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室第二期——马力蛟 周浩江作品
发起人:微笑的犹大  回复数:12   浏览数:2092   最后更新:2014/05/25 15:26:29 by guest
[楼主] 微笑的犹大 2014-05-06 17:37:23

《囚室》每两个月邀请两位艺术家进行一次展览,参与的艺术家在微薄上把自己的作品方案发出与大家交流,两个月期间,不定期举行线上线下的方案讨论交流。艺术家将把方案修改情况,作品进展在微薄上发布。

第一期:谢冰星,徐然

第二期:马力蛟,周浩江

囚-室微薄:http://weibo.com/qiushi10


囚室第二期:

马力蛟作品《我 你 她》

自诉:我第一段3年的感情结束是因为女朋友和一个T(Tomboy 原先是指代女同性恋中性格刚强的女人)好上了。第二段四年的感情结束后女朋友也和一个T好上了。第三段1年的感情结束也是因为她和T好上了,我交往过的女朋友和我分开后都和T好上了,这种戏剧化的结局让我不得不思考,发生这种问题到底是社会的原因还是我本人的原因,这个作品就是基于此进行的。现场三个视频分别是三个前女友讲诉和作者相识,在一起,分手的过程,现场三个人物分别代表一个T,作者女朋友和作者本人。观众靠近后现场三个人会向周围观众分别提三个问题:“如果你女朋友喜欢上同性你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当你在交往男朋友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同性你该怎样选择”“你怎么看待以繁衍下一代为原始冲动的异性性生活,和不以繁衍下一代为原始目的的同性性生活。”


马力蛟作品图片:


马力蛟作品《我你她》现场视频:


作品视频1:


作品视频2:


作品视频3:


周浩江作品现场图片:


《囚室》第二期,五月九号14点讨论主题:现场——展览效果与观众判断,地点:黄桷坪102艺术基地,十号半工作室

[沙发:1楼] guest 2014-05-08 21:39:24
这要多好的运气才行?
[板凳:2楼] 微笑的犹大 2014-05-14 19:12:46
囚室项目在喜马拉雅书店展开了第二期项目的讨论,题目是现场——展览效果与观众判断。

首先,马力蛟说:“展览的效果和观众的反应是之前预想到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没想到的事情发生。”某人说:“主要是前女友没有来砸场子。”(笑声)马力蛟继续说:“我自己的感受主要有一点,我后来整理视频时发现,我自己坐在那儿的时候,刚开始向观众提问题的时候还好,但是后来,慢慢人围拢多了以后,自己就慢慢嗨起来了,整个情绪和之前才坐在那里的时候不一样,发生了变化,自己没有去控制自己当时的情绪,这一点自己不是很满意。我认为从开始到结束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还有人提到:“为什么现场需要三个人坐在床上,为什么是三个人,如果是你一个人效果又会怎样,三个人如果把鞋脱了坐在床上又会是什么效果?视频为什么用三个小电视而不是用三个投影仪?”

“三个人其实代表三个符号,我更想呈现的是现场三个人的关系,而不是现场视频里面的三个故事,因为就现场来说我认为故事不是最重要的,而正因为视频画面和字幕小,大家才能围过来,之后现场三个人才好像观众提问,提问的原因也是想把观众带入作品中。有一个引导的作用。当然作品也许换一个环境做法也不一样,比如,下次我可能会站在三个视频对面,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她们一起说我们所经历的那些事。”

然后谈到周浩江的作品,本来是希望他做新的东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把之前的东西用相对比较好的方式展示出来,然后谈到周浩江作品的展示方式,为什么要挂起来?作者回答是:“挂起来转动也挺好的,别人看还要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因为我那个从一个方向看还看不到是什么东西,你要去参与到里面要走动

起来才能真正看到里面是什么。

“但是如果你要走动才能看到你的东西好像和你的表达无关”

“也可以产生关系,如果不想这个东西被直接看到,就相当于你要跟随我,才能观察我。”

“如果强调这个那整个的材料就要有变化”

“他们两个人把作品弄成那种宗教仪式的感觉,周浩江那个很像宗教仪式里装饰性的东西,他那个东西放到中间就好像宗教仪式里面要祭献什么东西一样。”

“我觉得她谈这个问题找到了一点就是我们开始谈到的,两个作品的联系,其实两个作品在内在是有联系的。

"刚刚说了一种吧,宗教也是一种。他那个美感是很宗教的。"

“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双人展是要两个人一起做一种共性的东西还是要单独分开,单独的一种呈现。”

“我觉得这个问题,当然展览做完了我们可以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在做的时候我们不会强制去要求要有什么共性。就是说下一个展览我们不会要求必须要有共性,但是展览完之后我们可以讨论这个问题."

