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头条展评 | 爱丽丝·尼尔大都会博物馆回顾展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152   最后更新:2021/04/23 12:55:21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21-04-23 12:55:21

来源:卓纳画廊


美国国家肖像馆收藏

《詹姆斯·法默》(1964)在展览现场

摄影:Sasha Arutyunova,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荣归故里》
Right Where She Belongs



文/ 罗贝塔·史密斯
(Roberta Smith)
《纽约时报》首席艺评人


英文原文刊登于《纽约时报》
头版长篇展评
2021年4月1日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用最宏伟的展厅为爱丽斯·尼尔举办了大型回顾展,有一种荣归故里之感,而这足以让那些质疑艺术家原创性及重要性的人噤声。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盖弗里·亨德里克斯和布莱恩》(1978)在展览现场
摄影:Sasha Arutyunova,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有人说,未来是属于女性的,但愿如此。不过重要的是得记住,通过不断地发掘,过去也正在渐渐变得更富有女性色彩。最近的例证便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1900-1984)这位描绘各种人性激进面的写实主义艺术家所举办的辉煌而盛大的回顾展。

《爱丽丝·尼尔:以人为先》这场重大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超过100件绘画和水彩作品,内容从街景、静物到室内,还有对纽约客的诚恳剖析的肖像。人物偶尔裸身入画,这些绘画被公认为她最伟大的作品

《爱丽丝·尼尔:以人为先》展览现场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21年

展览是迄今为止在纽约举办的最大型的尼尔回顾展,也是20年来首个艺术家的大型个展,它扎实地身处大都会最佳的场馆之中——博物馆的Tisch画廊空间,那里通常用于呈现古典大师的展览,像是米开朗基罗、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等,而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位女性艺术家。这样的安排说明,尼尔与诸如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等人一样出类拔萃,并且注定会收获与梵高(Vincent van Gogh)和大卫·霍克尼(D**id Hockney)相当的标杆地位。

《爱丽丝·尼尔:以人为先》展览现场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21年

展览《以人为先》开篇就直击人心,一幅1978年的肖像似乎在挑战观众进入的胆量:《怀孕的玛格丽特·伊万斯》。画面中,同行艺术家约翰·伊万斯(John Evans)的妻子裸露着身体,她的腹部和胸部因为即将诞生的双胞胎而肿胀着。她端坐在一张看起来丝绒质地的金色矮椅上,姿势既庄重又不安,一双定神凝视的双眼好像在模仿着尼尔审视的目光。她的侧影轮廓及左肩呈现在镜子之中,倒影预示着分娩将会如何地压缩她的身躯。这幅画彰显了尼尔的数个主题:母亲身份、女性能动性、个体性格与身体。

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收藏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怀孕的玛格丽特·伊万斯》,1978年
布面油画
146.7 x 97.8 厘米

尼尔曾说她喜欢怀孕的女性身体的可塑性,这一主题让结合了她对形态进行的扭曲变形以及她对油画颜料延展性的无尽表达。1980年,尼尔80岁,距离她的过世还有四年,她在一幅可能是艺术史上最震撼人心、也最直截了当的自画像中,描绘了自己垂垂老矣的裸体。不过她的模特能够保有他们的隐私,比如1975年的作品《辛迪·内姆瑟和查克》(Cindy Nemser and Chuck),描绘了知名艺评人及其丈夫的双人裸像。他们的姿势是端正高雅的,但内姆瑟的表情显露出一丝掩饰,她充满好奇而又警觉。

美国国家肖像馆收藏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自画像》,1980年
布面油画
135.3 × 101 × 2.5 厘米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辛迪·内姆瑟和查克》,1975年
布面油画
104.8 x 151.4 厘米


尼尔这颗闪亮的星星升起于1974年,当时,在徘徊于艺术界边缘数十年后,她那些对抗性的、色彩鲜艳的肖像终于为其赢得了一场(早该发生的)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专题个展。而今天,她就像个邪典人物,一位早期的女性主义者、天生的波西米亚、昔日的社会现实主义者、毕生的激进活动者以及坚定的具象派画家,在抽象表现主义、波普和极简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里,她勇敢地坚持描绘她周围的人和世界。

