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空间·方案展 | 阅读局部档案NO.1
发起人:蜜蜂窝  回复数:3   浏览数:1246   最后更新:2017/06/19 21:59:28 by guest
[楼主] 蜜蜂窝 2017-05-28 21:33:30

来源:要空间


要空间方案展——《局部档案》在2017年5月20日顺利开幕。


其实在最初的展览设想中,方案展是没有“开幕”的,我们对开幕保持着某种怀疑,不是怀疑开幕本身,而是怀疑开幕的消解能力,艺术家费劲全力的做作品,尽心尽力的布完展等待一个开幕,然后开幕了,然后作品就艺术化了,艺术家也安安心心地远离了开展之前悬置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


我们从今天开始将用公众号陆续推出艺术家的参展“方案”,尽量做到可阅读,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这些各式各样的方案摆在观众和艺术家面前让大家阅读。我们试着让艺术家在展期内一直保持一种被审视带来的焦虑,试着消解掉开幕的消解能力。



第一期推出的方案是以文字为主的展品,有的是一两句话,有的是小说,还有的是叙述,这些方案大家如何看?


陈霄

方案名称:《把一切方案刷白》

方案实施方法:一把普通油漆刷子沾上白涂料然后立在墙面上。


王思顺

我提交今生最后一件作品的方案,死后将自己头割下来找个沉积性地质埋起来,未来变成化石。


鲁明军

我答应原弓下半年在要空间做讲座。


陆平原

河原温①-今天系列

我生命结束之后,会用托梦的方式将“河原温-今天”系列②委托给另一个人,这个人当时33岁③左右,是一名年轻的艺术家。


注1:河原温OnKawara)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他生于日本,1959年开始到美国和欧洲旅行,一年后定居纽约。自1966年起,他开始创作以时间和生命为基本内容的作品。存在主义的创作命题,后极简的艺术风格和极致的创作态度使河原温的作品有着高度的艺术和人文价值。

注2:《今天》(Todayseries)系列是河原温从1966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去世前的日期绘画创作。作品中,他在单色背景上记录当天的年、月、日,语言以他当天所在城市常用的为准;如果当日无法完成,则会被销毁。这些日期记录交汇成了广阔漫长的生命与存在的时间流。河原温用简洁而又残酷的方式提醒着人们,在 时间的长河之中,人的生命在无法追回的昨日遗痕和必将遇见的湮灭中蔓延。这些时间既属于河原温的个人生命,也属于在时间之流中的所有存在之物。艺术家陆平原在2014年底开始创作《今天》系列。陆平原说曾 梦见这样一人:他站在强光中,虽然样貌不可看清,但陆平原可以感知此人是河原温,并感知到自己被要求代替河原温继续《今天》系列的创作。陆平原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承诺既悲观,又带有浪漫的色彩。醒来 后,陆平原开始查阅学习河原温的创作细节,不久后便开始了《今天》系列的创作至今。

注3:据考证,河原温开始今天系列创作是33岁左右,陆平原被托梦继续这件作品也在33岁。


宋永兴

方案

我将选择一个下午出门,这样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闲人。

出门前应该有一些准备,需要把一切都收拾妥当。

该什么时候起床呢?我不会刻意的安排,也从来没有在睡觉前定闹钟的习惯,即便是定了闹钟好像也不起什么作用。什么时候醒来完全是由昨晚睡觉的时间决定。如果既没有球赛也没有其它值得我消耗时间的事情,第二天我会早一些起床。有几次,在我爹的淫威下,我也曾试图按照他的要求,早睡早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结果,我他妈居然失眠了。。。

从此,我放弃了跟堕落的抗争。

我睁开眼睛,又闭上,大概过了半秒,重新再把眼睛睁开。房顶的白色没有变化,跟昨天一模一样。我不知道现在外面是几点。一些光缓慢的从窗帘上沿透了进来,在房顶的白色涂料上造成了一些由浅到深的变化。这光并不强烈,但还是让房顶形成了几个不大的起伏,这让我明白了天花板也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平面。

