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故事新编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472   最后更新:2017/02/13 17:53:19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7-02-13 17:53:19

来源:艺术界LEAP 文:吴建儒



故事新编
地点:古根海姆美术馆

时间:2016.11.04-2017.03.10

阚萱,《圐圙儿》(局部),2016年,石头、大理石,13频道彩色视频装置


“故事新编”是何鸿毅家族基金会赞助的在古根海姆美术馆呈现的第二个关于中国的项目。与2015年汪建伟在古根海姆冷峻而抽象的个展不一样,观众在本次关于“中国”的展览中是一种不断遭遇各种地点和疆域的视觉和阅读经验,而“土地”在展览中的作品看来大部分是充满紧张、冲突和荒诞的。土地是关于时间消逝之后而留下无数历史痕迹的容器,地点的选择是一种隐喻以及法论,从全球化浪潮涌现到如今地区冲突爆发、右翼势力和新保守主义危机四伏的今天,“地”方已经成为以个人叙事来替代历史书写的重要坐标。事实上,展览并不再仅仅关于“中国”,而是以中国为坐标的一次文化身份反思。

孙逊,《神话时代》(细部),2016年,双屏录像,粉末阿拉伯树胶颜料、酪素涂料及桑皮纸


周滔,《咽喉之地》(截屏),2016年,双屏录像


孙逊多媒体装置《通向大地的又一道闪电》占据了展览的入口处,他以一贯绘画/动画的方式追溯了家乡小镇煤都阜新的历史宿命,那里曾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开采区,如今,和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变得地表满目苍夷,劳动力艰难地转型。作品是基于实地风景的一次地方革命想象,“魔术师”这个贯穿大部分孙逊作品的角色不受时间限制地往返和见证从革命到共和的过程。艺术家周滔的双屏录像《咽喉之地》同样关注城市生态灾难,作品隐晦地指出目前极速城市建设过程中基建存在的巨大隐患,其创作背景是来自2015年深圳一处垃圾堆积区的大面积塌荒,艺术家用无声、缓慢而阴郁的镜头扫过那片干裂褐色的土地,乌龟、钓鱼的男子、塌荒后的救援队以及附近的基建形成了不安的末日景象,而这一切与对面屏幕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火星研究所的场景如出一辙。台湾艺术家饶加恩的《计程车》直接将台北的地标性建筑和特定的历史记忆关联在一起,难过的是当这些故事借当地出租车司机之口说出的时候,仿佛也能窥见在这些人身上承担着巨大的海峡两岸之间错位的历史阴影。“故事新编”展览中最不可见的部分成为展览值得辩论的地方,同名画册里面收录了7位小说家委托创作的科幻故事,其中韩松写了一个在未来北朝鲜征服了世界,宇宙观察者让隐居已久的作者塞林格(《麦田守望者》的作者)去观察崩塌资本主义世界的故事,这难道不正是关于当下世界的极端寓言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