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笑雨谈古根海姆秋季展艺术家:共同点在“诗意地阐释”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3   浏览数:2583   最后更新:2016/05/31 16:37:28 by Cash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6-03-23 21:45:38

来源:艺术眼


来源:古根海姆美术馆

作者:CAITLIN DOVER

翻译:刘倩兮


翁笑雨,与侯瀚如一同担任古根海姆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 第二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此计划结合了研究、展览和收藏,展览中的作品将委任来自中国(甄选范围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艺术家进行创作。今天,古根海姆公布了今年秋季群展中的委任艺术家名单:饶加恩(Chia-En Jao)、阚萱(Kan Xuan)、孙逊(Sun Xun)、孙原&彭禹(Sun Yuan & Peng Yu)、曾建华(Tsang Kin-Wah)、阳江组(Yangjiang Group)和周滔(Zhou Tao)。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翁笑雨正在古根海姆筹备如何呈现这些令人兴奋的艺术家的作品,我跟她谈及了其兴趣和背景是怎样影响了其对即将开幕的展览的组织筹备过程。

策展人翁笑雨


Q:能谈一下你的背景以及你是如何与古根海姆和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结缘的吗?


A:这是我在古根海姆做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在来古根海姆之前,我一直在小型机构或以自由策展人身份工作,比如大学美术馆、小型非盈利基金会和独立机构。这里对我来说确实是第一个大型机构的工作环境。


大概8年前,我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就来到美国读硕士。那时候美国还没有特别多的学校有策展类的专业。东海岸有巴德学院,西海岸有加州艺术学院。我最终去了加州艺术学院。我大学时主修的是艺术史,但是我的兴趣点主要在于直接跟艺术家对话,以及去工作室看作品并受到启发。因此,我没有继续攻读美术史研究生或博士学位而是选择了攻读策展研究的学位。


我认为自己是來自非西方或欧美背景的年轻一代策展人中的一员。虽然我在美国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我更喜欢从一个更广的视角观看当代艺术——不局限在任何形式的预设分类,不仅仅从艺术史的角度,也从各类其他角度。


Q:你觉得在这个项目中你作为策展人的身份是怎样的?


A:我觉得我一直以来跟艺术家的合作经验为这个展览的工作打下了基础。由于此展览是一项基于委任和过程的项目,这当中需要大量与艺术家的交流工作并共同形成概念。交流就需要对艺术家正在做的事情充满好奇并给予反馈,这一点对策展人来说尤为重要。作为策展人,我“与”艺术家交谈而并非我“替”他们说话。我不想成为他们的代言人。我相信在互动的过程中会擦出许多富有创造性能量的火花,而我希望可以把这个过程带给公众,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去了解艺术家的思考过程。在这个基础上,策展人需要接着从艺术家具体创作的细节中退出来一步,从开阔的视角来构建某种叙事,看到不同的实践,并帮助观者理解事物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Q:你之前说过对艺术感性的反应对你很重要。


A:我觉得对艺术感性的、直觉的反应超越了知识和语言,超越了那些可以被明确表达的东西。我倾向于在看一件作品之前避免任何预设的知识。通常在看一个展览的时候,我会融入最少限度的文献,而仅给予对作品感性和生理的互动。之后,我可能会再回去,然后说,好吧,现在我想多了解细节,也会多读一些关于艺术家和作品的资料。这样会稳固我的经验并使之转化为知识,之后我便才能说我从作品中得到了什么。


我觉得当代艺术实践中有太多的解读和太多层次的意义嵌在作品中。我们已经被这些信息淹没。而回到一种更加直觉和本能的方式去感知艺术对我很重要。也就是说,用敏锐而批判性的思考方式去欣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和提供在美术馆语境下作品呈现的学术基础,是同等重要的。


Q:你与侯瀚如一同筹备这个展览,可以简单谈一下到目前为止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吗?


