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号公路: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的乖巧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811   最后更新:2017/06/15 21:18:33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7-06-15 21:18:33

来源:草但社

原载:豆瓣网“66号公路”https://www.douban.com/note/624804430/


其实邱志杰说的很对,“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威尼斯只有赞美和不赞美”。整个威尼斯看下来,除非你是中国人,否则并不会觉得中国国家馆有什么问题。因为在威尼斯,人们通常是只会记得最好的,而对那些不好的顶多是没有印象而已。国家馆好和不好,只是在私人的言谈之中,比如别人问你觉得中国国家馆怎样,您就开始blabla吐槽,吐完槽也就算了。更何况今年的威尼斯主题展,是有史以来最差的。原因是策展人用艺术万岁来做主题,要从艺术内部问题来看全球危机中的艺术,这样实际上把艺术的社会政治议题取消了,所以双年展看起来就像博览会。更何况双年展的很多项目都是艺术家代理画廊赞助的,标签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无论国家馆还是主题展,很多参展艺术家集中在若干个大画廊手上,所以诟病还是很多的。


中国国家馆其实谁也没有觉得它会好。但是国内却引起了这么大风波。肖戈和她的凤凰艺术网功不可磨。本来展览好坏,有人说两句,你听着就完了,因为策展人所有的话理论上在展览里已经说透彻了。说不透彻,再写文章辩解,恰是展览没做好的证明。所以策展人一般不辩解。自媒体时代,没有什么新闻是72小时以上的。如果黄磊不出来回应,估计到周末骂深夜食堂的人就会少很多。但是肖戈偏不。凤凰艺术网历来是扯偏架的。所谓媒体挑事,本是应该把自己变成平台,让双方出来辩论;可是肖戈偏不,凤凰艺术网从基弗尔开始,就是站在一边,然后连篇累牍的发一边的声音。你发也没问题,但是不能把在威尼斯跳广场舞的,留学毕业需要回来找工作的,没去过威尼斯的研究生,博览会的做客户公关的人都找来写些不疼不痒的文章。这就有点不尊重国内好事者的智商了。所以反方意见就越来越强烈,骂得越来越凶,越来越往下三路骂。一来二去已经快两个月了。如果这届国家馆日后成为有史以来最差的国家馆,军功章里面肯定有肖戈的一半。


这届国家馆是最差的吗?显然不是。说它不在语境中,王春辰还展过写实的行画呢;说它贩卖民族符号,从2003年开始,中国馆不就一直在贩卖吗,王澍的青砖,蔡国强的风水先生都是如此;说它现场感不好,那你不想想最有味道的策展人彭锋的展览。这届国家馆是最好的吗?也不是。想想侯瀚如做的四位女性艺术家的展览,毕竟算是年轻的中国国家馆最好的一届了。


但是,这届国家馆依然是让没法赞美的一次国家馆。


中国艺术界,包括行走国际多年的邱志杰,对于国家馆都有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国家馆要代表国家。在这个思路下,做展览的人要想各种招,生怕不中国,从气味到风水,从青砖到竹子,从“见微知著”到“生生不息”。看展览的人则是永远在骂,这个展览这些艺术家怎么能代表中国呢?但是转念一想,国家馆真的要代表国家吗?当代艺术是个个体的事,其实好多国家馆就是做有意思的好的展览。艺术不是奥运会,参展的不可能也没法是中国“最好的”艺术家,邱老师都说了文无第二,武无第一。第二个误区就是国家馆一定要和主题展的主题有关系。邱志杰这次以“生生不息”对“艺术万岁”,匠心独用,但是有这个必要吗?看看别的国家的国家馆,真的就是有意思艺术家做个有意思的展览就好。没有谁会给自己加那么多有的没的戏。


我们的国家馆做不好是必然,做的好倒是奇迹。首先是遴选机制。国家馆永远是在中央美术学院系统传递,就好比雅昌的AAC就是在OCAT系统传递,中国艺术权力榜就是宋庄系统传递。近亲繁殖的危害就不用我讲了吧。其次是中国人好大喜工,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本着一定要比美日俄大的精神,然后挑了双年展中数一数二大,数一数二高的空间。熟悉展览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不聚气的展览空间。除了展大型作品,空间作品以外几乎没有别的可能。但是要展这样的作品就需要钱。于是有了第三个问题,钱。国家馆是文化部外联局的项目,然后外联局发个诸如中展集团下的分公司或者某个文化协会去执行,给个几百万。这几百万相比这么大空间本来就是杯水车薪。但是有时候,这些分公司和协会还要截留作为自己的利润,于是让策展人和艺术家去找赞助人,最后自然就生出商业味。艺术家也把国家馆当贴金了,当年投的钱回来是要赚回来的。


