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黯雄丨你的所见就是你的宇宙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2061   最后更新:2017/02/19 17:42:17 by 天花板
[楼主] 天花板 2017-02-19 17:42:17

来源:崇真艺客


中国文化还是有它自己的逻辑和系统,而传统文化是深植于你身体里面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让你更能理解自己...


在爱人吴晓航的眼里,邱黯雄是一个「幸运过头」的人。94年美院毕业至今,很多同学早已改行,而邱黯雄一直在画画,没有为生活而放弃艺术这件事情,还在朝着艺术的方向努力着...邱黯雄认为自己确实是幸运的。

2006年对邱黯雄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年,因为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场个展在上海举办,之后的动画作品《新山海经1》又惊艳亮相第六届上海双年展,并斩获当年CCAA中国当代艺术荣誉奖。


《新山海经 1》,动画影像截帧


距离邱黯雄2004年德国留学回国,不过两年的时间,却让彼时的中国艺术界,记住了他的名字。这或许也成就了太太所言幸运「过头」的部分吧。

见到邱黯雄的时候,他还在为即将于3月举办的个展紧张创作着。届时,动画作品《新山海经3》将作为该系列的终结篇得以完整呈现。

客厅所能摆放的空间都被《新山海经3》素材手绘作品填的满满当当,不仅如此,邱黯雄还「霸占」了太太专属的绘画空间。同时为了配合即时拍摄输出,摄影、灯光器材也间隙其中,各路电源交汇于脚下,我们小心翼翼的落座,生怕失足导致多米诺骨牌般的倾倒瞬间。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新山海经3》沿袭了之前两部作品的气质,以魔幻的角度审视世界。不同的是,第1、2部从现实题材出发,直观反映身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新山海经3》则是将当下的生存境遇直接投射在了介于现实与未来之间暧昧/模糊的状态。

「3是以电脑、网络、虚拟现实等为题材向外延展,相比前两部,叙事性可能会更强一些,你可以看到现实的部分,也可以想象到未来。」

从2013年开始着手做,按照分镜头的方式绘制手稿,最终汇聚成了眼前三本如古籍般沉甸甸的动画脚本。

「在做1的时候,思想上没有什么包袱,想法并不是那个时候才有的,而是把以前积攒的好多东西在那一刻释放出来。因为没有太大的预期,所以在心理上是比较放松的。做2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延续性、统一性,但是又不能做得一模一样,所以做续集总有一个问题,最怕做得越来越没意思。」邱黯雄向崇真记者回忆道。

不想为了做而做,因为没有好的想法,《新山海经3》还是放了一段时间。邱黯雄说,他其实是在等,等想法成熟后的水到渠成,作品也才会有感觉。

「目前3的剧本都大致稳定了,最后的结尾还在纠结,就是控制它在叙事和图像表达之间的平衡,更像是一个剧情的演绎,我就在想如何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不是太靠近电影叙事的状态中,更多的还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

邱黯雄称自己属于兴趣爱好广泛且比较晚熟的人,早期的创作类型涉猎装置、动画、跨领域研究、绘画等多种形式,作品面貌铺的比较开。到了如今的年龄,他坦言是要有一种「收心」的状态。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原来是对很多东西都很好奇,想去尝试,像小孩一样。到现在,是要把焦点聚集到一个面上,然后不断往深里走。那么做3本身就是让我沉淀的过程,也是一种经验,有更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件作品。」

「新山海经系列作品的成功,会束缚你的艺术创作吗?」我问道。

「我反而觉得不够束缚。艺术本身是追求自由的,但是自由一定是在某种限制的情况下的改变,否则那就不是自由。」

在邱黯雄看来,自由应该是突破了某种障碍的状态,自由不是一劳永逸的结果,它是变动不居转瞬即逝的,随时会陷入另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艺术家应该随时警醒自己是否在这样的处境里。

「新山海经对我来讲,还没有穷尽它本身的可能性,也就远远还未达到能够谈束缚的状态。人生短暂,如果能把新山海经这件事情做到一个完整的状态,我觉得就已经够了。」邱黯雄如是说...

图像/表达

新山海经1和2的剧情,从头至尾是一种比较单线的叙事构成。而3则是从几个不同的线索出发,设定不同的人物角色。「因为是游戏,所以有游戏玩家,但是每个人又会有一个真实身份,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并无交集,但是在虚拟世界里,彼此之间会发生一系列的关联。」


《新山海经1》动画影像截帧,2006

《新山海经2》动画影像截帧,2007-2009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在新山海经3的制作过程中,邱黯雄首次尝试了3D技术。他认为,将水墨的方式置于3D的环境中,由于对空间的掌控自由度更大,镜头运动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强,作品所能承载的艺术表达也将更为丰富。而新技术的应用,也让邱黯雄有更多的机会渲染3本身的叙事性,依靠情节去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

《新山海经1》动画影像原画,2006

《新山海经2》动画影像原画,2007-2009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以前在2中尝试用长镜头,它的纵深感就没有那么强,但是在3D里就很容易实现。它其实就是给了你一个摄影机,自由度是比正常摄像机的跨度更大,比如场景转换,很多很奇怪的角度,或者完成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一些空间衔接。」

但对邱黯雄而言,技术并不是第一位的,纯属为了炫技更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他所有的原画坚持使用手绘来完成,而非电脑特技,因为两者呈现出的质感和状态还是会有所不同。「虽然说是使用3D,我还是仅在空间感上有一个拓展,但是从整个画面的呈现效果来看,我还是希望保持一种水墨的状态。」

传统/现代

在邱黯雄出国留学之前,已经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中国,每一位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青年无不被西方各个流派/思潮所带来的内心涤荡而激动着,邱黯雄也不例外。

