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素而真——徐爱国创作路径分析
发起人:changli  回复数:0   浏览数:1609   最后更新:2015/03/12 16:13:44 by changli
[楼主] changli 2015-03-12 16:13:44

   “搞基本功还是搞创作是很多艺术学院毕业的朋友经常探讨的问题,不止一个美院科班毕业的艺术家说,他们有多么痛苦,就想把自己在美院训练出的技法全忘掉,才好搞创作,不然整不出风格来,那种口气恨不得把自己右手剁掉算了。

   而徐爱国先生的创作路径我觉得很有案例特点,在他身上看不到这种苦恼,他是一个淡定哥,在湖北的大城市宜昌办美术学校,辅导那些想考美院的少男少女学素描,一教就是十几年,日子过得比较滋润,没有特别追求自己的风格的焦虑。靳尚谊先生说过大致这样的话素描解决的是水平问题,而不是风格问题。徐爱国多年积累的水平确实已经达到相当程度了。固然艺术界没有素描大师这一说法,但素描是体现一个人功力的,大师的素描出手就是不凡,像提香,丢勒,柯罗这些大师的素描都很值得品味,从徐爱国的素描作品中能感受到一些古典大师的熏陶和一种难得的古意。

   但徐爱国整天教孩子们准备考试,而他自己的创作早已远远超出应试创作的理性,他有一些早期作品,还让我想起类似罗中立的比较经典的当代学院派特色。而他特别是近两年的作品,表现出很强的艺术个性,他的素描和油画作品基本是一条脉络的,基本上油画也是和素描一样黑白灰调子,层次感更强,而这些作品笔法上显得非常丰富和随性,肌理耐人寻味,更多的散点透视和写意,造型的功夫转化为表现主义的力度,从传统素描的写实,到表达出心中的风景,主题也蕴含隐喻有很强的心理暗示。

   徐爱国的这种创作路径我觉得非常有个案代表性,当代的艺术越来越追求反传统,追求自己的风格,有些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二十多岁就已经探索过各种风格类型,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这算是一条创作路径。而徐爱国的创作路径,反其道而行之,让我想起金庸《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这个人的形象是低调的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著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少,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一辈子就是扫地,扫地本身是枯燥乏味匠气的劳动,就好像没有人因为素描被称作素描大师,但认真坚持扫地,也扫出了很高的功夫,出手就是不凡。

   在艺术世界里素描某种意义上讲,就像在少林寺里扫地一样,动作和扫地差不多,处理的无非几百年不变的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暗灰、反光,徐爱国把这种功夫做深做透,再探索他自己的艺术语言,这条艺术路径,值得欣赏,和对他未来的走向更多的期待。

返回页首

帖子已锁定,不允许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