从今年的国家馆来说,公正的说上面的所有问题基本都有,就是没有商业味道。但是参展的艺术家都是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的同事,这也是让人们诟病的主要原因。以邱志杰的能力,他自己以参展艺术家在国家馆做个个展,肯定都比目前这个效果好。可悲的是这次展览贯穿的是邱志杰的意图和趣味,但是又不是邱志杰的展览,其他的艺术家几乎全部成了邱志杰的助手。我们看到了一个抽象、虚无缥缈的国家和传统叙事,但是独独看不到具体的人,活生生的艺术家。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的国家馆和当代艺术之精神,和威尼斯双年展之精神相抵牾的。


谈到那个抽象虚无缥缈的国家传统叙事,就暴露出本次国家馆的最大的问题。邱志杰口口声声要上承五四,再来一次新文化运动,要搞民间中国的叙事。但是这种做法倒是提醒了我鲁迅在《拿来主义》里面讥讽的状况:“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在五四运动的先锋鲁迅先生看来,这种“送去”其实是“媚外”。可悲的是,已经快一百年了,中国的情况一点都没变,我们到底是该悲哀,还是该悲哀悲哀呢?在威尼斯谈中国文化的生生不息,民族自强,骨子其实多少有点媚外之嫌。这不是邱志杰的问题,而是历届国家馆的问题。但是这届的问题是,除了媚外之外,还是今天国内政治环境有着欲说还休的关系。


前两天葛兆光在东方历史评论上说到新儒家,就说“我觉得他们的政治诉求是在是异想天开,但我猜想,他们也很精明,基本就是在揣摩和迎合某种政治趋势。其实看上去很理想主义的语言下面,是非常现实的诉求…说得好听一点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想象,说得不好一点,那就是某种迎合意识形态的投名状。”我想他的担忧在今天的中国并非空穴来风。


按道理说,邱志杰作为一个福建艺术家在杭州和北京生活多年,做了那么多和民间有关系的作品。要搞生生不息。搞竹子,搞福建布袋戏,我都能理解。但是他搞了更他八竿子打不着的皮影戏。他的理由当然是要跟1972年中国派皮影戏参加威尼斯的历史扯上关系。但这在观念上恰恰是错误的,好比当年别人要你去参加奥运会,你派了秧歌去,今天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百思不得其解。况且皮影戏那么多戏目,从目连救母,到西游记到三国演义。邱志杰偏偏挑了“愚公移山”。皮影戏来自陕北,正好和我们的大boss的故乡。愚公移山,即传统,又符合新中国的革命精神。老三篇里面,愚公移山就是典型的革命主义叙事吗?所以这些,是否有些“揣摩圣意”的味道呢?当然艺术批评不能搞诛心。我们不能说策展人就是有意识这么去做的,但是否或许无意识才更可怕呢?


就这样,邱志杰成就了一个乖巧的国家馆,本来以为国际和国内都是政治正确,可惜他没有算到在不识相的中国艺术界,保守派如张晓凌为他是媚外,谈传统不敢对西方亮剑;而国内当代艺术圈则认为本次国家馆是拿了些寿衣去参展。两面都没讨到好。


邱志杰曾经是一代艺术家的精神领袖,他三大本文集,他策划的最早的录像展和后感性展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已经成为了生生不息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经典,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如果是王春辰、彭锋、张晓凌之流做出这么今年这么一个国家馆,我们都是要烧高香的。但是独独邱志杰做出这么一个国家馆,才会如此这般让人大跌眼镜,多少有些让人痛心。本来展览做了,也显得如此乖巧,明眼人看破不说破,就算被不知天高地厚年轻人和心怀叵测的坏人骂了,忍忍这事就过去了。但是现在这些层出不穷的文章,邱志杰强词夺理和喋喋不休,总有让人有种欲盖弥彰的味道。别忘了,新儒家的祖宗孔圣人早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


话虽这么说,但是从心底来说,我还是期待邱志杰未来的展览证明这是诛心之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