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OCAT 西安馆春季展览:环境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385   最后更新:2017/03/15 22:54:49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7-03-15 22:54:49

来源:艺术世界杂志


OCAT 西安馆  2017 春季展览 ,展览现场




“环境”,最为广泛的意义即是指人类生活的世界。在中国,除遇空气污染、荒漠化、水源短缺等自然问题之外,同样还面临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群体迁移、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社会问题。这于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3 月,OCAT 西安馆以“环境”作为春季系列展览的主题,邀请李消非、邓大非、吕松、胡昀、陈秋林等多位艺术家通过影像、绘画、摄影及以个体生活与社群变迁为焦点的研究项目,对“环境”问题进行不同方面的检视,并以极为个人化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观察。



邓大非:西安笔记——废墟纪念

邓大非,《西安笔记》,2580 x 150 cm,宣纸拓印,2017


城乡结合部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对于农村的自然改革,其发展迅速而又广泛,但与此同时又并未减缓人们对土地的怀恋。艺术家以此为主题,运用传统拓片手法对地面纹理进行再现,透过宣纸与水墨捕捉并记录正在消失的城市边缘。从中,邓大非在创造了一系列具有纪念性的图像与符号的同时,还记录下发生在创作周围的环境和土地变化,除此之外更是赋予这片处于疾步重建节奏的废墟以尾迹生命与情感。

展览现场

邓大非,《西安笔记》(局部),宣纸拓印,2017

邓大非,《身陷囫囵刻》,200 x 125 cm,宣纸拓印,2015



吕松:流

展览现场


吕松将自己的作品主题形容为“记忆的、心理的、经验的”。正因如此,他对于景观的诠释深深植根于个人对自然世界的视觉观察中。这些观察作为灵感的来源,艺术家以此对特殊的记忆进行述并唤起那些令他着迷的特定的心理经验。正如艺术家所言:“我的创作过程始于情绪。我从电影、文学和个人经历中获取灵感,我的目标就是获得对这些情绪的更深层理解,并丰富自己绘画实践中的感觉。绘画对于我来说就像写作,是一个梳理、归纳和探寻未知的过程”。

吕松,《曼弗雷德的遗愿》,250 x 180 cm,布面丙烯,2016

吕松,《无题》,29.7 x 21 cm(左),73 x 51.6 cm(右),独幅版画,2016

吕松,《低语》(左),120 x 90 cm,布面油画,2015

吕松,《篱笆》(右),120 x 90 cm,布面油画,2016



胡昀:我们从未离开过

展览现场


陕西这一地域记载着胡昀祖父在现代中国革命时期所走过的一段特殊旅程。通过整理一系列与祖父之间的对话,艺术家试图将这一段经历进行重现。也是从那时起,艺术家延续着从祖父回忆中获取历史资料的方式,寻找着自己与历史之间的联系。通过调研,胡昀以多重人物或正视或反观的视角,重访和和编辑这些时间碎片,并以此使人们意识到历史痕迹正以何种形式得以保留并对当下的生活产生影响。

胡昀,《遗骸》,装置,煤炭, 2017

胡昀,《星座》,声音装置, 2016

胡昀,《我们从未离开过》,新闻图片拼贴、墨, 2016



陈秋林:另一种废墟

展览现场


陈秋林带来作品《一天》,呈现其对于贵州省东南部山区的女性生活的考察。这些女性不仅远离现代城市生活,行动甚至思想也受制于当地世代流传的习俗。“床”于之而言,或许是唯一私密且能够感到自由的空间。因此展览中,它作为主体出现在装置和以当地女性为主角的录像及摄影里,成为当地女性生存现实的写照。从中,艺术家透过细腻的观察和体会,发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女性淳良的秉性和她们对于传统的敬畏,并以玄秘的情景一幕幕展示了那遗落在现代文明环境深处,被边缘化却无法摒弃的古老传统。

