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劭雄陈劭雄陈劭雄陈劭雄陈劭雄陈劭雄陈劭雄陈劭雄陈劭雄
发起人:嘿乐乐  回复数:15   浏览数:9051   最后更新:2009/04/10 09:25:51 by guest
[楼主] 嘿乐乐 2006-05-11 09:11:41
陈劭雄





生话在广州的陈劭雄是中国南方新艺术运动最早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大尾象”工作组的成员。他从1991年起便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反映这座南方大都会的城市和社会环境的迅速演变。对于这种演变中个人生活和行为以及个人感知是陈劭雄最感兴趣的地方。
陈劭雄曾经创造一系列以风景为主题的作品,探讨都市中人们对“风景”的看法和想象,也提出所谓“都市风景”的性质。什么是美丽的风景?对于画家来说是山青水秀的自然山水,而对于房地产商却是无穷无尽的高楼大厦。在本次展览中,陈劭雄完成的录像是根据都市场景改编的各种梦幻情境。艺术家将“客观”的录象画面和情绪画的“涂鸦”结合在一起,共同营造着关于都市主活的“白日梦”。
——范迪安


来自广州的陈劭雄(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他是中国录像艺术的先驱者之一。在他这里,将艺术带回到生活中或将艺术看作是生活的副产品这一概念表现出了更激进、更颠覆性的姿态。和其他先锋派的广东艺术家们一起,对他而言,影射图像的创造并不重要。作为被侯汉儒称为“都市游击队”的大尾象工作小组的成员,陈在都市环境中搜寻着直接的互动。对现实的感知又一次成为艺术家的关注点。陈的“五小时”(1993年)等早期表演录像作品、“视线调整者”(1996年)等分画面录像装置作品以及《街道》(1997年至今)等三维摄影拼贴作品系列,往往根据快速变化的都市环境等外部条件,将感知表达为概念性的构造。《画样反恐》(2003年,紧急区,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也是这次展览中参展的作品,它是陈劭雄对全球反恐活动的回答。由计算机生成的录像装置作品包括一块棋盘——飞机和建筑物的图像——和两个录像投影片,展示着南方大都市广州的高层建筑如何采用不同方式避免飞机的冲击。陈的作品不仅是对当前事件的诙谐评论,也是对911事件后对于都市环境如何改变的感知反映。在更广义的层次上,陈的作品探索着过去只会被认为是虚构的真实事件如何产生实时性的影像,如何重新定义感知的限制。在这些重新定义的限制内。录像可以作为真实世界的延续。

广东艺术家陈劭雄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手法是,在一平面上粘上一些平面的人物与景物,然后再将其整个地插入到城市空间中,再通过照相机的拍摄,使其与城市景观合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一种直接在城市空间中完成摄影蒙太奇创作的独特手法。传统的蒙太奇制作局限于摄影家运用一些二维的图像材料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展开并完成。但陈劭雄的手法却完全不同。他将自己制作的景观元素带入到一个现实空间中去,在三维空间里完成他的二维的摄影蒙太奇作品。如此,他的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就更现场化,他本人与现实的关系也更富于互动性。这些他手工制作的城市景观,被人为地移植到现实的城市空间中去,融入到现实的风景中,同时挑战了现实的真实性。而虚景与实景的相加,即使在照片中“破绽”百出,双方既虚实相安无事,也公然击破了摄影的“真实”神话。更重要的是,他以这样的方式,在揭穿对于摄影这种观看制度的盲目信任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的非现实性的一面当场败露。 (顾 铮)



陈劭雄简历

私人空间是最有效的——陈劭雄访谈录

厕所、卡通与反抗的利润

感受郑国谷的叱叱咤咤,听证陈劭雄的坦白交待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
[沙发:1楼] 嘿乐乐 2006-05-11 09:13:15
[attachment=93680] 《墨水城市》

录像装置 2005

《墨水城市》是把照片翻译成水墨画,再把水墨画做成录像。经过这个过程,个人对城市生活的感受就自然地渗透其中。这个录像由于采用这种观察方法,所以它所纪录的是一个个的片刻,就像对这个城市的不连续的记忆。

