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式”艺术的爆发是因为不再有人愿意静下来欣赏?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103   最后更新:2017/07/17 21:21:56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7-07-17 21:21:56

来源:Cc艺术 林大力


Rachel Whiteread, 堤岸,泰特美术馆,


几个月前,Cc基金会举办的英国艺术家Ryan Gander个展上,Gander说到现在的社会最需要的是慢下来,一切都太快了。以前在美术馆,观众会在一张画前停留3个小时,但现在可能1分钟都不到。在看艺术品也追求“效率”的上海,沉浸式艺术却让观众放慢步调。

英国团体Punchdrunk的代表作《Sleep No More(不眠之夜)》改编自莎士比亚创作的《麦克白》,是沉浸式戏剧的标志性作品。观众戴着白色面具穿梭在各个场景之间,观众的近距离观看让整个场面变得诡异又奇妙。在纽约获得巨大成功后,《Sleep No More》在2016年进驻上海。


“浸没式艺术”的说法延伸自“浸没式剧场 Immersive Theatre”,这种戏剧演出方式重新定义了舞台和观众的关系,浸没式艺术则重新定义了艺术品和观众的关系。浸没式戏剧的概念最早起源自英国,它打破传统戏剧用舞台把演员和观众分隔的形式,演员在表演空间中移动,没有界限明确的舞台。观众和演员在空间中混杂,他们能采取更自在的观看方式甚至参与其中,并且随着观剧视角的不同,剧情也会发生变化。


空间异化

浸没式艺术可以看做是装置艺术的一部分,沿用“浸没剧场”的说法是因为目的的相似性。艺术家通过赋予作品声音、图像、气味、质感、光感等等让空间呈现出异于常规的状态,并且通常会让空间具备某种感官上的冲击力。浸没艺术玩的不是实体装置,而是空间。有什么方式让人能够和空间产生最直接的关联是浸没式艺术产生的基础,是对外界快速介入人类精神活动的探索。这种精神介入是对任何进入场域的人都会产生的,并且这种精神活动的变化是观众无法控制的,在浸没艺术的空间里,感官体验是第一位,思考和解释来的要迟一些。

“雨屋”是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生态主题展览的一部分,设在馆中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昏暗房间里。屋内,大雨持续不断,但是屋中的雨和屋外的雨却完全不同,因为不管人走到哪里,都不会被淋湿,就好像是雨在躲着人一样。《雨屋》的创作历经4年时间,2012年在伦敦首次展出,2013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亮相。


国内大部分观众第一次对浸没式艺术有切身体验的机会大概是《雨屋》,观众进入下雨的房间,随意走动却不湿身。《雨屋》集中了沉浸式艺术的几大特征:一是对空间的软性重建。将属于自然的雨搬到室内,让空间的属性发生改变;二是直接的感官刺激。观众进入场地内不需要任何专业背景也能最快的感受到雨屋的特别之处;三是突破常识。把自然现象用人为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并赋予它新的特征(不会淋湿观众);四是大量依赖科技手段。模拟降雨、人体感应等所有环节背后都有大量的技术支持。


雨屋之后来到中国的詹姆斯·特瑞尔和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都是这类浸没式艺术的“熟手”,擅长让观众沉溺在“光”里。草间弥生则擅长利用波点、镜面、反射的手段营造空间。

Spherical Space,2015,埃利亚松


The Weather Project,2003,埃利亚松

Breathing Light,2013,詹姆斯·特瑞尔

AKHOB,2013,詹姆斯·特瑞尔


因为浸没式艺术通常对空间的需求很大,所以对于艺术家来说,选择什么介质才能在大体量空间里制造冲击感和艺术感很重要。光和声音的传导特质相对其他介质来说更有可能渲染大面积空间,也更可能让观众的感受“一触即发”。


浸没式艺术为什么比架上艺术吸引更多的观众

比起抽象绘画、概念性绘画等等,普通观众对具象绘画的感觉更直接,不论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是不是贴切,但面对具象绘画每个人都会有情景感,至少认得出画面的一些元素并产生共鸣,这时候人才和作品有了最直接的关联,但这种关联的产生比较困难,观众始终在画面以外,作为旁观者。


浸没式艺术就像装置艺术中的具象表达,艺术家创造了什么样的空间观众就走进什么样的空间,艺术家与观众的感官是一致的。并且浸没式的大体量空间和强大的感染力让观众的每一种感官都是被艺术家精心设计过的,只要身处这个空间就会受到空间的影响。这也是像埃利亚松这样的艺术家会跟建筑设计师合作的原因之一,建筑和浸没式艺术的共性在于对空间的设计和对进入者的设计。像安伊东丰雄说的“建筑中,柔软啊温暖啊这些身体感觉,人们通过触摸、就座等动作就能感受到”,浸没艺术也相似,在作品中的人们,通过观看、倾听、走动等动作就能感觉震撼、锐利、紧张等情感。浸没式艺术之所以吸引力更强就是观众需要提供的只有感官的全方位专注,而不是理论知识的专业背景,因为感受这件事和知识无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