在确定自己赖在床上并没有更多意义的时候,我决定起床。

我迅速的穿上衣服,带上眼镜。(我想此时应该是在春天或是秋天,至少不会是冬天,这样才不会使起床这件事变得更困难。)下床后的第一件事是上厕所,把昨天吃的东西通通都拉出来。味蕾和神经没有让吃这件事的快乐保持多久。尽管昨天的晚餐很愉快。在明亮的水晶灯下,我们尽可能优雅的在硕大的餐厅里来回的穿梭,相互不断的碰着酒杯,开怀大笑,表情严肃的表示着对政治、经济和艺术未来的担忧。后来。。。我就喝得有些高了!不过,昨天牛排的味道还真是不错。

我蹲在马桶上面,拿出一支“长白山”,用打火机点上,狠狠的吸了一口。

川普的长相确实有点丑,看着傻乎乎的,还有些楞。这货还真是要动手啊?航母都开到朝鲜门口了。。。小梅又在朋友圈晒她的各种自拍,不是嘟着嘴就是举个二。其实,她屁股长得挺好看的,又圆又翘,只是腿稍微短了一点。不过;这并不影响她看上去还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姑娘。

照例是满篇各种展览的信息。我飞快的滑动着屏幕,又看到了昨天老李发他儿子踢球的照片,我点了一个赞。

烟抽完了。我打开旁边洗手盆的龙头,将烟头淋熄,扔进了垃圾桶。觉得腿有些麻了,我起身摁了一下马桶的冲水阀。

“嚯”。。。

一股水从水箱沿着马桶的内壁倾泻而出,和昨天的食物一起在马桶里形成一个土黄色的漩涡,然后消失在马桶的底部。回水湾发出一声水跟管道沉闷的撞击声,水很快的又在马桶底部形成一个浅浅的水凼,试图将臭气阻隔在管道的下面。。。

这样的设计真他妈神奇,既实用,还很有趣。

这时一种莫名的沮丧涌了上来。觉得自己他妈就是个废物,成天想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尽干些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傻逼烂事。。。。

还是有些臭味没有散尽,将我从胡思乱想中拉了回来。我伸手打开了排气扇的开关。

从厕所出来,我看了看墙上的钟,时针指向了11点。

窗外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天空中居然还有几片白云,说不上像什么,薄薄的,跟我一样无精打采。树叶也已经从粉绿变成了深绿。这应该已经快到夏天了吧!

“狗日的废物”,

“你自己看看,现在几点了,都”?

“老子看你这样迟早要短命的”。。。

我那永远正确的爹又在楼上骂骂咧咧。似乎这个世界上一切的道德沦丧、人心不古、房价的高企、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无良商贩缺斤短两,甚至他前列腺的毛病都是因为我的生活不规律引起的。

我并没有在意他的唠叨。

我很清楚,他已经丧失了再跟我动手的愿望和能力了。他天天这样对我是对他曾经的辉煌最好的证明。作为他的儿子,我有义务在他面前永远扮演一个不堪的、对社会毫无用处的渣子。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孝顺吧。

接下来吃的应该称作早饭还是午饭呢?每天这个问题都会困扰我。可不管早饭还是午饭,我饿了--这是个显著的事实。

我很快的完成了洗脸、刷牙的工作。然后将昨天剩下的菜和饭合在一起放进微波炉里打热。就着咸菜,几口就将吃饭这件事办妥了。我满足的用牙签剔着牙缝里残留的肉屑。原来,吃饭这件事的快感跟仪式是没太大关系的,跟肚子饱不饱关系却很大。

好了。一切出门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我也该出门了。

我顺手将昨天没来得及洗的外套拿上,凑在鼻子下面闻了闻。还好,汗味还没有到不能忍受的地步。我穿上外套,打开了房门。

“晚上回不回来吃饭?”我爹在楼上喊道。

我顿了一下,刚想回答“要”,突然又不确定。

我没有回答。关上门,走下了楼。。。

走出了单元门。

太阳像一个巨大的探照灯,任何东西都逃脱不掉它的审视。建筑和树在阳光下显得蹑手蹑脚,悄悄的把影子尽量收拢在自己的身体下面,生怕别人发现了自己的心思。

我应该想想今天出门是去干什么。。。

人民公园早已经腻了。除了老头老太太没什么年轻人有时间像我一样在公园晃荡一整天。小梅有几天没回我的微信了。我想她可能也已经厌烦我成天胡说八道了,觉得我没什么出息吧。上次她提过很喜欢那款粉红色的耐克跑步鞋。我在淘宝上查了,他妈的A货都得300多。所以,至今我也当着没听见。

