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澎:处于衰竭之中的当代艺术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9   浏览数:1641   最后更新:2013/09/12 23:19:08 by guest
[楼主] 小白小白 2013-09-12 10:26:13

来源:vice中国

年近50岁的张献民是中国独立电影界响当当的人物,他参与了中国近年来大多数独立电影放映活动,帮助很多年轻导演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过去的几年里,独立电影放映活动遭受了巨大打击,多次活动因各种缘由被取消。张献民是这些事件的亲历者,但他依然还在“扶植”年轻导演——尽管“独立电影”这个概念和团体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不存在的。

我们在一个憋着不落雨的下午采访了他。采访地点叫“老书虫”(The Bookworm),是北京一个专卖英文书籍的咖啡馆/书店。本来“英文书店”就够装X的了,而这家店还遥望着资产阶级和消费主义的万恶代表——三里屯Village。

相比于电影,VICE更想听听他对中国青年文化的看法。但由于他“自由交流”的谈话习惯(也就是说,不管上一个话题在聊什么,他总试着说自己想说的东西),我们还是聊到了独立电影。可没有想到的是,在聊电影的同时,他又拐回了青年文化。为此,我们在这篇采访中也打乱了部分问答的顺序。


VICE:你觉得在中国,公共艺术活动是办给谁的?

张献民:我觉得艺术是为“蹭”798景色拍婚纱的人服务的。他们需要艺术。大概就这样的。他们需要一个浅显层面的艺术,又不想为艺术付款,这其实是符合艺术“与金钱对立”的本质的。婚纱公司,确切地说是新娘子们,愿意到有“艺术”的地方拍照。


所以你觉得这是很正常也很和谐的状态。

对。这其实跟去书店去偷书有些类似。


偷回去就摆起来,也不读。

对对对!(大笑)除了“蹭风景”之外,另外一个关于“谁需要艺术”的说法是:宣传。50年代的时候,社会宣扬的幸福生活标准是“男的穿列宁装,女的穿布拉吉,两人都是钢铁厂的工人;到了星期天,他们拉着两三个小朋友举家去动物园看猴”。这是当时苏维埃式的幸福生活。在过去十年里,这幅画面被逐渐改造成了“一对小资产阶级夫妻开着十万以上的车去798看艺术家”。讲难听点,艺术家就是当年的猴,画廊就是当年的笼子。

参观艺术家还有个好处,那就是丈夫或妻子可以指着艺术家对另一半说:“你看他们,搞的都是什么裸体啊自残啊之类的,看来比我不靠谱的人多得是!看,我多靠谱!”(再次大笑)


那你作为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态?

在798拍完婚纱照后,新娘子会面临一个最困难的时刻:婚纱影楼的人会告诉她,因为你买的是2800元的套餐,所以我们拍的这68张照片你不能全部拿走,只能选12张放大。这个时候对新娘子来说,就必须要决定是放弃那张长城还是放弃那张798。所以说,在刚才说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背后,还是有实质性的东西。比如,这个婚纱套餐的价格就是2800元,你就只能放大12张,你没有办法去巴黎和马尔代夫拍婚纱照,所以只能在798和长城拍——这些是最实质的东西。

我在组织艺术活动的时候,追求的就是这种实质性的东西。电影本身是一个喝香槟比裙子的浮华行业,即使是独立电影,也有类似这样的东西。有些导演被指责说电影拍不好是因为跟女演员睡多了,我觉得这都是电影的一部分。或者说有观众在映后交流时挑衅导演,导演跟我抱怨组织工作做的不好,甚至有媒体告诉我,因为读者看不到我介绍的电影活动所以刊登评论就没意义……这些是不是实质性的瞬间,我其实也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但这些东西能产生很平等的关系:虽然那些新娘子虽然没有付给艺术家钱让他们当风景,但也使得双方的关系更平等。

为什么很少有30岁以下的人拍电影呢?

因为太难了啊!你想想,一个28岁的人开始拍电影,拍完他都31了!我这么说是不是有点耍赖?


可好多人也不缺钱啊!