《水墨城市》是陈劭雄花了两年时间做成的一部三分钟录像连同六十多张水墨小画作品,它也是一部结合了表演、置景、虚构、篡改和戏剧化等方法的关于都市生活的“白日梦”。照片的客观纪录和经由手工绘制的转换,连同现实生活中瞬间即景的记忆,被用墨水来连贯和淡化。摄影的瞬间和录象的叙事,也就是现实的片刻与现实的片段的两者,使艺术家左右为难的痛苦减弱了许多。《水墨城市》为陈劭雄“风景”系列作品之一,纵观他所有作品,能看到艺术家对于身处这个日益陌生化的非现实城市“风景”的各种回应:
[板凳:2楼] 嘿乐乐 2006-05-11 09:32:48
现实的风景—-陈劭雄的视觉蒙太奇

现实的风景

—   陈劭雄的视觉蒙太奇

文∣娟娟 图∣四合苑画廊



如同人不能跳进同一条河流中,在我家的窗口也不能看到同一个风景。这个城市的一切都是临时的:街道、建筑、购物中心、火车站、机场、交通路线、树木和路标等等,更不用说人群了,无论是这个城市的长住居民还是流动人口,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这里一切的改变就像电话号码的更改一样微不足道。— 陈劭雄



他谈到了风景的概念,人类与风景的关系,风景的成像原理,风景的物象和心像、风景与情绪的互动关系、与荷尔蒙、力比多、肾上腺素的分泌的关系,风景的阶级性民族性、国家差别,风景的“影响的焦虑”,网络时代的风景,电子的虚拟风景,风景的话语权力,理想风景的致幻力量,风景歧视,后现代主义对风景的若干层面的分析,大众媒体对风景的塑造,911之后的风景,核爆世界的未来风景……等等等等,陈劭雄一口气谈了15个小时59分 — 蒋志《捣乱者额外的世界》



九十年代,国内的外资画廊用他们的资金与海内外艺术活动能量扮演着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角色,如当时的红门画廊,四合苑画廊,香格纳画廊等。四合苑画廊出来后来几个在艺术界独挡一面的策划人与艺术行政工作者,他们之中有汤获,凯伦·史密斯,皮力等人。时至今日的四合苑,已经扩展到有二个空间,除了京城中心的东华门,另一个在草场地艺术东区。画廊虽然已经退出作为当代艺术推动主力军的角色,但所选择艺术家的质量使它的日常展览成为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途径,如正在两个场地同时展出的南方艺术家陈劭雄个展《水墨城市》。陈劭雄为广东重要当代艺术团体 “大尾象工作组”的主要成员。“大尾象工作组”成立于1991年,成员还有林一林、徐坦、梁矩辉,他们方向重点在作品中探讨有关急速变化中的中国都市问题。作为南方新艺术运动最早的发起人之一的陈劭雄,还参加过八五时期的“南方艺术家沙龙”,它是王度在旅法前组织的一个艺术团体。
[地板:3楼] 嘿乐乐 2006-05-11 09:35:25
关于《街景》  [attachment=93684]

  《街景》系列照片是对生活经验/现实材料的整合,因为我无法相信在某个时刻和某个特定地点所看到的一切事物。我要求一种更为彻底的现实主义。街景中的“街景”和照片中的“照片”不仅是现实与现实的叠加,而是现实生活在时间的复杂关系存在中的多重再现:现实x 现实。但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只能是现实的影子的影子。
  《街景》所呈现的景象不局限于相机取景框,而是由无数张照片聚合而成。我希望能拍摄城市中的每一条街,街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样事物。然后将其按比例放大,做成许多条街去建立一个“小人国”,广州这座城市就变成便携式的东西。这可以满足西方人的旅游心态和对异国情调的追求,也符合广州市Z/F的口号:让世界了解广州,让广州走向世界!(陈劭雄)

[attachment=93682]

