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批判艺术如何可能:朗西埃的当代艺术观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888   最后更新:2012/04/01 10:45:04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2-04-01 10:45:04
来源:艺术时代 文/蒋洪生

最近,朗西埃突然成了艺术圈的热点,不谈论朗西埃,似乎就不配谈当代艺术。从根本上来说,某种学说的兴起,或者是某个学者被追捧,必然是基于他的思想动力和独特见解。尽管对这种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尚且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能在短时间被人传诵,必有其魅力之处。就像他在本文中所宣称的:艺术的美学体制指向的是一种平等和民主的政治。在当下中国,这样强有力的美学论断已经久违了。




雅克·朗西埃,作为“后阿尔杜塞派”的成员之一,近年致力于构建一种改良主义的美学理论,并在当代艺术理论领域掀起身份政治学和后殖民学说之外的另一轮讨论热潮。

雅克 · 朗西埃(Jacques Ranciere)预设所有人在知性上都是平等的。他反对等级式的思维方式,某种意义上,平等构成了他思想的核心。其同样也成为他所谓的“批判艺术”的价值基础。在这里,“批判艺术”(critical art)蕴涵着三个意思,跟朗西埃的当代艺术观有联系。“批判艺术”就其最一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艺术类型,一种着手建立起对支配机制的醒觉,从而将受众转变为改变世界的有意识之能动者的艺术。”其次,批判艺术是指一种政治性、论辩性的艺术,是一种异见性的政治艺术。第三个意思,是把“批判艺术”中的“批判”当成一个动词,就是“评判”的意思。批判艺术如何可能,等于说评判艺术有没有可能,也就是说如何评判艺术。今天我会介绍朗西埃对评判当代艺术的思考,他自己有一套独特的对艺术的评判体系。

朗西埃提出了艺术的三种辨识体制:影像的伦理体制,艺术的诗学/再现体制,和艺术的美学体制,朗西埃的艺术体制与其创制的“可感性的分配”的概念密切相关。朗西埃的美学革命是政治性的,是因为它能重构“可感性的分配”,使不可见者可见,不可闻者可闻;艺术的美学体制指向的是一种平等和民主的政治。可感性分配的革命对朗西埃而言,是最根本的革命。“歧感”(dissensus,或译“异见”/“歧义”)则是朗西埃理论中艺术与政治的联接点。在梳理他对美学与政治关系的定位之后,考察朗西埃对于以“批判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的批评:“批判艺术”如何步入见证式艺术(testimony art)和关系艺术(relational art)的歧途;当代“批判艺术”如何面临着为全球化的商业逻辑收编的危险;以及当代艺术的伦理学转向对艺术的自主性和政治性的消解等等。基于此,提出以朗西埃解剖的艺术实例说明:在今天,批判艺术意味着什么?

受福柯的影响,朗西埃提出了三种艺术的认同体制。朗西埃的三种体制观虽然在历史上是先后出现的,但是朗西埃对此并不持一种线性的历史主义态度。艺术体制是安排艺术的体制和规则。在同一个当代艺术作品尤其是电影或者影像里面,这三种认同体制可能都能找到,并存的三种认同体制可能互相作用、互相冲突、互相关联。什么是艺术体制?这是朗西埃美学探讨的核心概念。根据朗西埃英译者和研究家加·罗克希尔(Gabriel Rockhill)的归纳,宽泛说来,一种艺术体制是指“做和制作的方式”、“这些方式对应的可见性形式”以及“对两者的概念化方式”这三项的连接模式。朗西埃详细区分了艺术的三种认同体制:影像的伦理体制、艺术的诗学/再现体制和艺术的美学体制。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只适用于神祇、英雄、国王、高贵者 。大卫的作品《苏格拉底之死》就是讲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对政治迫害英勇就义的故事。