“噔”。。。

手机响了。

不会是小梅在约我吧,我心里一整欢喜。

微信是奎奎发来的。这货好像在上海弄了一个什么艺术空间,准备在空间里做一个方案展之类的,邀请我们给他方案。还煞有介事的写了一大篇展览的征集函。这货是个酒鬼,成天想着跟艺术有关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永不消停。一旦几杯马尿下肚,免不了叨叨叨。。。非要跟你探讨一下什么量子力学、宇宙问题。

跟我一样,他也是个对社会没什么用的东西。

我把手机放回裤兜,重新思考我该去哪。

我想起了昨天新闻上的一则消息:天府新区建成了成都最大的湿地公园。是天府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它是利用鹿溪河上筑坝营造出来的,水域面积4500亩,蓄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是集观光、休闲、防洪、灌溉、生态于一身的综合性水生态场所,湖区水质据说达到了欧洲标准的“蓝色”生态湖泊。

这使我原本没有什么值得感兴趣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兴奋。我决定去那看看,去享受一下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万一遇上记者采访呢。我想象着自己在新闻联播里面,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描述着我们美好的生活。背景就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五星红旗高高的迎风招展。。。不知不觉中自己好像充满了力量。

“请尽快充值。”公交车的自动刷卡机提醒我卡上没多少余额了。

我登上了去天府新区的41路公交。车上人不多,几个老人在议论着哪个市场的菜价更便宜。我并不关心蔬菜的价格。选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这样一路可以看看天府新区的变化。

我给奎奎一个什么样的方案呢?

公交车一路向南。南延线的马路是双向十车道,上面车辆在飞快的行驶着,马路中间的隔离带里种满了各种红的,紫的、粉的花,在绿叶的衬托下远远看着像铺着一长条波斯地毯。窗外的建筑都是各种新奇的造型。有的像高高的立方体盒子;有的像胖女人夏天穿的网眼丝袜,网格中间的肉像气泡一样鼓了出来;有的像一个巨大的花瓣粗暴的躺在马路旁边;还有的像一只沉重的灰色大鸟,使劲的煽动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这些建筑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玻璃做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各种刺眼的光芒。让原本就不多的路人在这些高大的建筑和马路的对比下显得更加微不住道了。

渐渐的,我对窗外的景象失去了兴趣,加上直射的阳光,让我昏昏欲睡。不知不觉中打起了呼噜。

“这个红灯怎么等这么久嘛?!”一个老头抱怨道,

“是不是出了啥子事故哦?”另一个老太太问,

“哎呀,快点看那边,红绿灯上面。”

“哎呀,照孽啊。。。怎么在这个地方上吊嘛。”一个老太太高声的喊道,她完全没有刚刚在描述她抓住菜贩耍称时的得意和不屑,声音甚至还带着哭腔。。。

我被这群老头老太太的吵闹声惊醒。

尽管从他们的对话中我基本知道了公交车没有继续前行的原因。但当我的眼睛重新适应了阳光照射后,透过公交车的挡风玻璃,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顿时睡意全无。

在离我们大概200米距离的十字路口,很多人聚集在路口的四周,望着前面的红绿灯指指点点,我没法听清他们在说些什么。正午的阳光在他们的头上没有任何情绪,只给在人群脚下留下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投影。如果把这些人都去掉,只留下投影的话,就像一块一块胡乱摆放的小黑块,在阳光照射的路面上黑白分明。围观的人群并没有越过警察设置的警戒线,紧靠警戒线自觉的在红绿灯下面留出来一块空地。几个穿黑衣服的警察在不停的走来走去,其中一个在打着电话。一个中年妇女痛苦的坐在地上,不停的晃动着手臂,一会指着红绿灯上面的尸体,一会重重的拍打着地面。在她的旁边站着一个小姑娘,看样子还没成年的,没有太夸张的动作,只是不时的擦着眼泪。一个女警察扶着地上的妇女,像是在不停的劝说着她。另一个妇女应该是死者的亲属,可能因为太冲忙,没来得及脱下围裙,站在旁边,左手抚摸着小姑娘的头,右手也在不停的擦着眼泪。刚刚到来的救护车闪着灯光傻傻的杵在中间,车上下来两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在跟警察比划着说些什么,应该是说需要消防车来讲尸体取下来。