2.用“视力矫正器”调整观看方式与观看方法。《视力矫正》系列作为艺术家创作的母题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作品中,几乎是窥视两只眼睛观看不同的屏幕,两个屏幕内容既相关又相悖,是连接与断开的关联,相互矛盾的并置。观者被置于一种完全异于日常观看事物的位置,分隔的视线使生理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相信左眼还是右眼,或是平时熟视无睹的用双眼拼凑的世界?在这个充满虚拟,幻像的,模拟的,复制的,再造的世界里,我们只是现实生活中迷茫的生存者,什么才值得去相信?对于无从治疗的视觉与世界错位的关系,唯一的办法是去矫正。
[attachment=93683]
3.重新定义被命名的身份。早期如同剧情片的作品《po.lice与小偷》里呈现出矛盾重重,真真假假的身份,或许现实本身就是骗局,艺术家怀疑了一切的影像和身份。《英雄》则提出了暴力是否为沉迷于虚幻游戏里青少年快乐的源泉,由作品折射出艺术的暴力表现在体制与金钱对艺术产生的干预。



4.用调侃与幽默来回应现实的无情。用嬉闹态度对待9.11恐怖事件的作品《花样反恐》,在反恐方案里,高楼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逃避飞机的装击,同时不损害飞机,因为机上有无辜的乘客,这是艺术家所能想到的最完美的防恐反恐方案:通过录像技术制造飞机撞向高建筑的各种可能结果,有时候是飞机被建筑物弹开,有时候是飞机被建筑物顶着,卡在半空;也有建筑物“弯腰”让飞机飞过等等。新的视觉经验被创造出来以消除令人不快的记忆。

艺术家使我们可以有选择地看需要的“风景”与经验,而不仅仅做个被动的“视网膜”观看者。经过艺术家之手的这些“风景”已不是风景了。在这里,风景已经变得模糊、不确定、不可信。
[4楼] 嘿乐乐 2006-05-11 09:39:14

《Window XP》 投影装置,2003
[5楼] 嘿乐乐 2006-05-11 09:43:53

《Window XP》 投影装置,2003

关于《花样反恐》
当美国华盛顿特区当局头疼不能抓到枪击街上行人的神秘狙击手时,曾有人提议:行人走路走S 形,以防止被袭。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三通问题上,也曾有人提议:民航飞行要呈S形,以防导弹尾随。
我三岁的女儿每当见到天上有飞机,旁边有高楼,总是问我:“会不会撞上?”
“9•11”的电视镜头令她产生这样的联想。
曾在 电视上看到飞行表演,我想大楼也能否像飞机那样?
“花样反恐”是我所提的反恐方案,高楼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逃避飞机的装击,同时不损害飞机,因为机上有无辜的乘客,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完美的防恐反恐方案。
这种建筑目前没有建筑师能做到,我希望有一天建筑家能够做到。在今天,我希望我的方案能消除人们的噩梦。但是,如果美国人由于极度的痛苦而怀疑一切,指责我是隔洋观火,我也没有办法。

陈劭雄


《混合风景》 综合媒介装置,1996-2003


《混合风景》 综合媒介装置,1996-2003


《混合风景》 综合媒介装置,1996-2003
[6楼] 嘿乐乐 2006-05-11 09:45:34

《混合风景》 综合媒介装置,1996-2003


《家景》 照片装置,2002
[7楼] 嘿乐乐 2006-05-11 09:46:34

《家景》 照片装置,2002

陈劭雄
标题:家庭(系列)
技术和材料:照片装置
制作方法:逐个拍摄家庭中的各个成员、家中的各种电器、家具和一切日用品,然后按其比例放大成大小不同的照片,并依照其空间位置制作成立体模型。
作品说明:重现一个家庭的真实情况。这样做既可以打破照相机取景框的局限,又将多时间的图片信息取替瞬间的图片信息。如同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法,将经验和视觉感受结合起来以更接近现实。
[8楼] 嘿乐乐 2006-05-11 09:47:55

《家景》展出全貌

陈劭雄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媒介和习惯性思维方式施予人的各种影响,并通过相应的创作去揭示并质疑这种困境,他的作品涉及了诸如录像、摄影、录像装置等多种媒介,而每一种创作媒介的使用,都同时质疑了该媒介的特性。例如,从1997年开始创作并延续至今的系列作品《街景》,是对生活经验/现实材料的重新整合,街景中的“街景”和照片中的“照片”,不仅是现实与现实的叠加,而且是现实时空在复杂的时空关系中的多重再现,这个作品的中所呈现的景像不限于相机取景框,而是由无数张照片而成,从而创造出非传统聚焦的“摄影装置”。陈劭雄亲手造就的那些街道,捏造了一个“反向旅游”的事实:“是城市去旅游人,而不是人去旅游城市”,随之而来的“家景”,是把家变成一个可以随处携带和随时探访的“飞地”。反焦点和反透视是一个表面的摄影美学策略,当街道和家景从飞速变动的现实中被安全定格和抢救下来之后,我们得到了这个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时空的另一个层次。


