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锋看“透明的声音”:平等下的偶遇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617   最后更新:2017/06/07 21:56:29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7-06-07 21:56:29

来源: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对于曾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过个展“万恶之首”的金锋而言,有一个问题自始至终悬置:在美术馆独特的空间结构之下,究竟能创造出多少独具特色的展呈路线?在观看“透明的声音”之后,他从自身的视角出发,通过讲述声音的特质、展览呈现的技术层面以及展出作品的融合等方面与我们聊了聊他的体会。以下是对金锋采访后的整理稿件,与大家分享。


什么是在平等状态下跟观众的连接?”


在人多的时候观看“透明的声音”,会偶然听到一个重叠的声音,变奏的声音,偶遇的声音。相反,人少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现场和人多时的印象完全不一样,作品与作品的声音彼此是连贯的,有些甚至是无声的,比如像萧昱的作品《想太多就会……》,是完全需要观众去脑补声音。这个作品可以有声音吗?如果是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以无声来呈现的,那么脑补作品的声音便是它交响部分的一个环节,这是一个剧场的概念。

萧昱的作品《想太多就会……》


什么是在平等状态下跟观众的连接?美国艺术家苏珊·海勒(Susan Hiller)曾经是这样描述声音的:声音是在我们出生的时候,第一个引领我们进入这个世界的物质。先有了声音的代入,之后才有色彩、光以及触感。声音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更遥远的记忆,具有更接近本质的属性。苏珊不承认她是一个音乐家,她说她是一个声音艺术家。她称自己创作的是声音而不是音乐。我们可以从这个展览中理解苏珊所说的——声音与音乐之间是有差异的。

“我更倾向于在平等

的情境下偶遇。”


那么声音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声音是需要偶遇的。我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去安福路电影院看《肖申克的救赎》。它的那首配乐让我第一次领会到莫扎特。这种对声音的体悟,是偶然遇到的。这种事件的发生形成了一种引导,并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否则沉浸只是一时的。如果你被强迫在某种声场里参与的某种冥想环节,那么你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平等的。就像我们现如今涌现的大量“沉浸式”体验,它告诉我们今天买了票,便可以享受“沉浸式”服务。然后我们戴上耳机,进入现场,这是一种用户的体验,完全被无尽的贪婪包围。但如果是偶遇到的声音,是我们在观展过程中意外地获得的某种忘我的享受,这种体验将是深刻的。我更倾向于后者:在平等的情境下偶遇。

Le Nozze Di Figaro, '(The) Marriage Of Figaro': Act II: Porgi AmorAngela Gheorghiu;Orch.Of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Ion Marin;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 Angela Gheorghiu Live at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我的新疆学生跟我说“有时你在沙漠里走,一拐弯就会被一个东西震住了。”我有天突然理解了这句话,这和偶遇的情境是有关联的。你不是在一个固定步骤里获得经验,可是回顾的时候会发现没有这个步骤不可能获得这个经验。艺术家可以预设,但是没办法判断观众如何偶遇他们的情境。

邓悦君 《呓语2015》


展览里还带给观众一种提示,一种久违的提示。我们现在对某种东西的贪婪,我们对视觉上的美的贪婪。当你走到邓悦君的作品那里会意识到原来色彩是可以有声音的。其实我们早就有这种认知,但是在我们的贪婪下声音被我们忽视或是漠视了。在邓悦君的作品里,声音与色彩是共同体,它是斑斓的,缓和的,柔和的,治愈的。


“它不告诉你这是什么,

有多前卫,

或者带来某种前瞻性,

而是让你有一种收获

——久违的唤醒。

这个展览可以称得上是民生开馆以来最具美术馆启示意义的一个展览。在国外看展的时候偶尔看到某些展览会得到启发,这种启示在国内看展时很难得到。其实美术馆应该具备有启迪公众的功能。我觉得民生这次的展览确实是可以称之为唤醒式的。它不告诉你这是什么,有多前卫,或者带来某种前瞻性,而是让你有一种收获——久违的唤醒。美术馆的展览本身就应该有这样的教育性。这个展览更倾向于“告诉我什么是声音”。我觉得这点很有意思,它专注于一个“打开”,而且这个打开又可以回归到个体经验,这样的展览是不多的。

玛侬·德波尔 《两次4分33秒》

还有一点好是它的多维度。比如说在《两次4分33秒》这个作品里面,我看了两次没有理解。后来看提示的时候才恍然明白原来是致敬约翰·凯奇的一个作品。在整个展览中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体验,先凭感觉、谬误瞎晃一圈,之后再返回观看作品时纠正一些谬误。这种体验能够帮助我们进入另一个维度,比如《两次4分33秒》显然属于艺术史的维度,又属于声音史维度。在声音史维度里面它和现代主义、实验主义是关联在一起的。而通过联想到约翰·凯奇的生平,他对园艺的热爱,又瞬间回到当代的画面里面,你思考的声音不由自主的在这个维度中被挤压出来。这不同于无声,或脑补声音。这个维度是一个特殊的维度。换言之,如果你有一个剧场经验,它从你的身体感受、视觉听觉感受带入,还有一种思辨带入,当然是维度的提升。我们需要这样的剧场,从不同的层面告诉你。


主要依靠的是

电子声与自然之声。

其实也可以拓展到更多的人声


另一个维度是在提示你,什么是电子的。比如说机房的作品,声音是戴耳机听到的,这个声音是提示电子的。我们现在对网络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我们对服务器、大型计算机认识还停留在那个年代。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个人电脑时代,但追溯电子的源头,是最基本的电流声。整个展览也在描述电子,不过它提示的维度仍旧在工业进程里。比如我们今天在探讨什么是城市,什么是自然,有一个线上和线下的概念。线上是局部的,在展示的时候回到公共,再回到线上的时候又是局部的,这样线上线下转换。其实这个维度并不日常,也是新的。在这里面和我们刚才说的美术史的维度不一样。所以我戴上耳机听到这个声音,还可以放下,这个脑补的不一样。我只是从一个创作者或者普通观众的角度描述这个问题。我认为策展人过于强调电子,在展览中主要依靠的是电子声与自然之声。其实也可以拓展到更多的人声,例如可以考虑到线上线下这类云端的概念。

帕斯卡·弗拉芒 《在那里02》

民生馆内的空间结构与一般的展厅有所不同,非常具有挑战性。不仅可以利用核心筒和四层的坡道展厅,室外与室内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实也可以利用。对于这点,我其实是有所期待的,但策展人没有利用。当然他有他的方式,比如用另一个作品回应,像一个的句号,类似于“让我们拭目以待”这样的结尾。

我觉得可能作为艺术家总希望有震撼人心的体验,对批判有一种渴求。从这方面来说这个展览缺少了批判性。但同时我又认为这是一种苛求,它没有必要非得具备批判的功能,展览想强调的“感受”已经呈现地很棒了。


正在展出


透明的声音

开幕日:2017年5月8日

展期:2017年5月9日-2017年7月30日(每周一闭馆)

主办: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票价50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