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融合了不同程度的写实主义。其中包括着社会及经济的不平等、身体随时间流逝产生的衰败,还有她画笔下人物们复杂细腻的居家生活。尼尔的作品始终能让人看到她自己真实个性的存在,她对人永不满足的好奇心,还有她想要推翻条条框框的本能,尤其是她能成功地说服模特裸露身体。她动荡不安的生活经历也是一种持续不变的现实。我们看到她的家人、爱人、孩子(有着三位不同的父亲)、朋友、她那些生活在西裔聚集的哈林区的邻居(及其孩子们),以及纽约艺术界里的各色人物。她的生活并不一帆风顺,第一个孩子,即她的女儿,因为白喉病去世;而因妒成恨的恋人损坏了她大量的早期作品。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贾姬·柯蒂斯与瑞塔·里德》,1970年
布面油画
152.4 x 106.4 厘米

惠特尼美术馆收藏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安迪·沃霍尔》,1970年
布面油画与丙烯颜料
152.4 x 101.6 厘米

她画过自己垂死的母亲、那间她因为女儿去世导致神经衰弱、进行静养的病房、她失败的婚姻以及两次自杀的尝试。她描绘了各个领域中的同时代人,无论是劳工领袖,比如工会组织者帕特•惠伦(Pat Whalen)或是民权运动领袖詹姆斯·法默(James Farmer),还有来自沃霍尔“工厂”的贾姬·柯蒂斯(Jackie Curtis),包括沃霍尔本人,他在画中上身袒露,受瓦莱丽·索拉纳斯(Valerie Solanas)*杀攻击而遗留下来的外科手术的疤痕有如地图般呈现在观众面前。


1967年,她还为沃霍尔圈子里的另一位成员亨利•格尔扎(Henry Geldzahler)画过肖像,他是大都会博物馆20世纪艺术的策展人,两人曾有过一些摩擦。她曾向格尔扎提出在他的展览《纽约的绘画与雕塑:1940-1970》中获得一席之地,这场盛大的展览原定于1969年10月开幕,而参展的43位艺术家中只有一位女性——海伦·弗兰肯特尔(Helen Frankenthaler),并且除了极少数的波普艺术家,大部分都是抽象画家。而他答复道:“哦,所以你想成为职业艺术家?”

阿姆斯特丹Defares Collection收藏
《布洛尔母亲的死亡》(1951)在展览现场

摄影:Sasha Arutyunova,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费城洛克家族基金会收藏
《罗伯特·史密森》(1962)在展览现场
摄影:Sasha Arutyunova,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而且,也请不要忘记尼尔的绘画作为一种物件而极具炫目的特质,她坚持使用的色彩、光影、平整构图、不经修饰的蓝色线条勾勒的底稿,与她充满纹理的画面。粗重的颜料与松散笔触绘就的背景、轮廓线以及局部的画面留白参差着出现——这些都有可能是吸收了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这些绘画和它们健谈的创作者有些类似,都在拒绝闭嘴,而且它们的力量也一部分地源自画面保持抽象的能力。“我认为,那些伟大的画作中都存在着极佳的抽象特质”,她在晚年时这样说道。不过在具体个人的描绘中,尼尔的图像总是在超越她人物形象的心理真实,让他们朝我们逼近,就像是某种非比寻常的有触感的摄影作品一样。曾有位作者这样描述,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很有杀伤力的相似性”,让人想起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edon)和黛安·阿巴斯(Diane Arbus)的摄影作品所具有的那种发自肺腑的热望之感。


《爱丽丝·尼尔:以人为先》展览现场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21年


展览的布展非常出色,大都会的策展人凯利·鲍姆(Kelly Baum)和冉达尔·格里雷(Randall Griffey)从编年的顺序切换到主题性的排布,将早期作品和晚年的创作串联在一起,并且展现出尼尔在各种写实风格之间的起伏波动——紧凑的、松散的、表现主义的、超现实的。前两个展厅中的作品出自1930年代至1950年代末,呈现了纽约对尼尔绘画语言发展而言的基石作用——这座城市中的建筑、问题、人物以及她所居住的街区——从格林威治村到上西区,还有尤为鲜明的西裔聚集的哈林区。她1938年搬去那里与荷西·圣地亚哥·内格罗(José Santiago Negrón)同住——两人的孩子理查德(Richard)是她的第一个儿子——并且一直在那里生活到1960年(荷西在1940年搬走)。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西班牙哈林区》,1938年
布面油画
86.4 x 71.1 厘米

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两个女孩,西班牙哈林区》,1959年
布面油画
76.2 x 63.5 厘米


