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左派的绅士们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3   浏览数:1844   最后更新:2011/03/24 17:54:26 by guest
[楼主] 偏锋 2011-03-23 10:20:01



心念——刘志懿个展

艺术家:刘志懿
策展人:杭春晓
展览时间:2011年3月25日~4月24日10: 00~18: 00(星期一休息)
开幕酒会:2011年3月25日15: 00~17: 00(星期五)
展览地点:偏锋新艺术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2号院B-11
电话:86 13341168778,86 10 59789562
邮箱:pifonewart@hotmail.com
网站:www.pifo.cn

新闻稿:
“心念——刘志懿个展”将于3月25日在偏锋新艺术空间开幕。 此次展览是偏锋新艺术空间2011年的首展,也是年轻艺术家刘志懿的第一次个展。
刘志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他自小便与欧美漫画结缘,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孩童的幻想;长大些被家长送去学习画画,对传统中国书画的兴趣开始萌芽,欣欣然一人去找书店、临碑帖、临八大;在附中及美院的几年,是众老师、同学眼中技术顶呱呱的选手;刚毕业又迷恋上动画的制作, 埋首学习玛雅、3D等软件。这样的刘志懿既对传统视觉文化十分眷恋,也对未来人类以及其它生物历史走向思考良多,将传统绘画技术与新兴电脑技术结合,向人们展开了一个未来帝国的图谱。这样富有卡通意味的作品,在数码化风靡青年人的时代,应看作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创作。
刘志懿以《帝国百科全书》为题的作品于2005年开始创作,最早被其称为《帝国百科全书图谱》,是刘志懿以记录者身份对未来生物、机器人、生活场景等等的描绘。基于自然主义、古典主义和自身数码经验的长期生存体验,此次展示的作品中有一如“心念”的云彩,自然无形,朴素无谓;有对实有物虚拟化的“青花瓷”,坚守中国画传统,将立体形象平面化,机器人藏身青花纹路中;还有一直延续的机器人系列,通过虚拟世界与虚拟质感的呈现,为人们观看世界提供了“数码化”的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觉编码。
他笔下的这些机器人并非《变形金刚》中拯救地球人的星际空降客,与之相反,却是未来人类社会可能发展出的半人半机械生物、DNA试验失败的类人生物等……这一方面展现了艺术家对科技、医学、环保等方面的关注,一方面也表示了他对未来人类社会高速发展背后隐藏问题的忧虑。
然而作为一个年轻艺术家,刘志懿也有自己尚未想清楚的问题,例如技术到底是为什么服务的?当今数码化经验时代下,他的作品是否可以真的为人们提出一个重新观看世界的切入口?这大概也是他需要慢慢体悟的问题。
此次展览以“心念”为题,是刘志懿对近年创作的一种的感受,单纯、朴素,由心而发。认真、执著的年轻人,值得你的支持与期待。

作品
 
 



刘志懿 乡梦之五 布面丙烯 50×50cm 2009


刘志懿 乡梦之二 布面丙烯 65×150cm 2009


刘志懿 乡梦之一 布面丙烯 65×150cm 2008


刘志懿 乡梦之三 布面丙烯 65×150cm 2011


刘志懿 乡梦之八布面丙烯 30×40cm 2008


刘志懿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之五 布面丙烯 50×50cm 2009


刘志懿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之六 布面丙烯 80×80cm 2010


刘志懿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之十五 布面丙烯 130×75cm 2010


刘志懿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之二 布面丙烯 120×210cm 2008


刘志懿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之一 布面丙烯 120×210cm 2008


刘志懿 契之一 布面丙烯 160×160cm 2006


刘志懿 契之C.G 布面丙烯 170×100cm 2006


刘志懿 契 NYN 01-M布面丙烯 65×150cm 2007-2008


刘志懿 契 NYN 01-M布面丙烯 65×150cm 2007-2008


刘志懿 契之C.G.01-M布面丙烯 50×160cm 2007


刘志懿 契之十五—二十二 布面丙烯 38×170cm×8 2009


刘志懿 契之二—十 布面丙烯 80×80cm×9 2007


刘志懿 懿 布面丙烯 210×120cm×2 2007


刘志懿 海歌 03 布面丙烯 120×120cm 2008


刘志懿 海歌 02 布面丙烯 120×120cm 2008


刘志懿 誓言 02 布面丙烯 120×120cm 2008


刘志懿 誓言 01 布面丙烯 240×120cm 2008


刘志懿 誓言 03 布面丙烯 120×120cm 2008


刘志懿 山语 02 布面丙烯 120×120cm 2008


刘志懿 山语 01 布面丙烯 240×120cm 2008


刘志懿 山语 03 布面丙烯 120×120cm 2008

虚拟,抑或真实?
——刘志懿《帝国百科》的“视觉观看”

杭春晓

将学院教育中的写实经验,成功转化为数码体验,是刘志懿于70一代艺术家中的特别之处。正因为如此,他的画面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虚幻感:由真实的“感官”构建出虚拟的世界。当然,我们所说的“感官”,并非生物学上的视觉,而是一种历史化的“观看”与“表达”,也即在艺术史的视觉经验中形成的关于空间、结构、体积、色彩、笔触的方法。毫无疑问,刘志懿的这套方法来自中央美院经典的写实教育,他可以细致入微地将它运用于画面的营造中。正如他从2005年即开始创作的“帝国百科全书”系列作品,虽然描绘的是虚拟世界,但其视觉语言却异常“严谨”,往往在细节化的空间表达中呈现出强烈的真实感。于是,刘志懿用他近乎“苛刻”的写实手段,营造出视觉上的欺骗:图像叙事的“虚拟”与视觉再现的“真实”,组合为一种感官上的悖论。