  在陈劭雄的作品中,视觉带有一种追问和返回本原的性质,即把我们业已受染的视觉重新矫治为人的视觉,从而成为心灵的安全通道和出口。作为广东最早的实验艺术小组“大尾象工作组”的创建者之一,陈劭雄十多年来的艺术实践一直在加深人们对中国当代观念艺术的认识。在陈劭雄的作品中,摄影是反摄影,《风景》在反风景,视觉艺术在反视觉,从而将视觉重新带回到一种追问和返回本原的性质,即把我们业已受染的视觉重新矫治为人的视觉,从而成为心灵的安全通道和出口。


  反-C.S.X是从陈劭雄自身发展出来的面对混乱世界的抗体。


  反-C.S.X是陈劭雄十多年艺术实践以来的第一个个展,展出于广州的Vitamin Creative Space,融合了多种媒介和新旧作品,包括他最新的绘画装置作品,展现一个独特的智性空间,带我们重新感受和审视这个日益人造化的世界。在他的新作绘画装置《BBS,如果他们来了……》中,六张绘画附送六个有关“反恐”、军事占领和文化侵略的问题,好像广州就要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例如,在地铁站的油画背景上贴上一个青春靓女的小照,画框下贴着有关在地铁里何种人种最适合成为“人肉炸弹”的问题,人们可以在弧形的台上写下回答贴在你想贴的任何地方,很多人通过开玩笑以缓解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诚如陈劭雄在有关《花样反恐》的访谈中所说:“艺术可能是生活这个系统中的‘安全模式’,在生活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就进入‘安全模式’里,去恢复系统设置或杀毒……艺术就是在证明那些原来不可思议的想法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这个展览就是实证。
[9楼] 嘿乐乐 2006-05-11 09:54:41

英雄
录像装置

2001


风景-2
录像

1997


警察与小偷
录像

1998

《警察与小偷》 陈劭雄

  电视新闻总是以国际和国家的大事、远处或近处所发生的灾难或喜讯来使我们觉得身边的一切皆为区区小事;电视广告不厌其烦地告知我们很多我们从来都不知道的需要,使我们产生新的消费的欲望;电视剧几乎代替了所有其它家庭生活中的情感交流的媒介;电视时尚节目及其它专题都毫不犹豫地充当我们生活和幻想的引导者。总之,“看电视”这一行为所得到的信息和娱乐都是以牺牲我们的现实判断和现时体验为前提的。在现实经验与影像经验的不断交替的生活经验中,在我们深信影像的真实性的同时我们便对现实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总觉得现实中的事物发展不符合故事发展的逻辑,总觉得现实中的人物只是个角色问题。《警察与小偷》录像作品是处于这两种经验的临界,它既是影像游戏的现实,又是现实游戏的影像。在无望地追究先有警察还是先有小偷的这个鸡和蛋终极问题中,设想在政治立场缺席的情况下再看那张著名的越战纪实照片(一个男人在西贡街头枪杀另一个的男人),谁又能分辨“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呢?


视窗 2000
录像装置

2002
[10楼] 嘿乐乐 2006-05-11 10:02:48
《视力矫正器》系列 陈劭雄

  《视力矫正器-1》是电视录像装置。它由两部分别以“城市图画及添加剂”和“个人私密肖像”为内容的电视录像搁置于两条分离的视线上,以标准身高及一般观看距离为依据的视点--垂吊着两块如同眼睛般的玻璃片,从此视点由小及大的几块玻璃分两路逐渐推移至与两端电视屏幕相同的尺寸上,玻璃上写着一些有关语言,图象的循环或交叉的句子。从视点上向两部电视观看,分隔的视线使生理上陷入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而文字(语言)却成了一个个重叠的客体化对象。真实的世界、图象的世界及语言的世界,这些复杂的关系是哲学上的问题,而我的兴趣是关于观看方式与观看方法的问题。