在1960和70年代,不少中型画廊展出过她的肖像作品,其中的许多至今仍被认为是她最好的创作——而随着她的声名渐长,有一阵子,她被认为除了勤勉之外只是在原地踏步。不过这次展览证明了,从一开始她就脱颖而出,比如那幅在1926年创作的带着格里克(El Greco)风格的肖像,她描绘了自己的第一任也是唯一正式成婚的丈夫卡洛斯·恩里克兹(Carlos Enríquez),两人生育了两个女儿,并且尽管日后分居异地,但二人始终没有真正离婚。

《卡洛斯·恩里克兹》(1926)在展览现场
摄影:Sasha Arutyunova,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比利时COMMA基金会收藏
《被征召入伍的黑人(詹姆斯·亨特)》(1965)在展览现场
摄影:Sasha Arutyunova,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有好几次,尼尔过去的创作在打破着似乎逐渐成型的叙事风格。在主要呈现50和60年代的“相对/文化”展厅中,三幅出自1935和36年的肖像作品——《帕特•惠伦》(Pat Whalen)、《麦克斯·怀特》(Max White)和《叶莲卡》(Elenka)——显得恰如其分,这表明她早在创作初期就渐渐形成了自己日后最为成熟的艺术风格

惠特尼美术馆收藏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帕特•惠伦》,1935年
布面油画、墨水及报纸

68.9 x 58.7 厘米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叶莲卡》,1936年

布面油画

61 x 50.8 厘米


观展的一路上,三个侧翼展厅呈现了她各个时期里独具一格创作的杂糅。“居家”部分,展现了尼尔描绘自己在前夫卡洛斯之后的爱情生活的水彩作品。紧随其后的是一幅出自1934-35年的惊人的裸体肖像,描绘了两人的第二个女儿伊莎贝塔(Isabetta),她当时大概6岁,还有一幅创作于1943年的哈特利(Hartley)的肖像画,这是她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年龄最小的孩子(其父是摄影师山姆·布罗迪(Sam Brody),画面中还在蹒跚学步的哈特利坐在木马上,用清澈的蓝色眼睛张望着。最后则以三张绝佳的静物作结:让人毛发竖立的创作于1952年的《切割玻璃容器与水果》,紧邻着两张出自1970年代的作品——这样的安排再次打断了编年的顺序,也驳斥了只有晚年的尼尔才日臻成熟的观点。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切割玻璃容器与水果》,1952年
布面油画
53.3 x 78.7 厘米

《爱丽丝·尼尔:以人为先》展览现场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21年


“人间喜剧”的部分中包括了不少历经磨难的艺术家们,比如沃霍尔(1970)和罗伯特·史密斯(1962),但还包括了更为典型的饱受低收入之困苦而寻求帮助的母亲们,比如1928-29年创作的《健康婴儿诊所》。画面不遗余力地以卡通化的表现主义绘就。爱丽丝本人就在右边中间,为女儿伊莎贝塔换着尿布。

尼尔作品由罗德岛设计学院美术馆收藏
尼尔的
《南希与奥利维亚》(1967)与梵高的《罗琳夫人与她的婴儿》(1888)并置展出
摄影:Sasha Arutyunova,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作为历史的艺术”的开端,并置了这样两幅画:尼尔的作品《南希与奥莉维亚》(Nancy and Olivia),这幅1967年的肖像描绘了她的儿媳和孙女;以及梵高所画的母亲与孩子。出自1935年的《第九大道车站》(Ninth **enue El)追溯了尼尔社会主义写实主义的创作时期,将美和政治评述的创作结合在一起。画面里透着蔚蓝暮色的天空以及墨色的阴影在闪烁着光亮,而面容模糊有如骷髅的纽约客们在其中各行其是。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第九大道车站》,1935年
布面油画
61 x 76.2 厘米


这场展览是一种对自身的发掘。它让人想要反复拜访,并且对展签文字等给予了细致的关注。既将肖像视作整体,但又呈现其局部。比如,请注意手部的渲染以及它们为画面增添的情感乐符。

对尼尔成就的庆贺,发生在这样一个具象绘画方兴未艾之时,可以说相较于过去70年而言,具象绘画在今天的地位尤为突出。这一切都扩展了她原本在人们心目中那种邪典的地位,而将她干脆直接地纳入于艺术中最人满为患的那条跑道——事关过去、现在与未来。

《爱丽丝·尼尔:以人为先》展览现场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21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