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逊:我没有“风格” 我只有“味道”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1   浏览数:1593   最后更新:2016/12/31 16:18:58 by guest
[楼主] colin2010 2016-12-30 12:22:13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艺术家孙逊

孙逊:谶语实验室,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2016年

  Photo by Alessandro Wang

  近期,艺术家孙逊个展“谶语实验室”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动画、装置、绘画和空间绘画等。除昔日作品《日常乌托邦》(2004)、《休克时光》(2006)、《异邦》(2006)、《安魂曲》(2007)、《21克》(2011)、《一场革命中还未来得及定义的行为》(2011)等,新作《天际谶语》和《幽冥谶语》等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和以往不少展览一样,孙逊在这次展览中也挑战了空间绘画。

  孙逊出生于1980年。过去十多年,他的作品模糊了素描、绘画、动画及装置之间的界限,融合了包括木刻、传统中国水墨以及炭笔画等各种技巧,并不断发掘新的创作方式。有评论指出,孙逊常常创造了一个架空历史和政治的世界,来挑战观众已知的逻辑和信仰。但孙逊不完全认同。他说:“历史、政治是我在之前采访时提到的例子,就被一直反复用到现在,那如果我举个荣格的例子,我就是关注哲学了吗?其实不是,艺术家不是学者,艺术重要的是抓住生活中的生动性。”

  此次展览由一面白色展墙展开,几件视频纪录着孙逊的工作和自述。进入第一个黑色空间后,两侧展墙同时播放孙逊所作的12部动画,它们是从21部作品中甄选而来,覆盖孙逊自2004年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观众一踏入空间,就仿佛进入多轨的声光隧道,一直通往第二个明亮的展厅。

  展览的第二部分是一个类似科学家书房的空间,囊括了受自然历史博物馆启发所作的各类奇珍异兽,孙逊动画中出现的部分动物,如蚂蚁出现在这些新作中。展墙四周则是孙逊的现场绘画。在这几件作品中,孙逊通过手绘光怪陆离的生态群落,来质疑乌托邦的架构,和科学进步的裨益。

  在过往的创作里,孙逊既完成过非常细腻的、中国风的作品,也构架过一个个不真实的虚拟世界,他在写实、写意、温和、躁动的不同风格里自由转换。“别人问我你风格怎么变了,我会说,我就没风格。”

  孙逊是反风格论的。他说:“我没有风格,我只有味道。”





孙逊:谶语实验室,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2016年

  Photo by Alessandro Wang

对话孙逊

雅昌艺术网:如何规划这次展览的?

  孙逊:我希望在展览中呈现影像和绘画两个方面,所以两个展厅的特点——比如第一个是一个长厅,中间有个自动门,打开后可以进入第二个区域——这些都给过我灵感。最终的成果是由一面墙的小影像引入,进入一个展影像的黑色长厅,穿越其中,再进入一个展示装置绘画的敞亮空间,是这么一条线索。

雅昌艺术网:为何在21部动画作品中挑选这几部作品来展示?

  孙逊:我们排除了那些3D的或和其他作品画风不太搭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近期在迈阿密展出的3D木刻作品,您怎么看到技术革新对动画的影响?

  孙逊:那件作品是木刻和3D结合的作品,是和AP(爱彼腕表)聊的结果,是手工的和看似高科技的结合。其实3D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了,是拼工作量的一个东西。我很喜欢手绘的过程,但我也不排斥高科技,我排斥的是为了高科技而高科技,或为赶流行去尝试高科技,你得知道为什么要用某种“高科技”。就好比,你如果用动画做一个生活片,我就觉得挺无聊的,你干嘛不拍呢,要用动画做呢?那些无非是吃吃饭、喝喝茶的事,你拍出来啊,为什么画出来,我就觉得那种特无聊。

雅昌艺术网:做事要有明确性。

  孙逊:对,我做每个动画都有个明确的想法后再去做。但做的过程中会一直改变。

雅昌艺术网:所以您有了什么想法后决定做那件3D木刻,想表达什么想法?

