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当代艺术内容按关键词划分,也就这么几类
发起人:hjqhjq  回复数:0   浏览数:1454   最后更新:2017/03/22 21:59:35 by hjqhjq
[楼主] hjqhjq 2017-03-22 21:59:35

                                           

把当代艺术内容按关键词划分,也就这么几类


2017-03-22 09:20:13 来源:艺术市场通讯                 


很多人认为当代艺术很“空”,不仅看不懂还贵。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当代艺术无非是以下这么几类,当你看不懂时,就往这些关键词上去靠,你会发现当代艺术其实很好解读。


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类的题材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政治民生问题,一类是环境问题,还有一类就是话题事件型争议。


代表艺术家:艾未未、埃利亚松、森达达

艾未未可谓是此类艺术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哪里有争议哪里就有他,哦不,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个话题争议制造者。乐高事件,撤展事件,以及2016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难民事件,就连一贯褒扬他的欧洲人民也开始质疑他。

近日,艾未未在捷克的首个个展在布拉格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in Prague)揭幕,展览名为“旅行法则”(LawoftheJourney),延续了艺术家对难民问题的讨论。展览的主要作品为一艘230英寸长的充气船,上面搭载258个超大难民形象,代表2015年不幸溺亡的叙利亚难民。包括捷克在内的中东欧四国曾在2015年拒绝与欧盟分摊12万名的难民份额。这也是现年59岁的艾未未迄今最大的装置作品。“我的讯息非常明确:作为政治人物或政治团体,不能为了政治利益而牺牲人的尊严与人权。”艾未未表示。

埃利亚松是环境问题的代表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科技含量很高同时又兼具自然和文化双重性的经典作品。他擅长将高科技与自然元素相结合,通过光线、温度、声音等不同角度,改变和调整环境,强调观众在空间中感知和体验。作品通常以大尺寸的装置、雕塑为主。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中,由埃利亚松和丹麦地质学家米尼克·罗辛(MinikRosing)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冰钟》(IceWatch)——来自格陵兰峡湾的12个冰块以钟盘的形式摆放,随时间的流逝慢慢融化。当时联合国刚刚发布了第5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埃利亚松的《冰钟》在巴黎先贤祠展出

《你的彩虹全景》,2006-2011年

《纽约瀑布》,2008 年


森达达作为与杜尚齐名的当代时期三鼻祖之一,其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最早一批当代艺术,也是中国新艺术运动引领者,与栗宪庭等四人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化四巨头”。在”2017世界最贵重10件现当代艺术品排行榜”中其代表作《死亡的太阳(一车蜂窝煤灰)》以28亿美金的价格位列第三。森达达的作品都是基于社会抗争;如《十八刀——献给“老佛爷”的生日礼物》、《国灰盒》、《行为摄影1999》、《尿汉石》等。另外,森达达还拍摄了《尿核岛》等多部影片。


《死亡的太阳(一车蜂窝煤灰)》 1983


这一大类作品都是基于社会问题而起的创作,艺术家多为艺术激进份子。此类作品多为行为、装置艺术,且一定声势浩大,具有冲击力与话题性。其目的是呼吁大众的重视。理解这一类型作品主要就是从相关事件入手,结合艺术家的脾性与日常社会性活动,加之自己一定的事件看法,大约就是作品想要表达的含义。


人权问题

人权问题在目前的当代艺术市场中主要表现为两块,一块是黑人艺术,一块是女性艺术。

黑人艺术是地狱性歧视的表现。黑人艺术始终没有在艺术市场中得到很好的表现,不仅是价值上,就连参展机会都很难得。不过这一现象在近几年得到改善,这一点在之前的《艺术市场通讯》中有提及论述,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代表艺术家: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克里·詹姆斯·马歇尔

巴斯奎特在近年的拍卖市场中已表现的十分抢眼,作品连连以高价拍出,趋势可赶超毕加索;而另一位黑人艺术家马歇尔也得到大都会博物馆的充分重视,举办其个人大型回顾展。马歇尔是美籍非洲裔后代,因此他的作品大多通过援引历史和文化的语境,聚焦于黑人的主体性——美籍非洲裔人黑暗的政治经历和身份认同。

Two Invisible Men (The Lost Portraits)

而女性艺术更是近年艺术市场中最重视的板块。2016年,数个以女性艺术家为主题的展览在国内外举办。同时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新馆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Morris)表示,为确保女性艺术家能够在泰特获得更多的展览机会。“我们将力推女性艺术家”。泰特的董事、慈善家伊丽莎白·默多克(ElisabethMurdoch)推出了一个奖金为10万英镑的新奖项,专门奖励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女性艺术家。

代表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乔治亚·欧姬芙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是人权问题题材的代表艺术家。她作品灵感来源于她对巴尔干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巴尔干地区对性爱的态度。这种传统的对男性女性不同的理解,源于对人性自然力的保持和对不可摧毁的宇宙力量的接触的渴望。她还曾以导演身份执导了短片集《人权故事》;而另一位女性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去年7月她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的个人大型回顾展也是标志着女性艺术的历史性地位回归。