A:首先,为这个展览所进行的艺术家遴选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首要的当然是这些艺术家艺术实践的价值,以及他们在过去的八到十年来创作的一致性。


第二,我们还需要考虑谁最适合做委任创作——谁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反馈并仍能保持与其作品的一致性。幸运的是我和瀚如以前经常一起工作,非常了解对方。我们的工作方式以及一些对我们产生启发和影响的观点是有重合的。


我们两人都感兴趣的一点是,这些艺术家是如何与主流保持批判性距离的,从很多意义上说,主流包含了主流的历史、主流的艺术世界、主流的市场和媒体。有一个事情我一直关心,就是今天的媒体如何运作,信息如何传播,以及流行的东西如何占据主导。如今,通俗的资讯和娱乐进入了评论界、知识界以及艺术实践,这个现象现在在中国尤为明显。对知识和评论的审查往往导致了人们会避免去生产和交流那些内容。跟随着大潮流会让人更加舒服,但是也会让人失去对好与坏的犀利而独立的判断力。


瀚如和我讨论过很多关于如何将艺术创作的知性因素,以及那些可能并不主流或流行但是非常有意义且重要的东西放到显着的位置。我们最终选定的艺术家中,有些确实讲述了与我们常常听到和见到不一样的故事。这些艺术家并不特别注重艺术市场的认可度——这往往是现在很多在中国和其他地方衡量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他们中的许多人有画廊代理并在重要场馆和场合做过展览,但是并不总在大型的商业活动或在拍卖市场上引发关注。他们不生产很多作品,而是每年只专注于一到两个项目,以及他们的艺术思考和实践。


Q:这里面的多数艺术家是来自年轻的一代。你和瀚如是否有意将展览聚焦到这个特定的年龄群体?


A:我们并没有故意将艺术家限定于同一个年龄,但是最终发现多数人是生于1970年代早期。有趣的是他们有对历史共同的理解和感知——这种理解与老一代或更年轻一代的同样来自大中华地区的艺术家是有区别的。对于这一代艺术家,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兴趣与对全球境遇的兴趣交织在一起。这种张力很吸引人,你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他们如何将这种张力展开。他们是一批直接接受来自国外重要影响的一代人。有些人在国外受过教育,有些则经常在其他国家和文化语境下做驻地项目。他们在作品中对民族主义的强调并不多——你不会看到太多像老一代艺术家那样运用文化或政治符号,或者特定历史事件的参照。政治性的张力也会在这些年轻艺术家作品中出现,但不是说教式的。对他们来说,诗意的阐释尤为重要。这是一种更加微妙的方式。


这些艺术家在对不同媒介的运用上也游刃有余。多数人主要做视频和电影,但同时也会做纸上作品或装置。表现的主题也多种多样。他们会针对政治和社会事件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进行评论。他们可能会关注全球问题,比如移民、劳工、或经济体系,但是会运用非常具体和本土的例子。他们会关注他们熟悉的、但同时也具有普遍性的日常现实。


Q:和这些艺术家工作起来是什么样的状态?


A:我之前跟其中的一些艺术家在不同的项目中有过合作,所以我对他们比较了解。我们会定期交流,他们也非常愿意跟我分享他们的想法。比如,他们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如果我在这里放一些影片你觉得怎么样?是否合适?”他们也很信任我的反馈和观点。不同的艺术家也有不同的工作方式,有一些人更愿意在提交方桉前保持相对私密的思考环境,而之后则会更愿意接受反馈。


Q:这个展览还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但你可否能大概给读者一些信息,他们能看到什么?


A:参观者们在与艺术家对话的基础上,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元素。可能会有大型的装置作品,也会有基于物件的小型装置和影像作品,一些艺术家会运用新媒体创作。展览将会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但同时也会有作品关注某个特定的历史。


展览的另一层面还会提供一些需要阅读和理解的叙事。有一些叙事可能会比较明显,另一些则需要借助背景信息去理解。因为我们希望能给观众一个综合的体验。同时,也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展览的目的不是要将中国当代艺术今天的面貌做以全景展示。那是完全不同的一项任务,将不会是这个计划的重点。


Q:你希望参观者们能从展览中获得什么?