就在他们的头顶上,在红绿灯的下面一点,挂着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人。他双手和双脚直直的向下垂着,头稍稍的向左倾斜着,脖子处一根白色的绳子死死地捏着他的下颌骨,绳子的上面系在红绿灯的左转灯和直行灯的中间。灯光在他头上还在不停的变换着,一会红,一会黄,一会绿,使得他的脸也跟着一会红,一会黄,一会绿。除了这不断变化的灯光,在他身上看不到有任何活动的迹象。他高高的垂在上面,显得格外庄重。在他的身下几米处,只有他留下了的影子和其他人一起实实在在的站在地面,一动不动。。。

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出现在我的脑子里,这不是我曾经的一个行为方案吗?让我后背有些发凉。

我赶紧取下眼镜,闭上了眼睛。阳光照在我身上,我感觉到了一些暖意,我想接着开始的状态睡上一会。阳光太刺眼了,我无法入睡。那个挂在红绿灯下的男人的样子就清晰的出现在我的眼前。(不对,阳光太刺眼了,我根本没有看清他的样子。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还在梦中。这样的自杀方式显得太不符合逻辑了,我开始怀疑我看到的是不是真实的。一个中年男人,一个有妻子、有未成年孩子的父亲,工作服证明他应该正在工作期间,他脚上的皮鞋能看出来出门前应该擦过,妻子和孩子的穿着也看不到明显的生活艰难的痕迹。什么使他决定自杀呢?要用这样一种方式,选择在公众的场合而不是悄悄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更重要的是,他是怎样在行人和车辆都很多的中午爬上了红绿灯,并成功的把自己吊死在下面。我曾经的方案并没有告诉任何人,最终也没有实施啊?!这一切的场景并没在我的方案中出现过,也从来没有在我的脑子里出现过。况且,我想这个方案的时候还没有天府新区呢!难道我曾经告诉过这个我并不认识的人?这一切都显得太匪夷所思了。。。)

当我重新睁开眼睛时,十字路口看上去跟平常没有什么不同。东西走向的车辆正有序的通过。几个警察将隔离警戒线收拢,钻进了警车,。。。红绿灯显示,我乘坐的公交车还有16秒才可以通过十字路口。

没有人说话,公交车继续往南,开向天府新区。我把目光投向了车上的液晶显示屏,电视上汪峰正穿着紧绷的皮裤,仰着头表情痛苦的唱着“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 春天里。。。”

现在已经快夏天了。

我决定晚上回去给奎奎把方案发过去。方案的开始是:

我将选择一个下午出门。。。

宋永兴

                                     2017  5  1


韩玉

打开网站,头条经常被明星出轨或体育新闻占据,你会发现今天的人们喜欢关注身体。但身体不等于出轨或体育,传媒每次对身体的传播都是对真实身体的降解,这一过程把身体变成呆板统一的模型。比如健美,骨感等描述,其实导致了人们对身体认识的脸谱化趋势。在传媒的系统中,修辞逐渐成了主角,健美的身体变成了健美,定语取代了中心语,传媒中的身体被修辞逐渐挤干。在色情影像这一媒介中尤其明显,表现为,对演员外形的选择,对特定情境的依赖,对摄影水平的提升,看似提升了产业的整体水准,实则弄丢了这一商品的交换价值,降低了身体的真实度。

反倒是近来网友自拍的小电影真实度大于VR或3D那些通过技术手段还原的真实感。那些不专业的录制,真实的还原了事件的现场感,那种虚的,晃动的,曝光不足的,直逼眼前的身体局部......这些异常矫正了对身体惯常的也失效了的翻译。

即使像肉体这样的词,也是对身体的一种翻译而已,并且它同样也疏漏了身体所包含的某种非现实因素。身体的传播或翻译,在社会中是比较谨慎的事,大家谨慎的不是外形,而是翻译过程中信息的夹带。