“我觉得这种展览其实讨论比展览更重要”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两个人一定要达成共识还是单个展,我觉得这个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你们两个之间,本身有联系,没有联系,方案有共识,没有共识,这个你本身要清楚。比如你完全清楚你们两个是没有关系的,你完全可以按照没有关系的做,但是我们两个之间本身就存在一种联系但是我们没有看见,这个是不同的。今天,我觉得你们两个是明显的存在一种联系性,没看见。第一期的两个作品不一样,他们是做一个新作品,而且有性格较量的传统,在历史上就有。总有一个人要说服另外一个人。”

“展览的时候因为来的很多都知道他的故事,所以马力蛟在这个作品里面故意要淡化他的狗血故事,但是发在网上的时候,这个故事也就出来了,也没有像现场被淡化掉,而且现场只有一个图像(三个人坐在床上)狗血故事有三个。所以故事还是被输出了。实际上达到了传播狗血故事的目的。”

“在今天,从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开始,作品本身其实没有这么重要,我们往往强调作品本身,其实作品本身是最不重要的,真正重要的就是那个传说,就是物质背后的那个东西。到今天,整个当代艺术都是做的那个故事,做的一个传说。“小便池”就是在他不断地传说中发酵,七千棵橡树也是在传播中间发酵,你真的懂当代艺术的时候,你其实是媒体艺术家,你从来都不是视觉艺术家,归根结底你是媒体艺术家,我们在某一个现场的时候你是视觉艺术家,但是归根结底我们是媒体艺术家。我忘记了名字,戏剧界在最近几年最火的一个戏剧家,他最火的作品,从来没有人看过,没有一个人看过他的戏,讲了半天没有任何人看过他的戏,但是大家都在讲这个人。我说,你们看过戏吗?拷个盘给我,他们说我们都没有看过。你要明白这一点,当代艺术也好,现代艺术以来,所有的,最后的点不是在物质性上,最后的点是在传播性上,是在说法上,为什么鲍栋老说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语言,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是这样的。我们在意识世界里,一切都是被语言塑造的。在意识世界是这样的,在我们看马力蛟那个现场,不是,但是在传播这个现场里面,一切都是被语言塑造的。我们谈的时候是从艺术家的角度,艺术家只能做现场,但是最后的东西是一个被语言塑造的东西,这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最后我们的东西,你甚至什么都没做,被传说,被语言构筑了一个东西,这个才是核心,马力蛟那个作品要是没有三个狗血的故事,三个人坐在那什么用都没有,所以最后的东西,你怎么找说法。怎么被语言描述,这一点更重要。我们不要忘记传播或制造的神话和传说,或者是被阐释或者是他构成在语言世界的位置。我们不能忘记这个东西,你最后作品的位置是放在那的,你自己体会自己做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们讲的肉身体验,你只能去做那个东西,但是他最后落的位置,是后面这个位置。

“马力蛟这个作品在熟人社会,他把背后那个故事弱化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间,你塑造的那个东西,是不能弱化的。”
[地板:3楼] guest 2014-05-17 13:30:54
哈哈 这才是搞懂了的年轻人 一点不装逼! 重庆现在除了像刘伟伟 马力蛟 等少数几个 其他基本出局
[4楼] guest 2014-05-17 16:43:33
逼出三个女同,了不起!这后面的话是谁说的,真他妈正确。
[5楼] guest 2014-05-17 17:17:15
现在年轻人的关系太混乱了
[6楼] guest 2014-05-17 18:06:45


[7楼] guest 2014-05-17 23:44:43
男女关系也好、独特的审美也好,这种生产对当下有效吗
[8楼] guest 2014-05-19 11:36:11
什么有效?
[9楼] guest 2014-05-19 20:43:57
马里交是谁?
[10楼] guest 2014-05-20 18:26:42
期待第四个……
[11楼] guest 2014-05-22 12:33:48
这样的讨论还是很有意思
[12楼] guest 2014-05-25 15:26:29
内容还是很不错,如何避免八卦是一个问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