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英吉作品中的向死而生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380   最后更新:2017/01/08 20:25:31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7-01-08 20:25:31

来源:798艺术 文:Jörg Scheller


英吉的作品迄今为止都带有双重性。正如她文字和访谈中提到的,她最初的灵感是来自私密的情感和个人生活的观察,但她的作品也触及到更广泛的背景和相关性。


以我最初接触到英吉的作品《孩提的囚徒》系列为例,英吉的作品围绕着她九岁时失去父亲的记忆展开。但是这些精心布置的摄影作品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对认知和知识创造荒诞不经的解读,例如——蒙眼读书和写字,用肢体对书的感知,没有身体的观看。

英吉个展“阿斯巴甜”丹⻨⽂化中⼼展览现场


她最近的作品有了一些从自传性质的作品向外部世界的过度。几个作品系列例如《黑柿子》,《亚努斯的诗篇》,《鸟与狐狸》(银镜),《她/他》虽然仍会从情感和过往对经历中汲取灵感,但是艺术家本人的痕迹着墨少了许多。更多是这些系列通过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表达了对最近战争和恐怖主义事件的关注。


与此同时,死亡是一个在英吉作品中不断出现的主题。死亡是《春的临终》《孩提的囚徒》《黑柿子》系列中的主题和氛围基线,它也在《亚努斯的诗篇》系列中隐晦的出现。在《春的临终》当中,英吉在作品中暗喻的使用了裹尸布,血渍,淹溺等元素。在《黑柿子》系列的摄影装置中,她映射了原始的折磨,烧焦和破碎的肢体等元素但同时通过舞台剧的手法对其进行了疏离化的表现,就好像她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大家艺术永远不能真实的表达恐惧或恐怖本身。因此,表现的手法不应该是完全的,有说服力的,或是完全投入的,反而应该是割裂的和不连贯的。表现手法必须是疏于表现的,艺术必须是虚假的,否则它就和生活本身分不开了,既它不仅仅是表现恐怖,而变成了恐怖本身。艺术的力量仿佛就来自于它的无力感。我们不应该因为政治而牺牲诗意,我认为英吉也会同意这样的说法。

英吉个展“阿斯巴甜”⻨⽂化中⼼展览现场


结合英吉摄影作品中的黑暗色调,人们或许会试图把她的美学理解为痛苦,黑暗,或是悲观的。但是正如她自己反复强调的,对于死亡和痛苦的思考,或是死亡和痛苦的可能性,并不一定是病态或沮丧的。相反的,在许多的文化和时代中,人们相信通过仪式和祭祀对于死亡进行检视和预期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对生命的珍惜。


正如16世纪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德·蒙田提出的一个人必须要时刻想着死亡从而克服对死亡对恐惧。相应的,基督教的信仰也是基于似乎矛盾的想要得到永生,一个人必须要先死去的概念。耶稣基督被认为是通过身死而征服死亡。同时在末世运动中我们也看到对于末世的期待并不导致僵死反而引发激进主义和活动,也并不局限于艺术和美学活动:正是对于末日的难以想象激发和启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


但是在现代西方,死亡已经失去来它的意义,它的个体的和集体的功能。来自谷歌的RayKurzweil针砭的用“死亡主义”来概括宗教对于死亡的虚伪宿命的态度。但是这只是一半的事实。接受死亡作为存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以被看作是 对于人类傲慢的一剂良药和必要的生命尽头,从字面和比喻两方面来说。英吉的作品在这个角度可以被理解为当代的死亡警示录。

