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艺术小组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1   浏览数:1477   最后更新:2011/10/10 18:23:22 by guest
[楼主] 之乎者也 2011-10-10 10:28:49
来自:典藏今艺术 文/吴宜樺




艾尔诺.米克的当代黑色寓言
「天人合一」




米克Aernout Mik│校园Schoolyard 录像装置 2009 Courtesy of carlier | gebauer, photo © Florian Braun

在欧洲,我们愈来愈常见到像荷兰艺术家米克(Aernout Mik)的个展「天人合一」(Communitas,亦為社群、共同体的拉丁文)这样跨国、跨域结盟、共同联合製作展览的形式,它的优点為:一是预算上的经济考量;另一方面则是让国际文化交流的效益能更為在地化。并以较為精緻而节制、更人性的美学观赏条件,来製作适当「份量」的展览给观眾,避免让观眾在过量的展览途中筋疲力尽。这个现象反应了某些欧洲文化机构对大型国际双年展之巨观式艺术消费已有所反省与警惕,尽量避免让文化知识的生產沦為布尔乔亚知识菁英的高尚派对,或者是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再现场所。欧洲优质的中型美术馆正是这波结盟、展览巡迴潮流的前锋,例如这档巡迴展第一站是法国网球场现代美术馆(Galerie Nationale du Jeu de Paume)。对台湾观眾而言,它的国际名气或许不如东京宫(Palais de Tokyo)或庞毕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如此為人知晓,相较於前两者所拥有的超大展览空间和强力塑造的时尚夸浮感,网球场现代美术馆并不具备有「国际名牌美术馆」的外在气势。但事实上,在朴素的建筑外表下,该馆近年无论在策展、展览製作,或是讲座活动的品质与专业水準,丝毫不逊巴黎其他「名牌美术馆」,更深获巴黎在地民眾与艺文专业人士的肯定。虽然观光客还是寧愿迷信於「国际名牌美术馆」,但是这样的美术馆正以另一种「文化共同体」的国际分享方式,提供另一种较令人「正常」的观展选项。



米克Aernout Mik│股票交易员 Middlemen 录像装置 2001 Courtesy of carlier | gebauer, photo © Florian Braun

面临当今欧洲日益高升的经济危机与社会衝突,欧洲民主代议政治却逐渐沦為荒唐的民粹秀场,这些现象让联合策画这场个展的叁位策展人(註)感到迫切需要推出这档警世性的展览,向民眾提出詰问:「什麼是个体与社会的真正连结?又如何能够去逃避对『我们』与『他们』的反省?」,而艺术作品能以什麼样的艺术语汇带给社会一种集体的思考向量?

在剧情的彼端



米克Aernout Mik│渗透和过剩Osmosis and Excess 录像装置 2005 Courtesy of carlier | gebauer, photo © Florian Braun

米克在「天人合一」展出八件录像投影装置,让观眾置身於几个艺术形式的十字路口。艺术家擅长经营一种不明确、不断扰动状态的动态场面,经常以半即兴的戏剧方式来过滤现实、割解真实时空事件的真实性,让观眾走进某种超现实的场景中,彷彿与真实无关、又与一切实在的立足点绝缘。不管是在建筑性的投影空间佈置上,或是影片的内容本身,这些大型录像装置都刻意製造模糊的叙述距离。在延展式的放映展示空间裡,全部静默无声、而只有影像的影片,如连续画卷般被放映在长曲形、双面银幕上,而摒弃了一般影片顺畅的叙事逻辑。米克的作品特别注重这种建筑性「叙述空隙」的安排,让观眾秉着莫名的熟悉、迷失、讶异,在种种似曾相识的模糊景象裡,有机地在脑海中将所有一切组织起来,与展览空间发生某种铰结关係;一切的影像都将在他们的追寻过程中,从一个尚待流变的实验性世界中释放出来,而刺激一种辩证的思想发生。

另类「天人合一」



米克Aernout Mik│公园Park 录像装置 2002 Courtesy of carlier | gebauer, photo © Florian Braun

生长在亚洲儒道并存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并不难理解所谓「天人合一」的乌托邦境界,并视為一种人与世界之间理想的生存伦理关係、个体与万物和谐交融的共存状态。但是对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天人合一」却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祕主义,英国人类学家泰纳(Victor Turner)以朝圣的宗教活动来解释这种同质的、平等的、无阶级的「交融」状态、有异於日常生活情境的反组织结构(anti-structure)。但泰纳认為「天人合一」的状态也可以是一种社会过程、不同於世俗社会结构的中介过渡阶段(liminoid)。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可能发生某种非常实验性的社会平等状态,而带有社群建构基础的关联,他期望能从中探究形塑其他社会形式的可能性。这个概念成為米克个展的名称与创作主题的背后动机,但其作品指涉的并不只是地域性的社会群体(community),也可以是非地域性的人群联繫。就像2002年《公园》(Park)一作中,米克将「天人合一」的概念视為某种与既定準则相比之下的失控,试图让人从生活中的日常规律逃离出来,与之隔离於一个失去社会组织结构的集体时刻。片中那一群年轻人好像嗑了药一样,在茂密树丛中和一隻狗跳来跳去、嘶吼着,他们在做什麼?他们是谁?彷如某种神祕的通灵仪式?还是末日狂欢派对?我们所有的疑问也许就是他们的解放密码,当他们的身体不再带有任何社会角色的印记,「天人合一」的极乐世界图像於是浮现。

当代黑色寓言



米克Aernout Mik│共同体communitas 录像装置 2010 Courtesy of carlier | gebauer, photo © Florian Braun