但80和85后拍电影大部分花的都是父母的钱啊!太原有个兄弟就挺好:他在独立电影圈很有名,但谁都没见过他。他的电影开机已经两年半了,到现在还没拍完。可他有钱啊!又是换主角又是改剧本。有人跟我说,他家里一年给他60万,现在已经给了三个60万了。

我觉得这样非常好。他弄个跑车去斑马线上撞人多恶心,这样多安静啊!而且拍出来,去欧洲参加几个电影节,爸妈都挺高兴的。


可是为什么又要以“几年”为标准来做一个电影呢?不能更随意一点吗?

这个每个人不一样。王家卫平均每个片子用三年半到四年,娄烨两年半到三年,贾樟柯可能更快一点,或者张艺谋和北野武都是两年到两年半…….以“年”为单位是个非常自然的节奏。至于说年轻人,速度会更慢,因为他没有耐心,又无法短期内看到推进的状态。还有,年轻人不相信上了年纪的人,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我经常跟一些年轻导演说“你这个别再拍了”,可他不听,还是要拍。


但你还在支持年轻导演。

我支持的方式之一就是告诉他们别拍了。也有拍到一半不行了,就来找我。


也有这样的导演:埋头自己干,不和任何人合作,效率很高,但无法提升。但这种DIY的方式却是让更多人看到自己作品的最好办法。

是有很多人这么做。其中一种人就是把东西做出来之后,就扔给张献民,剩下的就不管了。也许过了好几个月,他会给你打个电话,问有没有国外电影节或视频网站要他的片子。你就给我三张碟,就撒手不管了,我凭什么给你卖命啊?!

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这种不管别人自己做东西的人出现。刚满20岁的人,想唱歌,想拍电影,这个是挡不住的。

50后的人会很明确受到苏联文化的影响;甚至70和80后,对欧洲和美国来的东西接受度也很强。80或90后的人呢?

对70后和80初的人,DVD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应该是网络下载吧。“时间”在这里很重要:网络视频有时间线,DVD是没有的。


怎么讲?

网络视频会告诉你:这个东西有8分20秒或3个小时。很明确。只有把这个时间线消掉或隐藏起来,才能进入传统的观看方式,不然它就一直在哪儿提醒你。我们也知道,很多人是不会走到时间线末端的。

另外一个关于网络或数字视频有意思的东西,是声音的重叠。有些人会同时开三个视频,选择一个观看,然后把另外两个最小化并静音。

你说他为什么要同时开三个视频呢?

为什么不呢?我就会交叉阅读好几本书啊。我床头柜上会放七八本书,今天晚上拿起的不一定是昨天读的。他可以播着一个失火的新闻,另一个在放美剧,另外一个窗口在下载AV。偶尔还会检查一下,AV的那个窗口是否还在正常下载。


同时做好几件事不会感到焦虑?

我现在只想到了时间线的中断,没有想到并列的问题。但同时做几件事和焦虑是有关的:我们会想,自己是不是活得够本了,是不是体验过了足够多的生活。


这种焦虑是专属于某个时代的人吗?还是有普遍性?

我会觉得破解的方式之一是肉体。所谓“过了几个生活”都是幻觉,是思想上的,但肉体只过一个人生。无论是在画廊看画,还是在网上看AV,都是只能看不能摸的。有些人是单一的性格,做出来的东西和说出来的话都是一致的;但也有各种各样分裂的人,每个作品都不同。(大笑)


那为什么有人表达出的东西,无论是说话还是作品,会和人格不一样呢?

这个一方面是因为年轻,受到的影响太多,另一个跟教育有关。有人告诉他,这个电影是最好的,过了两年又变了,其实是个人格形成的过程。本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是个关键点。因为现实会强迫他们人格成熟起来。


成熟起来就好找工作了吗?也不一定吧?