  《视力矫正器—3》是由两个视觉通道将覌看者的双眼分开引向两个观看对象(电视),这两个屛幕图像的內容既相关又相悖,它们有时处于“连接”状态,有时又“断开”了彼此的关联,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幷置,而两眼由于各自获取不同信息,迫使大脑努力去拼合这些图象以寻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眼与脑在处理这些信息中经历了“看”的困境,作品也就实现了对观看者的“视力矫正”。该装置的设计力求符合医疗器械的生理学要求,它的高度和距离都恰好容纳一个接受视力矫正的人。希望通过矫正视力以提高适应不断变化、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能力。

  《视力矫正器—7》,两台缓慢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录像透影将影像投射在房间的四壁上,投影在房间的四个角中产生了变形,而艺术家在拍摄时也同样使用旋转的拍摄方法。这种双重转动使图象时不时地脱离观众的视角。陈劭雄的录像投影永远地转动,观众也跟着转动,世界彻底地失去了依靠。(Bernhard Fibicher)

  陈劭雄的《街景》系列是在广州的大小街道拍下树木、交通标志牌和偶然路过他的镜头的汽车和行人,他把这些形像沿轮廓线剪下制成立体卡片在家中重构了这些街景。

  来自不同时间的元素被拼贴在同一个小人国的舞台上,这些人和车只不过曾经先后在同一条街上路过,他们并不曾互相瞥上过一眼,他们只是因为陈劭雄的快门而结缘,而构成一种叙事。这样一个舞台是记忆和想象的舞台。 (邱志杰)


《安全》 陈劭雄

  就象发展才能求得生存一样,冒险是为了获得更加实在的安全。我们经常将自己的“家”当成一个堡垒,它是最好的隐蔽之处,反击和进攻都来自于这个地方。

  安全的欲望如同其他欲望一样是难以彻底满足的。安全意识、安全措施、安全第一!如果双保险还不够的话,就来三重保险,或者多重保险直到完全放心。

  所以我要建造一个世界上最令人放心的房子。这个建筑是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为基础。支柱就是导弹,它既支撑着建筑,也支撑着我们的自信心。它由铁丝、报纸做成如节日灯笼,喜气洋洋,应有尽有。房子有透明的墙壁,因为我们不再害怕被人窥视,反而方便我们监视别人。厚厚的砖墙又如何,能抵挡导弹的袭击吗?

商品《使用说明》的艺术说明 陈劭雄

  当我们被告知某种东西的用途及好处时,实际上我们也就滋生了某种需要。

  用奶瓶装酒喝,可以有效地解除失恋男人内心的痛苦,你大概未曽听说过。但你若有必要可以一试。卫生纸卷可以画水墨画长卷,中国画历史上没有人这么干过。
  
  吸水性特强的卫生巾和厨房新概念……美腿穿上名牌丝袜,几乎就是性感的同义词,但是丝袜的另一用途我们也同样通过电视得知,在好莱坞的警匪片中,打劫银行的盗贼头上也套着黑色丝袜,右手拿着枪,左手提着一个打开的口袋,那些银行职员比平时对上司更服贴的态度将钱装入口袋,难道你不觉得丝袜套在头上样子很酷吗?知道了用途我们才愿意消费,无人愿意购买不知有何用的东西。

  你为什么不赶快做呢?电视广告上总是用这样的口吻告诉观众:去头屑洗发水,健腹飞机。艺术品与商品的区别几乎就是不好买和好买的区别,那些价格高昂的商品就是商品艺术化,而那些好买的艺术品就是将艺术商品化。假借商品之名将艺术买掉和假借艺术之名将商品买贵都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调节,为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无题》 陈劭雄

行为, 2000年1月1日上午9点- , 广西 北部弯 斜阳岛
  将一条活鱼,一只活蟹,一只活虾各装入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密封瓶中,然后把它们放回大海里,让其自然漂流。整个行为过程2分钟45秒,三个密封瓶在20分钟后消失在视线以外,鱼、蟹、虾的下落和最后命运至今不明。
[11楼] 嘿乐乐 2006-05-12 03:27:14
[12楼] 嘿乐乐 2006-05-12 03:27:56
[13楼] 嘿乐乐 2006-05-12 03:30:32
陈劭雄 [个展]  
反-C.S.X.
(Anti-C.S.X.)