米克长期探讨当下西方的社会社群结构所呈现的特质,以政治、金融、法律、媒体、军事、消费市场等等各种社会机制场景,来当作他创作的「剧本模型」脉络,模糊地影射着现实社会裡的场景,但却不是这些事件的模拟与再重演。米克解释道:「我的作品讨论着一些政治社会事件,但却不是这些事件的直接影像纪录。它们就好像一闪而过的画面,可以被认出、却无须精準地定位。」在去年《共同体》(Communitas)这件作品中,米克在华沙的文化科学宫(Palace of Culture and Science)模拟了一场平民起义的过程。通过导演那些波兰籍与越南移民的演员,挑起欧洲人关於融合或驱离外国人的辩论想像。米克还以其独特方式编入关於近年波兰加入欧盟问题的移民争论,同时又让2002年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Doubrovka Theater)人质事件的幽灵,重回盘踞於这幅巨大的全景观式影像之上。这个精心造景的场面创置手法,重新召唤了这几个歷史事件的记忆,与在每个人心底那幅既模糊又暴力的影像。另外,今年首度展出的《移坐》(Shifting Sitting),米克创作的动机乃是从义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的司法丑闻中所获得的灵感,艺术家将这个政治现实事件,在银幕上,转化成一场罗马法庭上的罗生门,包括一群仪态坚决、却定位模糊的人物,再加上一位骑士的完美化身,在满庭的军官前同时演绎着被告与法官的角色,下面列席的平民却似乎又在為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事件而蠢蠢欲动。这一场场夸张的异化世界、民主与法治的罗生门角力景象,令人感到荒唐,但这一切却不也如此似曾相识!

天兽交融的异化之境

虽然,米克的作品取材於当今那些令人发寒的现实背景:股票崩盘、社会暴力、经济及人口的非法交易,但他那些半叙事性的影像,并不是硬梆梆定调的一般故事体。这完全不同於一般电影语汇、那种写实「自然」的方式。米克特别在影片中的演员身上下功夫,使得他们的身体不只是物理性地在影片中描绘存在经验,他刻意抹去他们角色认同的具体时空,以凸显人类在集体处境中的心智性接触,使得那些人物的角色「立场」,能在无法绝对命定的歷史时空载体裡,绵延不断地变化。这在2009年《校园》(Schoolyard)这件作品中有特别明显的呈现。影片的背景设在一个多种族的工科中学内,这所学校发生了学生静坐抗议事件,而事件逐渐地扩张转化成為全球衝突的显影剂。影片让人想起导致欧洲分裂的政教分离之争,也同样地重现了阿拉伯世界长期争端模式的缩影,或是其他肇因於不同宗教认同之间的衝突。透过那些意料之外的转折、符号化却不明朗的仪式性元素(在人们手中传递着一顶宛如神祕吉祥物般的塑胶模特儿头颅),以及一些似乎永远在模仿、而不过度耍弄的暴力姿态,在这部影片中,秩序维持者(老师与警卫们)最后居然也都演起了抗议者的角色!在2001年的《股票交易员》(Middlemen)和2008年的《触摸、抬起和倒下》(touch, rise and fall)这两件作品裡,演员的表演有时就像着了魔一般,突然失去意识,变成像殭尸或幽魂的状态,时而抽搐,时而恍惚,让原本的场景事件的进行发生短路。在这另类的「天人合一」时刻,所有角色的社会身分都被放弃,不管是警察或是反叛者的角色都失去了意识,宛如某种灵异奇谈裡,天兽交融的异化之境。

星象式的歷史寓言

米克的录像装置极富辩证性的表现力,并不只是建立在电影美学语汇上的技巧纯熟,而且还是一种进化版的戏剧形式思考。我们可以回溯到一个关於歷史思考的美学参照,米克的创作思维明显地呼应着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自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史诗剧场那裡所得到的啟发:所谓的「歷史」,大写的它并不是那种线性、一去不回的死物,它既能被抽离,也同时能被扩张,不连续地以另一种场景回返到我们眼前,以折射出它的真正意义。更具体地来讲,米克的作品就如同歷史水晶体一般,呈现系列或不连续的几种集体歷史的外在性,允许其他观察者在此时与彼时的两个世界同步存在,并让几个不同的歷史事件处於共时语境——与歷史性对话的星象式寓言美学。米克正是将这个美学技巧,透过夸张的表演与视觉元素,将乌托邦、异化、移民、建筑与政治的歷史性影像,组织在一个个复杂的感性网络中,建构起那一幅又一幅的史诗性社会政治浮世绘场景,并以他特殊的陌生化效果(Verfremdungseffekt)表演策略,运作着当代社会人性的异化「事件」。

米克的作品不仅让时空彼端的观眾重组着自身对歷史的记忆与反芻,重新在歷史事件裡发现与现实世界的共鸣,甚至还精準地投射到一个未来的流变事件,即2011年7月22日发生的震惊国际的悲剧—挪威的乌托亚(Utøya)小岛屠杀事件。今年春天看过这档展览的法国观眾,在新闻报导当前,回想起米克的创作应该会有更深的感触吧!?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该回避这个问题:在危机时代裡,今日的社会沟通情境已经改变,冀望於这种双年展、美术馆裡的A级救赎真的有社会效应吗?而双年展、美术馆又是一个什麼样的「共同体」?

註 叁位策展人分别為荷兰阿姆斯特丹科勒薇(Leontine Coelewij)、德国艾森的史密特(Sabine Maria Schmidt)和法国巴黎的基利(Marta Gili)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