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中国书画价值的褒贬
发起人:刘工艺术  回复数:0   浏览数:2097   最后更新:2015/11/10 20:52:41 by 刘工艺术
[楼主] 刘工艺术 2015-11-10 20:52:41

刘工:中国书画价值的褒贬


世人皆知,最具特色的是中国文人画家的身份,他们往往集画家、观众、鉴赏家、批评家为一身。这是中国历代官场独有的文化霸权,也是中国文人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他们既作画又赏画,也作批评,观点或褒或贬,对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影响很大。文人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特别是官场文人,他们有类似的体验和相近的审美趣味,其审美趣味相投则多加褒扬,反之则加以贬斥,雅俗就在股掌之间。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职业画家是极少的。所谓画家大多是士人、文人和赋闲的有钱人。以卖画为生的画家其社会地位很低,他们与代写诉状、书信、测字算命的人一样只是为了生计,故而有“穷画家,富和尚”一说。但在欧洲,画家的社会地位比较高,许多贵族皇室排着队请画家画肖像,大多数贵族还请画家居住在自己的城堡里,为的就是给自己的家族留下几幅名留千古的肖像画。当然,这也特指有名望的画家,而默默无闻的画家也比较心酸这种“贫富不均”的问题是中西方画家共有的。与欧洲画家相比,服务于中国王朝政治的画家都有一定的官位,写字画画只是官场职务行为的外延,其俸禄是职务的除非是宫廷画家的专职俸禄。为此,中国画家投身官场并不需要艺术的纯粹性,只要热衷于官场文化,艺术技能就会发挥作用。我想,这一定是欧洲画家最不可理解,也是最为羡慕的中国特色

自古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的文化构成总是以政治文化为核心即使不停的改朝换代,纯粹艺术为职业的画家难以生存如果要实现梦想,只得学会投机的生存技巧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心态与行为。这种情形一方面表现在王朝政治对文化艺术的主导,欣赏决定于官场的认可价值与人脉的层面一方面表现在艺术思想的奴性目的只为烘托王朝文化的教化价值与和谐的层面。


---摘自刘工《中国绘画的精神含义》

AAP美国学术出版社 出版)


返回页首

帖子已锁定,不允许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