A:我觉得大家能从展览中获得一些有关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事件的理解,但同时,我们不想让这些体验变得孤立,因为艺术家们的经验也从来不是孤立的。当一个来自台湾的艺术家思考国家的概念,他会从其与东南亚、日本、中国大陆和国际的角度去思考,他会采用一种深层的相互关联和将其置于上下文关系中的方式。我们希望这个展览能将这些角度和认识进一步向前推进:它会是一个出发点,使参观者开始去了解中国的一些情况,我们也希望这将引出更大范围的联系,并开启全新的认识视野。本次展览不是做出总结或给予定论,而是开启和创造新的可能性。


| 委任艺术家介绍 |


饶加恩(1976年生于台北)

REM Sleep, 2011


饶加恩基于研究计划的创作实践覆盖了不同领域,包括绘画、行为艺术、场域特定装置以及多频道录像装置。饶加恩曾在欧洲学习、工作并举办展览,现在台北居住和工作。这些国际经历使他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形成了独特的看法。他的作品植根于本土环境。近年来,他的作品深入探索亚太地区的殖民历史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他的人类学视角和协同工作的方式促使他与平民抗议者、出租车司机和东南亚地区的移民工人一起创作。对饶加恩而言,这些私密的个人经历生发出对历史丰富并极具价值的解读,微妙地质疑国家政府与主流媒体所构建的官方历史。


阚萱(1972年生于安徽省宣城)

Millet Mounds, 2012


阚萱主要以录像为创作媒介,此外还涉足摄影、装置和行为艺术领域。阚萱曾在杭州生活,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之后去阿姆斯特丹参加了荷兰皇家艺术学院著名的驻地项目(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通过视觉图像处理,阚萱将她用摄像机、照相机所捕捉到的平凡琐碎物件、动作姿态及情绪的怪诞一面展现出来。近年来,她更多地涉足历史题材,展开广泛的游历和研究,创作了例如《大谷子堆》(2012年)等录像装置。这件作品呈现了跨越中国大陆一百多处的尚存皇陵遗址。阚萱曾多次参加全球重要展览,是目前同代人中最为重要的国际艺术家之一,这些展览包括广州三年展(2005年和2012年)、哈瓦那双年展(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07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年)、莫斯科双年展(2009年)以及光州双年展(2010年)。目前,阚萱生活工作在阿姆斯特丹和北京两地。


孙逊(1980年生于辽宁省阜新)

Magician Party and Dead Crow, 2013


孙逊出生在中国东北一个矿业城镇,曾就读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他的动画作品制作精巧,反映出他对水墨画和木版印刷等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兴趣。他的影片采用逐帧手绘制作,最多包含超过五千帧画面。浸入式的观看环境是其作品不可或缺的体验元素,而这些环境常常由大量道具和手绘墙构成,孙逊通常在几天时间内完成这些环境的搭建。孙逊的作品充满多层次的隐喻和典故,以超现实的意象和奇异的情节阐述他对时间、历史、革命、神话和人性的解读。除了参与视觉艺术展览,他的影片还在很多电影节上放映,包括2007年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和多届德国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孙逊于2006年在杭州创建了派格 (Pi) 动画工作室。目前他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孙原(1972 年生于北京)& 彭禹(1974年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

Dear, 2013


孙原和彭禹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系。他们各自于20世纪 90 年代末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参加了很多标志性的实验艺术展,包括北京的《后感性:异形与妄想》(1999年)和上海东廊的《不合作方式》(2000年)。两位艺术家从2000年开始共同创作,通过运用非传统的材料(例如动物活体和人体脂肪),孙原和彭禹极具力量的艺术实践挑战现有政治和社会体系中强加的秩序和控制。他们不仅从重大的国际社会和政治事件中汲取灵感,还从本地新闻、亲朋好友和周边邻居等普通人与事中获得启发。他们的作品不拘一格,怪诞离奇,围绕具有挑衅意味的主题展开,夹杂着一丝诙谐和独树一帜的现实风格。这个二人组合有时会开展策划实践,他们组织了展览《不在图像中行动》(2014–2015年),该展览在北京的三个场地举办,关注2008年之后中国的社会参与式艺术。2005年,孙原和彭禹受邀参加在威尼斯双年展中首次设立的中国馆。目前,他们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曾建华(1976 年生于广东省汕头)

The Sixth Seal—HE Is Something That Should Be Overcome. You Are Something That Should Be Overcome, 2014


