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识分子总是在自我亢奋中疲惫
发起人:复印机  回复数:0   浏览数:2165   最后更新:2007/03/22 12:10:22 by
[楼主] 复印机 2007-03-22 12:10:22
为什么知识分子总是在自我亢奋中疲惫

2007-03-19 21:44:25










为什么知识分子总是在自我亢奋中疲惫
  《王小波的裸体雕塑》近来正在热议之中。一来是关于性,又是艺术与性的老问题(雕塑似乎反映了一个手淫后小波);二来是名人肖像权的问题,小波的爱人、性学专家李银河反对作品公开展出,导致作品可能无法在最近上海的雕塑展中展出。
  作品的作者的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郑敏。其实该作品去年就在美术同盟中贴出来了,当时作品还在过程之中。现在是作品面向社会,社会的声音倒是推波助澜的,比圈内要热烈许多。
  我觉得作为学生的郑敏完成了这样一件作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件。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出于下面两方面的考虑:
  一、现在的艺术学院声名狼藉。在教育市场化的今天,落后的教育体制,基本不可能塑造有自我思想的学生。学生在观念上的洗礼,大部分都是勤于思考的学生自行完成的,学校对新观念的开发基本处于停止状态。这也就是许多学生踏上社会要之后需要重新再学习的原因。这样的体制背景,能造就出像郑敏这样的学生,实在是难得的获益,我想个中原委以后郑敏自己会出来述说。所以,我支持郑敏的作品,首先在于他思考作品的眼光,它不是今天教育机制的结果,是学生自行思考、并在学生阶段所能走到的一个制高点。这不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年轻的声音,更是艺术院校要看重的一个“教学”案例。
  二、《王小波的裸体雕塑》,在立意上可以让人去思考的东西很多。我个人觉得还是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中,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梦想。王小波应该是启蒙知识分子的形象,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理想与精神的自我执著中,启蒙者的操守是要打个问号的。文化手淫者与精神手淫者的时代应该结束。今天的时代可以让许多想法通过时代的特征去呈现,而启蒙与呈现不一定要把梦想夹带得那么伟大。我不知道郑敏的思考究竟怎样,因为他面对媒体的说辞比较暧昧。但不管郑敏回答如何,他的作品是可以再让别人去理解与猜测的。
  至于李银河反对作品展出,这倒让我很是蹊跷。按理来说,性学专家的李银河应该为年轻人更开绿灯才是。但多说这些,已经是我观点之外的事情了,这是可以另开一帖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