当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不断画出新的身体轮廓线时,对自身的怀疑也不断加深。寻找身体不可避免。这种寻找不仅是肉欲上的满足,也是精神上的磨练,或者说肉欲容纳了精神。这样,便可以平衡肉与灵的比重,不至于在单一的逻辑下不断的颠覆,就是简单的重口味。形式总会被内容或意味约束着,让形式避免单一逻辑下的颠覆性革新,让意味转化内容的单一。这样的思路容易让人想起精神与物质,形式与内容这样二元论的老路子,其实这里只是左右而言他,这样的身体描述是他们的分界线,它是边境上的走私者,总能夹带出两边的信息。



要空间

『展览信息』 Upcoming Exhibition  


开幕:2017年5月20日 16:00-18:00

展期:2017年5月21日-2017年6月30日

地点:要空间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 M50创意园7号楼A座301

[沙发:1楼] guest 2017-06-05 10:34:18
来源:要空间


要空间·方案展 | 欢迎阅读局部档案NO.2

本期“阅读局部档案”我们开通了留言功能,欢迎大家踊跃留言。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要空间”


第二期“阅读局部档案”是以现场和多媒体方案作品为主。


邬一名 Wu Yiming


现场Gif



现场图片

邓悦君 Deng Yuejun




方案草图



现场图片

方案说明

基本样式是浓缩在一张“皮”或者是“边界”上,但这个平面希望是多维度的。


王梓 Wang Zi

现场图片

方案说明

集体空间⼤量出现,它们以某种单⼀的形式圈占,承受任务,作为区别于⼀种“坏”的权⼒分配的程序出现。集体需要议题,要⽤多少新议题「这⼀可真可假的陈述」来构建集体?集体实验的测试路径在哪里?集体的秩序呢?异质且不可通约的议题如何安排?

yellspace满⾜上述内容,我将它当做⼀组程序,建构于算法,算法基于量化、路径和等级秩序的考量。我所进⾏的⼯作来⾃于互联网,整理的⽂献在互联网上均完成过登记,并作为⼀串代码或信息节点存在,我将其拦截俘获予以蓄殖;yellspace是作为蓄殖的程序组存在,并建构于虚拟网络,我试图不对⽂献虚拟物「⽂字、⾳频、影像......」实在化,⾃动化,⽽希望通过现场⾏为,⽂献充当代⾔⼈。事实⾃能雄辩?不。由怀疑到信⼼满满?对。如何交往?带着⼀种缺失?语⾔障碍?当我裹挟代⾔⼈⾝处畜殖之所,通过存在全⾝⽽退,才使草舍变为庙宇。

本次yellspace⽂献展,我试图对这⼀缺失作出新的理解,“2017年4⽉28⽇中国五⼀劳动节假期前⼣下午⼀时在集体住宅听到扩⾳喇叭喊话/喊了三次123/多次勿动的警告/可能在进⾏集体⾏为/我录了⾳”,它作为⼀个动机,让我展开了对 “声⾳作为社会调制器” 的相关思考,并关联到近期的⼯作“荧幕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绿幕⾨”,希望可以将这部分的⽂献资料应⽤在yellspace,与空间对话。

⼀个议题:缺失能否成为⼀个边界,它在平衡思辨与展⽰,计谋与⽬的之外还有什么?边界之于⼀切,无法被居有。

易连 Yi Lian


现场图片


方案说明

几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老家得到的一个邮筒,展出的就是这个邮筒,里面塞了一个人,我自己的硅胶翻摸,露出一段后背和臀部,以及手指。有低沉含糊的声音从里面发出来,让皮肤和邮筒表面有轻微震动,这个声音是我在念一封回复我父亲的信,这封信是十几年前寄给我的,但是我没回复,而现在回复了并且只能听到声音。


刘建华 Liu Jianhua



现场图片


方案说明

《瞬间的优雅》方案 2012年 为台湾关渡双年展提供,后因资金原因没有实施。材料为木、碎玻璃等


苏畅 Su Chang




现场图片


戴健勇 Dai Jianyong




现场图片


方案说明

有一天他提取了一条新闻,把它做成了二维码刻在了新闻内容同款的证物上,你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知道了这个新闻的内容:“2017年2月18日武昌火车站砍头事件,面馆老板姚某多收3元被嫌犯赵某砍了十几刀致死。麻痹新闻”