曾建华六岁时移居香港。在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的文科本科学位之后,他旅居伦敦,于伦敦艺术大学旗下的坎伯韦尔艺术学院攻读图书艺术专业的硕士学位。之后,他回到香港定居。英国留学和回港定居的这段经历促使他思考有关身份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表象与真相之间的复杂关系。曾建华参加过众多大型国际群展和双年展,并根据这些展览特定的场域和空间创作装置作品。曾建华的沉浸式多媒体装置作品结合拾得录像、声音和光来营造文本和图像之间丰富互动。曾建华于 2015 年以个展形式在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展出,呈现包括四部分录像和声音装置的作品《无尽虚无》。


阳江组(2002 年于广东省阳江成立)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Everyday Experiment with Calligraphy: A Project for Rome, 2015


阳江组以三位成员所生活的南方沿海城市阳江市命名,他们分别是郑国谷(1970年生于阳江)、陈再炎(1971年生于阳春)和孙庆麟(1974年生于阳江)。阳江组特意在地理上与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保持距离,并将自己的工作室设计成类似于冰山的样子。这种地理上的边缘性使他们得以创建一个自主的圈子,艺术实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保持养独立精神、寻求政治和社会自由的存在方式。他们运用绘画、多媒体装置、行为表演和社交聚会等多种创作方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演绎传统的中国书法,颠覆了既有社会文化规约和价值观。吃饭、打牌、踢球和喝茶等日常活动是他们欢宴般的创作过程以及以参与介入为基础的展览经历之重要部分。通过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化为艺术,阳江组以富有诗意的微妙方式抵制陈规旧俗和权力等级。


周滔(1976 年生于湖南省长沙)

Blue and Red, 2014


周滔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变化不定的城市环境和地域为他引人关注的影像作品提供了视觉和叙述素材,他通常将影像与素描、绘画和摄影作品并置在一起展出。他的艺术实践将日常周遭转化为一个剧场:背景与舞台、观者与演员、事实与剧情以及记录与表现之间相互重叠、替换。空间与时间之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周滔的影像中以自然有机的方式逐渐展开。他的摄像机不仅仅是一种用于记录的设备,而还是他作为艺术家存在的一种延伸。通过镜头,周滔记录了广州这座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城市,以及纽约、巴黎、曼谷和巴塞罗那。周滔拍摄的短片《蓝与红》(2014 年)广获赞誉,这部作品由汉•尼夫根基金会、巴塞罗那和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制作,在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2015年纽约“新导演/新电影”影展上首映。《蓝与红》在2015年德国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首奖。

[沙发:1楼] 艺术眼artspy 2016-03-24 15:33:29

来源:艺术眼


古根海姆美术馆委任大中华地区艺术家为 2016 年秋季展览创作新作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今天,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公布将为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创作新作品的委任艺术家名单,他们创作的作品将进入美术馆收藏。分别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艺术家饶加恩 (Chia-En Jao)、阚萱 (Kan Xuan)、孙逊 (Sun Xun)、孙原 (Sun Yuan) 和彭禹 (Peng Yu)、曾建华 (Tsang Kin-Wah)、阳江组 (Yangjiang Group) 以及周滔 (Zhou Tao) 将为2016年11月4日在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群展创作新作。通过使用一系列不同的媒介,包括录像、雕塑、装置艺术、混合材质绘画和参与介入式艺术,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与实践极具特质,以诗意的方式表达社会政治与视觉美学的丰富关系。古根海姆展览将要展出的新作品,呈现出这些中国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多元理解,探索个体视角与主流历史结构之间的张力。此次展览是该计划的第二回合,将同时出版展览画册并举办公共教育项目与活动。

展览由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策展顾问侯瀚如 (Hou Hanru) 与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副策展人翁笑雨 (Xiaoyu Weng)联合策划。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是古根海姆亚洲艺术计划的一部分,由三星亚洲艺术高级策展人兼全球艺术高级顾问孟璐(Alexandra Munroe) 博士监督。