  孙逊:我说不出来。艺术家的作品不是用来去教育别人的。其实作品是一个杯子,观众看作品,得自己往杯子里倒酒、倒可乐、倒水。我不会说我给你倒杯水,喝吧。那万一你想喝酒怎么办?我也也很怕遇到一件事,我给观众一个杯子,观众不往里面倒,还问我“我想喝点什么”,那你可以拿起杯子,琢磨琢磨的。

  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大家都犯懒,不思考。“这是什么,这怎么用”,还没尝试过,已经开始发问了,其实可以先自己摸索一下。有些人,他们生活在一个小框框里,他们拒绝思考,所有的概念是既有的,所有的回答是等现成的,艺术不是这样。

雅昌艺术网: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哈姆雷特,但莎士比亚心里也有。所以,作为造这个杯子的人,您不喜欢去定义它,是这样吗?

  孙逊:语言的描述能力是有限的,我怎么说,都可能没有办法说出它的本质。以荣格“是即否定”来说,当我说“这是水”,它就在否定“这不是水的可能性”。所以说,艺术家能说作品是什么吗?艺术家描述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意思,这个东西怎么讲,怎么傻逼,不是不会讲,而是,讲出来就是错的。

  我常常说,最高级的语言是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10个字说了那么多(物象),但后面是有意境,我理解了,你理解了,但我们理解的不一定一样。这就像《少年派》,所有人一看,都觉得这作品好,每个人都很激动,但一出电影院,说得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都觉得挺好的。

雅昌艺术网:这是一个好作品的常态。

  孙逊:哪怕作品不好,也是一种可能。很多东西是开放的,是我没有办法用语言就说明白的。通过语言,人不能真正达成交流。你都说清楚了,你还做成作品干什么?

雅昌艺术网:作品是另一种输出。

  孙逊:它是一种交流的手段。

雅昌艺术网:有评论认为您的作品和政治、历史有很多关联性,您曾提到很早以前就对历史感兴趣。

  孙逊:其实我不同意,我只是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过,于是就被反反复复念叨这个,有时我只是举个例子。就像前面我举了个荣格的例子,但这代表我关注哲学语言吗?我只是举例子。艺术家不是历史学家、哲学家,更不是学者。艺术家最重要的是生动性。我们常说,艺术来源生活,这不是指来源于今天见个谁,明天泡个茶,而是指来源于“生活的生动性”。比如,你今天喝酒喝断片了,明天一起来,觉得,今天有个“新鲜的感觉”,是你从来没体会过的,今天体察到它了,这就是生动性。重要不是关注,是体会。

雅昌艺术网:这次在余德耀展出的部分作品,视觉张力更狂放。

  孙逊:其实叫我现在画笔触非常细腻的也可以。之前那个画腻了,今天换一样。天天大鱼大肉,换点榨菜,一样的意思。其实我可以干各种风格的绘画,我不是建立一个风格后,天天没完没了地自己拷贝自己;我可以随时、大跨度地进行不同的创作。所以有人问,你这个风格怎么变了?我其实就没风格,我只有味道。我画一张写实的画,和我画一张表现的画,这风格、方法完全不一样,但可以感觉出那味道。

雅昌艺术网:您是反风格的。

  孙逊:我是反对风格论的。我觉得要把“风格”当一个问题来问,我觉得特二。你要是说“我形成自己的风格了”,那好,我觉得你快死了,你的艺术生命快结束了。我们研究古人书画,会说他们在哪个阶段,是什么风格,但艺术家他知道吗?他是慢慢形成自己的味道,风格是后人总结的。所以,风格不重要,味道重要。

雅昌艺术网:您一直在画现场,每次都有变化,给您带来哪些体会?

  孙逊:其实这是一件特别有风险的事。每次做完又涂掉。但的确是做过了。

雅昌艺术网:之前有记录吗?

  孙逊:就手机拍一下。

雅昌艺术网:有没有觉得可惜?孙逊:可惜的事多了,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也会离开我们。

雅昌艺术网:回望过去一些旧作,比如令您走上国际的《21克》,您有哪些感受?

  孙逊:有时我会想,如果不是调试片子,我已经不想看了——看多了太烦了。人往前看。

雅昌艺术网:谢谢。

[沙发:1楼] guest 2016-12-31 16:18:5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