影像的伦理体制(the ethical regime of images)是西方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体制。之所以在“艺术”两字之上加引号,是因为其时只有“影像”,而无后世意义的艺术概念。这种模式以柏拉图的看法为代表。在柏拉图看来,诗人和工匠们生产的仅仅是“影像”。柏拉图根据共同体的道德思想来决定影像分配。在这种体制下,影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化民众。应该说,在这种体制下,虽然有各种形式的诗歌、绘画、雕塑、戏剧和舞蹈,对当时的以柏拉图思想为代表的“可感性分配”而言,后世意义上的“艺术”并不存在,有的只是各种制作和使用的方式及其可见性形式——“技艺”(希腊语technai)和影像。不符合建设城邦和谐社会要求的艺术,和民主一样,一概都应该被禁止。剧场与公民大会是同一种可感性分配的两个互相依存的形式,两种异质性的空间。为了建立起伦理学意义上的、放逐“政治”的有机共同体,柏拉图同时否定了剧场与公民大会,也即同时拒斥了艺术和民主。

在柏拉图看来,作为“摹仿之摹仿”的影像,其成败的评判标准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准确性,它们是否真实和准确地再现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的模型。也就是说,摹仿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仅受制于物理世界的实态,更取决于理念世界的道德、伦理和政治正确性。总之,影像的伦理体制对影像进行存在论和伦理判断,影像不过是哲学家用以教育民众的工具。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诗人、艺术家和民主政治活动都是在放逐之列的。所以对朗西埃而言,影像的伦理体制是一种反民主、反政治的“艺术”体制。



马克· 托比的作品《无题》以线性、抽象的风格而闻名。其艺术作品的诗性不是来自于对行动的安排,而是来自语言本身;模仿为语言的表现取代,绘画其独特的语言就是线色关系的组合。

艺术的诗学/再现体制(the representative/poetic regime of art)发轫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柏拉图的批判,兴盛于古典时代。诗学体制将艺术从伦理体制的道德、宗教和政治标准中解放出来,也以模仿(imitations)的名义,把艺术从其他技艺和生产方式中分离出来。通过将“制作”(poiesis)的本质界定为对行动的虚构性模仿,以及为虚构划出特别的范畴,再现体制并未建立起一个简单的相似性体制,它并不再生产现实。根据朗西埃在《沉默的语言》中基于文学特质的总结,艺术的诗学/再现体制的大致遵循着以下四大原则:1、虚构原则: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诗歌/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模仿,是对行动的再现;不同于适用于其他“技艺”的规则,虚构作品有自己的规则。2、文类性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篇诗作的文类—叙事诗或者讽刺诗、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取决于它再现的对象的性质。高贵文类“悲剧”,或者历史画、正式的肖像画等适用于神祇、英雄、国王、高贵者,而低等人则只适合以喜剧、讽刺文学与表现日常生活的绘画来表现。3、得体原则:这是承接规定了题材和文类的高下等级的文类性原则而来的,得体原则是关于“什么是对的和恰当的”的原则。艺术文类以及艺术人物的社会和伦理位置,规定了作者应该在他的叙述中表现人物的何种行动,以及使用何种语言。批评家和观众也会对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是否合宜特别敏感。艺术必须接受等级秩序的严格规范。4、实在性原则:这主要是指在艺术的再现体制中人物话语的实在性。话语实在性是艺术再现体制的一种基本规范,这一规范引导艺术作品对行动的再现,是一种关于话语之力和力之话语的规则。在艺术的再现体制中,不同的有权有势者对应于符合其各自身份的话语表现,它们的话语是生动的、有效的。有权柄者的话语一定会起到相应的效果,或是命令,或是促人转变,或是忠告,或是使人信服。我归纳一下,在艺术的诗学/再现体制中,虽然艺术作为对人的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的虚构性模仿(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有其相对的自主性,也即不必与现实生活一一对应地进行机械的再现,而是根据可然律与或然率,对人们“应有之事”的模仿。但是与真实世界类似,虚构世界也必须遵从自身的关于题材、文类和风格等的高低等级和规范性秩序。艺术的再现体制要求艺术再现(包括其文类、题材、语言等)与被再现对象在现实等级制社会中的位置若合符节。所以本质上说,艺术的再现/诗学体制是等级性的,其蕴涵的政治逻辑是:高贵者、有权柄者和有知者应当统治低等人、穷人和无知者,这是一种不民主、反平等的艺术体制。

