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双“轮回”,回哪也?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530   最后更新:2017/06/05 17:51:04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7-06-05 17:51:04

来源:艺术国际 文:苏坚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已经进入“展游期”——这个展览活动确实旅游的性质越来越显著了,当然,到底是“游艺”还是“游景”,游客、观众总是自由的,所以打这个算盘的主人,主要是威尼斯的财政部门、商铺、酒店吧。作为不到现场又只在国境内关心艺术的人,我只能说嚼着的信息中不是滋味的那点感受。近些年“威双”这锅杂菜,被各色“中餐”早搅拌得足够不是滋味嚼着乏味了,所以现在这盘菜端上来,爱理不理大概是界内的普遍态度。今次中国馆信息,还额外给我奇特的“轮回”之惑,泛着发霉之感。

据说,中国最早赶“威双”这趟集,果真是以“国家机构”的名义——比较于第三方社会专业机构等情况——组织选送进场的,而且所选内容也是传统剪纸、图案之类,足够“中国艺术”,这个情况,有点像在英国水晶宫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别人目的和用意是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社会发展威风,而代表满清在展位亮相的却是丝绸、陶瓷等老旧面相。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些时代节点也有相似的疼点:我们还不大不明白世博会、“威双”这些集会是干啥的,都不知道现代艺术、设计为何物。别人都借此时机重新审视那些有着过时外形的旧物,思考乃至热烈讨论如何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并服务于工业机器制造等现代社会之实用,我们仍然留恋旧物、视为精华、怀揣亮相。

现在,这些旧物——有了“非遗”、“民艺”等更让人怜爱的叫法——又被选中带往“威双”,看起来像极命运“轮回”。此间,关于艺术,当然早就时势不同啦,它已经升华为玩术——叫得出名义就行,从这个角度,我心里实在是无所谓艺不艺术的。故之,我还是更关心时代疼点。有疼点否?真不好知道,但我知道有时代热点:“国+学”、“传+统”都在复之兴之地热火朝天着,有人关在深山老林里之乎者也地“学”着,听说废了青春悔不当初;有人在电视上记记背背地“秀”着,听说成网红才俊;有人在考场里就着古诗像古人那样割肚牵肠地“创作”,听说会被选为国之画才。同样的态度,大家不要怀疑,以为我怀恨旧物、非遗、民艺什么的,物者,只要这个世界上有人爱、有人用,必自在其所,可曰:其命脉走势,爱恨左右不了“轮回”;甚而反过来,比较于艺术,我更所谓非遗、民艺、传统,只是我不喜欢这些东西更像是以激烈刺眼的方式只在舞台中央表演、献媚,它们应该有更实在、自然、富于生命力的存在方式。

热,也是一种有人爱、有人用的,只是因为权力的因素,滋味显得不同寻常——特别是“机会”不同寻常。在这样的时代,把握机会需要不同寻常的审时度势的能力,所以一定是聪明人吃得开的年代。一个人嘴里说不想当官,他却在官道中迎辞得度,腰间标榜前卫,却编外张罗得当编里招之则安,官学商场际间嘴巧腰滑之腾通能耐,自喻绝顶天才不假,需要智商,更需要“际商”。“机会即主义”是这个时代最吃得赢的艺术观念。

看呐,一个院里的院长、书记、自己的博士生……怎么说都有点“党人”利益私分、圈地自营的意思哈。说?你最好懒得说,人家本来就是毫不避讳嘛。也就是说,公平、正义等满街挂着的价值宣讲,也是“威双”机构制度里无所谓的东西?

艺术早“终结”真无所谓了,但有些东西却永远可怕地“轮回”——要是真讲“轮回”,也许还算好呢,所谓因果报应,人起码是在乎造业历程中业力之正邪业果之善恶的。好在,可能真有报应,国人现在去“威双”,早已没那么容易是身价百升,这些年的各色同党自利已把“威双”这个贴金招牌越玩越褪色了。不过,重利的“威尼斯商人”大概也不想看懂或在乎中国客人的这些“内功”吧,就算站在皮影、苏绣、宣纸、毛笔、书法、南宋神画、太极图等等这些老式“中式功夫”前面,他们大概也不会以为真会立地成佛吧!

有些“轮回”倒更像是无趣、孽种之神话——何况总可怕地掺杂着些许之 “永生不息”、“历史不终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