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贝聿铭到范雨素:“介入”公共的雕塑与艺术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535   最后更新:2017/04/27 22:27:04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7-04-27 22:27:04

来源:凤凰艺术 文:王家北


“公共介入

2017年4月26日,是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100岁的生日。贝聿铭长达 60 载的职业生涯与 20 世纪中到晚期的建筑史的多个关键时期紧密相连,也与社会、文化、地缘政治等现象互为关系。同日,一位名叫范雨素的育儿嫂的自述文章刷爆网络,引起巨大反响。事实上,早在2015年,范雨素就曾在一场工友与艺术家的讨论会上发表了关于“艺术介入社会”的看法,她认为,“ 人和人就是握个手交往,怎么叫介入呢”,似乎也暗示着艺术、建筑与公共的另一种关系。究竟公共要被如何“介入”?


▲ 范雨素2015年3月29日在工友之家“皮村,早晚见”讨论会上的发言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就读筑学,并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 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


这位“让光线来做设计”的建筑师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此外,贝聿铭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贝氏建筑的外观总以简洁硬朗的几何造型与线条来表现,充满现代感。



▲ 玻璃金字塔,卢浮宫


这座贝聿铭最为著名的作品被誉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一方面,这并不只是一座体现贝聿铭独特美学的典范,其建筑构造也是结合了现代科学精细计算的杰作——与其说透明的金字塔所接纳散发的是“自然之光”,不如说是现代文明与科技所带来的理性之光,与精英之光。这种精英性精准、高效,讲究绝对的平衡与距离,无论是几何平面的一竖或一横,都无不散发着追求完美的韵律;但在另一方面,这又被一些批评者认为是一个真空且又淡漠的场域——在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美术馆前放置如此现代的建筑,是一种介入、伤害和侵犯。


自12岁起,范雨素辍学在湖北老家做小学民办老师。因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她放弃了转正的机会,20岁那年来到北京打工,“看看大世界”。如今独自带着两个女儿。


现代文明精英对于文化及社会的“介入”不止于此,44岁的范雨素,如今生活(或说是生存)于北京皮村的她在《我是范雨素》一文中自称“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无论是皮村,还是范雨素历来的生活环境,就算婉转地说,也只能勉强说是“拙劣”,与“高大上”的现代文明毫不相关。在《我是范雨素》火爆网络后,有人赞叹其真挚的感情与直抵心灵的文笔,也有人感叹“农妇一旦开始读书写文,上帝都要献上膝盖”。然而,在多少鼓掌的背后,观看者所发生的仍然是所谓中产阶级或知识精英的俯视?


▲ 皮村,图片来源于“新民眼”


社会学研究者董一格认为,“劳动者本来就可以写的如此好(她文章当然也不是说没毛病),尤其在曾经有过多年普及教育,90%人口识字,书相对便宜的中国。”而人们对于范雨素的追捧,固然因为其文字中隐而不发的力量,又何尝不是对其身份的轻视与误读所带来的一种猎奇或“看热闹”?


在如今,自拍已然成为了课程,涂鸦早就属于艺术创作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的边界越来越被拓宽,曾经的墙在一座被一座地推倒,而公共艺术也愈来愈被提及与探讨。当策展人或艺术家对此洋洋洒洒写下诸多话语时,其必会提及的是“艺术介入”。而当艺术真的介入时,介入者们或是将自己幻想成了启蒙光芒的播撒者,如同带来了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一般;或是将其与自己的创作脉络和学术思考分拨开来,甚至有些简单粗暴。

▲ 范雨素


在文章开篇的视频中,范雨素将“艺术家介入”描述为“人与人间平等的握手交往”,而不是所谓的介入。但“介入”仍旧在无时无刻地被发生——许知远的对话类节目《十三邀》刚刚于昨日播出最后一集,偏见仍然存在,无论是被再次印证还是被打破——艺术家,知识分子或文化精英们“向下”的介入,或是从所谓“底层”向上的介入,都无时无刻地在发生。就像范雨素所言,无论是在何种阶级,三六九等的划分时刻存在;而既然介入无法被避免,是否可以被划分出三六九等,存在一种更为平等、温和及有效的方式?


不久前,美国媒体曾评出美国境内20余件最为惊艳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其中,不仅有小型雕塑,也有动辄几层楼高的大型装置,或甚至就是楼体本身。它们并不局限于大都市地区或博物馆相邻的空间,而是可以在任何看似随意,甚至孤立的地方出现。公共艺术允许每个人体验创造性表达的快感,而最为重要的是,你不必走得很远,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可以看到这些创造。通常,它们就在你的门口,正等着你来见。


它们没有介入你。

▲ Cloud Gate by Anish Kapoor,Chicago, Illinois

▲ The 16th Avenue Steps by Aileen Barr andColette Crutcher,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 BUS by mmmm…Baltimore, Maryland

▲ The Universal Chapel by Okuda,Fort Smith, Arkansas

▲ Seven Magic Mountains by Ugo Rondinone,Las Vegas, Nevada


▲ Metalmorphosis by David Cerny,Charlotte, North Carolina

▲ Open Room by Roberto Behar and RosarioMarquardt,Austin, Texas

▲ 71 Fountain,Worthington, Ohio


▲ A Bird in Hand by Patrick Dougherty,Reston, Virgina

▲ Invasive Species by Isabelle Garbani,Reedsburg, Wisconsin


▲ LightRails by Bill FitzGibbons,Birmingham, Alabama

▲ Freedom by Zenos Frudakis,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 Life Underground by Tom Otterness,New York City, New York

▲ World's Largest Rocking Chair Sculpture byJim Bolin,Casey, Illinois

World's Largest Mailbox Sculpture by JimBolin

▲ Photo source: Eugene, Oregon,Eugene, Oregon

▲ Social Pool by Alfredo Barsuglia,Somewhere in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Desert

▲ Prada Marfa by Michael Elmgreen and IngarDragset,Valentine, Texas

▲ Mirage by Doug Aitken,Coachella Valley, California

▲ Seattle Mosaic Mural by Paul Horiuchi,Seattle, Washington

▲ I See What You Mean by Lawrence Argent,Denver, Colorado

▲ Her Secret is Patience by Janet Echelman,Phoenix, Arizona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