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大型回顾展

这一大类作品是基于人权问题而起,此类艺术家几乎都是人权问题的当事人。该类作品以各种形式呈现,有行为艺术,也有传统的架上艺术。其目的同样是在于呼吁。理解这一类型作品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直接描述,比如马歇尔,一眼就能辨识其黑人主题;另一种则表现的较为隐晦,比如乔治亚·欧姬芙,用花朵比喻女性。但解读两者都可结合艺术家的经历背景,无外乎是希望大众对人权能够公平认识。

戏剧性&故事性

代表艺术家:张鼎、张奕满

张鼎与上海外滩美术馆合作的艺术装置“风卷残云”,在去年引起了一波观展小浪潮。在开幕当晚,美术馆的赞助人和藏家们端坐在金色的笼子里,不停地用手机拍照或只顾低头查看微信。这种对艺术娱乐化的讽刺是显而易见的,也迎合了这件作品中戏谑的幽默感。而张奕满“闲言碎语”同样也可以被想象成一部永远不会完成的虚构小说的章节,荒诞、讽刺性、黑色幽默,通过“错位场景”的不期而遇来探索现实与虚构的中间地带。

张鼎“风卷残云”

这一类型的作品很有趣,通常是表演艺术、影像艺术或是场景装置艺术,观众会是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这类艺术家偏向年轻,通过制造荒诞的情节,让观众从内心深处受到提醒和告诫。而提到要如何理解这类作品,或许艺术家更希望观众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国际性&民族性

代表艺术家:黄永砯、徐冰、谷文达

黄永砯通过空间装置探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可以超越国界以及意识形态冲突的表达方式。黄永砯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哲学、文化、政治思考,而不只在于艺术技巧和手法本身。他用自己的创作挑战传统艺术观念、信仰以及逻辑,将中西方的文化观念符号并置,以展现其中的紧张与冲突关系。

而徐冰同样把民族性与国际性拿捏的很好。在自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创作的成名作《天书》系列中,他亲自设计刻印数千个“新汉字”,以图象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九十年代移居美国后,加入西方的创作元素,陆续创作《新英文书法》、《鬼打墙》、《地书》等。

徐冰《新英文书法》

这一类型作品主要出现于老一辈的当地艺术家,他们是最先受到西方当代艺术影响的一辈。但这一时期的装置艺术创作已经彻底摆脱了“‘85美术新潮”时期那种对西方的复制和抄袭,艺术家们已经开始自觉地以对话的姿态来面对创作。这一类作品应该是最难理解的,必须深入了解艺术家各个阶段的创作,还有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足够的认识,这几点都并不容易。

商业化

代表艺术家:杰夫·昆斯、安迪·沃霍尔、徐震

杰夫·昆斯是拍卖场上作品最值钱的在世艺术家。通过借鉴了杜尚的挪用与拿来主义,让精美的现代商品丝毫不损地转入艺术状态。各种各样的商品、广告、卡通玩具不仅表现了多姿多彩的现代商品社会,也表现了现代人似孩童般无休止的消费欲望。

安迪·沃霍尔更是以商业插画起家。他将艺术纳入“复制”、“量产”程序,并将自己位于纽约东区47大道的银色工作室称为“工厂”,在这里,艺术和商业融合在了一起,所谓的艺术品被置于流水线下生产,对艺术技巧和原创性的摒弃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他的作品没有“原作”可言,全是复制品,他就是要用无数的复制品来取代原作的地位。

徐震是国内第一位将商业摆在台面上的艺术家,就连其工作室都以“公司”来命名,并于去年在西岸开设了“徐震品牌专卖店”。一步步把艺术当作商品来做,且豪不避讳。

徐震《香格纳超市》

这是当前当代艺术发展最盛行的一大艺术类别。创作类型多为装置艺术。理解这类作品看似很难,但其实无非是虚构了一个艺术品中的现代商品社会。

虚拟&网络

代表艺术家:徐文恺、林科

徐文恺用着计算机预研和技术,演绎着艺术,颠覆着观众的视觉经验。也密切关注着互联网,他表示在真实和虚拟这样的话题中,有限无限值得讨论的空间很大。如今他基于互联网和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冲击,将虚拟的网络和真实的现实融入自己想表达的艺术作品之中。

徐文恺的软件唤醒巨大有机体

而在林科的作品中,艺术里的世界与真实世界互相重叠、互相连通。用音乐和图像对艺术家个人的电脑活动进行重现,唤起并延伸了笔记型电脑的使用经验。单看林科的某一件作品,可能让人觉得缺乏艺术性,然而当这些作品组成一个展时,其复杂的观感和内在具有逻辑性的线索结构,让人不可小窥。林科的作品引发了人们对于虚拟关系的想象和联系。

“虚拟&网络”这一概念是近年来开始盛行,伴随着新一代青年艺术家一同被关注。以新媒体影像呈现为主,也会有装置等其他形式展现。理解这类作品需要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以及从年轻人的视角去解读,可能还会有小众的元素在里面,所以相较来说较为难懂。

编辑:江兵





返回页首

帖子已锁定,不允许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