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杜曦云、孟煌:我们依然在寻找“自己”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853   最后更新:2017/01/05 10:46:35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7-01-05 10:46:35

来源:artnet


展览现场。图片:致谢1x3画廊


本月18日,由杜曦云担纲策展的群展“自己”于1x3画廊开幕,本次展览以“自己”为题,集中展出孟煌、李昕和李琳琳的绘画和装置作品。三位艺术家分别出生于1966、1973、1992年,明显的代际差异是这次展览值得注意的亮点,孟煌定居柏林、李昕游走北京和巴黎、李琳琳广纳“国际化”多重文化,虽然创作媒介与议题均有不同,但三位艺术家都在急速变化的中国寻找着独一无二的“自己”。以下,策展人杜曦云和艺术家孟煌分享了“自己”的策展思路与作品创作历程。


artnet x 杜曦云

杜曦云图片:致谢1x3画廊


我们注意到这次群展三位艺术家分别是60后、70后和90后,选择不同年龄段艺术家参展是有意为之的吗?


实际上没有考虑出生年龄。当代艺术在中国,目前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按群体、流派、思潮、风格等来划分了,说明艺术家越来越个体化,越来越在成为着自己。本着上述角度,我选择这几位艺术家,后来才发现他们分别是60后、70后和90后。一切都是因缘际会。

展览现场。图片:致谢1x3画廊


是有了艺术家以后才有的策展框架,还是根据策展框架寻找到艺术家?


我起初有模糊的思路:既然多元化是必然,归类成为难题,为何不把这个现状呈现出来?需要有较为成熟的艺术家,我选择了孟煌;最好有一位特别年轻的艺术家,哪怕作品不成熟,但有很新的方向和方式,李琳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毕业于中央美院空间设计专业,并非纯艺术专业背景,但作品很出彩。她和孟煌的作品都包含着强烈的情绪,有明显的批判意识。

孟煌作品展览现场。图片:致谢1x3画廊


所以孟煌与李琳琳是新生代与成熟期艺术家的碰撞,那李昕呢?他的作品似乎不见强烈的批判痕迹。


按常规来说,当代艺术旨在发现社会问题,批判现实。但我认为当代艺术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在求真的基础上求自由。


你还是没有正面回答李昕的作品与批判精神的关系。


求真的前提是内心平静,这样才会尽可能的向客观事实开放,这需要不断调整心态来趋近平静。李昕的作品看上去信息全无,这种无信息的状态让习惯于寻找信息的观看习惯受挫,但它也在提示观者静下心来、清空成见。李昕是非常重视心理状态的艺术家,所以他半开玩笑的说自己作品不是用来观看的。

李昕作品《2015.1.21,辰》。图片:致谢1x3画廊


谈谈三位艺术家是如何被纳入“自己”的策展思路吧。他们的艺术作品之间关系如何?是彼此延续?矛盾?补充?还是对话?


这三位艺术家都挺让人意外的。孟煌平时非常关注社会公共问题,也有很激烈的行为艺术等。但一旦回到绘画中,他判若两人,精心描绘的是与公共问题看似毫不相关的无人风景。李昕平时很关注国际社会的动向等问题,他的作品乍看毫无信息,但他对材质、尺寸等的拿捏又相当苛刻。李琳琳是个看上去温柔可爱、殷实优越的90后小女孩,但作品却很重口味,相当出人意料。当你理解艺术家日常生活中的一面,再看作品折射出的另一面,更会觉得出乎意料。同时,这次展览把这三位看似毫不相关的艺术家放到一起,也像个意外。

李琳琳作品《蘑菇商店》。图片:致谢1x3画廊


这次展览是否将1X3画廊的空间结构利用到策展中?如果是的话,它是如何作为“故事”的容器发挥作用的呢?


主展厅强调空旷和宁静,左侧用长长的一面墙展示孟煌饱含浪漫主义悲怆感的油画;右侧只在转角处悬挂李昕的作品,然后什么都没有了,一片空旷中,很多日常的杂念可以暂时收敛和清空,遭遇瞬间的若有所悟。李琳琳的《十日谈》,需要一个教室作为容器,于是把它放入小展厅中,教室外围,动物骨骼做成的《重生》和它相互呼应。

李琳琳作品《十日谈》。图片:致谢1x3画廊


你在过去的写作中一直强调艺术家创作的个体性和立场问题,并且给予艾未未等艺术家高度评价,请问你对“坚持个体性与保持对立立场,实际上有滑向自我矛盾分裂的可能”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辩证成立的基石是什么?


首先,当代艺术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对立而对立。对我来说,当代艺术的动力是:求真的基础上求自由。批判只是这一动力的表现。要求真,就要分辨真假;看到假的,就要说出来;想要自由,就要解放束缚;看到不合理的束缚,就要批判。目前,很多艺术家选择回避乃至掩盖真相,也没有进一步拓宽自由的冲动,主动归顺和附和着资本、权力,在“聪明”的寻找机会中,主动放弃了当代艺术家的基本立场。

孟煌作品展览现场。图片:致谢1x3画廊

你的教育背景是架上绘画,为何转为艺术评论和策展人?你觉得你的艺术家背景对于你后来的转型有什么利弊?


我觉得这都是阴差阳错、出乎意料的,甚至有“误入歧途”之感(笑)。绘画背景对我的影响主要是:对以理论为本体的倾向无法接受,注重对作品和社会现场的感受。


你目前的策展体系是如何形成?背后受哪些知识结构支撑?


