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未的中国人”来了 转
发起人:娱记  回复数:0   浏览数:2199   最后更新:2007/07/04 11:45:35 by
[楼主] 娱记 2007-07-04 11:45:35

“未未的中国人”来了



南方周末    2007-06-28 16:02:09



  □本报记者 李宏宇 发自卡塞尔北京
  
  德国人称参加《童话》的中国人为“Weiwei-Chinesen”(未未的中国人)。《南德意志报》报道的标题是“中国人来了”,文中说:“对于东道主而言,这1001个中国人可能是对全球人口爆炸性增长的一种先锋隐喻,也可以象征着一种对文化以及物质丧失的恐惧。”
  
  起飞前最后一分钟,作家张弛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H723航班上逃了下来。
  幽闭恐惧症状来得很凶猛,他终于还是没扛住。同行的本该是40人,包括他老婆和大仙、老狼等一圈朋友,现在只剩38个———郝舫两天前爬香山摔坏了腿,也去不了。6月12日13:00,班机从首都机场起飞,把这些人外加张弛的托运行李送到慕尼黑。他们在那里转乘LH983飞往法兰克福,再乘大巴前往中部城市卡塞尔。
  这拨人之前,已有130人乘上午的LH721从北京直飞法兰克福;在他们之后,还有上海出发的30人。他们都是“艾未未的人”——《童话》的第一组成员。
  4个月前张弛听说艾未未的《童话》要带1001个中国人去卡塞尔看文献展,立刻报名并且申请组队,拉上了一帮亲戚朋友。他连电梯都不敢乘,当然知道自己怕坐飞机,但是当时想:“还有一百多天的时间调整呢”。
  登机之后,他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压迫感”,六神无主。机组成员言语安抚之外甚至允许他参观驾驶舱,还是不行。张弛在博客里记录这一天:“登机的时候,脑子里只有恐惧,没有童话。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标题是“退”。
  别人都走了,他“退”在北京,“头两三天非常难受———作为十多个人的一组之长张罗半天,结果自己没去”。
  6月20日,第一组成员结束《童话》之旅各按原路线回国。次日晚,张弛在一家餐馆给这帮朋友开“欢迎会”,大家都说,他这出意外“行为”把《童话》整件作品都给“盖”了。
  《童话》是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里最贵的参展作品,也是艾未未头一回用人来完成艺术作品,而且是这么多人。“这个作品极端的人格化情节化,一般作品不具备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强的学习过程。”艾未未说。
  
  200人的饮食起居
  《童话》给每个成员发一只拉杆旅行箱,面料用的是尼龙搭扣的绒面,黑白拼贴纹样很轻易得了“奶牛”的绰号。一百多个“奶牛”箱子同时出现,不论到哪儿都令人瞩目。多数人都有先见之明,在箱子上做了各种记号,或画画或系丝带或盖戳。降落后取行李的确费了相当大的劲,大家在一堆黑白花里来回转。
  记者所在的130人组刚出法兰克福机场,已有德国媒体镜头守候;乘车近3小时到卡塞尔驻地,摄像机更是从大门跟进宿舍。两幢红砖旧厂房现属卡塞尔市立大学的物业,以前是大众汽车的零配件厂,再以前,据说曾经制造坦克零件。
  一幢是宿舍,楼下男楼上女,没搞什么装修,只辟出两处卫生间,安一电茶炉。白色布幔分隔出若干小间,每间10人。德国媒体把《童话》宿舍形容成“战地医院”。
  另一幢,楼上是艾未未和工作人员的住处、办公室,楼下是厨房。院子里白色篷布搭一个餐厅。两台摄像机对准大厨马文采访——这儿会德语的很少,厨房里就他一个。马文是在慕尼黑念建筑和设计的留学生。另外三个厨子,画家尕让是艾未未的朋友,“包子王”两口子就是艾未未从草场地村找来的。
  就像一个中国食堂的后厨空降到卡塞尔的这幢旧厂房里,杯碟碗筷甚至酱醋小壶一概从国内来。“我们运来了10个集装箱,这在展览运输史上是空前的,运输费就要上百万。”
  米面果蔬每天从当地的亚洲商店购买,虽是“食堂饭”,但7天里午饭晚饭的内容居然没重样。还常有身份不明的老外在这儿“蹭饭”。200人的饭是什么概念?“今天用了80公斤大米。”大厨马文说。
  《童话》报名问卷里有“你会做饭菜吗?”一问,答“是”的,在这里安排帮厨,“否”的则安排洗碗或搞卫生。
  
