的章节在展览进行中逐一揭开帷幕。
《黄灯》的四个章节包括:以八台投影仪同时多角度投放所建立的视觉现场;由相互连接的篮球网和上千篮球组成的互动装置;一系列综合材料构成的动力循环系统;以及建造一个“不可到达的场所”的装置。展览的最后将以一个由视频、影像、灯光和音乐打造的剧场表演完美谢幕。汪建伟还计划首次将互联网运用介入到他已然多元的艺术实践中,利用这种独特、共享的平台来挑战展览的时限、定义和空间,并展现他艺术实践的过程、思考、修改甚至失误。



陈漫个展
展览日期:2011年4月24日 – 2011年5月8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3层
艺术家:陈漫
本次展览由《金木水火土》及《四大天王》两个系列组成。
陈漫新作运用其独特的当代艺术语言阐释艺术家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构成世界五大元素的《金木水火土》表达出艺术家对于人类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反思而《四大天王》更是通过颠覆创新的艺术语言展现出一组独特的女性天王的形象,将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




士者如斯:何多苓展
展览日期:2011年5月8日 – 2011年5月18日
展览地点:上海美术馆
本次展示为巡回展,在上海美术馆首展之后,展览第二站将于本年9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示。展览中除了展示何多苓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名之作外,也将呈现艺术家一批从未见世的新近之作。
何多苓正是一位立足于本土文化,同时吸收西方有效观念与形式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虽然是使用油画的方式进行创作,但不同于用西方艺术视角改造中国绘画的潮流道路,何多苓是在使用中国“士”的精神和审美理念对世界进行改变。而何多苓内敛、优雅、高贵的品格也践行了当代“士”人的精神。




路易丝·布尔乔亚
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林天苗,胡晓媛
展览日期:2011 年6月4日 – 2011年8月28日
展览地点:James Cohan画廊
展览将推出由纽约著名版画工作室Harlan & Weaver于1999年至2009年间印制的三十三件铜版作品;这些精彩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布尔乔亚与印刷大师Felix Harlan和Carol Weaver自1989年始长达21年紧密、多产的合作关系。他们一同工作直至2010年5月艺术家于98岁高龄去世。
为了使展览内容更为丰满,同时表达对布尔乔亚的悼念与敬意,我们邀请并展出了艺术家林天苗与胡晓媛的两件雕塑作品。布尔乔亚的作品对许多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得到了他们的深深敬仰,尤其是女性艺术家。
自1940年代起,版画创作就一直是艺术家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如同她的雕塑作品,版画作品中的主题与图像亦都富于强烈的情感与心理内容并充满了个人印记,亲密关系、个体记忆、家庭、童年与母性——以及这些关系中与生俱来的冲突、分离与调和,及由此而产生的焦虑,这些主题反复出现,并贯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




初伏摄影展
艺术家:蔡鸿硕、储 楚、冯方宇、郭 鹏、加 号、王雁伶
展览日期:2011年7月10日 – 2011年9月9日
展览地点:全摄影画廊
有时是一种发泄,从虚假的死亡感中寻找一种肉眼看上去的和谐,看上去不那么真实却是合理的。
它们还在那里
相隔一百五十年,站在曾经最华丽的圆明园遗址上,回归之路却似一场迷途。
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还是山
花带在不同年龄女人身上
是不一样的
不可说 不可说
并且 请保持缄默
在一个关键的词的两端
诅咒 – 将即




确切的快感——张培力回顾展
展览日期:2011年7月16日 – 2011年8月14日
展览地点:民生现代美术馆
艺术家:张培力
《确切的快感——张培力回顾展》是民生现代美术馆2011年推出的第二个录像艺术展,将呈现张培力自1988年以来至今的22件优秀作品。
作为“85”新潮美术运动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张培力参与筹建了“85空间”和“池社”等团体,是“理性绘画”的倡导者。
作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张培力的主要作品以录像及录像装置为主。展览收录了创作于1988年的《30×30》(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1991年的《(卫)字3号》表现了“让人感觉到腻味、心烦的东西”的作品,以及90年代的《水—辞海标准版》、《不确定的快感》等充满达达主义的典型作品。2000年以后,张培力放弃了直接使用录像机来完成作品,而是直接剪辑文革时期的经典电影,如此次展览中的《台词》、《遗言》等作品,这些“现成品“改变了原有的叙事结构,制造了不同阅读的可能性。同时,展览也将呈现2008年前后的《阵风》、《物证》等伪造新闻事件现场的作品,彰显出张培力将工作的中心从艺术转移到“公共生活“乃至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 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世界级艺术机构收藏。




马良:移动照相馆
展览日期:2011年12月20日 2012年1月30日
展览地点:18画廊
在这场展览中,你将看到马良的最新作品系列和这座移动照相馆。展览期间,参观者有机会使用移动照相馆中的旧式方法来拍摄自己的肖像。马良将在穿行中国时使用同样的方法给人们拍照,他甚至会去那些最偏远的地方。正如马良本人所言:“我想给参观者提供一面镜子,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所思所感。”
多年来,马良在其摄影工作中一直关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物身份问题。马良深深被他们的存在和那些已经褪去的记忆所感动。相比于数码照片和基于电脑的存储技术,老照片上有着马良想要重新创作的那份额外情感。他创作这场展览为了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人们去照相馆既是一种非常正式的仪式,也是一份快乐,虽然这份快乐如今已不复存在。“你也可以说,我制作了一个迷宫,一个有很多入口和出口的巨大迷宫”马良如是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