朗西埃真正着力和推许的是第三种艺术体制,即艺术的美学体制(the aesthetic regime of art),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艺术现代性,这是近两个世纪的主导性艺术体制。朗西埃断言,艺术的美学体制是对艺术的再现体制的美学革命。朗西埃将艺术的美学体制溯源到维柯和塞万提斯,认为其正式的出现则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些艺术家、设计家、作家和批评家试图“重新阐释什么产生了艺术和艺术产生了什么”。美学体制对再现体制的重要艺术原则都进行了逆转。具体表现为:一、虚构原则为语言的表现原则取代;虚构的优先性为语言的优先性取代;艺术作品的诗性不是来自于对行动的安排,而是来自语言本身;模仿为语言的表现取代,语言不再视为对真理的表征工具和手段,语言表现本身现在成为目的。二、在艺术的再现体制下,一定的文类对应于相应的话语和行动类型。而在艺术的美学体制下,任何主题和行动都可以以任何文类和风格来表达,以前的对应关系断裂了,以前的得体原则也失效了。例如朗西埃爱举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例子,福楼拜可以用一种崇高的诗学写作风格,来描述外省的包法利夫人的乏味生活,这在古典的再现体制下是不可想象的。三、艺术的再现体制所要求的生动、有效的话语,以及权力话语和话语权力的实在性在美学体制下消失了。语言本身现在成为规范,但以不同的形式到处呈现,不再是有权有势者的专利。可见,在新美学原则下,以前区分题材、文类和风格等的上下优劣的等级秩序得以消解,“话语”不再优于“影像”,体现有权柄者话语力量的实在性原则也不再有效。艺术的美学体制蕴涵着平等和民主思想。



安迪 · 沃霍尔的《绿色可口可乐瓶》直接挪用商品现成物进行堆砌复制,标志着艺术商品化时代的到来。

朗西埃的艺术体制与其创造的可感性分配的概念密切相关,指向社会感知的政治基础,三种体制就是不同的可感性分配。任何秩序要想稳固,必定要人为划定“可感性的分配”的界线,决定何种声音能被治安社会所听见,何种东西能被治安社会所看见,也预设了虽然在社会之中,却不为社会所见所闻的“不是部分的部分”(the part of those have no part):一些人被“可感性的分配”体系排除在外,变成“不可感者”。在划定可感性的边界,对可感性进行分配、切割的时候,这一分配秩序同时也就被可感性指向的人们所认可和“分享”。故而,“可感性的分配”同时意味着纳入和排除。

朗西埃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生产者的革命,一是国家形式的革命,二是生产方式的革命,三是感性分配的革命。他说:“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代表了元政治(metapolitics)的最终形式,它将政治表象还原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真实。不同于仅仅导致国家形式改变的那些政治革命,马克思主义许诺一种物质生活生产关系的革命。但是就其本身而言,唯有经过一个在革命的理念之中的革命,在一个感觉经验形式的革命的理念中,而不仅仅在一个国家形式的革命的想法中,生产者的革命才可想象。生产者的革命是一种美学元政治的特殊形式。”历史上一般的革命主要是国家的革命,改朝换代而已。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就是许诺了一种生产方式的革命,就是说除了国家形式革命之外,社会的生产方式还要进行彻底的革命。朗西埃认为还有一个感性分配的革命,实际上就是美学革命。这种美学革命,朗西埃觉得是基础性的革命,是更为根本的革命。



恶搞经典图像《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当代艺术以玩笑取代经典

美学体制下的艺术与政治是如何联接的?朗西埃认为,艺术的美学体制是对再现体制“感知与感知之间的和谐一致”,在一种感知呈现模式和一种意义机制之间达成一致的共识观念的断裂,也就是文本与其有效性的对应关系的撕裂,所以美学的革命是以“Dissensus”挑战和重构既有的可感性分配的体制。

