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兵的《15小时》前,亲历浙江童装厂工人的一日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586   最后更新:2017/04/27 21:45:16 by 另存为
[楼主] 另存为 2017-04-27 21:45:16

来源:YT新媒体 吴小霜


在浙江小镇织里与童装厂工人共同生活了2年后

他将一部15小时长的纪实影像作品带到了欧洲



2017年4月8日,世界三大艺术展之一的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 拉开希腊展区的序幕。中国艺术家王兵的影像装置《15小时》将首次与观众见面。

王兵的作品在卡塞尔文献展现场


《15小时》影像装置拍摄于浙江省织里镇的一个服装加工聚集地。这里的工人每天早晨8点开始工作直到晚上11点,除了中午和傍晚的用餐时间,没有任何间断的工作着。影片忠实地还原了他们的一天:从早晨起床开始, 完整地记录15个小时的生活和工作。影片在展览现场以单屏循环的方式播放,观众可以自主控制观看时间:可以跟随影片中的人物共同经历一件服装的织就,也可以和他们共处一日。


在从希腊回国之后,我们有机会见到了王兵,听他讲述了《15小时》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对电影、对艺术的感悟。


(以下为王兵的自述,采访、整理:吴小霜)

王兵,《15小时》剧照,2016年 (图片来源: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从云南到织里


第一次知道织里是在2014年。当时在云南的一个村子里拍摄,认识了几个年轻人。他们都说准备要去浙江工作,我们之后恰好也没有其他拍摄计划,就决定和他们一起去浙江看看。大家一起坐火车到了昆明,再从昆明坐车到杭州。抵达杭州时,我们其实还不知道具体的目的地是哪里。等再拿到车票一看,原来是要去湖州东部的一个小镇——织里。


到了织里才发现,原来这里有着庞大的童装产业,全国大概百分之八十的童装,几乎百分之百的童装上衣都来自这里。一到镇上工业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都是我们没有预想到、也没有接触过的。

织里距杭州2小时的车程


和一同来的年轻人一起,我们在织里住下,越发觉得这里有意思。童装和其他服装的生产不太一样。相较于加工产量,它追求得更多是繁多的款式。小孩子的衣服更换快,所以反而不适合大工业生产。大厂款式少,产量高,应用在童装上特别容易赔。织里基本上都是15到20人的小厂,童装款式没几天就能换一个,特别灵活也容易生存。从上世纪80年代,织里的童装产业开始兴起。工人们主要来自长江中上游,此外也有云南、江西等地的工人。很多人都已经工作了十几年,年轻的也有五、六年工作经验了。大家春天来到这里,6月份回家乡休息一个月,7月份再来工作到春节。


小型工厂以“家庭作坊”为主要形式,大家以借贷赊账的方式进行工厂的经营。不管你从哪里来,只要有大概二、三十万的资金,就可以马上开工了——熟练的工人、配套的加工材料,在这里都是齐备的。工人的作坊、宿舍和门店都在一栋村民自建的小楼里。楼上做好的衣服马上就能放在楼下的门店卖,采购的人看中之后马上就打包发货。第二天早晨,这些衣服就能抵达某个省的市场。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它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链条。

工人们一天几乎全部时间都在这些自建的小楼中度过 (图片来源: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和很多地方相比,这里工人们的工资还算比较高。平均每个人每年能挣到五、六万块钱,如果是夫妇两人一起工作,又是熟练工的话,一年能拿到15、16万,对一个家庭来说也算不错了。唯一就是工作比较辛苦:早晨8点钟上班,8点到11点3个小时,然后12点到5点5个小时,这是8小时;然后晚上再从6点开始工作到11点,一天一共13个小时,日复一日。13小时,这对织里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很多人都在这段时间里制作600条裤子,甚至更多。尤其是那些22、23岁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初中毕业就开始工作,等到20出头已经相当熟练了。在这里你能看到,经济真的可以把人的劳动自主性调动起来,而且这种积极性调动的非常彻底。

