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感觉被香港巴塞尔“骗了”,这里是一篇艺博会参观指南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392   最后更新:2017/04/11 20:53:28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猴面包树 2017-04-11 20:53:28

来源:创想计划


距离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ong Kong,ABHK)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了,本来这次并没参加的我几乎要忘记那些曾在朋友圈中热闹一时的展览画面了。(对曾在画廊任职、目前在艺术媒体工作的我和大部分身边的同行来说,ABHK 常常只意味着高压高强度的工作,没人愿意经常回忆。)直到我的做律师的发小最近跟我无意中提到了和闺蜜去参观 ABHK 时的事,再联想起在 ABHK 期间也曾有其他各行各业的朋友来问我有没有什么观展建议,我才意识到,ABHK好像已经不只是一场艺术行业内的盛会。这些“圈外”的朋友从何种渠道知道 ABHK,为何想要参观以及看完的感受,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事。

发小帮我简单采访了她的闺蜜,果不其然,她是这么说的:


发小自己也补充道:事前是通过一些微信公众号知道这次活动,也了解到会有很多画廊和几件大师作品出现。然而场馆实在太大了,走起来很绝望……姑娘们的困惑和怨念隔着屏幕呼之欲出,她们的反馈既在预料之中,又不得不让我感到一些遗憾,怎么说呢,已在香港落户了五年的 ABHK 看来在宣传方便已经做足了功夫,但可能整件事都是一场无可奈何的误会。

ABHK 2017现场,中国艺术家李景湖的作品(上方日光灯管)和英国艺术家Julian Opie的作品(远处卡通肖像),拍摄:朱拙

尽管名为“艺术展”,ABHK实际上是一场艺术博览会(Art Fair),正如每座城市都有一座常年空旷的会展中心以及偶尔在这里举办的“农产品交易会”或“母婴用品展销会”一样,艺术博览会也是一场各画廊带着自己家的“特产”艺术作品来这里期待着消费者青睐的展览及销售场合。我们大部分人或许早已在教科书和美术馆里形成了“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瑰宝”的观念——在国内的专业博物馆里,花20块钱就可以看到从法国借展来的印象派真迹,在北京 798 或上海莫干山的画廊里,你可以免费一个展接一个展地逛,甚至还可以随意拍照——而很容易忽略了艺术也是一种商品。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相较于农产品或母婴用品等万千日常行业来说,艺术行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它是一个在较小的范围内就能自给自足的产业——艺术家生产作品、画廊按双方契约为其代理销售、收藏家收入囊中,并有可能以个人名义在拍卖行等被称之为“二级市场”的场合内销售,这是后话了。而围绕这个生产循环链生长起来的还有:可能对艺术家市价有所影响的批评家、策展人的选拔以及意见,某个提出新概念优秀展览的推动、某个美术馆、画廊日久积累起的口碑等,在这些角色和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艺术的发展不断蜿蜒向前。

ABHK 2017现场,Pio Abad 的作品“Not a Shield, but a Weapon”,拍摄:朱拙

这个行业之所以只与小部分人发生关系,是因为真正受到肯定能进入这个市场的全职艺术家的作品即便再便宜,也是要几万元一件(这并不算贵,想象一下,艺术家一年甚至几年才出一件作品,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刚出道的年轻艺术家很容易转行了),而另一方面,即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飞速提升,买一件几万块的艺术品也没法像吃顿饭那么轻松,艺术收藏家只能是极少数群体,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而纵观历史的发展,艺术作品的诞生、对艺术的认识的不断发展也往往是与社会精英阶层的推动有深厚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艺术就不属于全人类、不属于大众。印象派在诞生之初并不为大众所接受,它们就是在当时的画廊中标价几万的商品。经过专家、业内人士再到半专业人士的不断推动,社会对艺术的认识也在变化,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如果你要给一对即将在三线城市结婚的初中同学送一幅“印象派花园”的装饰画,他们肯定不会拒绝,而被历史盖棺定论了的莫奈真迹也稳坐了神坛。“从前卫的到普世的”几乎是所有文化现象的发展规律,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在谈论画廊、艺博会的时候总免不了要谈当代艺术:当代人的作品才能出现在一级市场,经典艺术早就进了美术馆或超级藏家手中,如果你想买的话就先准备个几千万然后等着在二级市场上淘换吧。

ABHK 2017 现场,传说中的大师作品,阿根廷/意大利艺术家 Lucio Fontana,拍摄:李衍君

说了这么多,也许我可以简单粗暴地分析一下艺博会为什么这么“坑爹”:

“展馆好大,作品太多了,看得眼花缭乱脚也酸。”