说到对当代批判艺术的评论,朗西埃认为以批判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有一些危机。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共识大背景下,近30年来,虽然“批判艺术”的程序和修辞并没有多大变化,认定自己有能力向商品统治及其偶像化理想和腐败的排泄物发难,但其政治批判效用却渐差强人意。谴责和反抗景观社会的手段还是老一套:戏仿广告片;重新处理迪斯科音乐;制作广告或媒体明星的蜡像;变迪斯尼动物为变态者;以照片拼贴来描绘标准的小资客厅、满载商品的超市手推车等等。这种作品声称其能够揭露商品的权力、景观社会的统治或权力的色情化。但朗西埃认定,这种对市场和媒体权力的戏仿,其政治效用是不确定的,因为“现在很难找到对此种情形一无所知的人”。观众对现在的策展人和艺术家常用的这些手法已经不觉得新鲜。这样,观众在观看作品之前,已经与艺术家达成了共识,也就是说,感知与感知之间达成一致,感知呈现模式和意义机制间达成了一致。而以朗西埃的理论看来,只有“歧感”才能产生政治,共识并不能产生政治。大家去美术馆看是达到了一种共识,没有达到批判的意义和效果。这样,“作为批判的戏仿”(parody as critique)变成了“对批判的戏仿”(parody of critique)。不幸的是,这种表现模式也是商品逻辑所乐用的。这就是说,当代的“批判艺术”,如果不做改变的话,面临着为全球化的商业逻辑所收编的危险。

在朗西埃看来,当代艺术有四个主要特质:玩笑、集藏、邀约和神秘。当代艺术从批判性范式向玩笑、集藏、邀约和神秘形式的转变,体现出以伦理形式出现的政治的重构。可以说,“见证式艺术”和“关系艺术”等更多的是采用了再现中介和伦理直接性的教化逻辑,而不是美学分离的逻辑,也就是说,当代的“见证式艺术”和“关系艺术”等对艺术的理解,更多的得之于影像的伦理体制和艺术的再现体制,而不是朗西埃更为倾心的艺术的审美体制。实际上,当代艺术的伦理转向并不仅限于上面着重分析的“批判艺术”、“见证式艺术”和“关系艺术”,它存在于更大范围的艺术实践和美学理论中。例如朗西埃所猛烈抨击的利奥塔的崇高美学,就将现代艺术理解为对现代性暴行的见证和对现代性的哀悼,即是这种伦理转向的重要表现。



电影《旺妲的房间》剧照



约翰·马尔皮德和他的伙伴

在今天,政治或批判艺术意味着什么?应当如何从事政治或者批判艺术?对此,朗西埃有一个简洁的回答:“与其说批判艺术是一种揭示支配形式及其矛盾的艺术,不如说它是一种质疑自身的局限和力量,拒绝对其自身的效果进行预设的艺术。”拒绝对自身效果进行预设,就是要求艺术放弃直接的教化目的。这种放弃伦理直接性的批判艺术要求的是一种解放而活跃的,而不只是被动接受的观众,观众应该是被动观看和主动读解的统一体。批判艺术必须尊重观众解释的自主性,这就要求艺术家和策展人不能直接把特定欲图传达的政治信息交给观众,艺术家和策展人也不能抱着直接干预世界和重构社会关系的目的来进行创作和策展。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和证明美学体制下的艺术所潜在的平等的解放政治。平等是审美体制预设的先决条件,而绝不是追求的目标。

朗西埃认为,艺术应具有自主性和异质性,做艺术不是离开艺术本身;在审美体制下运作的、反等级制规范的当代艺术需避免完全堕入等级性的影像伦理体制或艺术再现体制;好的艺术总是质疑自身的局限和力量,不诉诸道德说教,拒绝对自身效果做任何预设;艺术的政治性前提是平等,当代艺术需要积极的、解放的观众,观众必须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中解放出来;艺术应当是政治性/争论性的,艺术的政治性在于它能够从“美学的政治”通往“政治的美学”,从而改变可感性分配的秩序;当代艺术旨在建造美学和“歧感”的共同体,而不是基于共识的共同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