英吉个展“阿斯巴甜”⻨⽂化中⼼展览现场


正如之前提到的,她对于这些话题处理方式并非通过抽象的理性分析,而是通过感性方式把观众感同身受的带入,这也是她作品一贯的风格,即使是在面对文化背景更具广度的话题和相对有距离的政治事件,例如穆斯林国在伊拉克和黎凡特的斩首事件。更准确的来说,艺术家处理的话题并不是关于这个具体的暴行或是具体的地区,也不是关于这个或那个冲突。艺术家似乎试图去表达,在时间,地点,政治,文化,宗教,经济等具体的细节上的不同之外,存在着人类互相理解,同情,同理的共同点。在这一点上,她对于神话故事的运用非常合理:虽然神话发生在特定地区和历史背景下,它们在全世界范围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动机。这也使得英吉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人类学的一面。


尽管如此,她的作品摇摆于私密与政治,特定和通常,个人和人类之间但并不试图去解决这些不同立场之间的冲突。在其他的场合,我曾经用瑞士策展人HaraldSzeeman称之为“个人神话”,一个矛盾的说法,来解释英吉的作品。因为神话的本意从不可能是个人的,但是却是一个合适的形容因为神话总是不断的会被个体带来影响而改变。英吉的作品也具有这样的双面性。

英吉个展“阿斯巴甜”⻨⽂化中⼼展览现场


英吉创造自己的主观的象征和符号并同时把它们结合于传统的象征和符号体系例如来自圣经的。在这次展览首次展出的作品《鸟与狐狸》中,这种结合表现的很明显。英吉在玻璃镜面的表面制作出了烧焦的效果和抽象的图像,并在这些扭曲的黑点中手绘了光怪陆离的生物。在仔细的检视之后,可以发现她借用了荷兰文艺复兴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通过富有突破性和隐含寓意手法所创作的圣经题材中的生物。从某种程度上来看,Harald Szeemann的“个人神话”已经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耶罗尼米斯·博斯在英吉的作品中出现了。


糖用于染色玻璃的组合绝对不是随意的。首先,糖和甜味曾经扮演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持续扮演,基督教中含义特定寓意的角色而且不至于基督教。试想在新约全书最后一书中约翰的启示,其中约翰接到天使传来的福音“像蜜一样甜”。试想17世纪佛罗伦萨宗教画家卡洛斯多西的画作被后人形容为“蜜糖般的”或是“甜蜜的忏悔”。试想乔治·哈里森在他1970年专辑《All things must pass》中的歌曲《我甜美的主》。或者如弗朗西斯教皇最近说到的:“上帝福音的宣扬必须带有甜蜜,带有友爱,带有爱心!”

英吉个展“阿斯巴甜”⻨⽂化中⼼展览现场


最后一点并不让人感到吃惊。弗朗西斯是一位耶稣会会士而耶稣会一贯强调信仰中感性的一面。对他们来说信仰含有味道,就像以前耶稣会在早期的国际糖贸易中起到重要作用。关于中国,值得一提的是耶稣会在16和17世纪活跃在中国,著名的耶稣会传教士和学者利玛窦曾在北京常驻并取得了进入紫禁城面圣的资格。利玛窦试图调和天主教信仰和儒家哲学,类似于乔治·哈里森试图调和基督教信仰和哈瑞·奎师那。在此背景下,在北京结合基督教染色玻璃和糖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案例。


由于当代艺术作品很大程度上如翁贝托·艾柯所说为“开放式的作品”,并且只有在和观众在特定的展出场景下产生对话后才变得有意义,把《他/她》看成是一个对于当代艺术,宗教,信仰的感性层面,以及知识传播和如耶稣会在中国传教所例证的最终导致全球化和文化交融之间连接反思的邀请。不过,这些并不是英吉之前和现在的意图和概念。但是艺术作品在离开工作室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就像孩子一样。没有人能够控制它们所产生的含义。对于英吉来说,糖做的窗户在展出的地上横躺着可以被暗喻的理解为尸体。其他人可能会看到好像在大海中漂泊损坏最终被冲上海岸的残骸。另一些人可能会在其中看到宗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的寓意。毫无疑问的,更多的关联会在这次展出中被发现,有些是甜蜜的,有些则不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