绘画专业这一背景,让我最初很强调直觉和语言,但后来我警觉:只强调直觉和语言太夜郎自大了。于是开始关注社会、历史,并由此拓展宽度。我现在依然强调直觉和语言,但有历史、社会知识作为经纬度来导航,再加上考察现场、紧贴当下,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


策展人成为画廊总监的风潮在798艺术区日渐流行,作为策展人、评论家、和画廊总监三种身份为一体的艺术从业者,你如何看待你的本位问题?以及如何消解这些身份融于一身带来的有关背后利益纠葛的猜测?


这几乎是所有在中国大陆从事当代艺术的人面临的尴尬:没有基金会的支持,没有清晰的学科分化制度,导致批评家和策展人的身份混淆不清、画廊和美术馆定位含混。对我自己而言,有一个画廊艺术总监的身份,是前所未有的机会,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需要重视的是:如何与自己一贯坚持的方向统一而不是分裂。


能谈谈具体如何保持这个平衡吗?


艺术品有它无功利的精神属性,但也具备可交换和变现的市场属性。要处理好学术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推动有利于当代文明的方向,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目前还在摸索着。

展览现场。图片:致谢1x3画廊


artnet x 孟煌

艺术家孟煌。图片:致谢1x3画廊


这次展览标题为“自己”,你作为艺术家从业有二十多年了,你觉得你成为“自己”了吗?


与其说成为自己,不如说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判断,并以此为原则去执行。只有具备完整坚固价值观的人,才会保持相对独立的个体性。但是目前的中国,整个国家是单一的价值观,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共同的梦想是房子,其实特别可怜。这种价值观能催生很多欲望,我前段时间在望京书店看到一个推荐书栏,就叫“成功学”。中国的梦想不是梦想,是房子,车子,这是欲望。梦想是实现不了的事,成功学把“梦想”这个词都置换了。


除了绘画以外,您也从事摄影、装置等媒介的创作,题材其实十分广泛,能给artnet新闻的读者们介绍下您的创作脉络吗?


我一直画画,从小学到大学。那时恰逢邓小平南巡,经济放开,很多曾经在一起抽烟喝酒聊艺术的哥们,一夜之间下海做老板了,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局外人。艺术家也是肉身,朋友是最基本的精神生活组成,作为个体,我感到自我的渺小无力。


所以是这段经历令你画面中大量选择黑色吗?


黑色是那时的生活帮我选择的。不仅如此,我最早画的烟囱,也与此有关。那时我坐在甘肃到新疆的火车上,窗外是戈壁滩一成不变的风景。我觉得非常无聊,突然看到远处地平线上,有个正在冒烟的烟囱,那一瞬间我感觉到我的心被刺痛了,我觉得那是命运给我的礼物,所以黑色和烟囱就此行成。1992年开始陆续画《失乐园》,汉斯·乌尔里希·奥布李斯特给我策划了个展。

孟煌作品《失乐园,三十八号》。图片:致谢1x3画廊


《失乐园》令你开始在艺术行业崭露头角,谈谈从河南到北京后的经历吧。


1999年我从河南来到北京,那时北京申奥成功,大家都在讨论艺术家如何与国际化接轨。天性使然,我习惯于怀疑,我觉得这种接轨是不可能的。后来我找到“唐氏综合征”的形象,这个病的患者长得都一样,我用《国际脸》来表达我对国际化的怀疑和否定。


还挺黑色幽默的,当时北京有哪些艺术家影响和启发了你的创作呢?


我比较喜欢和作家、诗人交往,他们有很多丰富的观念。我到了北京才第一次听到“观念艺术”,对当时流行的形式比较反感,觉得他们流于浅薄。但是2006年,我移居柏林,发现绘画已经无法完全表达自我,或者说表达并不准确,于是我开始选择摄影、装置和行动。柏林是个有很多可能性的地方,谁去了那里都会改变,环境和中国完全是两回事。


定居柏林对您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国外的当代艺术家,在媒介上是完全打乱的,艺术表达就像说话一样自然。在我看来,中国文化已经坍塌了,文化坍塌,创造力就没有了。“文”指知识条目,“化”指对知识条目吸收消化后的个人理解,并且在此塑造价值观。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有文没化,导致价值观单一。这次展览“自己”可以说对我也是一种鞭策。


谈谈这次展出的作品吧?


这批作品代表不同的时期。最大的那张是《失乐园》系列的最后部分,只有风景,还有一个娃娃,这张画记录了我的私人回忆。2013年的作品《远方》,刻画了我所理解的德国文化:刚硬、坚毅。我们的文化很曲线,他们是直线的。还有一些小风景画。我画大画时感觉我自己被包裹在风景里面,但小画我是抱着画的,感觉是不同的。这些风景的来源,是我四处旅行时在火车上拍摄的。


对其他两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有何看法?


我不认识这两位艺术家。作品的成型不是那么偶然的,认识一件作品的过程十分缓慢,随意评价很不尊重他人。


现在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似乎有抽离当下的潮流,对于公共事件,甚至说更为敏感的政治议题不予置评。而您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意味和对中国当前现状的反思,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吧?

我不是批评家,我只是一个画家,我无法评论。作为一个表达者,我选择去表达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如果只盯着自己的生活,在未来会变成别人表达的材料。

自己Becoming Oneself:孟煌、李昕、李琳琳

策展人:杜曦云

展期:2016年12月18日-2017年2月18日

地点:1x3画廊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7中街音响北路A02

返回页首