宋兮 Song Xi


开幕行为


现场图片


方案草图


郑力敏 Zheng Limin


方案图片节选




现场图片

[板凳:2楼] guest 2017-06-13 21:28:05
来源:要空间


要空间·方案展 | 阅读局部档案NO.3

第三期“阅读局部档案”是以社会观察的模拟、实践、提炼为主题的艺术家方案。


通过记录方式,线路设计,素材提取,从生活场景、大众脸孔、社会运作中浓缩出一系列的作品与概念,它们是个体的,它们也是无处不在的,融合交织互相促进着表达,于不同时空彼此影响。



蔡鹏+陶陶——《生命体纪念碑》

创作说明:生命体纪念碑放在展览馆是一件跨媒介影像装置作品。它包含强大而丰富的信息。











方案延展:计划在4年的时间内,由武汉出发分别向东,向西,向南,推进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现场图片



曹恺——《从首都到万国租界:漂行长江下游百年纪念》




现场图片


路径小组——《Pathproject》


“路径项目”是一个长期的独立艺术项目,由夏天、熊言钧、尹昌志三位艺术家于 2014 年合作发起。“路径”与选择有关,也关于行动。在日常语义上,“路径”有道路的实在性,但更关联一种方向性;以“路径”为名,本项目意在突破界域束缚,如根茎般自由生成、延伸,以穿越现实与虚拟、物质与文本的世界,展开对空间的探索和行动的规划,包括对可能性的探测和预演。“路径”不全然关于未来,它还不可避免地与历史叙事的重构与现实的限制联系在一起。“每人各奔前程,但却在同一林中。”“路径”相互交错如网络,予人依赖又给出限制,但并不封闭。“路径项目”尝试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艺术家碰撞、交流和合作,保持实践方式和语境的开放,讨论艺术在当下时如何以灵活、机动的形式与现实互动,不断生成新的路径。









李论——《寒冬夜行人》












李消非——《流水线项目—采访记录表》


作品简介:

自2010年进行“流水线项目”的七年间,我走访拍摄过一百多家不同类型的工厂,采访过大量的人,这些被采访者中有工人、老板、主任、主管、经理、组长等等,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爱好以及迥然的生活经历,从每个人的身上,能看到这个社会的背景、缩影,他们如实的反映了生存的足迹。通过每一次的接近,倾听与交流,能感受对他人最真实的理解和不断变化的内心世界,同时触摸问题存在的症结,当然这不是答案,甚至不能解决什么,但每一个记录和影像本身,足以让我们反思和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身处于一个怎样的现实,我们将用怎样的方式来回应这个时代。


作品类型:文本、图片、视频—示例如以下“为银子炼银子的人”






刘伟伟——《安慰》


方案简介:

现场需要两个空间。

第一个空间以证据展览的方式进行改造。刘伟伟将在这个空间安置三个视频,以及相关的作品证据及档案。这个三个视频是刘伟伟在以往作品实施或展览之前,由于过度担心活动开始后自身安全出现问题,导致心理异常紧张焦虑不安而自拍的视频。视频内容主要是关于作品和自身安全问题的声明。

这三个视频对应了刘伟伟的三个作品:《废途径》、《赌马》和《私人生活》。《废途径》(2013)是刘伟伟将一名重庆在职警察送往上海某空间展览一周; 《赌马》(2016)是刘伟伟前往广东乌坎村寻找村民,邀请他们参与去香港的一次赌马比赛活动; 《私人生活》(2017)主要是刘伟伟带一名正在服刑的律师的妻子去北戴河旅游产生的事。

另一个空间只放置一把椅子一台摄像机,为了不担心这个“安慰”这个活动出现问题,刘伟伟独自一人会在空空的现场对着摄像机继续反复安慰自己,直到心理平静。刘伟伟离开展厅后,观众会可以在这个展厅自由打开摄像机,继续在视窗镜头里,观看刘伟伟的“安慰”。



杨欣嘉《75%蓝》

方案描述

作品材料来自中国广东省新塘镇(世界知名的牛仔布生产基地)被印染业污染的河道、水域,收集污水若干,通过化学分离技术提取出蓝色液体(牛仔布印染原料含有较大比重的蓝色成分),将提取出的纯净蓝色液体用于展览,将整个展厅地面灌满。

