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分解电影的艺术家——雎安奇个展《咏舞》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467   最后更新:2017/06/23 08:50:20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7-06-23 08:50:20

来源:凤凰艺术 文:姜俊


咏舞

2017年5月27日,艺术家和电影导演雎安奇于北京在3画廊教堂空间举办他的最新影像作品展《咏舞》。这是继去年影响深入的《大字》展映后,雎安奇与在3画廊又一次推出的新作。

▲ 艺术家和电影导演雎安奇


与去年雎安奇的《大字》双屏呈现不同,此次展览以多媒介装置组合的方式,在不同的空间里共同呈现《咏舞》。本次展览的主题假借中国古代“咏舞诗”的传统,却聚焦了今天中国廉价舞场中的情色众生。

▲ 雎安奇,《大字》现场


在成都A4美术馆布展之际,作为导演兼艺术家的雎安奇同时也探访了这个不夜城黑夜中的喧哗。他带着一台袖珍红外线摄像机在几乎全黑的地下色情舞厅中假扮跳舞的男客人进行拍摄和问话……,这构成了这个展览的起点。


▲ 雎安奇,《大字》截屏


和电影的自足性不同,影像装置包含了实际的展示和观看空间,通过影像侵入,设置这个包含着观众的周遭,从而影响观看的过程和体验。和电影的线性叙事不同,它可以在多屏中同时展开,创造出了时间多重维度的交错,以及视角的同时诠释。雎安奇作为电影导演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却分解了电影,使得影像、声音、字幕被他拆解开来,分别在三个空间中展示,应对视觉、听觉和阅读。


因此整个作品在展览现场分为三个部分:一楼是六段无声的录像,投影在六块屏幕上:三对男女在黑暗中跳“砂舞”的场景;二楼小空间里是由高音喇叭组合而成的声音装置,伴随七彩滚动魔球的旋转,喇叭里播放着艺术家与舞女之间在舞场中的谈话录音;三楼的另外一个空间则悬挂着闪烁的LED字幕框,其上循环呈现有关《咏舞》的古诗。

▲ 展览1楼空间

雎安奇以红外线录像、高音喇叭装置、LED灯文字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咏”舞,使得整个叙事从观看、倾听、阅读三个感性方向出发,产生三段式离间感,并在三个维度上扩展了人们对于作品的想象和读解。

▲ 展览2楼空间

首先录像记录了一种在中国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底层社会娱乐方式:“砂舞”。砂舞开始于防空洞等地下建筑,在漆黑的舞厅中,男女方紧搂在舞池一动不动,下身敏感部位紧密接触,反复摩擦,形同砂轮打磨物件,顾名思义“砂舞”。这种舞蹈流行于某些廉价舞厅,成为底层社会交往和性解压的方式。三对男女“砂舞”场景,在摄像机镜头的窥视下,我们看见的是某种抽象破碎的肢体动作,抖动的镜头,“舞”成为了某被颠覆的理解,被陌生化的仪式,它让我们在无声中重新思考欲望和整个社会装置的关系。

▲ 展览3楼空间


进入二楼的空间,多个高音组成的喇叭装置里播放着艺术家和陪舞女的谈话,七彩的滚动魔球模仿着舞厅的气氛,一下子把观众从外部表象带入到舞厅的现场和舞女们内心的隐秘之中,“说故事”的魅力也正在于通过语言的联想、从口音、口气、语句的组织…… 雎安奇在黑暗中仿冒着来跳舞的男客人,不断的询问着,舞女也回答着,就如同一种有趣而私密的话语游戏。在某一段固定的时间中,二个陌生的人被困在其中,在语言和欲望中博弈着,走向敞开的未知。这一切是如此真实的展现了那个活生生的“她”,不是一个被动的欲望客体,而是一个从相反方向审视男性欲望“她”,一个在生活的此在中平凡而闪光的“她”。

▲ 夜成都

▲ 雎安奇,《对对对对对》,LED灯箱装置,1700cmx40cm 2017,A4美术馆现场


画廊三层展示了一块LED滚动字幕框,这一形式不断出现在雎安奇以往作品中,上面滚动着古典文学中的“咏舞”诗歌,如同唐朝诗人萧德言的《咏舞诗》: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它仿佛构成了对于第一和第二空间现实的注脚和反讽。一方面这些诗歌大多都是男性文人对于女性身体的浪漫主义化和客体欣赏的美学化,不乏某种欲望的投射另一方面艺术家则通过一种来自现代日常生活的警示和信息展示形式——LED滚动字幕框——将其消解。它和楼下传来的高音喇叭中的对谈相呼应,颠倒了诗歌描述的意境,新的真相展露无疑,生命的复杂维度在各种逆反和矛盾的冲撞中凸显出来。

▲ 展览现场

首先作为一个导演,雎安奇探索各种叙述之间的关系,时间的表达,影像所可以到达的意向,音乐的插入和对话……在电影中它们被综合在一起,有机配合,最后形成一种总体叙述。

▲ 展览现场


而作为一个跨媒体艺术家、雎安奇使用多样媒介的艺术表达,试验那些超出电影之外的东西,甚至拆解电影。在展览中,观众和观众所在的空间必须被同样考虑进去,构成了另一种综合,即亲临现场的体验性。在“咏舞”中,三种表达媒介从电影中被分离出来,从完全不同的方向打开,好比是对主流电影“声画字幕同步”的回避与单项的锤炼。

三者又在三个连续的空间中同时展开三种不同的媒体视角和观念视角:一,在黑暗中男女身体的互相摩擦构成了所谓的视觉的“舞”,即舞蹈的原欲;二,被物化的舞女和在其中活生生的个体内心;三,古典浪漫的吟咏和不堪却疯狂生长的现实。其三者交互综合,互相映射和抵牾,产生更丰富的刺激,和更为宽阔的联想空间。

▲ 展览现场,策展人Ellen Larson(中)在为观众导览


雎安奇的“咏舞”以一种多媒体空间介入的方式跨越了社会纪录片的边界,又以一个导演(说故事的人)去展现世界某个角落的多重面向。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咏舞

艺术家:雎安奇

策展人:赖青琳

展览时间:2017.5.27——2017.6.24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南皋路129号塑料三厂文化创意园·在3画廊教堂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