开幕: 2003年12月14日下午4点
展期: 2003年12月14日-2004年1月14日
地点: Vitamin Creative Space


陈劭雄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媒介和习惯性思维方式施予人的各种影响,并通过相应的创作去揭示并质疑这种困境,他的作品涉及了诸如录像、摄影、录像装置等多种媒介,而每一种创作媒介的使用,都同时质疑了该媒介的特性。例如,从1997年开始创作并延续至今的系列作品《街景》,是对生活经验/现实材料的重新整合,街景中的“街景”和照片中的“照片”,不仅是现实与现实的叠加,而且是现实时空在复杂的时空关系中的多重再现,这个作品的中所呈现的景像不限于相机取景框,而是由无数张照片而成,从而创造出非传统聚焦的“摄影装置”。陈劭雄亲手造就的那些街道,捏造了一个“反向旅游”的事实:“是城市去旅游人,而不是人去旅游城市”,随之而来的“家景”,是把家变成一个可以随处携带和随时探访的“飞地”。反焦点和反透视是一个表面的摄影美学策略,当街道和家景从飞速变动的现实中被安全定格和抢救下来之后,我们得到了这个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时空的另一个层次。

在陈劭雄的作品中,视觉带有一种追问和返回本原的性质,即把我们业已受染的视觉重新矫治为人的视觉,从而成为心灵的安全通道和出口。作为广东最早的实验艺术小组“大尾象工作组”的创建者之一,陈劭雄十多年来的艺术实践一直在加深人们对中国当代观念艺术的认识。他在2003年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的“紧急地带”,作品多次在重要的国际艺术展览中出现,像:暂停(P_A_U_S_E), 光州双年展,韩国,2002,都市营造,上海双年展, 2002;广州三年展,2002;施工中(Under Construction), Tokyo Opera City Art Gallery, 东京, 2002;Chinese Photography Now, Art Chicago 2001; 生活在此时(Living in Time), Hamburger Bahnhof, 柏林,2001;Pusan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Festival 2000,釜山;移动中的城市(Cities on the Move) ,1999; 大尾象(Big Tailed Elephant), 伯尔尼,瑞士等。

反-C.S.X是陈劭雄的第一个个展,将融合多种媒介和新旧作品,包括他最新的绘画装置作品,展现一个独特的智性空间,带我们重新感受和审视这个日益人造化的世界。诚如陈劭雄在有关《花样反恐》的访谈中所说:“艺术可能是生活这个系统中的‘安全模式’,在生活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就进入‘安全模式’里,去恢复系统设置或杀毒……艺术就是在证明那些原来不可思议的想法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这个展览就是实证。
[14楼] 嘿乐乐 2006-05-12 03:32:07
关于《街景》
如同人不能跳进同一条河流中,在我家的窗口也不能看到同一个风景。这个城市的一切都是临时的:街道、建筑、购物中心、火车站、机场、交通路线、树木和路标等等,更不用说人群了,无论是这个城市的长住居民还是流动人口,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这里一切的改变就像电话号码的更改一样微不足道。
我的摄影正是想努力凝固这些流动的事物,再把这些凝固的影像置于瞬息万变的背景中。这些匆匆而过的事物在他们的世界中是相遇或是错过,我都不在乎。我只是想再现这种混乱的逻辑,这些无法把握的规律和它们的让人迷惑的魔力。我只是对这个世界有那么一点感情,并且把这么一点感情平分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因此我记录我的眼睛所见。作为一个目击者,我想在我所建立的小人国中去保留我生活中的记忆,或者是去建造一个转瞬即逝的城市风景纪念碑。
既然对着自家的窗口也是一种旅游,那么,我把所做的街景放在异国的展厅中呈现在异国的观众面前也可谓为一种反向的旅游(是城市去旅游人,而不是人去旅游城市),既然我们都按照一种既成模式来建设城市,而我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和别处的城市同样感到陌生,我们要现代化,我们要加入WTO,我们要得到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要把中国街景照片模型和曼谷和东京和全世界的大城市的街景连接在一起,以便更好地做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梦。全球城市的理想在我的小人国中提前实现吧!
[15楼] guest 2009-04-10 09:25:5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