王兵和工人们十分熟悉,即便在一旁拍摄也没有格格不入感 (图片来源: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整个地区都很开放,对我们的拍摄来说自由度也很高。我在那里住了两年,也没有拍摄和被拍摄者这么一说吧,就是和大家正常认识、正常交往,和不少工人成了朋友,春节都是在他们的家中度过的。当时还没有拍《15小时》,取了些素材,完成了去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放映的《苦钱》。


后来想要做一个十几小时长的影像装置,决定回织里拍。也没有特别去安排怎么样,就是提前给认识的一个小工厂老板打了个电话,说明天我要去你家,想拍一天。你忙不忙?会不会休息?他说明天照常工作,没问题,你们来吧。然后就有了《15小时》。

《苦钱》海报


《15小时》,一次真实而真诚的尝试


我们进去拍摄的时候,也没说一定要怎么拍、大家一定要怎么配合,愿意聊会儿天就聊天,没关系,好多工人都是认识两年多的朋友了。在一个地方待得久,你就会发现你会对这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人非常了解,不生疏。在这样的前提下拍摄,电影和人生活的关系是紧密而真实的。它人情味比较浓,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如果你要生拍一个故事,的确很快就能把故事解释清楚,但它和人是分离的,谁去拍结果都一样。


工人们从早到晚周而复始的一天天工作,如果是一个常规的、在院线播放的纪录片,不可能有15小时那么长去让人观看。通常都是导演先确定好时间,再把这个故事交给影院或者观众来看,来去了解被拍摄的人物。但展览馆不一样,展览现场的时间是观众决定的。在这样一个空间里精心安排一个故事,好像意义也不大。靠电影叙事压缩时间的方法,在展览现场失效了,别人来可能看5分钟,也可能看一个小时,甚至可能在你的作品前坐上一整天,这都有可能。所以我决定给你一个不加修饰的、没有压缩过的真实的时间。你可以看上任意一段,然后通过它给你留下的感觉,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故事的概念。

王兵,《15小时》剧照,2016年 (图片来源: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有时候大家去拍片,总是拼命想要寻找或者制造一个故事,但我对那些事情不太感兴趣。任何人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挺生动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能够进入到这个人的内心,你的作品又能不能把这个人的生活和内心呈现出来。当你有能力呈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上总能有另一个人的经验或者困惑或者感情会触动你。


作为生存在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逾越的界限。但是不管我们设立了怎样的圈子,社会附加给了我们怎样的阶层,我们的生活都会有共同点。有时候这些共同点隐藏的很深,表面看不见,但是关于人心的、关于生活本质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王兵,《15小时》剧照,2016年 (图片来源: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电影一直在变化,有的电影会离人更近,有的电影可能离人更远。在电影院看电影要买票,或许让你会误以为电影和衣服一样,觉得哪个好看哪个样式漂亮就买了。但电影不是某种商品,它的原始性,它最初和人简单、热情、密切的关系在今天都被逐渐弱化了。


在我看来,电影并不是某种具有实用性的东西。看电影的时候,你会了解到他人的生活,同时也能了解你自己。起初你可能会觉得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愉悦、让人觉得“好看”,但实际上,电影、或者更广地说,艺术,之所以在这个社会存在,唯一的理由或许就是它能让我们彼此沟通。


从过去有艺术到今天为止,艺术在生活里不是因为美的形式而存在,也不是为了满足欲望,毕竟在视觉上能让人感到愉悦的事物和能满足人欲望的事物还有很多。但是,通过它我们可以去了解另一个人,或者说,借助它,人们不同的内心和生活能够得以在彼此眼前展现。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共同学习、共同感受种种情感经验,个人经验,和对生活的经验。

王兵,《15小时》剧照,2016年 (图片来源: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15小时》对我来说,是一个具有电影“原始性”的作品,他跟人的关系非常密切。观众看过之后会不会感到压抑或者震惊,都不是我预先会考虑在内的。这个作品不复杂,它很简单,也很真诚。通过它你会有机会看到某个人的真实生活,而不是一个强行压缩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说它里面没有故事,每个人都可能基于自己对世界的判断构造出新的故事,而对我来说,我会忠于我拍摄的人。

王兵,《15小时》剧照,2016年 (图片来源: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