我说的是人格成熟,并不见的对找工作有多大帮助。西方很多年轻人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会每个月换一个男女朋友或性伴侣;到了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每年换一个都要慎重哦!一定要慎重哦!我觉得这就是人格成熟的过程,这样表达也会越来越清楚。


你会不会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会让人一生的顺序颠倒。很多人十五六甚至二十五六岁时都没有男女朋友或性伴侣,等到了三四十岁结婚后,才开始放开了找男女朋友或……

对,有可能。所以我刚才说的是西方人的说法。那是他们对正常生活的一个理解。中国年轻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肉体会感到窘迫,这种窘迫不止是因为没有性伴侣,甚至跟家里有没有钱都没关系。就算他家里有钱,给他送去伦敦,上了四年学,即使省着花,加起来也要120万喔!这还不爽,还天天在那边愤怒的爱国。

回国之后,弄个央视的编导做做,一个月给开六千块钱。过了三个月,他算出来了,爸妈给的钱,他这辈子到死都还不上,这是他无法克服的东西。


但社会给年轻人成长的时间很少,要承受的东西又太多,所以可能还没开始形成人格,就被各种东西打碎了。

我觉得现在的人衰老很快,尤其是文艺女青年。一直有人说我歧视女性,但我觉得男的还比较扛得住,女孩实在太难扛住那个“文艺范儿”了。“文艺范儿”不见得是好事,但后来变得彻底不文艺了,这更可怕啊!文艺女青年是一个非常受时间限制的概念,是生命进程的一部分,这个身份太容易被消灭了,因为她要承担太多身份。


所以说文艺男青年就比较扛住。

应该是的。和文艺女青年比,他们本来就出路有限,再不坚持一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啊……男的比较抗打击吧……但女的强的时候是真牛逼,我靠,只要扛过来的,都特别牛逼。特别牛逼。真的。可是少啊。


男的有很多外在条件,让他们必须要承受一些东西。

抵抗的方式,就是我刚才说的多重身份。把自己打造成“宅男”或“宅女”,用这个壳把自己包起来。

我个人对中国独立电影的一个障碍,在很多人拍出的东西都拘泥于个人世界,甚至有时感觉特别猥琐。你可以说他想表达个人情感,但最终他也只能停留在个人情感上。

你还要求他是集体情感啊?你什么意思嘛?!


我的意思是,一部电影应该有汇总起来的东西,一部电影到底想说什么。

(沉默)我会觉得个人性会更强吧?而且,在社会层面共鸣比较多的,有可能会更危险。这是个非常具体的情况。还有,稍微有一点社会基础的东西和完全个人化的东西相比,反而后者还能传播一下,前者根本传播不了。有些人可能做了很多东西,但只有那些稀奇古怪的个人化作品被传播了,而实际上他还有别的作品啊!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时间形成的废墟,就会被理解为政治敏感内容,就会唤起很多人的共同记忆。这种东西你说他是个人还是社会?


为什么中国的宅男宅女就这么多呢?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居住空间更个人化了,这和网络空间的个人化是同步的。另外,这个还与我们国家经历的多次崩溃有关:第一次崩溃是宗法制的破灭——经历了1911年和1949年的两次土改,宗法制就一去不复返了;第二次崩溃是大家庭的崩溃——这种孔子意义的生活方式,用单位和宿舍的方式让大家聚在一起,而这个状态又在70年代末被改革开放用市场经济给终结了;到了90年代,肉体改造在大城市里完成了,再加上经济的变化,大家庭进一步解体——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电视剧都在怀念这种居住方式。再往后,就是“核心家庭”的瓦解:这个不仅指的是三代同堂家庭的消失,还有同性恋和丁克家庭的出现,以及现在的宅男宅女。一切的关键在于,至少他是有选择的。

所以之所以有这么多宅男宅女,是因为他们有这个选择,这比没有选择要好很多。我在东莞遇到两个民工,他们在不同的两个工厂做工,两人结婚5年了,从来没有同过房。他们不会去宾馆开房间的,浪费钱呐!我在杭州也见过一个这样的例子,一对中年夫妇每周在一个红绿灯下聊20分钟天,然后各自回自己的单位去。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我认识一个女孩,她从小就被寄宿在北京郊区所谓的“贵族学校”,一直到15岁,她妈在西班牙工作,她6年见一回妈(敲桌子)。她妈说,我在打拼啊!那个孩子每次见她妈都是满脸的仇恨,她不想见啊!可她妈强迫她去机场见面,还拥抱什么的,拥什么抱啊!

所谓“核心家庭”的解体,不只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这些情况都属于这个范围。宅男宅女和这个东西是匹配的(突然陷入思考)……你们要发表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啊?


就是一篇采访。

哦,一篇采访。


采访:王戈 & Madi

摄影:梁辰(前两张),张献民自拍(后两张)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