表面上,悖论往往会带来“混乱”。然而问题在于,世界通常也不是我们看到的那般合乎逻辑,所以悖论就时常蕴含着某种“深刻”。我不能肯定,刘志懿制造如此视觉悖论的直接原因,或许仅是因为他的学院背景与热爱科幻、数码的结果。但作为同年龄人,我从这种视觉悖论中,感受到某种“观看世界”的质疑姿态。也即,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的怀疑、否定与提问。正如,他画面中真实的视觉细节,被虚拟的存在状态消解了真实;同时,虚拟的存在却又被细节的真实消解了虚拟。于是,刘志懿的画面,在视觉上最终呈现为一种虚幻的不确定性。

应该说,这种视觉不确定性的营造,是刘志懿这一代画家,与上一代画家过于明确、直接,乃至概念化观念表达的不同之处。这一代画家,生长于中国飞速变革的时代,而“飞速”则带来了“既有理想”的“朝立夕废”——其中,既有与他们个人生存密切相关的考试、就业制度的变化,也有公共领域中思想、政治等语境与话语方式的颠覆,同时还有更多经济现实的瞬息万变。这种“变化”带来的是,他们对价值、意义等一系列曾经被赋予的概念,进行了彻底的怀疑。他们不再确信那种“口号化”的肯定性答案,而是试图在怀疑中寻找自己的理性审视。就此而言,这一代人,不再迷信“革命”,同时也不再迷信反“革命”。所以,他们不再将创作投诸宏大的社会话题,像他们的前辈那样追寻确定的价值判断,而是将创作的方向转为“内在世界”的对话,并企图通过这种对话带来某种理性建设的成果。

刘志懿将自己的创作命名为“帝国百科”,正是这一“企图”的某种显现。“帝国”作为政治历史学的概念,在刘志懿的“自我对话”中,被置换于“骇客帝国”、“卡通电玩”的当下语境,从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语义混淆。通过这种“混淆”,他试图揭示属于他自己关于“帝国”的语义——对于科技、对于未来、对于宗教等问题的关注。毫无疑问,这是另外一种帝国——源于个体审视的理性化、精神化的世界。而对这个“帝国”,刘志懿希望通过百科全书式的方式,进行“知识”化的体系梳理。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中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思潮的重要文化现象。刘志懿对这个概念的援用,无疑具有“野心”——即希望通过自我的理性梳理,重新面对外在世界的不确定性。就此而言,刘志懿完成了70一代人由“怀疑”向“理性”、由“内在”向“外在”的精神转换。

当然,最终落实这种精神转换的,还是他的画面——充满不确定性幻象的冷静、细腻,在虚拟与真实的矛盾中营造的属于自己的图像谱系。并且,不同于他人的是,刘志懿虽然借用学院写实对于真实性的描绘,但却没有直接套用,而是通过他深谙的3D技术加以转换。相对同龄人,刘志懿对电脑成像的视觉感受,显得更为迷恋而投入。他通常会将自己想象的对象,通过3D技术在电脑中制造数码化图像,然后再面对荧屏的视觉细节,以自己的写实能力进行转化。这一点,在70画家中无疑很特别。或许,正是这种特别,使刘志懿的作品,具备了某种特别的“视觉观看”——被“机器之眼”改造过的知觉世界。

也即,他的视觉呈现,不再是写实技术的那种“自然视域”,而是带有数码化的“主观视域”。这种转变,具体到画面则表现为:焦点透视感的体积,被转化为平面阅读感的体积;局面描写的空间性,与整体描绘的拼贴性相互结合;层层积染的色彩厚度与细节变化,被整合为一种视觉上的平展性。诸多的荧屏经验、数码经验,在修正写实技术背后的“肉眼世界”的同时,也使得刘志懿的作品在感官上凸显出全新的视觉编码方式。而这种编码方式的改变,不仅实现了架上绘画的语言转换,同时也实现了视觉观看方式的转变——以新视觉编码显现我们观看世界的新经验。对艺术而言,这似乎比提供新的视觉形象更具意义、价值,因为它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古典艺术的真正趣味:艺术不是再现某种“自然”或“观念”的简单载体,而是提示我们重新认识世界的“视觉手段”,是需要我们“自觉”于视觉存在的认知手段。

然而,作为观看、审视作品的人,我不能确定创作者的预设是否与我的判断相统一。正如,我无法判断刘志懿的作品出现上述感觉,是源于一种主动设定,还是某种经历、兴趣的偶然选择。但是,这似乎并不重要。因为艺术史的书写,更在意于一个艺术现象呈现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在历史逻辑中的形态,抑或观念上的演进,而非艺术家自己的主观设定。就此,作为刘志懿的同年人,我更希望能够从他的作品中读出我们生存经历的某种共通性,并因为这种共通性而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现象。很显然,刘志懿的创作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他在真实与虚拟之间游走的主观体验,向我们提供了某别具价值的观看经验——关乎70生人的生存感受、关乎数码时代的视觉逻辑、关乎架上绘画的语言转换……

[沙发:1楼] 偏锋 2011-04-08 14:20:47

[板凳:2楼] guest 2012-07-13 19:42:17
CG油画?
[地板:3楼] guest 2012-07-13 21:56:26
插画公司的都混当代艺术了
[4楼] guest 2012-07-13 22:36:28
二 二 二 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