陈秋林,《一天》,装置,棉布、头发、床单、被套、枕套,2014 - 2016

陈秋林,《梳妆》,15'30'', 3 屏幕高清录像, 2014 - 2016

陈秋林,《树》,120 x 80 cm, 胶片摄影、艺术微喷,2014 - 2016



李消非:油 盐 酱 醋——流水线项目

展览现场


在名为“流水线”的这一持续创作的影像计划中,李消非记录下了工厂中生产日常生活用品的小规模流水线,它们主要生产盐、煤炭、铜、银、香烟和巧克力。这些工厂通常很小,生产过程也显得肮脏。但在镜头前,这些污染最为严重的原料似乎也有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美感。这是好,还是坏?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景时又作何感想?这正是“流水线”所要探索的问题。展览中,艺术家用一种非叙事的方式将这些景观并置,以触动观者从不同角度,从细节到整体去感受、体察这些看似平实自然的“油、盐、酱、醋”。

李消非,《流水线 - 第 30 号》,3'11'',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2014

李消非,《流水线 - 第 35 号》,4'30'',高清录像、彩色、有声,2015

李消非,《银子》,13'07'',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2016



/ 对话李消非 /


ArtWorld:怎样的契机促使你开始进行“流水线”项目?


李消非:2010 年我因参加一个公共艺术项目,采访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在这过程中,我接触到一个印刷工人,他的谈吐与采访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均与其年龄非常不匹配。因此我就想去深入去了解,在进入到他的工作现场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工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情绪。在那里机器成了主角,人和机器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奇异,人在长期劳动中模仿机器的动作和速度与机器冰冷的节奏感一起同化。与此同时,工人在不经意间又流露出工作的愉悦和享受的情感。从那时起开始“流水线”项目的创作。


ArtWorld:“流水线”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人、商品、机器、工厂之间的关系问题该如何看待?


李消非:流水线项目到现在已经七年了,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想法。最重要的概念即“流水线”是消费社会、资本工厂、社会进程的标准化,是资本欲望所驱动的生产模式,是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重复的、一致的、机械的缺乏情感的生产方式,高效、快捷地将生产价值放到最大。这样的重复和一致,不仅指的是机器,同样,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工人,以及最后的产品。早期我拍摄工厂车间里面可以看到的那部分“流水线”,有工人在生产,有机器运转等场景,同时进行大量的采访。后来我有机会去一些国家,慢慢的发现其实看不到的那部分“流水线”才是决定性的,于是我更多就开始关注工厂车间之外的“流水线”。

李消非,《流水线 - 第  1 号》,5'25'',高清录像、彩色、有声,2012


ArtWorld:你目前共走访了多少个工厂?面对不同地域,是否有让你对“流水线”产生新的认知?


李消非:目前走访过 160 多家不同类型的工厂,小到几人组成的小作坊,大到十多万人的工厂。每个工厂都有非常不一样的情况,但从本质上来讲却大同小异。例如:2013 年上半年我在北欧,去了挪威的北极圈的城乡,在那我拍摄了一家帝王螃蟹工厂,也是流水线作业,下半年我去了新西兰南岛的一家巧克力工厂,这南北两地相距近三万公里,所见所闻基本上没什么区别,大部分人都说着英语,尤其是超市,你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超市里的商品、模式,内部的陈设,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收银台是什么样子的,都非常格式化、标准化。我以前多关注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而现在则更多的考察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及给人的内心所带来的影响。


ArtWorld:走访这些工厂之前是否有做过非常充分的调研?拍摄时是否有进行事先预设,又或是临场发挥?


李消非:对我而言,拍摄具有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进入工厂需要相当的人脉关系,有时候能够进入的关系复杂而脆弱,大部分人不清楚你的想法和目地,或者也并没有太多热情来关注,太多的限制会阻碍拍摄的进程,甚至想法无法实现。一般情况,只要有机会,我会不计成本的去工厂拍摄,去前尽可能在网上做些初步的了解,当然随着拍摄经历的积累和素材增多,慢慢的就有了自己的方法和方向了。

李消非,《流水线 - 第 2 号》,3'09'',高清录像、彩色、有声,2012


ArtWorld:这些实拍的流水线场景将如何转换成作品?