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于2013年启动,是古根海姆美术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学者和策展人合作的最新举措,旨在将交互的地区与全球现代主义历史及当代实践呈现给大众。由何鸿毅家族基金赞助,这个国际策划项目致力于委任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或澳门的艺术家为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收藏进行创作。通过该计划创作的所有作品将被古根海姆美术馆收藏,成为何鸿毅家族基金藏品的一部分。通过选择来自大中华地区的重要艺术家、实践和议题,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希望加强古根海姆与中国艺术社区的合作关系,推动对1979年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鉴赏,并拓展当前对当代艺术的讨论与探索。该计划包括三场展览,第一场展览题为「汪建伟:时间寺」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古根海姆举办。该展览展出了中国重要观念艺术家汪建伟 (Wang Jianwei) 的雕塑装置、绘画、电影与剧场行为表演。

第二场展览将延续古根海姆的传统,通过艺术家与策展人合作并根据美术馆的特定场域空间进行创作。这次委任艺术家的甄选是在经过大量的策展研究和工作室走访后决定的:他们的实践具有敏锐的社会意识和感知,积极地重新定位并挑战在国际语境中关于大中华地区当代艺术的对话与讨论。委任艺术家名单:

饶加恩(1976年生于台北)

饶加恩基于研究计划的创作实践覆盖了不同领域,包括绘画、行为艺术、场域特定装置以及多频道录像装置。饶加恩曾在欧洲学习、工作并举办展览,现在台北居住和工作。这些国际经历使他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形成了独特的看法。他的作品植根于本土环境。近年来,他的作品深入探索亚太地区的殖民历史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他的人类学视角和协同工作的方式促使他与平民抗议者、出租车司机和东南亚地区的移民工人一起创作。对饶加恩而言,这些私密的个人经历生发出对历史丰富并极具价值的解读,微妙地质疑国家政府与主流媒体所构建的官方历史。

阚萱(1972年生于安徽省宣城)

阚萱主要以录像为创作媒介,此外还涉足摄影、装置和行为艺术领域。阚萱曾在杭州生活,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之后去阿姆斯特丹参加了荷兰皇家艺术学院著名的驻地项目(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通过视觉图像处理,阚萱将她用摄像机、照相机所捕捉到的平凡琐碎物件、动作姿态及情绪的怪诞一面展现出来。近年来,她更多地涉足历史题材,展开广泛的游历和研究,创作了例如《大谷子堆》(2012年)等录像装置。这件作品呈现了跨越中国大陆一百多处的尚存皇陵遗址。阚萱曾多次参加全球重要展览,是目前同代人中最为重要的国际艺术家之一,这些展览包括广州三年展(2005年和2012年)、哈瓦那双年展(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07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年)、莫斯科双年展(2009年)以及光州双年展(2010年)。目前,阚萱生活工作在阿姆斯特丹和北京两地。

孙逊(1980年生于辽宁省阜新)

孙逊出生在中国东北一个矿业城镇,曾就读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他的动画作品制作精巧,反映出他对水墨画和木版印刷等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兴趣。他的影片采用逐帧手绘制作,最多包含超过五千帧画面。浸入式的观看环境是其作品不可或缺的体验元素,而这些环境常常由大量道具和手绘墙构成,孙逊通常在几天时间内完成这些环境的搭建。孙逊的作品充满多层次的隐喻和典故,以超现实的意象和奇异的情节阐述他对时间、历史、革命、神话和人性的解读。除了参与视觉艺术展览,他的影片还在很多电影节上放映,包括2007年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和多届德国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孙逊于2006年在杭州创建了派格 (Pi) 动画工作室。目前他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孙原(1972 年生于北京)和彭禹(1974年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

孙原和彭禹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系。他们各自于20世纪 90 年代末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参加了很多标志性的实验艺术展,包括北京的《后感性:异形与妄想》(1999年)和上海东廊的《不合作方式》(2000年)。两位艺术家从2000年开始共同创作,通过运用非传统的材料(例如动物活体和人体脂肪),孙原和彭禹极具力量的艺术实践挑战现有政治和社会体系中强加的秩序和控制。他们不仅从重大的国际社会和政治事件中汲取灵感,还从本地新闻、亲朋好友和周边邻居等普通人与事中获得启发。他们的作品不拘一格,怪诞离奇,围绕具有挑衅意味的主题展开,夹杂着一丝诙谐和独树一帜的现实风格。这个二人组合有时会开展策划实践,他们组织了展览《不在图像中行动》(2014–2015年),该展览在北京的三个场地举办,关注2008年之后中国的社会参与式艺术。2005年,孙原和彭禹受邀参加在威尼斯双年展中首次设立的中国馆。目前,他们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曾建华(1976 年生于广东省汕头)