狭小的休息区里坐满了逛断腿的观者,拍摄:朱拙

今年参加ABHK的画廊有将近250家,每家带10件作品就2000多件了,能把每件作品都认真瞧上一眼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对ABHK主办方来说,规模越大越能证明品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同风格的画廊、不同类型的作品都要有才能满足不同藏家的口味,而对藏家来说,他们也是博览会的常客了,来了只要大致浏览再重点看看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就好了。

“整个展览没有观看线索,作品也没有解释说明,看不懂。”

ABHK 2017 现场,新西兰艺术家 Michael Parekowhai 作品“Putto”,拍摄:宋歌

美术馆会把教育和传播艺术作为自己的目标,因为它们是非盈利的艺术机构(收的那点门票钱不够交电费的),但对于画廊来说,销售才是其存在的意义。平日的画廊里不乏组织精心解说细致的展览,工作人员有空的时候还能跟你讲两句。但在艺博会现场有限的几天中,担负着昂贵展位费的画廊可没这份闲心了,带的作品也要么求好卖、要么求醒目。除了由艺博会官方组织的一些特别单元(如放映单元)外,没有哪家画廊会在各自只有几十平米的展场组织一个完整的展览,大家都会带不同的作品,正如在投资中讲究“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即便有几个画廊带来几幅贴着“不可销售”的经典作品,也仅仅是为了吸引大家注意(就像我的发小被公众号里提及的大师吸引来了一样),在展场中,这些经典作品屈指可数。整个艺博会则会呈现出更加杂芜的状态,确实,没有什么展览线索可言。至于对作品的解释文字,也不太常见,因为需要看解释的艺术爱好者不是艺博会的目标人群,有消费可能的人不需要看文字解释,他们更倾向于与销售人员直接交流。至于“怎么都看不懂”这件事则很难一蹴而就,无论是我们这些热爱艺术的个体,还是社会上的承载着艺术教育责任的机构都需要去努力。

“那么,艺博会究竟还值得看吗?”

ABHK 2017 现场,艺术家沈少民的作品“峰会”,图中人物是卡斯特罗,拍摄:朱拙

--艺博会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是当代艺术市场真实而全面反映,当下最流行何种艺术创作方式、什么风格更受欢迎、市价如何、市场正在日渐繁荣还是疲软?以最不会撒谎的金钱为尺度,这些趋势在艺博会上都可以一目了然,尤其是发源于瑞士巴塞尔、在全球各艺术都会皆有自己“兄弟”的 ABHK 应该是我们不走出国门就能接触到的最优质的博览会。从事创作的人来这里能从他人的创作中吸收学习,收藏家来这里搜寻着自己更感兴趣、更有价值的艺术品,顺便和名媛、明星朋友们进行一番social,艺术媒体人来这里发现新闻,策展人来这里结交画廊……也许在这个场合最被忽略的就是“普通观众”的需求,如果是抱着“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只想静静地欣赏艺术”这样的想法,几百块的门票已经足够你在美术馆、博物馆里看好多场优质又舒适的展览了。如果想在艺博会现场偶遇明星,几率也不见得一定高,因为大部分明星收藏家很有可能在艺博会对公众开放前的VIP场中就已经提前看过了。

对于那些热爱艺术、甚至未来也想要收藏,但现在还不是很了解当代艺术的朋友,诚意地建议您:贸然参观艺博会很有可能带来眼睛、腿脚和大脑的疲劳不适,也可能给您对艺术的理解带来负面印象,平时多看看展讯(比如创想计划的本周艺术生活指南)、逛逛美术馆画廊是更实惠的前期功课。

ABHK 2017 现场,拍摄:曾芹文

不过,每个人与他感兴趣的事情相遇,无论对其了解与否,都可能产生无法预料的启发或感动,如果你在了解了以上所有之后仍然想去,就值得去。在此,我也准备了一份艺博会装逼指南:

1、艺博会开幕前,媒体一定会有预告性报道,不妨在网上搜搜被重点提及的画廊或艺术家作品,在现场就可以有所侧重地观看,不必把腿逛断。

2、有感兴趣的作品大可以向销售人员咨询,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很 nice 地回答(这也是学习艺术的一种方式)如果问价的话,他们对你的服务会更“上心”(那些在旁边贴了小红点的作品代表已被销售,就不必询价了)。

ABHK 2017现场,拍摄:朱拙

3、对冷门作品不妨多点关注,看到草间弥生的波点雕塑就上去合照的话,显得不是很有逼格。

4,“他的作品我一直特别喜欢”、“我来看VIP专场的时候怎么没有留意到这件作品?这么快就被卖出去了好遗憾”、“十万一件不算贵呢,但可惜我现在已经不喜欢这种风格了”这种话能让你的逼格一跃几个台阶。当然,有没有必要装到这个程度就另当别论了。

最后,无论是看艺博会还是看任何展览,可别忘了对艺术的欣赏虽然需要学习,但并没有标准答案,用心感受才是根本。

请叫我红领巾


Written by : Kiki Zhu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