李消非:我的录像作品基本是切片式的,其叙述也是断裂的。我会花些时间与各种群体进行沟通,在诸多的采访中,往往只节选几分钟的内容。另外在工厂现场的拍摄也是局部、片断、瞬间的,它们看上去互相之间没有关系,但组合在一起后便是一种整体的陈述。


ArtWorld:从"访谈系列"到"无声系列", 再到现在的"日常系列",你的创作理念是如何转变的?


李消非:项目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2010 年 - 2013 年,主要是与“流水线”上不同职位的人(老板、总经理、主任、秘书、财务、工人等)进行对话和交流。以“实拍”的方式,通过后期剪辑将人与机器相互重组和转换,重构一种虚幻的真实,这一阶段主要是录像作品“访谈系列”和”无声系列”。


第二个阶段是 2013 年我在斯德哥尔摩半年,那非常安静,没人打扰,很多日常忙碌之外且想象不到的东西开始沉淀下来。那段时间我完成录像作品《一包盐》,它是以“日常用品”作为媒介,把车间之外的环境因素、人的因素都并置在一起来探讨隐藏在秩序之外的“流水线”,这就是“日常系列”开始,这个系列现在还在继续。


第三个阶段是 2015 年初我成立“流水线项目工作室”,希望建立成为一个创作平台,用一种开放的姿态与不同学科的人进行沟通、讨论和合作,来探索与之相关联和延伸的“流水线”。不定期的组织一些针对不同的主题的展览和活动。

李消非,《一包盐》,7'26'',高清录像、彩色、有声,2013


ArtWorld:能否介绍一下《一包盐》?


李消非:于我而言,这是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也是我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创作思维较以前拓展许多。另外,《一包盐》在 2014 年先是有幸入选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之后又作为六屏录像装置的一屏参加第八届柏林双年展。这个作品的素材实际上是 2012 年拍摄的,当时与一位旧金山艺术家一起合作“盐”的项目。他做装置部分,我做是影像部分,我们一起去江苏盐城和洪泽湖等地考察和调研。其中很多场景到现在都印象深刻,在生产矿盐的区域有着非常刺鼻的气味,但工人们却早已习惯,甚至无感,更为重要的是我了解到“盐”在生产线里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原料,矿盐的原料分成“盐”和“硝”两部分,通常盐厂只提炼价格偏高的“硝”,至于低价的“盐”则随意处理。通过“盐”我发现更多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于是我开始关注生产价值链上更深层的一些问题。


ArtWorld:在你的作品里,有刻画工人们重复动作的工作状态,这种“死劳动”的生产模式你是如何看待?从中想要为观众传递哪些想法?反思消费社会里的制造问题?


李消非:“流水线项目”是没有情感,没有批判,没有主观意识,也没有答案的一种工作方式,当然它是一种关注式的、分析式的社会介入。

李消非,《流水线 - 第 57 号》,9'23'',高清录像、彩色、无声,2017


ArtWorld:本次展陈方式是否有什么考究?影像之间将怎样形成呼应与对话?


李消非:这次共展出十二屏影像装置,主要是希望观众在踏入展厅的瞬间,能立刻置身于立体的社会现场中去,以触动观者从不同角度,从细节到整体去感受、体察这些看似平实自然的剩余景观。


ArtWorld:接下来还会进行哪些方面的探索?


李消非:以前我主要以实拍的方式进行记录,从去年开始,我会植入一些场景到现场里,使影像既具有现实性,又存在着虚幻的意味。如:在鹅毛车间,在工人正常的工作的情况下,我将鹅毛吹的漫天飞舞,使两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外,我还想尽可能的去发现不同地域之间的内在差异,如:新作《崇明岛》、《横沙岛》,会以地名来来命名,以凸显地域的特征。另外,在未来希望继续与不同的人进行合作。



/ 展览信息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