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网:身未动,心已远,春不出游衰一年
发起人:艺网ywart  回复数:0   浏览数:1445   最后更新:2017/04/06 10:30:45 by 艺网ywart
[楼主] 艺网ywart 2017-04-06 10:30:45

艺网

小时候听过很多故事,很久很久的以前和很远很远的那边,长大后便爱上旅行……但偶尔会想:一趟回来,意义何在?

艺网

1

第一站

从童年的秘鲁,到长大后的布列塔尼、大溪地和马库萨斯…旅行的意义是什么——辗转流浪,爱在远方。

高更自画像《悲惨世界》

1848年高更出生在浪漫的巴黎,1849年拿破仑任法国总统,一场失败的政变,一次躲避危险的举家迁移,此后,巴黎—“远方”便占据了他的生命轨迹。

布列塔尼

高度工业化的巴黎开始成为众多诗人、画家的逃离起点,高更便是其中之一。“那里的生活费比较便宜”,1888年,他动身前往布列塔尼的阿凡桥。

《布列塔尼的猪倌》

在这里,他找到并汲取着别于都市里的热情。在民间作坊学习制陶,在民族节日的欢唱中迷恋起布列塔尼女人围裙上的织纹,偶尔,也忆起他遥在秘鲁的童年。

《布列塔尼的干草堆》

大溪地

有人说这里是地球上最后的伊甸,连空气都弥漫着震荡心灵的魔力。1889年,在看过巴黎博览会上来自马达加斯加、柬埔寨的艺术品后,高更便再次开启他的远方之旅——大溪地。

《大溪地之山》

“初见大溪地,所有的欢乐——动物和人类,自由生活的欢乐都属于我,我已经逃离了虚假、传统、习以为常的一切。我在进入真理,进入自然。”

《鬼魂在观望》

在珍珠似的小岛上,高更过着简朴而平淡的生活(1891-1893,1895-1901),并在离首都45公里的马泰亚建了竹屋工作室。大溪地的野性自由中,他像个孩子般创作着,原始而真实地表达着。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马库萨斯

旅行中的高更像一个逃离现代文明的野蛮人,他在古老的荒原上伫立着,用那颗流浪而不甘稳定的心探寻生命的弹性。

《拿扇子的年轻女孩》

《海岸的骑士》

他说因为大溪地,布列塔尼的作品成了玫瑰水,而因为马库萨斯,大溪地的作品则成了古龙香水。1903年,马库萨斯成为这场生命之旅的终点。

2

第二站

在七英里的豆子地里锄草松土,在长满黑刺莓、狗尾草的地界发现好看的花朵……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心有千阳,何必远方。

亨利·戴维·梭罗

梭罗是支持废奴运动的自然主义者,不同于高更的“流浪”,他的一生很少离开一个叫做康科德镇的地方,顶多在距离镇上两英里的地方,一个叫做瓦尔登湖的地方,“守”一场两年的“旅行”。

《瓦尔登湖》封面

九月,湖对岸的三两枫树已慢慢变红。十月,可以到河边的草地里摘葡萄,偶尔成千的黄蜂飞进住处,寻一方过冬的处所。十一月,梭罗去往瓦尔登湖的岸边借太阳取暖,待北风吹冷了湖水,亲自搭建的木屋也冒起了袅袅白烟。

接着,某个雾蒙蒙的清晨里,你听到最后一只孤雁的盘旋,和第一只麻雀的欢叫,春天到了。

梭罗湖边的木屋

挑水劈柴,垂钓写作,或到木屋前的湖中洗一个澡,游一会儿泳,在一无所有的瓦尔登湖边,他过得满足而快乐。

“如果我终生像蜘蛛一样,被禁锢在阁楼的一角,只要我有思想,对我来说,世界就还是那么大。”——《瓦尔登湖》

3

第三站

有人在满满当当的行李中放空自己,有人在轻装前行时收获充实;有人终其一生追寻在别处的生活,有人却自得其乐,不曾远离......这便是旅行的意义。

“不是逃避,不是躲藏,不是获取,不是记录...就算过几天就得回去,依旧上班,依旧吵闹,依旧心烦,可是我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

一路上,你听见风的声音,看见云的形状,但脚下是实实在在的土地,手中仍握有坚强而温柔的梦。

然后,

用孑然一身去拥抱万家灯火,

抬头仰望,

点点星光也分外辽阔。

想了解更多艺网艺术品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艺网大拿

更多艺网艺术品来源:http://pages.ywart.com/news-dana/44


上艺网,购艺术!
返回页首

帖子已锁定,不允许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