在历经西方艺术洗礼之后,让他却渐渐意识到,按照西方的表达方式走,还是无法达到最精髓的部分,因为那是属于西方人理性思维逻辑下的产出。而在国外的四年学习生活,更让他坚信到了这一点。

《新山海经 人物设定》,2006


《新山海经-敖驼》,2008,木刻版画(墨水、宣纸)



「即便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家的属性差异还是存在的。中国文化还是有它自己的逻辑和系统,而传统文化是深植于你身体里面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让你更能理解自己。」

作为个人选择,邱黯雄会尽可能多的了解传统文化,把它摆在今天的现实中去确定他的意义何在。「回头去看欧洲文化发展脉络,都是和它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当代文化也好、存在主义,解构主义也罢,都是在过去的文化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得以再发展。」

「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现在很多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很模糊的状态。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很多东西现在的人并不了解,必须学习了解后才有可能去判断,但是我们既不能回到原来很纯粹的精英文化传统里,也要避免成为民粹主义者。但是作为艺术实践,是可以慢慢把创作和思考放在一起的。不一定是即时政治的工具,思考可以进入更直接的状态。」

《新山海经3》动画影像原画,2016


邱黯雄希望能从中国传统里找到创造的基础,给现代社会提供价值参照的精神坐标,特别是艺术的部分,它并非是线性发展,宋代绘画在现在看来,还是一样的卓尔不凡,而并不是一个过时的视觉图像。邱黯雄强调:今天我们能否创造一些留得下来的作品,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艺术/现实

邱黯雄形容自己早期的创作,更像是逃进桃花源里,画画山水,但又觉得这与当下的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多少是有一点虚假的,不过是想象了一个很美好的自然状态。于是在回国后开始了新的尝试,动画、装置、及各种媒介,题材直接切入当下的社会现实以及国际政治议题。在2007年底,因为对当时市场盲目热炒当代艺术而学术失声的状况感到忧虑,他发起成立了‘未知博物馆’,并期望通过关注人文、社科和哲学方面的问题,能产生有效的、跨领域的交流和互动,这也是作为艺术思考介入社会现实的一种全新体验。

‘未知博物馆’项目:《当我们谈论艺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2010-2012


未知博物馆是建立于现实与理想冲突下的制度困境中。它源于对艺术体制、艺术实践、艺术价值和商业环境的困惑与反思,不可避免地带有乌托邦色彩。

「在创作和思考的时候,用现在很时髦的提法,就是你不能介入社会。当你过多的介入现实的时候,可能更多考虑到的是时效性,更像是期待一种社会对它的关注度,但这本身与艺术的距离其实是更远的,更多针对的是集体性的反馈而不是作品本身对个体内心的触动。这样反而是进入了景观社会的社会逻辑。」邱黯雄反思道。

「艺术始终是一个表演者、一个模仿品,现实的镜像。要用镜像去影响当下的现实,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邱黯雄以为,于艺术家而言,创作好一件作品要远比做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活动更为重要和有意义。艺术平行于现实,如果艺术与现实的界限没有了,艺术就的确终结了。

「我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做艺术创作,因为这个世界从不缺乏热点,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惊心动魄,但同时又是迅速被遗忘的。」

遗忘/记忆

面对信息消费的时代,我们到底应该记住什么?又或者应该遗忘什么?这恰好是艺术家应该提出的问题。邱黯雄2007年的火车装置作品‘为了忘却的记忆’和2016年的‘遗忘之城’又重新让公众去反悟记忆中的视觉文化创伤和重温历史景观的不断演进。


《为了忘却的记忆》,影像装置,2007


‘为了忘却的记忆’其实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记忆存在,而‘遗忘之城’竟真的就是一种被遗忘、更迭的状态。「作品对今天‘遗忘’的属性还是有所指涉的,深层来讲还是有关注政治属性,只是我指涉的在今天看起来好像是非政治性的。我并不是采取了一件相对安全的策略去做这件事,而是,这件事恰好是大家所忽略的事实。」

《遗忘之城》影像装置,2016


貌似信息爆炸、媒介自由的背后都存在着权利、资本的逻辑在其中,你能记住或者遗忘什么,其实都是不自由的。资本对人的控制,有时候是你无法拒绝的,它甚至会以你喜欢的方式控制你。今天,信息消费占据了人们的主要时间。并且一次性使用完就丢弃,你在有新消费需求的同时,每天都有新的新闻来填补新的一天。

《遗忘之城》影像装置 内部空间,2016



「我选择某种娱乐的呈现方式,让人湮没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恰巧这些又充斥你的生活、塑造你的生命。‘为了忘却的记忆’更像是《1984》(乔治.奥威尔)的状态,‘遗忘之城’更像是《美丽新世界》(阿道斯.赫胥黎)里的状态。每个人看起来都是生活在一个很顺畅、愉悦的环境里,没有什么痛苦,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邱黯雄说,艺术必须要值得去琢磨,去回味,而不只是一个高冷的概念、需要一大堆的解释才能成立。同时还要赋予情感和身体力行的劳作,历经时间和经历塑造出来,才能让作品本身充满分量,才能与观者的情感共融,也才是有温度的作品。

不要执着于结果,当你得到的时候,一定就会失去它,这是邱黯雄以前难以意识到的。如今,参佛让他更清醒的观察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被外界幻象所迷惑。「你所见就是你的宇宙,你的宇宙中的主音是什么,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内心真正要表达的部分。外面的名声无非是空谷回响,声音再大,再绚烂,也就是一个会消逝的礼花...」

邱黯雄向崇真艺客记者展示《新山海经3》分镜头动画脚本手稿


邱黯雄推荐的书和电影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

《图像的生与死》雷吉斯·德布雷

《撒旦探戈》导演:贝拉·塔尔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