展示方式

第一部分

在一个空白的面积为 500 平米左右的长方形白盒子展厅,在地面上做好防水隔离,然后把蓝色液体注满展厅地面,形成一块长方形的蓝色色块。

第二部分

在主展厅的隔壁,放一张白色的文献桌,桌面上罩着玻璃罩,桌子放置着两个玻璃器皿(一个装着水源,一个装着提取出来的蓝色液体),以及取水过程的照片记录及背景文献。







[地板:3楼] guest 2017-06-19 21:59:28
来源:要空间


要空间·方案展 | 阅读局部档案NO.4

第四期阅读《局部档案》带来的是部分艺术家的手稿草图。


艺术家通过外界空间的物质载体和部分肢体行为探索自身的边界和内里,对大众的常识和材料进行再创造,表达出另一种存在的可能。观众通过视觉互动也会唤起自己一些隐藏的意识,挖掘更多的思考。


高铭研




何雨












何佶佴


罗青


羅青作品〈墨火山〉草稿


[2017 羅青 墨火山草稿 - 複製]
1.由三張高麗紙137 x 70cm 的繪畫組成木框三聯作。
2.三聯作下方置一黑色插電馬達,通電後會發出聲響。
3.馬達後用膠帶固定兩條透明塑膠細管,一條中有黑墨汁。一條中有紅墨水
4.兩條透明塑膠細管,通過中間畫板的紅心,一左一右,連到事先噴好
  紅色及黑色的畫面下方或上方
5. 黑色插電馬達通電後空轉,期前放置「故障」「修復中」

主旨

此一「墨火山」是虛張聲勢的膽小「假火山」,噴不出血,也噴不出墨,只會發出吵人的噪音。



马杰

我的方案:


在词典上查找空间的概念,将其打印出来(打印方法:每页依次仅在a4纸的正中打一个字),然后将每页的字的左右以及下方切开为矩形开口,将所有页面沿展厅中轴线等距悬吊,悬吊时打乱文字逻辑顺序,悬吊完成后将每个字的开口朝后上方折叠,使字的这个开口与纸面呈90度,文字朝向地面。





毛唯辛





任前

作品名称:《时光机器》

作品类型:大型多媒介装置

作品尺寸:长15——20米(尺寸可变,随安装场地的大小而组装变化),直径2-4米

作品材料:半透明与不透明的彩色亚克力玻璃板,铝制轻钢龙骨,鼓风机,彩色绸布,喇叭声音装置,LED视屏

创作时间:  2012年7月22日


实施过程: 在展厅的空间,用铝制轻钢龙骨做成数个多面体骨架,在其外沿安装上彩色亚克力玻璃板和LED视屏,并连接成一长条型并蜿蜒曲折的吊装在展厅适当的空中,同时在周围的空间上下左右用彩色亚克力不透明和半透明玻璃板切割成的不规则形状,并细钢绳悬吊于空中。展出时尾部安装的绸布被鼓风机吹动而飞舞,另一头安装的喇叭播放或欢快或低沉或激扬的声音。安装在侧面的LED视屏播放各种当今的影像。


作品概念:色彩、声音,影像,构成了我们今天这个物质丰富而又喧嚣的时代,面对这个些光怪陆离和亦真亦假的世界,艺术和艺术家何为?人类的精神世界何为?作品通过这些当代的材料和机器设备,用一种不明异形,重新商榷和探讨了多面体雕塑的经典美学,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作为亚洲与外来文化的中转站,站在所谓的“现成品”与高、低科技之间的边界上,以此来应对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位置、观看方式及身份的文化。














沈一尘

关于方案


我本人其实并不喜欢做方,因为对我而言详尽的方案往往带来的是创作后半程的乏,有些作品也因此无疾而。但 大多数时候方案还是不得不做的因为总有些实际的问题要在纸上厘清除开这些带着数据的稿纸外还有另一“方案” 的出:那些介于模糊和清晰之间的思,如何将他们捕捉并固定下?我,只凭文字和数据是做不到这些思绪是我写不出的,是我不会谱的,是等不及我动手制作的电,它们转瞬即,因此我只用画完一个方案的时间把它们记录下来。这些用我最熟悉的媒介作出的方案,同样也是一次次独立的创作。




余极


张姝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