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车间后门:体制批判最后堕落为批判的体制?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2704   最后更新:2012/02/06 14:19:33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2-02-06 14:19:33
@理论车间后门:Andrea Fraser从Bochloh的《1962年-1967年的概念艺术》中得到启发,认为体制批判从内到外,又从外到内地来了一圈,最后我们才发现:我们才是体制!这个“我们”就是批判者自己。批判是一个体制?体制批判最后堕落为批判的体制?


@HannSOLO-SH:留在边缘的战斗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理论车间后门:Fraser的结论是让我们很麻烦的:艺术圈如果就是它外面的世界,口袋内外没有分别,体制批判就是马克思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我们要不要“场”和“界”这样的概念?

@理论车间后门:Hito Steyerl在《批判的体制》里归纳了既有的三种体制批判方向:第一种是通过批判来使体制内更和谐和融合,第二种是后冷战时代我们对西方霸权的批判,批判了,代表性就好一些广一些细一些,中国艺术家也能在威尼斯和Moma被代表得较为政治正确了。第三种呢?

@理论车间后门:S认为,一方面,批判体制正被新自由主义式批判体制解散和取代,使批判主体越来越脆弱,越来越面对冷清和孤寂,但这同时也促使脆弱的批判主体拿出多重的批判、斗争策略系列,去创造出新的体制,来迎合新的批判的欲望和需要。也就是说,新的批判体制会应时之需,重新集结。

@理论车间后门:体制批判这一眼光的最大拢合,是朗西埃在《观众的解放》中的论述:艺术批评在今天只能是政治批判,而批判已不可能,所以,必须回到这一原点上:艺术家是无知的老师,必须凭自己的无知武器,当场去解放观众,用防守平等之底线,来处处击破这个时时想制造不平等的体制,这个,这个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