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暴政”,或艺术何以脱离矫饰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798   最后更新:2021/05/11 21:49:43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21-05-11 21:49:43

来源:ArtReview Asia  文:Martin Herbert


请原谅我,神父,因为我犯了罪。前几天,我去了一家大型自助购物商场打算买些螺丝,但是在迷宫般的灯条过道中,我进入了一种分离性赋格状态(fugue state),恍恍惚惚拎了一整袋杂牌油漆、铅笔、素描本和裁好的画布。随后我回到家,开始我近几十年来的头一次“艺术创作”。结果当然一塌糊涂,但有一件事让我对我的即兴创作感到开心:我不必用文字来解释它们。这与我在艺术学校里的状态大相径庭:在那里,对作品批评环节的疯狂准备使我像许多同学一样犯了个错误——我甚至没有真正着手创作,就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对我的作品“做了什么”的解释,由此扼杀了一切可能在创作过程中生发的可能性与意外——别提了。我的工作室里,我的餐桌上又没有一位教学法官,更没有一座需要新闻稿的画廊。

德国柏林,画廊(Gemäldegalerie)的参观者,2014年
影:Chris Cheadle / Alamy


换句话说,其实人们不需要去做如今在艺术世界稀松平常的事情,即通过语言,滤尽艺术所内蕴的神秘体验。没错,我是位批评家。我通过将艺术转化为文字来谋生。我看到了这种潜在的矛盾——但我并不是反对解述艺术,我只是厌恶被这种启动效应所囿(prison of prime)。


这里有一个最极端的案例:几年前,在柏林的一家画廊里,墙上的一只苍蝇看到一群艺术学生走了进来。几乎无一例外地,他们拿起放在前台的展览新闻稿浏览起来,很快地了解了展览大意——他们甚至没有抬头看一看周遭的展陈。接着,他们拿着手机在画廊里走了一圈,依次拍摄每件作品,然后就离开了。好吧,也许他们有作业任务——批判性写作练习之类的——也许这已经是他们今天看的第九场展览了。但最重要的是,他们一点都没有未经介入、保持距离地体会艺术的经验。展览设定好的、舒缓焦虑的作品解读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然后他们在屏幕上观看作品,从而减轻了自我施加的“确认偏差”。这是我们大多数人观看艺术时的一个缩影。

乌菲兹美术馆的抖音账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的艺术史知识还不够让我了解,从什么时候开始展览必定伴随着解释。我怀疑“它是这样的”(this is what this is)和“这就是它的意思”(this is what it means) 的交集可以追溯到第一波观念艺术时期——即“艺术的内涵仅凭其智识意义就可以被掌握”这一观念的策源时期。近年来,展览上如影随形的、考试小抄(说得更优雅一些,即“文字补充”)般的新闻稿已经重塑并扭曲了艺术本身:含有精心编筑的隐喻的作品只有被文字解读出其“巧思”时,艺术才能生效。艺术家无拘无束地呈现其原始经验的状况少之又少,但它们某种程度上更加需要投入和谋划。


一位朋友告诉我曾看艺术家特丽莎·唐纳利(Trisha Donnelly)布置展览,由此谈到了她获得所需效果的技巧。画廊希望添加展签来对作品加以说明;而对于美国艺术家来说,展签已经是对原始经验的某种束缚,更不用说新闻稿了。对此,唐纳利沮丧地说道:“你这样做只会让我把它们再摘下来一回”。


如今我们已经不必概括艺术语言的滑稽和伪善,抑或写作者和观众间的双重壁垒。我认识的一些批评家指出他们从不阅读展览的文稿材料——至少他们是这样宣称的。但是如今有些艺术家却指望着批评家这样做。不算最坏的策略是最后再去看这些新闻稿;我所见过的对“新闻稿暴政”最机智的回应(讽刺的是,我不记得这是谁做的了)是一场以倒着贴在墙上的一张A4纸收尾的展览——在此之前,观众必须通过自己的理解观看作品。这几乎是一种排毒,因为语言可能会变成一种成瘾机制——如果你每天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浏览社交媒体或新闻,你应该对此并不陌生。前述展览所呈现的是一种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思考方法;你只需和自己的想法、猜测和第一经验待在一起。

BANK画廊传真件,1998年

图片致谢Simon Bedwell及BANK画廊


我下载了很多数字音乐,其中不少曲目我之前都不太熟悉。这意味着,如果我将iTunes切换到随机播放模式,它很有可能会带来十分陌生的听觉经验。有时,充满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式疑问的空间令人兴奋至极。我没有凭借音乐体裁、对艺术家的先前了解,或扭曲音乐本身的个性崇拜来听歌。我几乎只是去听——听到的东西大致适合我的口味——我开始逃离它们——我的感受更加丰富。而如果我去查看艺术家是谁,这种丰富性就几乎不可避免地被减弱:事物黏附着分类网格,呈现着它们的不同面向。相反,“直接进入”(direct engagement)则类似孩童在前语言时期理解世界的方式。如果你幸运地找到了真正具有探索性的事物,并且又不想从一开始就被投喂解释与意义,那么视觉艺术也是一个可以“直接进入”的空间。艺术已经是一种言说,就让它停留在无标签状态吧——至少停留一会儿。


编译/任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