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当代文化环境中的艺术策划? 转
发起人:娱记  回复数:0   浏览数:2366   最后更新:2007/03/28 03:36:22 by
[楼主] 娱记 2007-03-28 03:36:22
如何做好当代文化环境中的艺术策划?



中英策展人共议“策划与环境”
  朱小钧   文化传播网   2007-03-27 10:46:53

  “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在北京的全面亮相再次点燃了人们关注当代艺术的热情,3月17日,英国大使馆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了主题为“当代艺术策划与文化环境”的研讨会,来自两国的艺术策展人齐聚一堂,就“国际化策划与本土观众的互动”、“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合作”、“美术馆当代艺术陈展与公众的文化认知”等热门话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世明、独立策展人皮力等各自发表了自己对当代文化环境中的艺术策划的观察;来自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的总策展人克莱尔、Grizedale Arts 的副总监阿利(Alistair Hudson)、英国最主要的独立当代艺术机构之一Arnolfini的总监汤姆(Tom Trevor)等都对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研讨会由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徐虹主持。

  会上,中英策展人共同指出,美术馆一方面要展示艺术家的杰作和策展人深思熟虑的成果,同时也肩负着引导公众理解和欣赏当代艺术的责任,应该更积极地促成公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

  如何树立“中国形象”

  当今的世界无论是艺术的创造模式还是交流模式,无论是艺术机制的运转还是艺术家的选择,都必须面对越来越多样的文化环境。在中国美术馆展开这个讨论,既说明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的艺术开放和求新的品质,也说明美术馆作为人们传统的文化场所,必须面对不断变换的文化格局,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式,才能与社会文化心理和公众的审美趣味保持紧密亲切的联系。

  范迪安馆长认为,美术馆的迅速发展、艺术市场的活跃、艺术家工作室迅速增长是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界最明显的三个特征,在这个背景下,策展人的工作“更多是要负责来阐释和塑造一种文化形象”,因为策展人的工作是通过他的文化意识,对艺术现象进行再描述和进行重新的塑造,艺术家生产的作品经过展览策划形成一个更大的作品,“这个作品实际上是一个形象,这种形象当然是策展人的文化意识。”对于当代艺术展览策划的“中国形象”,范迪安认为,一个真正好的展览肯定是中西策展人两种目光汇合形成的当下现象。“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目光的汇合来摆脱我们原来的那些陈旧的甚至是狭隘的文化意识,进入一个新的展览策划时代。”

  王璜生馆长就“国际化策展和本土问题”展开话题,他系统介绍了中国在国际性的展览组织方面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的四个阶段和四种策划方式。“作为当代艺术史的渊源和叙说方式及话语基本上是‘西方’的,本土意识和话语方式如何取得有效的结合使这种策划活动具有国际化特性成为今天展览策划的焦点。”他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国本土的艺术展览运作机制包括资金构成的机制目前与国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可能导致整个策展运作上国际与本土之间的脱节,“这种运作机制中国也不断在做一些修整,和国际上拉近距离,但是目前距离还是非常大的。”

  高世明对于“艺术系统”的强调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他认为,艺术家圈子里有一种“自我组织”的倾向,热衷于自我组织的艺术家提出一些“反策展”的观念。这一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他看来,“策展的工作首先是制造语境——阐释与阅读的语境,以及艺术家工作的语境。策展提供的不只是描述框架,还是艺术家行动的出发点和话语基地。策展人具有表述和塑性两种功能,他的重要任务是一种‘参与性观察’。”而伴随着后殖民主义话语大行其道,身份认同长期以来是国际策展人的热切追求。

  策展人皮力以U空间为例阐释了“一种特殊形态的当代艺术空间”,他从柏林的汉堡火车站美术馆举办第一次“生活在此时”展览标志中国国内的展览体系对当代体系的开放谈起,系统讨论了当代艺术的中国状况,“我觉得是我们艺术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空间的样式和形态单一化。”“中国的艺术市场虽然好,但是研究性的创作没有得到关注。”因为中国的艺术赞助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非营利性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采取了一种混合形态”,即以艺术基金和有作品收藏意向的赞助资金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根据不同的情况举办不同的展览。

  英国的经验是什么?

  来自英国的策划人的发言更侧重于具体的实践经验,他们就各自所在的艺术机构的具体实践以身说法,向中国同行们介绍了展览策划在英国的点滴细节。

  来自英国贝德福德创意艺术机构的Laura Pottinger(劳拉)以幻灯片的形式介绍了他的策展经验。贝德福德是英国的仅有15万人口小镇,“我们希望尽量能够把更多的观众融入到我们的艺术活动当中,”劳拉说,“每一次展览中我们都用不同的方式作观众调查,我们非常关注观众的想法以及如何把他们再次吸引到博物馆来。”这种对于展览目的的一致性 “从招聘就开始了,我们有一套很详细的指标,对于我们的价值观和目的都很清晰。我们作面试的时候花了很多的时间,应聘者要了解我们的理念并且认同我们的理念,当展览开幕的时候让大家多了解作品”。

  策划人Josephine Lanyon(乔菲)以具体案例说明了“策展人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她的工作团队系统研究了当地的鸟类活动,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寻找自然文化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Alistair Hudson(阿利)是Grizedale Arts的艺术副总监,他发言的题目是《农民的策展人或作为策展人的农民》。英国北部一个废弃不用的农场成为新的艺术机构,他介绍了在这个农场的诸多展览案例。观众交流中有人提到了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农民·农民”大展,阿利认为在农场作展览是因为“现在这种文化交流的前线转移到更加传统的地带,也许是农村的地区,他们还没有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或者是旅游业的影响波及,在那里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唯一的世界”。

  来自Arnolfini博物馆的Tom Trevor(汤姆)介绍了博物馆的展览案例。“我工作的重心是以项目为核心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我们一直在做这种国际性的对话”他着重强调了交流的意义,“我们非常注重英国的文化定位,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种共同的努力,我们一方面寻找到本地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在那些地方被一个遥远的国家——比如说中国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媒体有多大的影响力?

  在策划人与观众提问的互动环节中,有观众提出“媒体在传播中对于公众产生的影响力,看起来比策展人的影响力大”,引起了中英策展人和与会者热烈讨论。

  对此,英国策划人乔菲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媒体会有负面的影响,可能会误读了某个项目”;中国策划人高世明的回答则更清楚,他认为,在今天,公共媒体远远超过了作为中介的意义,媒体有巨大的话语权,策展人造成的公共影响力本来就不是自己获得的,而是由媒体赋予的,策划人做的是要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一个展览的性质,我认为无论策划人认为是非常个体主义还是非常公共性,你都是公共性的,艺术家和策展人都是被整个大的艺术话语系统所雇佣,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是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组织的英国当代艺术策展人中国行的活动之一。3月15至24日,参加该次研讨会的21位活跃于英国各大美术馆、画廊及艺术中心的英国当代艺术策展人考察了位于中国当代艺术重镇(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的重要美术馆及艺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系列中英视觉艺术机构负责人及策展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还将在这些城市举办,为两国同行增进了解和谋求合作提供交流平台。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组织类似的艺术策展人考察活动,以促进中英艺术家及策展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拓宽两国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合作前景。”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英文化连线”项目组负责人对未来的计划充满信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