  无组织无纪律
  男宿舍的问题,很多人早料到了——鼾声此起彼伏,相互较劲,且几乎不分早晚,就是正午时分也会有人打得酣畅淋漓。
  “在这里睡7天觉也行。”艾未未对蜂拥而来的德国媒体强调,《童话》的每一个成员,在这儿的行动完全自由。只有两个约束:一是别离开卡塞尔,毕竟是来参加文献展的“作品”;一是必须按时回国。
  宿舍公告板上贴着各种通知,房间分配表、值日排班表、网络及电话使用说明、宿舍生活注意事项……活动安排的通知上只有两项:14日上午将有六十余人的记者团来访,15日晚在威廉高地举行文献展开幕式及庆祝活动。至于《童话》组员该干点儿什么,一个字都没提。
  14日,记者团到了,直奔2楼女宿舍。一位组员给堵在了被窝里,偏她英文流利,就那么坐着,让外国记者的镜头话筒、自己人的无数相机团团围住,访了十来分钟。
  15日,很多人心里多少存着疑问:已经放了三天羊,今晚开幕式,我们《童话》的,是不是该集体露面了?仍然没人来组织。天一直下雨,不少人决定还是不出门。晚上9点半,离驻地最近的有轨电车站让二三十名中国人挤满了,艾未未和为他搭建装置作品的中国工匠也在内,都是决定冒雨去露天开幕式看看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是南方周末记者在卡塞尔的一周里所见中国人最扎堆的一次。其余时间,他们大都四散在城市里,去向只能从彼此的交谈询问中探知一二:看展览和逛街购物的是主流,另外的或四处寻找各种博物馆,或打听古董店、二手市场、赌场的所在。
  这一周的后期,“别离开卡塞尔”的界线其实也给跨过去了。
  《童话》一组戏称“亲友团”。这里边不乏与艾未未熟识的艺术家、文化人,或者由他们拉来的亲人朋友。能人不少,他们知道杜塞尔多夫有哪几家画廊非常值得一看,知道明斯特(Muenster)十年一届的城市雕塑展6月17日开幕。一到卡塞尔,工作人员就把每个人的护照收起来,但是这不妨碍乘火车早出晚归,甚至少数人照样在别的城市住了旅馆。虽“自由散漫”,这一组无人逾期滞留。
  “《童话》没让我做任何违背意志的事情,这我很高兴。”“70后”艺术策展人房方说,“小时候参加集体活动,都得干不想干的事,比如排队要整齐、不许随便说话……”
  
  你的体验就是我的作品
  《童话》给每人发一件长袖T恤,领口缀着“F1001”的标志牌,黑白自选,但不要求一定穿。每人又发一塑胶手环,同样有“F1001”字样,也没说非戴不可。不过去看文献展,凭这只手环可在所有展馆通行无阻。一个年轻检票员有点迟疑,他的同事立马过来提醒:“嘿,是艾未未的人。”
  游走展馆之间,在路边休息,一对老年夫妇上来问:“你是跟艾未未来的吗?”攀谈片刻,老太太特别高兴:“昨天艾未未在电视上说:去和这些中国人交流吧,你也会成为这件作品的一部分。现在我们也是了!”就连《童话》之外,自己来看展览的许多中国艺术界人士,也常被当地人当作“童话人物”。
  也有“主动出击”的中国艺术家。卡塞尔好几处地下通道或街边广告栏里,不知是谁贴上了“包治性病”、“快速办证”等小广告。
  李娃克从北京出发时就是一身古怪的“汉奸”行头:黑礼帽、圆墨镜、老头鞋,黑绸裤褂袖口裤脚翻出白边;到卡塞尔也天天如此示人,偶尔换上一身“博士服”。
  10年前他就开始搞这个“当代寿衣时装行为”作品。“‘汉奸’在字典里是贬义,我不这么想,这只是个潜批判、潜提醒。”他这么解释自己的行为。“博士服”则是说:“艺术家团体里,表面上平静,其实惶惶然期待‘范进中举’。”
  《童话》这边没人管他干什么,倒是组员里,或许觉得他这么满大街、满展馆地转太扎眼,有人背地里不满:“真丢人,该给丫绑宿舍里不让出去。”
  作家狗子在卡塞尔继续他的“啤酒主义”。晚上跟朋友喝大酒,白天睡上半天,下午瞎晃。展览看了20分钟就出来了,“一向看不进去,完全不在一条道路上。”他在驻地还认识了个德国酒友,就住附近,天天来喝。后来宿舍管理严格了,外人不让进,狗子就天天去酒友家。“其实也没法交流,就是能喝到一起。”狗子说,“他没工作,刚离婚,精神上没着落。家里有他老婆照片,是个美女。他是个话痨,别人都不爱理他,可是他特寂寞。”
  这天狗子上街,路边一坐,把《童话》发的卡塞尔地图往跟前一铺。“我以前好几个女朋友都出国了么,我说你们把我也弄出去,她们说你怎么活,我说我可以乞讨为生啊。我一直有这个梦想。”半个小时后,狗子完成平生头一回乞讨,收获欧元两块半。
  艾未未很清楚,谁干了什么,都是作品:“最大地体现个人经验,每个人的体验就是整个作品的最终目的。”
  (本文张静灵亦有贡献;本组报道图片摄影者均为雍和)
  

  《童话》中的“未未中国人”每人都拎着一头“奶牛”

   
  “扮鬼”的李娃克说,三天了,没一个外国记者采访过他

   
  6月18日下午,卡塞尔的Koenigs广场,两个中年德国人发表演讲说,德国就是给德国人准备的,不要让移民进来,不要不同文化的交流。几个反纳粹的年轻人拎着空酒瓶子冲向演讲者,被维持秩序的po.lice制止。两人演讲完毕,静静收拾设备离开。po.lice过了片刻才收队。“其实没多严重,就是一种情绪罢了,他们需要表达出来。”围观人群里一中年德国人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