曾建华六岁时移居香港。在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的文科本科学位之后,他旅居伦敦,于伦敦艺术大学旗下的坎伯韦尔艺术学院攻读图书艺术专业的硕士学位。之后,他回到香港定居。英国留学和回港定居的这段经历促使他思考有关身份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表象与真相之间的复杂关系。曾建华参加过众多大型国际群展和双年展,并根据这些展览特定的场域和空间创作装置作品。曾建华的沉浸式多媒体装置作品结合拾得录像、声音和光来营造文本和图像之间丰富互动。曾建华于 2015 年以个展形式在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展出,呈现包括四部分录像和声音装置的作品《无尽虚无》。

阳江组(2002 年于广东省阳江成立)

阳江组以三位成员所生活的南方沿海城市阳江市命名,他们分别是郑国谷(1970年生于阳江)、陈再炎(1971年生于阳春)和孙庆麟(1974年生于阳江)。阳江组特意在地理上与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保持距离,并将自己的工作室设计成类似于冰山的样子。这种地理上的边缘性使他们得以创建一个自主的圈子,艺术实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保持养独立精神、寻求政治和社会自由的存在方式。他们运用绘画、多媒体装置、行为表演和社交聚会等多种创作方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演绎传统的中国书法,颠覆了既有社会文化规约和价值观。吃饭、打牌、踢球和喝茶等日常活动是他们欢宴般的创作过程以及以参与介入为基础的展览经历之重要部分。通过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化为艺术,阳江组以富有诗意的微妙方式抵制陈规旧俗和权力等级。

周滔(1976 年生于湖南省长沙)

周滔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变化不定的城市环境和地域为他引人关注的影像作品提供了视觉和叙述素材,他通常将影像与素描、绘画和摄影作品并置在一起展出。他的艺术实践将日常周遭转化为一个剧场:背景与舞台、观者与演员、事实与剧情以及记录与表现之间相互重叠、替换。空间与时间之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周滔的影像中以自然有机的方式逐渐展开。他的摄像机不仅仅是一种用于记录的设备,而还是他作为艺术家存在的一种延伸。通过镜头,周滔记录了广州这座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城市,以及纽约、巴黎、曼谷和巴塞罗那。周滔拍摄的短片《蓝与红》(2014 年)广获赞誉,这部作品由汉•尼夫根基金会、巴塞罗那和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制作,在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2015年纽约“新导演/新电影”影展上首映。《蓝与红》在2015年德国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首奖。

何鸿毅家族基金简介

何鸿毅家族基金是由何鸿毅先生于2005年在香港创办的私人慈善机构,致力于弘扬和推广中国艺术与文化,加深人们对佛教哲学的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基金会支持各种面向全球推广中国传统艺术的活动。与此同时,基金会还支持创作更多以创新视角解读中国艺术历史以及有助于弘扬中国艺术成就的新作品。何鸿毅家族基金相信佛教文化在帮助人们面对当代社会挑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增进人们对佛教哲学的理解、诠释和运用。

所罗门• R •古根海姆基金会简介

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创立于1937年,致力于通过展览、宣传、研究和出版刊物来推进人们对文化艺术,尤其是现当代艺术的理解和鉴赏。古根海姆美术馆群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威尼斯佩吉•古根海姆收藏馆于当时加入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此后加入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还包括毕尔包古根海姆美术馆(1997年开馆)和阿布达比古根海姆美术馆(正在营建中)。古根海姆基金会通过不断开展馆内及外展国际合作项目,大力弘扬当代艺术、建筑和设计,包括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和古根海姆UBS MAP全球艺术计划。请浏览guggenheim.org,了解关于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的更多详情。

[板凳:2楼] Cash 2016-05-31 14:43:22
上班族只能用手VART在手机上看展 哭
[地板:3楼] Cash 2016-05-31 16:37:28
上班族只能用VART app手机看展 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